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4630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吐出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吐出系统,该吐出系统能够使用于在汽车组装工厂等中将密封剂或粘接剂等的流体涂敷于各种部件上、或将润滑脂等的流体补充于容器等的用途中。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下述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功能性流动材料的涂敷装置及涂敷方法、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流体用连接器及涂敷装置等,被使用于在汽车组装工厂等中涂敷密封剂或粘接剂等的流体等的用途中。
[0003]专利文献I所涉及的涂敷装置构成为具备涂敷单元和补充单元。在该涂敷装置中,涂敷单元形成为具有吐出功能性流动材料的喷枪和向喷枪供给功能性流动材料的供料机。另外,补充单元形成为从补充口向补充筒部补充功能性流动材料。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不需要用于将功能性流动材料供给至喷枪的长距离管道,且可谋求管道长度的大幅缩短、以及将流动材料的温度调节用的调温装置和输液栗形成为所需最低限度。
[0004]另外,关于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流体用连接器及涂敷装置,其与专利文献I同样地也以省去用于将流体从贮存罐供给至吐出机的大规模管道设备或用于输送流体的高压栗为目的。在专利文献2的现有技术中,设置有用于供给密封剂等流体的第一至第三供给部、和通过流体用连接器以装卸自如的方式安装在各第一至第三供给部等的第一至第三吐出机。另外,关于第一至第三吐出机,其具备用于贮存从各自所安装的供给部供给的流体的贮存罐,且形成为能够将该贮存罐内的流体吐出。另外,关于第一至第三吐出机,其形成为能够分别通过第二连接器而安装在机器人的手臂上或从机器人的手臂上拆卸。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日本公报、特开2004-154733号
[0008]专利文献2:日本公报、特开2007-275769号

【发明内容】

[0009]如上所述,目前已提供有多种将用于吐出吐出用流体的吐出装置和对吐出装置补充流体的补充装置以能够连接及分离的方式加以设置、且形成为通过将吐出装置和补充装置两者连接而能够从补充装置侧向吐出装置侧补充流体的吐出系统。
[0010]在此,在如上所述的吐出系统中,为了避免进行流体补充作业时的流体的漏泄、或者伴随着补充装置侧的连接件(以下也称作“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装置侧的连接件(以下也称作“吐出侧连接件”)的滑动而产生的磨损等的问题,最好构成为能够将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侧连接件以两者的轴心位置不偏移(不偏心)的方式加以连接。因此,最好使设置在吐出装置侧的连接件相对于设置在补充装置侧的连接件呈大致直线状地移动,从而将两者加以连接。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未针对该情况采取任何的对策,从而存在可能发生吐出装置和补充装置的连接不良的问题。
[001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吐出系统,该吐出系统所采用的构成最适于一边使吐出装置移动一边使吐出装置和补充装置呈大致直线状地连接。
[0012]在此,在通过使吐出侧连接件沿补充侧连接件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能够连接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侧连接件的情况下,为了可靠地连接吐出装置和补充装置,最好构成为连接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侧连接件时施加于吐出侧连接件上的外力的作用点存在于上述补充侧连接件的轴线上,以能够使吐出侧连接件相对于补充侧连接件沿上述轴线方向移动。
[0013]基于上述见解而提供的本发明的吐出系统的特征在于包括:能够吐出流体的吐出装置、能够向所述吐出装置补充流体的补充装置、设置在所述吐出装置侧的吐出侧连接件、设置在所述补充装置侧的补充侧连接件、以及用于使所述吐出装置移动的机械手;在所述吐出系统中,通过使所述补充侧连接件和所述吐出侧连接件沿规定的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将所述补充侧连接件和所述吐出侧连接件连接,从而能够将流体从所述补充装置侧补充至所述吐出装置侧;伴随着所述补充侧连接件和所述吐出侧连接件的连接而产生的力,作用于所述轴线上。
[0014]根据该构成,能够使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呈大致直线状地连接。由此,能够抑制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的连接不良的情况。另外,能够解决进行流体的补充作业时流体漏泄、或者伴随着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侧连接件的滑动而产生的磨损等的问题。
[0015]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吐出系统中,优选:当所述补充侧连接件和所述吐出侧连接件连接时,所述机械手和所述吐出装置的连接位置处于所述轴线上的位置。
[0016]在本发明的吐出系统中,当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侧连接件连接时,机械手和吐出装置的连接位置处于补充侧连接件的轴线上。因此,当补充侧连接件和吐出侧连接件连接时,外力是在轴线上朝向轴线方向施力,因此,能够使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呈大致直线状地连接。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抑制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的连接不良的情况,并且能够解决流体的漏泄或者各连接件的磨损等的问题。
[0017]在上述本发明的吐出系统中,优选:所述吐出装置设有单轴偏心螺杆栗,该单轴偏心螺杆栗具备在动力的作用下进行偏心旋转的阳螺纹形的转子和内周面形成为阴螺纹形的定子。
[0018]在上述本发明的吐出系统中,优选包括:使所述补充侧连接件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装置和防止所述吐出装置和所述补充装置的分离的防止分离机构;所述防止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吐出装置上的被卡定部和能够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的卡定部;在所述吐出系统中,通过使所述被卡定部与所述卡定部卡定,能够限制所述吐出装置朝向与所述补充装置分离的方向的移动,并且,通过使所述补充侧连接件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能够连接所述补充侧连接件和所述吐出侧连接件。
