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径向冷管型氨合成塔触媒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773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径向冷管型氨合成塔触媒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氨合成设备,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触媒筐,实际上是一个具有顶盖的密封筒体,中部有一个中心管,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1.轴向型,合成循环气从中心管上部出来后,轴向流动,合成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由触媒筐中的冷管移走,这种触媒筐的缺点是床层阻力较大,净值不高,生产能力不大,一般小化肥厂均采用这种类型。
2.径向型,这是国内较先进的一种合成塔触媒筐,这种触媒筐,其生产能力比一般的轴向型高30%,净值也高出1~2%,如上海吴泾化工厂就采用这种类型,其主要缺点在于适应性差,触媒容易大面积中毒,触媒寿命受到影响,同时,由于触媒筐一般高达10米,流体分布技术要求很高,外分布筒与筒体之间的间隙按装时难以达到设计要求,推广使用有一定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塔触媒筐,用于克服上述两种触媒筐的缺点。
图1为该触媒筐示意图。
图2为外分布筒的局部视图。
这种触媒筐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为轴向段〔11〕,其最佳高度通常为600~1000mm,下部为径向段〔7〕,触媒筐中部为中心管〔10〕,径向段部分设有内分布筒〔3〕,外分布筒〔1〕,二个分布筒上均有许多小孔〔12〕,循环气借此出入径向段,外分布筒〔1〕与筒体〔6〕之间有外间隙〔2〕,外分布筒〔1〕采用厚度为2~4mm的不锈钢钢板冲压成波纹板后制成波纹筒的型式,波纹的高度通常为5~15mm,该波纹即成为筒体〔6〕与外分布筒筒体之间的支撑物,波纹的高度即为外间隙〔2〕的宽度,内分布筒〔3〕与中心管〔10〕之间也有内间隙〔4〕,以便合成后的气体汇集后流出触媒筐。在径向段还设有倒U型冷管〔8〕,热电偶套管〔5〕,藉助花架〔8〕加以固定,用于移走反应热和测量温度。
这种改进后的触媒筐集中了轴向型和径向型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缺点,由于上部有一个轴向段,以致在有害气体成份较高时,可起一个过滤作用,不致使触媒大面积中毒,同时保留了径向段生产能力大、净值高的优点,采用波纹筒代替原有的外分布筒,使按装时容易达到设计要求,轴径向之间无须特殊密封装置,结构也较简单,因此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合成氨工厂。同时,也可作为甲醇合成塔的触媒筐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氨合成塔触媒筐,涉及氨合成设备,一般包括筒体[6],外分布筒[1],倒U型冷管[8],花架[9],热电偶套管[5],内分布筒[3],中心管[10],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分为轴向段[11]和径向段[7]二个部分,外分布筒采用常有许多小孔[12]的不锈钢波纹筒的型式,波纹的高度即为筒体[6]和外分布筒之间的外间隙[2],中心管[10]位于触媒筐中部,内分布筒[3]位于径向段,内分布筒与中心管之间有内间隙[4],倒U型冷管[8]设在径向段。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触媒筐,其特征在于轴向段最佳高度为600~1000mm,波纹高度为5~10mm。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的氨合成塔触媒筐,采用轴径向冷管型,生产能力较大,适应性强,结构简单,施工安装容易,可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合成氨工厂,也可用于甲醇合成塔中。
文档编号B01J8/02GK86200368SQ86200368
公开日1986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1986年1月25日
发明者张成芳, 朱子杉, 滕腾, 徐懋生, 祁莉莉 申请人:华东化工学院, 湖南省化工设计院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