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10764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封闭式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以浮动重块的促动机构为特征的封闭式搅拌机。
在日本专利公报昭63-19207号中记载了一种已有的封闭式搅拌机。如图4(a)及图4(b)所示,这种封闭式搅拌机有一个可在与搅拌机机体100连接的料斗101内升降的浮动重块102。在该浮动重块102上部借助于一个活塞杆103设置一个空气缓冲气缸104,同时在料斗101外侧固定设置有一个用于使缓冲气缸104与浮动重块102共同升降的油缸105。
而且,当用封闭式搅拌机搅拌待搅拌物料时,将待搅拌物料从料斗101的投入口106中投入,同时启动油缸105,使缓冲油缸104与浮动重块102一同下降,从而将料斗101中的待搅拌物料压向搅拌机机体100的搅拌室107中。此后,通过使设置在搅拌室107的搅拌用转子108转动而搅拌待搅拌物料。此时,浮动重块102,受到反力,但由于在空气缓冲气缸103内存在的气压的作用,活塞杆103仅略微上升,通过气缸104中的上、下腔室中的压力平衡实现缓冲作用,由此对浮动重块102的运动提供缓冲性能。
然而,由于已有的封闭式搅拌机是借助于在浮动重块102(料斗101)上方的活塞杆103设置空气缓冲气缸104,因而封闭式搅拌机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较大。另外,油缸105和空气缓冲气缸104容易受到投入料斗101的待搅拌物料及存在于封闭式搅拌机中的垃圾及尘埃等周围环境的影响。
此外,由于空气缓冲气缸104与浮动重块102共同升降,因而必须配备可随其升降的、用于进、排工作气体的管路并必须对这些管路进行维修。
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小型化、维修容易,并具有高可靠性的封闭式搅拌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采用以下结构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案,它是一种带有一个可与搅拌机机体连续设置的、用于投入待搅拌物料的料斗中能自由升降的浮动重块的封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与上述搅拌机机体连续设置并使上述浮动重决升降的油缸,并设有一个与上述搅拌机机体分开的、用于在油压侧与气压侧之间进行压力变换的空油压力转换器,上述用于使浮动重块升降的油缸的油压侧与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相连接。
这样,通过用空油压力转换器将供给气压侧的压力变换为油压侧的压力,使浮动重块下降,将待搅拌物料压入搅拌机机体中。此外,当浮动重块受到来自搅拌机机体的待搅拌物料的反力时,该反力又作为油压返回到空油压力转换器中,并通过空油压力转换器变换到气压侧的压力,使浮动重块受到缓冲作用,从而发挥浮动重块的缓冲性能。
这样,由于用于发挥浮动重块缓冲性能的空油压力转换器与搅拌机机体是分别设置的,因而减小了封闭式搅拌机的高度尺寸,实现了小型化结构,从而便于整体运送、布置及维修。
另外,由于空油压力转换器与搅拌机机体分别设置,使得油缸不受进入料斗中的待搅拌物料及封闭式搅拌机中存在的垃圾及尘埃等环境的影响。另外,不需要配备可随浮动重块升降的辅助管路,因而便于维修并且可以十分可靠地进行搅拌。
其次,由于空油压力转换器可通过油压与气压之间的压力转换来实现浮动重块缓冲性能,因而降低了为消除气压消耗及噪音的运行费用。
在该方案中,为使浮动重块下降,将由油压回路直接向油缸的油压腔供给油压的状态切换为由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腔供给油压的状态。也可以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出浮动重块的下降距离及作用于油缸的油压,在到一定的距离或一定的油压时,将直接向油缸的油压侧供油的状态切换到由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供给油压的状态。
权利要求2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通过气罐供给空气到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气压侧的特征。
这样,当浮动重块受到来自搅拌机机体的反力而作为油压返回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压力侧时,该气压侧的压力升高,但该压力升高通过气罐被吸收,因而能减小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气压侧的异常升压。
