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16239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装置属于石油炼制中加氢反应器的内部构件。
为实现对加氢反应器内部气液两相进料的均匀分布,人们已经公开了多种气液分布器。评价、衡量一个分布器分布性能的优劣,一是看被分布的流体在整个分布横截面上的分布均匀性是否好,即整体分布特性是否好;二是看横截面上各确定区域内被分布流体的均匀性是否好,即局部分布均匀性是否好。美国Union oil公司公开的圆形泡帽型气液分布器就是其中的一种。我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圆形泡帽型气液分布器具有良好的整体分布均匀性,但其中局部分布特性很差,即70%以上的液相物集中分布在其中心管正下方投影区域内,使该区域内液量密集,造成物料不能均匀分布于反应器催化剂床层表面,影响了反应的充分、均一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均匀性和局部均匀性都很好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以使物料与催化剂充分接触,降低加氢反应器床层横截面内的温差,提高油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个由中心管(5)、圆型泡帽(7)、卡板(3)、螺帽(1)、螺杆(2)组成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是中心管(5)下部为喇叭状扩口,顶部设有4个对称分布的矩形缺口(4),并通过卡环(8)固定在分布板(9)上;中心管(5)下部出口处设有圆盘形碎流器(13),碎流器(13)通过三根筋条(11)联结在中心管(5)的出口处;圆形泡帽(7)上开有6个均布的三角形缺口(6),泡帽(7)通过螺帽(1)、螺杆(2)、卡板(3)联结在中心管(5)上。参见图1,当气相挟带液相上升到环形区上部时,混合流可从缺口的不同高度进入中心管,并且流向相对,发生对撞,增加了混合流的侧向动量,以利于分布范围的扩大。圆形泡帽下部开有6个均布的等腰三角形缺口(6)。通过实验证明,这种缺口形式有利于操作的平稳性,即在较宽的气液流条件下,分布器都能保持平稳的分布特性。带有逸流孔(12)的圆盘形碎流器(13),其作用是当中心区密集的液流高速冲击碎流器时,受到撞击的进料,即会飞溅而散落到中心区以外的较大区域内,而少量进料经由溢流孔(12)进入中心区域。
本实用新型中的圆盘形碎流器的直径约为中心孔内径的一半,碎流器上开有多个逸流圆孔,其开孔率约为5%。
本实用新型中的圆形泡帽下部均布的6个三角形缺口是等腰三角形缺口,三角形底边与其高之比为13。
实验表明,该分布器与圆形泡帽型气液分布器相比,物料分布圆面积增加150~200%,局部分布均匀性提高约300%,并且分布器的工作弹性增强。适宜的气、液相负载范围扩大,从而使物料能均匀分布于反应器的催化剂床层表面使反应充分、均一。


图1为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结构的主剖视图。
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该装置主要包括中心管(5)、圆形泡帽(7)、圆盘形碎流器(13)。中心管(5)的上部设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矩形缺口(4)及固定螺杆(2)的卡板(3),下部为喇叭扩口(10),喇叭扩口(10)通过三个筋条(11)将圆盘形碎流器(13)联结,通过卡环(8)将中心管(5)固定在加氢反应器内的分布板(9)上。圆形泡帽(7)的上部有联结用通孔,裙部开有六个均布的等腰三角形缺口(6);并通过螺帽(1)、螺杆(2)与中心管(5)联结,组成一个完整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在加氢反应器内的一个床层分布板(9)上装有多个这种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
权利要求1.一个由中心管(5)、圆型泡帽(7)、卡板(3)、螺母(1)、螺杆(2)组成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是a.中心管(5)下部为喇叭状扩口,顶部设有4个对称分布的矩形缺口(4),并通过卡环(8)固定在分布板(9)上,b.中心管(5)下部出口处设有圆盘形碎流器(13),碎流器(13)通过三根筋条(11)联结在中心管(5)的出口处,c.圆形泡帽(7)上开有6个均布的三角形缺口(6),泡帽(7)通过螺帽(1)、螺杆(2)、卡板(3)联结在中心管(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是圆盘形碎流器(13)的直径约为中心管内径的一半,其上设有逸流圆孔(12),开孔率约为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是圆形泡帽(7)上的缺口(6)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与其高之比为13。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石油炼制中加氢反应器的抽吸碎流型气液分布器,其特征是中心管顶部开有四个对称分布的矩形缺口,中心管下部为喇叭状扩口,其下设有圆盘形碎流器;圆形泡帽下部均匀开有6个等腰三角形缺口。采用该分布器可使加氢反应器床层物料的整体分布均匀性和局部分布均匀性得到根本的改善,使催化剂与物料的接触更加充分和均一,最大限度地降低床层横截面内的温差,提高油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B01J8/02GK2111789SQ9220127
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25日
发明者褚家瑞, 金中林, 戴渝诚, 马小珍, 王维光 申请人:机械电子工业部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