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型破碎锤钎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2084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防护型破碎锤钎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碎工具,具体涉及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
【背景技术】
[0002]在矿山开采中,人们使用质地较硬的破碎锤钎杆来开山采矿,但是钎杆从工作应力载荷谱观点看,钎杆以承受纵向应力为主,其在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是相等的,即内外表面经受相等的应力,钎杆前端的高值应力频次比钎杆的中部要高,但其应力峰值基本相等,结果表明,沿钎杆长度方向上,所发生的疲劳损伤的程度是不一致的,钎杆前端比在钻进中挠度最大的钎杆中部,更容易发生疲劳损伤并导致破断,实际观察发现,钎杆前端的疲劳裂纹比钎杆中部的要多,并且其裂纹既长又深。据初步统计,每年全国消耗的钎杆至少有10几万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及施工成本,由此,在钎杆使用过程中,作为钎杆的前端端头多为平面结构,平面端头与活塞直接接触,直接承受活塞应力,边缘处更容易产生磨损、裂纹等问题,甚至出现掉块现象,而一旦端头破损,钎杆基本报废,作为钎杆的薄弱点,如何有效的防护端头,延长钎杆使用寿命,增强钎杆的耐用性,一直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钎杆端头容易磨损、产生裂纹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该钎杆在端头部位做合理改进,改进后能有效缓冲端头敲击应力,防止端头磨损,避免端头边缘处裂纹,有效延长了钎杆使用寿命。
[0004]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前端为端头,后端为尖刺部,杆体上临近前端端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端头直径小于杆体直径,端头与杆体之间倾斜过度形成倾斜交接面,在端头端部还设计有敲击面,所述敲击面位于端头中部并突出端头外侧面,且敲击面直径小于端头外缘直径,从端头外缘到敲击面边缘倾斜向内过度,使敲击面与端头外缘形成梯形结构。
[000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前部与杆体表面垂直交接,使交接面与凹槽底部呈90度夹角,凹槽尾部自底部倾斜向外延伸至杆体表面,在凹槽尾部与杆体之间形成倾斜交接面。
[0006]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端头与杆体倾斜交接面角度为45度。
[000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尖刺部为从杆体表面从前至后倾斜向内削,在尖刺部端头形成刺破点,尖刺部上同一面两相对倾斜边的夹角为30度。
[0008]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尖刺部的端头为十字型或一字型。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矿山开采中,活塞撞击钎杆端部,钎杆后端的尖刺部刺入矿石,进而起到破碎目的。而钎杆前端作为撞击承受端,承受很大的敲击应力,而作为钎杆端头直接接受活塞撞击,端头处很容易磨损,边缘处很容易破裂,为解决此问题,本实用新型在钎杆端头处设立敲击面,敲击面突出端头外缘,且直径小于端头外缘,由此,破碎时,活塞只撞击中部的敲击面,受力点集中在中部,而不再接触端头的边缘区,缓解了端头边缘所承受应力,防止端头边缘出现磨损、破裂、甚至周围掉块等技术问题。从端头边缘到敲击面倾斜过度,倾斜面可有效缓冲敲击应力,对端头边缘更有效的防护。端头得到有效保护,还可有效缓解杆体过度疲劳、破损、裂纹等相关问题,延长了钎杆的使用寿命,增强了钎杆的耐用型。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护型破碎锤钎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钎杆端头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标号,I为尖刺部,2为杆体,3为凹槽,4为尖刺部夹角,5为钎杆端头,51为端头外缘,52为端头敲击面;6为凹槽与杆体直角交接面,7为凹槽与杆体倾斜交接面,8为端头与杆体倾斜交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参见图1,包括杆体2,所述杆体2前端为端头5,后端为尖刺部1,所述尖刺部I为从杆体2表面从前至后倾斜向内削,在尖刺部端头形成刺破点,尖刺部上同一面两相对倾斜边的夹角为30度。