权利要求3是在权利要求1或2的基础上增加了使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可分别自由地切换列与上述油缸的油压侧及供给油压的辅助油压回路连接的特征。
这样,通过使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与油压回路连接,能形成用浮动重块将待搅拌物料压向搅拌机机体内的油压积蓄在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的初始状态的同时,使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与油缸的油压侧连通,可发挥浮动重块缓冲作用。
在权利要求4中,将与上述浮动重块相连的轴杆安装到连杆上,在该连杆两端连接油缸的活塞杆,由此使上述浮动重块可在上述料斗内作相对自由升降运动。
这样,由于油缸支撑的部件是浮动重块、连杆及轴杆,因而可降低搅拌机机体及料斗的刚性,由此可减轻封闭式搅拌机自重并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油缸借助于连杆与轴杆和浮动重块连成一体,因而从油缸中漏出的油不会从料斗进入搅拌机机体中。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的结构及其上升动作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封闭式搅拌机的结构及其下降动作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工作过程的流程图;图4是已有技术中的封闭式搅拌机结构的视图。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发明的封闭式搅拌机。其中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的结构及其上升动作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封闭式搅拌机的结构及其下降动作状态的整体示意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工作过程的流程图。
如图1及图2所示,封闭式搅拌机X主要由搅拌机机体1、向搅拌机机体1进、排压力油的油压回路2、与搅拌机机体1分立设置的、并借助于辅助油压回路30与油压回路2连接的空油压力转换器3(空油压力转换装置)以及与空油压力转换器3相连的气压回路4。
在搅拌机机体1下方,有一个带有吊门(图中未示)的搅拌室5,其中配置有转子6、6。同时,在该搅拌室5的上方连接有料斗7。在料斗7的上端设有一个可在料斗7内自由移动的浮动重块9。浮动重块9固定在一个可自由移动地贯穿于料斗7上端的一导向套筒10、而延伸的轴杆11(轴件)的下端。该轴杆11的上端借助于连杆12与固定在料斗7外侧的一对油缸13、13中的活塞杆14A、14A连成一体。各油缸13、13通过可在缸体14B、14B内自由移动的活塞14C、14C划分为两个油压室H、I。活塞14C、14C与活塞杆14A、14A相连并可相对缸体14B、14B往复移动。这样,在油缸13、13中的活塞杆14A、14A移动时,浮动重块9相对于搅拌室5而随之升降。此外,在搅拌机机体1的料斗7处,待搅拌物料(原料)从入料口(图中未示)入料,同时将已经被搅拌室5中的搅拌转子6、6搅拌好的被搅拌的物料经由上述吊门取出。15至17是用于监视被升降的浮动重块9的移动上、下限的开关式限位开关。各开关可与浮动重块9的连杆12自由接触。18是设置在导向套筒10上端的挡板。
油压回路2中设置有一个用于将工作油从油箱T吸出并输送到供油管20中的油泵P。从该油泵P中输送出的压力油的量(输送压力)由驱动马达M控制。供油管20与电磁换向阀21的输入口21a连接,同时还与控制上述吊门开关的其他油压机(图中未示)连接。
电磁换向阀21上下仅有上述的输入口21a,还有两个与搅拌机机体1中的各油缸13、13连接的输出口21c、21d以及与油箱T连接的排油口21b。其上有中央位置B(即排油口21b与各输出口21c、21d连通的位置)、切换位置A(输入口21a与输出口21d连通,而排油口21b与输出口21c连通的位置)及切换位置C(即输入口21a与输出口21c连通而输出口21d与排油口21b连通的位置)。通过对各螺旋管21A、21B进行励磁、消磁可以切换到位置A至位置C。此外,电磁换向阀21的输出口21c通过工作油流路22与各油缸13、13的油压室H、H(油压侧)连接、输出口21d则经由工作油流路23与各油缸13、13的油压室I、I连接。
