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储藏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0767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低温储藏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储藏柜,该种低温储藏柜在具有隔热性的外箱内保持间隔地设置导热性能良好的内箱,並在内外箱之间用冷气循环来间接地冷却内箱内的储藏室。
以往的该种低温储藏柜,如申请人早先申请的特开平4-184071号公报(F25D23/06)所记载的,在具有隔热性的外箱的内侧保持间隔地设置导热性能良好的内箱,在该内箱的内部形成了储藏室,並在形成于内外箱之间的冷气循环空间内设置包括冷却器在内的冷却装置,通过冷气在冷气循环空间内的循环来冷却内箱,再通过该内箱的壁面来间接地冷却储藏室内部。
使用上述低温储藏柜,可以保持其内部储藏的蔬菜、水果或鲜花等农产品散发的水蒸气不被循环冷气夺走,从而防止上述农产品干燥变质,作到长期保存。
另外,上述农产品是活鲜的,能通过新陈代谢产生乙烯气。当上述代谢使储藏室内的乙烯气的浓度上升后,就会加快农产品的老化。为此,上述公报中的技术所采用的构成是,在内箱侧壁上安装由多孔质材料(绿色凝灰岩green tuff)制成的板材,使该多孔质材料吸收上述乙烯气,並使其渗透到冷气循环空间侧,从而抑制上述农产品的老化。
然而,上述由多孔质材料(绿色凝灰岩)制成的板材存在重量大、易断裂、组装与维修极其麻烦、以及对乙烯气的吸收和渗透性差、每过1至2年就要进行将吸收的乙烯气放掉的再生处理等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以往技术中的问题而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储藏物品所产生的乙烯气,而且容易进行组装等的所谓间接冷却式的低温储藏柜。
本发明的低温储藏柜包括具有隔热性的外箱,和被设置成与该外箱的内侧保持着间隔、在内部形成有储藏室的、导热性能良好的内箱,和设置在形成于内箱与外箱之间的冷气循环空间内的冷却装置,该低温储藏柜通过冷却内箱来间接地冷却储藏室,並与储藏室内部相沟通地设置着乙烯分解催化剂与活性炭的混合分解片剂。
除了上述以外,本发明还在内箱侧壁的靠冷气循环空间的一侧安装了一个箱体,该箱体内收容着混合分解片剂,而且在内箱上形成了使箱体内部上下与储藏室内部相沟通的通气孔。
另外,除了上述以外,本发明还在箱体中设置了可以移动地保持着混合分解片剂的保持构件,而且在内箱侧壁上与箱体内部相对应地形成了混合分解片剂的取出口,並用一个能够装设或卸脱的盖子来封闭该取出口。
此外,本发明在内箱侧壁上沿着上下方向装设着混合分解片剂,並在该混合分解片剂的上方配置了遮檐。
以下简单地说明附图。


图1是本发明低温储藏柜的纵剖面的正视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低温储藏柜内箱右侧壁的嵌板的斜视图。
图3是图2中低温储藏柜的嵌板部分的纵剖面放大正视图。
图4是图2中低温储藏柜的嵌板部分的放大横断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图1中,1是装配式电冰箱等中的本发明低温储藏柜,通过在隔热的外箱2内保持间隔地收容设置导热性能良好的内箱3,使内箱3内形成了密闭的储藏室10,並在该储藏室10的周围、即由内箱3和外箱2所包围的空间部分形成了冷气循环空间11。外箱2是由在相邻嵌板的结合部分上具有凸部或凹部的多个隔热嵌板以箱状组合起来所构成的,在外箱2的前壁中央形成了物品出入口15,该物品出入口15被具有隔热性的门19开关自如地封闭着。
内箱3由顶壁3A、底壁3B、和前后左右侧壁3D、3E、3F(前侧壁图未示出)、以及分别连接在相对着的前后侧壁3D上端的支承壁6、7构成。内箱3的底壁3B以及各个侧壁3D、3E、3F是由不锈钢板制的多块嵌板21……(包括右侧壁3F的嵌板21A)组装而成,各个嵌板21……由图未示出的固定件保持间隔地固定在外箱2上。另外,各个嵌板21……相互之间隔着密封材料22。此外,内箱3的顶壁3A载置在支承壁6、7以及左右侧壁3E、3F的上缘,由图未示出的固定件固定住,顶壁3A以位于顶点的支承梁9为中心在左右向低处倾斜。
