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4393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颗粒状物料的冷却装置,特别适用于化肥厂在生产过程中对化肥的冷却。
在化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混料、加水团成球状,然后进行干燥。由于球状的化肥含有较高的水份,需要在600℃的高温窑中干燥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达到含水量在5%以下的要求,同时在此过程中又进行化学反应。为了便于装袋、避免结块,加热干燥后的化肥必须要冷却。目前,国内化肥厂对干燥后的化肥大多靠自然冷却的方法,而这种方法所存在的不足点是冷却时间长,受厂房大小的局限。而国外对其冷却多以与干燥设备制成一体,即上部为干燥区、下部为冷却区。这类设备不仅体积庞大,而且因干燥区与冷却区中间只设一个金属隔板,加之共有一个进料口,因而易使上下热冷空气贯通,严重影响干燥和冷却效果。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冷却效果好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将筛板以螺旋形式设置于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筒顶端设置进料口、进风口、排风口,进风口贯通于内筒,内筒底部设置进风窗,出料口设置在外筒下部的侧面上;外筒底盘与底座之间设置弹簧,振动电机固定在直接与外筒底盘相连的铁板上。
以下结合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予以进一步描述。


图1为表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内筒的展开示意图。
按照
图1所示,将筛板(5)以螺旋形式设置在内筒(4)与外筒(8)之间,外筒的顶端设有与内筒贯通的冷风进风口(2)以及贯通于筛板层的进料口(1)和排风口(3),进料口设置在位于最顶层筛板的上部,内筒底部设置的进风窗(7)位于最底层筛板的上部和下部,设置在外筒下部侧壁上的出料口(9)位于最底层筛板的末端。螺旋式筛板的内侧密封固定于内筒的外侧,筛板的外侧均匀设置若干排立柱(6)以避免筛板内侧承受过大载荷,而该立柱设置在相邻筛板层之间以及最底层筛板层与外筒底盘,因而每排立柱都是由短立柱组成。振动电机(11)设置在直接与外筒底盘相固定的铁板(12),底座(10)与外筒之间设置弹簧(13),而该弹簧宜采用橡胶弹簧,使整个部件工作较平稳。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冷却部分以弹簧形式安装在底盘上,在振动电机的作用下冷却部分在弹簧上产生振动,又因两个振动电机被互相倾斜安设,因而在激振力的作用下,使物料受到一个沿圆周切线方向的振动力。按照图2所示,筛面沿α角的螺旋角方向呈一螺旋面,冷却介质从下面两排进入,通过筛面物料从上面的排风口把热量带走,从而起到物料的冷却作用。
按照上述结构所提供的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具有冷却效果好,可以使70℃左右的物料降低到30℃以下,完全满足各种化工产品的正常温度要求,物料在螺旋筛面上连续振动下滑运动,从而增加了物料的冷却表面,提高了冷却效果,减少了冲击载荷,使进料、出料均顺当,没有堆料现象。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制造容易、体积小,而且生产效率高,每小时可以冷却物料4吨左右,又因采用橡胶减振弹簧,使整个装置工作平稳。
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将筛板以螺旋形式设置于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筒顶端设置进料口、进风口及排风口,进风口贯通于内筒,内筒底部设置进风窗,出料口设置在外筒下部的侧面上,外筒底盘与底座之间设置弹簧,振动电机固定在直接与外筒底盘相连的铁板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螺旋式筛板的内侧密封固定于内筒的外侧,筛板的外侧均匀设置若干排立柱,而每排立柱均由以短立柱固定在相邻筛板层之间以及最底层筛板层与外筒底盘而形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立式螺旋振动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外筒底盘与底座之间所设的弹簧采用橡胶弹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状物料的冷却装置,该装置将螺旋筛板设置在内筒与外筒之间,外筒顶端设置进料口、进风口及排风口,外筒底端设置振动电机,在振动电机的激振力下物料沿螺旋筛面从设置在外筒下部的出料口出料。本实用新型具有冷却效果好,可使物料从70℃左右冷却到30℃以下,而且具有冷却效率高、冲击载荷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化工厂在化肥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冷却。
文档编号B01F15/00GK2043132SQ8821662
公开日1989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1988年7月6日 优先权日1988年7月6日
发明者任立义, 佟杰新 申请人:东北工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