在各条工作油流路22、23上分别配置有单向节流阀24。各单向节流阀24在工作油流路22、23中设置有可变式节流阀24A、并在各个工作油流路22、23的旁路25中设置有单向阀24B。该单向阀24B容许来自电磁换向阀21的工作油流向各油缸13、13,但不容许逆向流动。此外,在工作油流路22中,在单向节流阀24的电磁换向阀21侧(即上游)处设置有旁路单向阀26,在单向节流阀24的油缸13、13侧(即下游)处设置有泄压阀27。通常,该旁路单向阀26容许工作油流从电磁换向阀21流向油缸13、13,但限制其逆向流动。不过,借助于从作为工作油流路23的旁路的27引入的旁路压力,容许工作油流从油缸13、13流向电磁换向阀21。通常,泄压阀27在阀簧29的弹力作用下,位于阻挡来自油箱T的油流的位置上,当工作油流路22的旁路30中的压力大于阀簧29的弹力时,工作油流路22与油箱T连通,从而在供给各油缸13、13的油压室H、H(油压侧)的工作油流压力异常上升时将油泄入油箱中。
而且,油压回路2借助于辅助油压回路30与分立于搅拌机机体1的空油压力转换器3连接。辅助油压回路30上有作为供油管20分路而与空油压力转换器3连接的油压导入管路31以及与作为该油压导入管路31的分路的、位于泄压阀27的各油缸13、13侧(下游)位置的工作油流路22连接的换压管路32。在各管路31、32中分别设置有电磁换向阀33、34。
电磁换向阀33上设置有连通位置D(即与油泵P与空油压力转换器3连通的位置)及阻断位置E(即阻断油泵P与空油压力转换器3连通的位置)。在螺旋管33A励磁时可切换到连通位置D,而在其消磁时则切换到阻断位置E处。此外,在电磁换向阀34上也设有阻断位置F(即阻断油缸13、13与空油压力转换器3之间连通的位置)、连通位置G(即油缸13、13与空油压力转换器3之间连通的位置)、在螺旋管34A励磁时切换到连通位置G处,而在消磁时切换到阻断位置F处。另外,在电磁换向阀33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导入管31上设置有单向阀35,其容许工作油流从电磁换向阀33流向空油压力转换器3,而限制其逆向流动。
空油压力转换器3在其缸体40中气密地分割为一个小直径空间3A和一个大直径空间3B,配置有用于改变空间3A、3B的活塞41。用以改变空间的活塞41在其延伸于各空间3A、3B中的活塞杆42的上端制有一个直径校小的活塞共43,该活塞共可自由移动地插在小直径空间3A中。而在下端形成的直径较大的活塞头44则可自由移动地插入到大直径空间3B中,二者可相对于缸体40上下移动。此外,变换空间用活塞41在其小直径活塞头43与缸体40上端之间形成油压腔K(油压侧),而其大直径活塞头44与缸体40下端之间形成气压腔L(气压侧)。油压腔K与辅助油压回路30的油压导入管31连接。另外,在变换空间用活塞41的大直径活塞头44上设置有一个向小直径活塞共43方向延伸并伸出缸体40之外的磁杆45。46、47是设置在变换空间用活塞41位移上、下限处的ON/OFF式限位开关,在变换空间用活塞41上下移动时,该开关与碰杆45接触,从而可监视变换空间用活塞41上下移动行程。
在气压回路4中,设有用于连接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L(气压侧)与空气压缩机50的空气导管51。在空气导管51上还配置有一定容量的气罐52。在位于气罐52上靠近空气压缩机50一侧的空气导管51上依次设置有单向阀53和减压阀54。单向阀53容许工作油流从空气压缩机50流向空油压力转换器3,但限制其逆向流动。在减压阀54与单向阀53之间的位置处设置了有空气导管51的旁路55。减压阀54借助于该旁路施加的旁路压力与阀簧54Λ的弹力的平衡关系来调节供给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L(气压侧)的工作气流的压力。另外,当气罐52内的气压异常上升时,用于将工作压力气体向外释放的开关阀56和安全阀57分别接通。58是用于监视输送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气压侧)内的工作气体的压力的开关。59是用于监视从减压阀54到单向阀53的气体压力的压力计。
至此已经介绍了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X的结构。以下将借助于图1至图3介绍该封闭式搅拌机X的工作过程。为便于说明,如图1中所示,设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被拉伸到浮动重块9的上限位置处,电磁换向阀21位于中间位置B、电磁换向阀33、34分别位于阻断位置E、F处。