构成内箱3右侧壁3F的一块嵌板21A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嵌板21A的上下穿设着多个通气孔23……以及24……,在与该通气孔23、24相对应的嵌板21A的背面(冷气循环空间11侧),用螺钉从储藏室10侧沿着上下方向将同样是不锈钢板制成的箱体26固定起来。该箱体26只在嵌板21A侧的一个面上有开口,呈矩形形状,在箱体26被固定到嵌板21A上的状态下使上述开口被封闭起来,从而使箱体26的内部与冷气循环空间11隔离开来。
上述箱体26的厚度尺寸限定为大约是冷气循环空间11宽度的一半,以便不致阻碍循环空间11中的循环冷气的流通。而且,通气孔23、24分别对应着箱体26内部的上下,因此储藏室10的内部与箱体的内部在上下沟通着。
在该箱体26的竖壁26A的内面,並在上下通气孔23、24之间的位置上,用螺钉沿着上下方向将保持构件、即相对着的滑轨27、28在左右方向上保持间隔地固定起来。各滑轨27、28包括相对着地沿着上下方向形成的、截面呈近似コ形的保持凸缘27A、28A,和保持间隔地设置在各保持凸缘27A、28A下方的底凸缘28B(滑轨27的底凸缘图未示出)。
在该滑轨27、28的保持下,混合分解片剂31……被收容在箱体26中。该混合分解片剂31是在活性炭中混入钯(palladium)等乙烯分解催化剂后再用透气性的表面材料包装而成的片状物,其重量较轻,例如尺寸为270mm×400mm×10mm的片剂,仅重约200g,而且由于具有适度的柔软性,因而不会发生断裂等,这样在组装等时就容易处理。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混合分解片剂31共使用5片。
这些混合分解片剂31……被保持在滑轨27、28之间,並沿着内箱3的嵌板21A在上下方向上层积着。这时,混合分解片剂31的两侧部可以沿着上下方向自由移动地被滑轨27、28的保持凸缘27A、28A保持着,底层的混合分解片剂31的下面两侧部则载置于底凸缘28B上。因此,混合分解片剂31……被保持成只能在滑轨27、28之间作上下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混合分解片剂31……的上方配设着遮檐32,其后端被螺丝固定在箱体26的竖壁26A上,该遮檐32朝着嵌板21A侧往低处倾斜,但其顶端与嵌板21A分开着,並以上述形态遮盖在混合分解片剂31……的上方。
此外,在嵌板21A上开设着矩形取出口33,它对应着滑轨27、28的保持凸缘27A、28A的下端与底凸缘28B之间,具有滑轨27和28之间的宽度,该取出口33被同样是用不锈钢制成的盖子34封闭着,该盖子34是用螺丝固定在嵌板21A上的,可以从储藏室10侧自由地装设或卸脱。该盖子34具有从取出口33伸入到箱体26中的压片34A,该压片34A的顶端与下层的混合分解片剂31接触並将其顶住。
另外,在嵌板21A的位于箱体26上方之处开设了多个透孔37,该透孔37通常是被堵塞板38堵塞着的,但在需要将冷气循环空间11内的冷气直接引入冷藏室10内以进行湿度调整时,则需要它们。通过将箱体26和透孔37集中地装设在同一块嵌板21A上,使低温储藏柜1在组装或改造时的通用性得到了提高。
另一方面,在外箱2的顶壁2A的面对图1观察时的右端部的下面上、並且在位于冷气循环空间11内之处安装着低温储藏柜的冷却装置14。冷却装置14内设有构成冷冻循环一部分的冷却器12、和第1送风装置13,第1送风装置13根据图未示出的用于检测冷气循环空间11内的冷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在图未示出的控制装置控制下,在上下限温度之间进行运转/停止。
另外,16是安装在位于外箱2的顶壁2A的面对图1观察时的左端部的冷气循环空间11内的第2送风装置,它保持经常运转。冷气循环空间11包括顶壁3A上方的空间、即上部空间11A,底壁3B下方的空间、即下部空间11B,前侧壁外侧的空间、即图未示出的前侧空间,后侧壁3D外侧的空间、即后侧空间11D,左侧壁3E外侧的空间、即左侧空间11E,右侧壁3F外侧的空间、即右侧空间11F。在本实施例中,冷却装置14装设在上部空间11A中。