此尖刺部受力全部集中在端头,端头较细,破碎力强,工作效率高,而尖刺部圆周倾斜度一致,受力均匀,不易断裂。所述端头5直径小于杆体2直径,端头5与杆体2之间倾斜过度形成倾斜交接面8,倾斜交接面8角度优选为45度,此角度可以使杆体2受到从端头5传来的敲击应力更加的均匀,轴向应力更均衡,不易产生裂纹。杆体2上临近前端端头5位置设置有凹槽3,凹槽3前部、后部与杆体表面垂直交接,使交接面7与凹槽底部呈90度夹角。参见图2,在杆体端头5最外端还设计有敲击面52,所述敲击面52突出端头外侧面并位于端头中部,且敲击面直径小于端头外缘51直径,从端头外缘到敲击面边缘倾斜向内过度,使敲击面与端头外缘形成如图1中所示的梯形结构。活塞作用在位于端头中部的敲击面52上,避免了端头外缘与活塞直接接触,可有效的缓解端头应力,防止端头外缘直接承受撞击产生裂纹,甚至碎块等问题,有效延长了了钎杆寿命。
[0016]实施例2:另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该实施例内容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内容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参见图3,本实施例凹槽前部与杆体表面仍垂直交接,使交接面6与凹槽底部呈90度夹角,而将凹槽3尾部倾斜向外逐渐延伸至杆体2表面,在凹槽3尾部与杆体2之间形成倾斜交接面7,实现与杆体表面的过度式交接,倾斜交接面7与凹槽3底部夹角可为150度。形成的倾斜交接面将敲击应力进行分散,避免应力集中在一点、一线上,对应力起到有效的减弱、缓冲作用,避免杆体断裂。交接面6以与凹槽3底部夹角为150度的坡度倾斜,能最大化的缓解、减弱应力,最大化的保护钎杆。
[0017]实施例3:另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该实施例内容与实施例1内容基本相同,相同部分内容不再重述,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尖刺部端头可以设计成十字型或一字型。十字型端头机械强度高,承受力强,不易断裂,而且破碎能力强,工作效率高。而一字型端头,破碎面大,破碎力强,也能承受高强度应力,实用性很强,适合更大面积的破碎。
[0018]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前端为端头,后端为尖刺部,杆体上临近前端端头位置设置有凹槽,其特征是:所述端头直径小于杆体直径,端头与杆体之间倾斜过度形成倾斜交接面,在端头端部还设计有敲击面,所述敲击面位于端头中部并突出端头外侧面,且敲击面直径小于端头外缘直径,从端头外缘到敲击面边缘倾斜向内过度,使敲击面与端头外缘形成梯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其特征是:所述凹槽前部与杆体表面垂直交接,使交接面与凹槽底部呈90度夹角,凹槽尾部自底部倾斜向外延伸至杆体表面,在凹槽尾部与杆体之间形成倾斜交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其特征是:所述端头与杆体倾斜交接面角度为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其特征是:所述尖刺部为从杆体表面从前至后倾斜向内削,在尖刺部端头形成刺破点,尖刺部上同一面两相对倾斜边的夹角为30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其特征是:尖刺部的端头为十字型或一字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护型破碎锤钎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前端为端头,后端为尖刺部,杆体上临近前端端头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端头直径小于杆体直径,端头与杆体之间倾斜过度形成倾斜交接面,在端头端部还设计有敲击面,所述敲击面位于端头中部并突出端头外侧面,且敲击面直径小于端头外缘直径,从端头外缘到敲击面边缘倾斜向内过度,使敲击面与端头外缘形成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在钎杆端头处设立敲击面,敲击面突出端头外缘、且直径小于端头外缘,由此,破碎时,活塞只撞击中部的敲击面,受力点集中在中部,而不再接触端头的边缘区,缓解了端头边缘所承受应力,防止端头边缘出现磨损、破裂、甚至周围掉块等技术问题。
【IPC分类】B02C1-12
【公开号】CN204429372
【申请号】CN201520071981
【发明人】李汉新, 李明科
【申请人】河南省天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日
【申请日】2015年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