(1)为搅拌待搅拌物(原料),从入料口(图中未示)将物料投入到料斗7中,同时,用减压阀55将由气压回路4的空气压缩机50中输出的工作气压调节到预定压力并经由气罐52输送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L(气压侧)中。在油压回路2的驱动马达M的驱动下,油泵P向供油管路20输送工作油流。与此同时,电磁换向阀33的螺旋管33A励磁,从而切换到连通位置D处。从供油管路20输出的工作油流进入电磁换向阀21的输入口21a,并经由油压导管31、电磁换向阀33和单向阀35而进入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油压侧)中。而且,如图1所示,在进入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油压侧)中的工作油压的作用下,变换空间用活塞41使油压腔K(油压侧)的容积增加、气压腔L的容积减少的同时向下移动,当碰杆45与限位阀47接触时开关接通,使电磁换向阀33的螺旋管33A消磁,于是从连通位置D切换至阻断位置E处。
这样,由于来自油泵P的工作油流被阻断,使空油压力转换器3保持在变换空间用活塞41移动到下限位置的初始状态。即、从空压回路4的空气压缩机50经由气罐52输送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L(气压侧)的工作压力气体借助于有一定容积的气罐52逐渐上升到预定压力,但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变换空间用活塞41进入初始状态,此时,由于各电磁换向阀33、34处于阻断位置E、F处,因而空油压力转换器3不能借助于变换空间用活塞41将气压腔L中的工作气压变换为油压腔K中的工作油压。变换空间用活塞41仍保持在上述的初始状态下。
(2)空油压力转换器3在上述初始状态下保持一定时间后,当电磁换向阀21切换到位置C处,则进入电磁换向阀21的输入口21a的工作压力油流从电磁换向阀21的输出口21c经由工作油流路22的旁路单向阀26及单向节流阀24供给各油缸13、13的油压腔H(油压侧)中。
这样,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在供给油压腔H、H(油压侧)的工作压力油流的作用下将油压腔I、I中的工作油流经由工作油路23的单向节流阀24、电磁换向阀21的输出口21d及排油口21b压回到油箱T中,同时活塞杆14A、14A退回到缸体40中。随着活塞杆14A、14A的退回,浮动重块9也回到料斗7中,从而将待搅拌物向下压入到搅拌室5中。
而且,当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连同浮动重块9)下降时,连杆12依次与限位开关16、17接通,使电磁换向阀21的螺旋管21B消磁,从而由位置C切换到中间位置B。由此中止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的退回运动,进而中止浮动重块9的下降运动,使搅拌室5中的待搅拌物料处于可搅拌状态。
(3)此后,电磁换向阀34的螺旋管34A励磁,从而由阻断位置F切换到连通位置G处。同时,使设置在搅拌室5内的转子6、6转动。这样,由于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压力室K(油压侧)借助于电磁换向阀34、变换管路32及工作油流路22与各油缸13、13的油压腔H、H(油压侧)连通,因而使导入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L(气压侧)的工作气体压力大于导入其油压腔K(油压侧)内的工作油压。在工作气体压力与工作油压的压力差的作用下,变换空间用活塞41向上移动,从而使该工作气体压力变换为工作油压。
此后,由于导入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压力腔K(油压侧)的工作压力油经由电磁换向阀34、变换管路32以及工作油流路22输送到油缸13、13的油压腔H、H(油压侧)中,因而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向下退,从而使浮动重块9将待搅拌物料进一步压入到搅拌室5内,并与各转子6、6啮合。
(4)当待搅拌物料与各转子6、6啮合时,在各搅拌转子6、6的转动下,待搅拌物料的一部分一边被搅拌一边被送入搅拌室5内。同时,将待搅拌物料的另一部分压向上而带到搅拌室5外,这样,被向上压的待搅拌物料对浮动重块9施加一个向上的反力而使其稍稍升起。
当浮动重块9略微上升时,轴杆11与连杆12也随其运动,从而使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略微伸长。由于活塞杆14A、14A的伸长,使进入油缸13、13的油压腔H、H(油压侧)的工作压力油流经由工作油流路22、变换管路32以及电磁换向阀34回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油压侧)中。