以下对具有上述结构的低温储藏柜1的动作加以说明。首先,将例如蔬菜、水果或鲜花等农产品经物品出入口15放入非冷却状态的储藏室10,将储藏室10的设定温度设定在例如0℃~-3℃,然后接通电源。启动冷却装置14后,由于冷气循环空间11内的温度高于设定温度,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在图未示出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冷却装置14便进行运转。另外,被第1送风装置13吸进冷却装置14中的空气流入冷却器12並被冷却后,流入上部空间11A,如图1中箭头所示那样在内箱3外侧的冷气循环空间11中作强制性循环。
另外,当冷气循环空间11内的温度达到例如-3℃等下限温度时,第1送风装置13便停止,而当达到-1℃等上限温度时则运转。通过上述的冷气循环,使内箱3的各个壁受到冷却,並借助来自各个壁面的辐射热使储藏室10的内部也间接地受到冷却。此外,第2送风装置16可以强制性地使冷气循环空间11中的循环冷气产生压力差,从而起到能使该空间内的冷气进行广泛扩散的作用,从而使冷气在冷气循环空间11的每一个角落循环,以有效地冷却整个内箱3,再由内箱3的各个壁一起来冷却储藏室10。
另一方面,储藏的农产品因新陈代谢会放出乙烯气,该乙烯气与储藏室内的空气一起,如图3中箭头所示,借助自然对流从上方的通气孔23……流入箱体26内,在流过混合分解片剂31……内部及其周围以后,从下方通气孔24……流入储藏室10内。
这时,流通空气中的乙烯气在混合分解片剂31中的乙烯分解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化学氧化分解,並被活性炭吸附(被吸附的乙烯也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另外,农产品产生的气味也被混合分解片剂31中的活性炭所吸附。这样就防止了储藏室10内的乙烯气浓度的上升,从而使农产品的老化进程受到抑制,与此同时,储藏室10内的臭味也被去除,从而可以防止其它食品因串味而变质。
特别是由于混合分解片剂31中的乙烯分解催化剂较以往的绿色凝灰岩的乙烯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所以能够迅速地降低储藏室10内的乙烯气浓度,而且由于可以减少使用量,因而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乙烯分解催化剂对乙烯是进行化学分解的,因而不需要象以往的只能吸附乙烯的绿色凝灰岩那样进行再生处理,所以明显地提高了保存性。
另外,虽然混合分解片剂31中的乙烯分解催化剂基本上不受湿气的影响,但是如果有结露水等滴落到混合分解片剂31上而使其浸水,就会明显地损害空气的流通性,从而降低对乙烯的处理能力。在本发明中,由于在沿上下方向层积的混合分解片剂31……的上方设置了遮檐32,所以可以避免上述结露水等滴落到混合分解片剂31上,从而消除了因浸水而损害混合分解片剂31对乙烯的处理能力的问题。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在嵌板21A的靠冷气循环空间11的那一侧安装着箱体26,並利用通气孔23、24将箱体26内部的上下与储藏室10内部沟通,所以可以在不缩小储藏室10的内容积的情况下与储藏室10内部相沟通地设置混合分解片剂31……。
更换混合分解片剂31……时,可松开螺丝将盖子34从嵌板21上卸下,以打开取出口33。然后将手伸进已打开了的取出口33,从下层开始依次将混合分解片剂31拉到储藏室10侧,並撤走混合分解片剂31……。然后再将新的混合分解片剂31从取出口33插入箱体26内,插在各滑轨27、28之间,並依次往上顶推,以层积5块混合分解片剂31……。最后,再用盖子34将取出口33封闭,並借助压片34A将下层的混合分解片剂31压住。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更换混合分解片剂31……时,可卸开盖子34,在打开取出口33的状态下,从储藏室10侧将混合分解片剂31从箱体26中撤走或装入,这就提高了维修时的工作效率。