[0019]根据该构成,当补充流体时,能够保持为吐出装置不会从补充装置分离,并且能够抑制伴随着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的连接或者流体的补充而产生的负荷施加于机械手上。
[0020]在上述本发明的吐出系统中,优选:所述卡定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后方侧抵接在所述被卡定部并与所述被卡定部卡定。
[0021]根据该构成,能够由防止分离机构可靠地承受伴随着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的连接或者流体的补充而产生的负荷。
[0022](发明效果)
[002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吐出系统,该吐出系统所采用的构成最适于一边使吐出装置移动一边使吐出装置和补充装置可靠地连接。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吐出系统的概要的说明图。
[0025]图2是表示图1的吐出系统中所采用的吐出装置的图,其中,(a)为左视图,(b)为主视图,(C)为剖视图,(d)为俯视图,(e)为立体图((e)中省略了托架的图示)。
[0026]图3是表示图2的吐出装置中所采用的吐出侧缓冲部的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剖视图,(C)为立体图,(d)为俯视图。
[0027]图4是表示图2的吐出装置中所采用的吐出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0028]图5是图1的吐出系统中所采用的补充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29]图6是表示图5的补充装置的除去密闭空间形成体以外的其他部位的图,其中,(a)为主视图,(b)为右视图,(c)为俯视图,(d)为剖视图。
[0030]图7是表示图1的吐出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0031]图8是表示图1的吐出系统的动作的时间图。
[0032]图9是表示图1的吐出系统所涉及的动作的图,其中,(a)为表示连接前的状态的侧视图,(b)为表示连接后的状态的侧视图,(c)、(d)分别为表示(a)、(b)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33]图10中的(a)、(b)分别是分阶段表示防止分离机构的动作状态的放大图。
[0034]图丨丨中(a)?(c)分别是表示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的一例中连接过程的动作情况的剖视图。
[0035]图12是表示吐出系统的动作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0036]图13中的(a)是表示吐出侧连接件及补充侧连接件与间隙的大小的关系的说明图,(b )是表示流体中所含有的颗粒状物质的粒度分布(频率分布(f r e q u e n c ydistribut1n))的一例的说明图,(c)是表示流体中所含有的颗粒状物质的粒度分布(累积分布)的一例的说明图。
[0037]图14中的(a)是变形例涉及的吐出系统的侧视图,(b)是(a)的主视图。
[0038]图15是从正面左侧观察图14的吐出系统时的立体图,其中,(a)是表示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连接前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连接后的状态的图。
[0039]图16是从正面右侧观察图14的吐出系统时的立体图,其中,(a)是表示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连接前的状态的图,(b)是表示吐出侧连接件和补充侧连接件连接后的状态的图。
[0040](符号说明)
[0041]10…吐出系统 20...吐出装置
[0042]52...转子54...定子
[0043]82…吐出侧连接件90…机械手
[0044]100…补充装置 134…补充侧连接件
[0045]N…轴线X…连接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关于吐出系统10的装置构成》
[0047]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吐出系统10详细地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吐出系统10的主要构成包括吐出装置20、补充装置100、流体供给装置160以及控制装置170。吐出系统10构成为:通过将吐出装置20与补充装置100连接,能够对吐出装置20补充从流体供给装置160供给来的流体。另外,吐出系统10构成为:通过使吐出装置20以从补充装置100分离的状态进行工作,能够将所补充的流体吐出以用于进行涂敷等。即,吐出系统10形成为如下的系统构成,即:能够在不对吐出装置20连接流体供给用管道或软管等的状态下,使吐出装置20相对于补充装置100或流体供给装置160独立地工作,从而进行流体的涂敷等。
[0048]如图2所示,吐出装置20具备吐出侧缓冲部22(缓冲装置)、吐出部24、吐出侧装卸部26以及托架28。吐出侧缓冲部22是为了将吐出装置20的内压变动进行缓冲而设置的部件,其中,上述吐出装置20的内压变动是在为了对吐出部24补充吐出用流体而将吐出装置20和补充装置100连接或分离时产生。吐出侧缓冲部22可以由罐等容器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吐出侧缓冲部22采用具备如图3所示的汽缸机构30的部件。
[0049]具体而言,如图3(b)所示,吐出侧缓冲部22具备由所谓的气压缸(air cylinder)构成的汽缸机构30 ο汽缸机构30具备缸筒(cas ing) 32和活塞34。如图3 (c)所示,吐出侧缓冲部22构成为能够从作为驱动源的空气供给源中供给压缩空气。
[0050]如图3(b)所示,缸筒32是由下侧缸筒38和上侧缸筒40组合而构成的容器。在下侧缸筒38和上侧缸筒40的连接部分处分别形成有阴螺纹38a和阳螺纹40a,通过将阴螺纹38a与阳螺纹40a螺合而组装缸筒32。另外,下侧缸筒38的下端部(阴螺纹38a的相反侧)设置有连接部38b。
[0051 ]活塞34形成为能够在缸筒32的内部沿着缸筒32的轴线方向自如地滑动。活塞34构成为经由活塞接头34b将活塞杆34c连接于活塞主体34a上。活塞34将缸筒32内的空间划分为上侧缸筒40侧的第一室42、和下侧缸筒38侧的第二室44。第一室42是压缩空气经由设置于缸筒32的空气孔(port)46而被导入的区域,其中,上述压缩空气是从作为驱动源的空气供给源中供给,第二室44是供流体流出或流入的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