这样,回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油压侧)内的工作压力油流的压力与气压腔L(气压侧)的工作压力气体的压力差使变换空间用活塞41略微向下移动,从而将工作压力油流的压力变换为空气的压力,由此得到缓冲的效果,使浮动重块9的缓冲功能可得到充分的发挥。此时,随着变换空间用活塞41略微向下移动,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气压腔L(气压侧)的容积减小,从而压力增加,但工作压力气体通过空气导管51回到比气压腔L(气压侧)容积大的气罐52中,从而减小了压力升高量。
如上所述,通过在进入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油压侧)的工作压力油与进入气压腔L(气压侧)的工作压力气体之间的压力变换,可在发挥浮动重块9的缓冲功能的同时使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变换空间用活塞41向上移动,从而将被搅拌物料逐渐地送入搅拌室5内并通过各搅拌用转子6、6的转动对其进行搅拌。
(5)此后,当搅拌室5中的各搅拌用转子6、6对待搅拌物料的3搅拌转动结束,对电磁换向阀21的螺旋管21A励磁,从而切换到中间位置A。于是,导入电磁换向阀21的输入口21a的工作压力油流从电磁换向阀21的输出口21d经由工作油流路23的单向节流阀24供给各油缸13、13的油压腔I、I。
随后,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在供给油压腔H、H中的工作压力油的作用下,将油压腔H、H中的工作压力油从工作油流路22的单向节流阀24、旁路管路28导入的旁路压力所开启的状态下经由旁路单向阀26、电磁换向阀21的输出口21d以及排油口21b而回到油箱T中。同时,活塞杆14A、14A向缸体40外伸长,而浮动重块9随着活塞杆14A、14A的伸长而向上升。
在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连同浮动重块9)上升时,连杆12与限位开关15接触,使电磁换向阀21的螺旋管21A消磁。从而切换到中间位置B处。由此中止各油缸13、13的活塞杆14A、14A的伸长,从而中止浮动重块9的上升。
(6)此后,经上述的吊门从搅拌室5中取出已经搅拌好的混合物料。若需要再次搅拌,则重复(1)至(5)的步骤。
在本发明的封闭式搅拌机中,作为升降浮动重块9的装置,尽管可采用图中所示的结构,即采用借助于轴杆11及连杆12连成一体的一对油缸13、13,但并不仅限于该结构。例如,可将一个油缸13的活塞杆14A的前端与浮动重块9固定,通过该活塞杆14A的伸长使浮动重块9向搅拌室5侧下降,通过活塞杆14A的收缩使浮动重块9从搅拌室5中上升。
另外,在本发明的封闭式搅拌机中,尽管空油压力转换器3可通过上述变换空间用活塞41的上下移动分割出油压腔K与气压腔L,但并不仅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可采用通过变换空间用活塞41在横向(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的移动分割出油压腔K(油压侧)与气压腔L(气压侧)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中,所示的油压回路2、辅助油压回路30及气压回路4仅是其中的一个实施例,还可采用其他形式的回路。尽管图中所示气压回路4的空气导管51上配置有气罐52,但对于浮动重块9的缓冲性能而言,在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变换空间用活塞41向下略微移动时,若气压腔L中容许升压,则可不设气罐52。
在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中,尽管上述说明中采用的是待搅拌物料被啮入到各搅拌用转子6、6中的形式,但也可以采用非啮入式的封闭式搅拌机结构。
在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中,尽管图示结构采用的是空油压力转换器3与搅拌机机体1分别设置的形式,但并不仅限于此。在搅拌机机体1上也可以设置用来使油缸13或浮动重块9升降的装置。
在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中,为使浮动重块9下降,将由油压回路2直接向油缸13、13的油压腔H、H供给油压的状态切换为由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供给油压的状态。借助于检测装置(限位开关16、17或压力传感器等)检测出浮动重块9的下降距离及各油缸13、13的油压腔H中的油压。不过,只要浮动重块9下降一定距离或各油缸13、13的油压腔H、H达到一定压力时,即从油压回路2直接向油缸13、13的油压腔H、H供油的状态切换到从从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腔K供油的状态(电磁换向阀21切换到中间位置B、电磁换向阀33切换到阻断位置E、电磁换向阀34切换到连通位置G处)也可以。