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在所谓间接式低温储藏柜中,由于与储藏室内相沟通地设置混合分解片剂,储藏室内储藏的农产品产生的乙烯气会在混合分解片剂中的乙烯分解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化学氧化分解,並被活性炭吸附,因此,能够抑制储藏物品的老化,实现长期保鲜。另外,由于混合分解片剂中的活性炭能够吸附储藏室内的臭味,因而能够提高脱臭效果。
特别是由于混合分解片剂31中的乙烯分解催化剂较以往的绿色凝灰岩的乙烯处理能力明显提高,所以能够迅速地降低储藏室10内的乙烯气浓度,而且由于可以减少使用量,因而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乙烯分解催化剂不需要象以往的绿色凝灰岩那样进行再生处理,所以提高了保存性。此外,混合分解片剂与以往的绿色凝灰岩相比,重量轻,而且不易发生断裂等,因而在组装等时非常容易操作。
另外,由于在嵌板的靠冷气循环空间的那一侧安装着箱体,並在该箱体中收容混合分解片剂,同时在内箱中形成了使箱体内部的上下与储藏室内部沟通的通气孔,使储藏室内的空气通过通气孔並借助自然对流流过箱体内的混合分解片剂,所以能够在不缩小储藏室的内容积的情况下与储藏室内部相沟通地设置混合分解片剂。
而且,由于在箱体中设置了可以移动地保持混合分解片剂的保持构件,並在内箱侧壁上与箱体内部相对应地形成了混合分解片剂的取出口,而且用能够安装或卸脱的盖子来封闭该取出口,所以,在更换混合分解片剂时,可以在打开取出口的状态下,从储藏室侧将混合分解片剂从箱体中撤走或装入,从而提高了维修时的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沿着内箱侧壁並顺着上下方向来设置混合分解片剂,同时还在该混合分解片剂的上方设置了遮檐,因而能够避免结露水等滴落到混合分解片剂上,从而消除了因浸水而损害混合分解片剂对乙烯的处理能力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低温储藏柜,包括具有隔热性的外箱,和被设置成与该外箱的内侧保持着间隔、在内部形成有储藏室的、导热性能良好的内箱,和设置在形成于上述内箱与外箱之间的冷气循环空间内的冷却装置,该低温储藏柜通过冷却上述内箱来间接地冷却上述储藏室,其特征在于,与上述储藏室内部相沟通地设置着乙烯分解催化剂与活性炭的混合分解片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藏柜,其特征在于,在内箱侧壁的靠冷气循环空间的一侧安装了一个箱体,该箱体内收容着混合分解片剂,而且在上述内箱上形成了使上述箱体内部的上下与上述储藏室内部相沟通的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储藏柜,其特征在于,在箱体中设置了可以移动地保持着混合分解片剂的保持构件,而且在内箱侧壁上与上述箱体内部相对应地形成了上述混合分解片剂的取出口,並用一个能够装设或卸脱的盖子来封闭该取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储藏柜,其特征在于,在内箱侧壁上沿着上下方向装设着混合分解片剂,並在该混合分解片剂的上方配置了遮檐。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有效地去除储藏物品所产生的乙烯气,而且容易进行组装等的所谓间接冷却式的低温储藏柜。本发明的低温储藏柜包括具有隔热性的外箱,和被设置成与该外箱的内侧保持着间隔、在内部形成有储藏室的、导热性能良好的内箱,和设置在形成于内箱与外箱之间的冷气循环空间内的冷却装置,通过冷却内箱来间接地冷却储藏室,并与储藏室内部相沟通地设置着乙烯分解催化剂与活性炭的混合分解片剂。
文档编号B01D53/72GK1105442SQ9411299
公开日1995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1993年12月23日
发明者间濑德太郎, 下濑裕, 田村敏行, 近藤康人 申请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