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喷雾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4789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喷雾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喷雾器。
【背景技术】
[0002]喷雾器是利用空吸作用将润滑油或其它液体变成雾状,均匀地喷射到加工器具上。现有技术中,喷雾器的润滑油与气体配比一般在喷雾器喷嘴内进行,通过导管将机身与喷嘴连接在一起,喷嘴内有一喷芯,喷雾量的大小全部通过加压在喷嘴内进行。这种结构的喷雾器喷芯较大,成本较高,稳定性较差,在进行加压时容易使喷嘴左右摆动,导致气流不均匀,使喷雾效果差,雾化颗粒数目大,难以满足加工器具的润滑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新型喷雾器,该喷雾器的喷芯重量较小,稳定性高,在进行加压时不会出现摆动的现象,气流均匀,喷雾效果好,能够满足加工器具的润滑要求,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种新型喷雾器,包括喷雾座、连接管和喷嘴,所述喷雾座上设有入气口、入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喷雾座连接,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出油口上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中空,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入油口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包裹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喷嘴的前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嘴内设有锥形槽和喷芯,所述喷芯设置于所述锥形槽内,所述喷芯包括定位块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贯穿所述定位块,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包裹所述金属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抵接,所述定位块是由两个弧状侧面和四个平面围成的立方体,所述金属管插入所述喷雾孔内与所述喷嘴连接。
[0006]其中,所述入油口上设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入气口上设有第二快速接头,所述第一快速接头与所述入油口螺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入气口螺接。
[0007]其中,所述喷雾座上设有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插入喷雾座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插入喷雾座与所述出气口连接。
[0008]其中,所述喷雾座和所述喷嘴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螺接。
[0009]其中,所述连接管是万向曲管。
[0010]其中,所述锥形槽上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螺纹的外径。
[0011]其中,所述喷雾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0012]其中,所述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
[0013]其中,所述金属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管的内径。
[0014]其中,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呈圆形,所述连接件两端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管的内径。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包括喷雾座、连接管和喷嘴,所述喷雾座上设有入气口、入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喷雾座连接,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出油口上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中空,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入油口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包裹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喷嘴的前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嘴内设有锥形槽和喷芯,所述喷芯设置于所述锥形槽内,所述喷芯包括定位块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贯穿所述定位块,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包裹所述金属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抵接,所述定位块是由两个弧状侧面和四个平面围成的立方体,所述金属管插入所述喷雾孔内与所述喷嘴连接。该喷雾器的喷芯重量较小,稳定性高,在进行加压时不会出现摆动的现象,气流均匀,喷雾效果好,能够满足加工器具的润滑要求,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喷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0021]实施例。
[00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包括喷雾座1、连接管2和喷嘴3,所述喷雾座I上设有入气口、入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2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喷雾座I连接,所述连接管2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出油口上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中空,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入油口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连接管2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包裹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喷嘴3的前端设有喷雾孔4,所述喷嘴3内设有锥形槽10和喷芯7,所述喷芯7设置于所述锥形槽10内,所述喷芯7包括定位孔8和金属管9,所述金属管9贯穿所述定位孔8,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包裹所述金属管9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孔8抵接,所述定位孔8是由两个弧状侧面和四个平面围成的立方体,所述金属管9插入所述喷雾孔4内与所述喷嘴3连接。该喷雾器的喷芯7重量较小,稳定性高,在进行加压时不会出现摆动的现象,气流均匀,喷雾效果好,能够满足加工器具的润滑要求,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0023]本实施例的入油口上设有第一快速接头4,所述入气口上设有第二快速接头5,所述第一快速接头4与所述入油口螺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5与所述入气口螺接。该设置通过第一快速接头4向喷雾器注入液体,通过第二快速接头5向喷雾器注入气体。
[0024]本实施例的喷雾座I上设有第一节流阀11和第二节流阀12,所述第一节流阀11插入喷雾座I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12插入喷雾座I与所述出气口连接。该设置通过第一节流阀11控制液体的注入量,通过第二节流阀12控制气体的注入量,使两者之间能够保持在一定比例。
[0025]本实施例的喷雾座I和所述喷嘴3分别与所述连接管2螺接。通过螺接的方式,使喷雾器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且拆卸方便。
[0026]本实施例的连接管2是万向曲管。通过设置的万向曲管,喷嘴3可以自由的转换喷雾角度,增强了喷嘴3的灵活度,且在进行运转的过程中与生产加工器具进行碰撞也不会对加工器具造成损坏。
[0027]本实施例的锥形槽10上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孔8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螺纹的外径。该设置的定位孔8固定在喷嘴3内,定位孔8的重量较轻,因此在气流较小时,稳定性较强。
[0028]本实施例的喷雾座I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13。该设置通过通孔13将喷雾器固定在生产加工器具上,实用性强。
[0029]本实施例的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管2的内径。所述金属管9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管的内径。连接件的两端呈圆形,所述连接件两端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管的内径。该设置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0030]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喷雾座、连接管和喷嘴,所述喷雾座上设有入气口、入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所述连接管通过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喷雾座连接,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导管,所述出油口上设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内部中空,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入油口通过所述出油口与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包裹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所述喷嘴的前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嘴内设有锥形槽和喷芯,所述喷芯设置于所述锥形槽内,所述喷芯包括定位块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贯穿所述定位块,所述导管的另一端包裹所述金属管的一端与所述定位块抵接,所述定位块是由两个弧状侧面和四个平面围成的立方体,所述金属管插入所述喷雾孔内与所述喷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油口上设有第一快速接头,所述入气口上设有第二快速接头,所述第一快速接头与所述入油口螺接,所述第二快速接头与所述入气口螺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座上设有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插入喷雾座与所述出油口连接,所述第二节流阀插入喷雾座与所述出气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座和所述喷嘴分别与所述连接管螺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是万向曲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槽上设有螺纹,所述定位块的长度等于或小于所述螺纹的外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座上设有至少两个通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的外径小于所述连接管的内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管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管的内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呈圆形,所述连接件两端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管的内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喷雾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喷雾器,包括喷雾座、连接管和喷嘴,喷雾座上设有入气口、入油口、出油口和出气口,连接管通过出气口与喷雾座连接,连接管内设置有导管,出油口上设有一连接件,连接件内部中空,喷嘴的前端设有喷雾孔,喷嘴内设有锥形槽和喷芯,喷芯设置于锥形槽内,喷芯包括定位块和金属管,金属管贯穿定位块,导管的另一端包裹金属管的一端与定位块抵接,定位块是由两个弧状侧面和四个平面围成的立方体,金属管插入喷雾孔内与喷嘴连接。该喷雾器的喷芯重量较小,稳定性高,在进行加压时不会出现摆动的现象,气流均匀,喷雾效果好,能够满足加工器具的润滑要求,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IPC分类】B05B15/00, B05B1/32, B05B1/06, B05B13/02
【公开号】CN204816944
【申请号】CN201520559591
【发明人】李明柱
【申请人】李明柱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