综上,若采用本发明的封闭式搅拌机,则有如下效果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案,通过用空油压力转换器将供给气压侧的压力变换为油压侧的压力,使浮动重块下降,将待搅拌物料压入搅拌机机体中。此外,当浮动重块受到来自搅拌机机体的待搅拌物料的反力时,该反力又作为油压返回到空油压力转换器中,并通过空油压力转换器变换到气压侧的压力,使浮动重块受到缓冲作用,从而发挥浮动重块的缓冲性能。
这样,由于用于发挥浮动重块缓冲性能的空油压力转换器与搅拌机机体是分别设置的,因而减小了封闭式搅拌机的高度尺寸,实现了小型化结构,从而便于整体运送、布置及维修。
另外,由于空油压力转换器与搅拌机机体分别设置,使得油缸不受进入料斗中的待搅拌物料及封闭式搅拌机中存在的垃圾及尘埃等环境的影响。另外,不需要配备可随浮动重块升降的辅助管路,因而便于维修并且可以十分可靠地进行搅拌。
其次,由于空油压力转换器可通过油压与气压之间的压力转换来实现浮动重块缓冲性能,因而降低了为消除气压消耗及噪音的运行费用。
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案,除权利要求1所述方案的效果外,当浮动重块受到来自搅拌机机体的反力而作为油压返回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压力侧时,该气压侧的压力升高,但该压力升高通过气罐被吸收,因而能减小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气压侧的异常升压。
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案,除权利要求1所述方案的效果外,通过使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与油压回路连接,能形成用浮动重块将待搅拌物料压向搅拌机机体内的油压积蓄在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的初始状态的同时,使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与油缸的油压侧连通,可发挥浮动重块缓冲作用。
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案,除权利要求1所述方案的效果外,由于油缸支撑的部件是浮动重块、连杆及轴杆,因而可降低搅拌机机体及料斗的刚性,由此可减轻封闭式搅拌机自重并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油缸借助于连杆与轴杆和浮动重块连成一体,因而从油缸中漏出的油不会从料斗进入搅拌机机体中。
权利要求
1.封闭式搅拌机,它是一种带有一个可与搅拌机机体连续设置、用于投入待搅拌物料的料斗中能自由升降的浮动重块的,其特征在于,其中设有与上述搅拌机机体连续设置并使上述浮动重块升降的油缸;设有一个与上述搅拌机机体分开的、用于在油压侧与气压侧之间进行压力变换的空油压力转换器;上述用于使浮动重块升降的油缸的油压侧与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通过气罐将气压供给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气压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的油压侧可分别自由地切换到与上述油缸的油压侧及供给油压的辅助油压回路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搅拌机,其特征在于,将与上述浮动重块相连的轴杆安装到连杆上,在该连杆两端连接油缸的活塞杆,由此使上述浮动重块可在上述料斗内相对地自由升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小巧、维修容易且可靠性高的封闭式搅拌机。本发明封闭式搅拌机是一种带有一个可与搅拌机机体连续设置、用于投入待搅拌物料的料斗7中能自由升降的浮动重块9,其中设有与上述搅拌机机体1连续设置并使上述浮动重块9升降的油缸并设有一个与上述搅拌机机体1分开的、用于在油压侧与气压侧之间进行压力变换的空油压力转换器3,上述用于使浮动重块9升降的油缸13的油压侧与上述空油压力转换器3的油压侧相连接。
文档编号B01F7/08GK1163794SQ9710316
公开日1997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31日
发明者嬉野夏四郎, 山田则文, 高仓功, 黑川好德 申请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