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分布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9510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分布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分布器,设置于填料塔内,其包括进液管和主槽,以及与所述主槽连通,并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填料塔内的多个支管。本实用新型中,进液通道选用管状结构,主槽仍然采用槽状结构,而将液体分散导流的结构则由原来窄长状的支槽改进为管状的支管,从而令管状的进液通道与主槽的槽状结构以及支管的管状结构配合,取代现有的单一槽状结构的设置方式,令槽状的主槽可同时溢流,使其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且管状的支管用于自身的截面积相对于支槽更小,所以能够更加密集、均匀的分布,而且管状结构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液体的流动性,从而在上述多方面的配合下,令填料塔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专利说明】
一种液体分布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液体分布器。
【背景技术】
[0002]对气体进行精馏、吸收、萃取、传热等操作时,最常用的设备一般为填料塔。而填料塔的顶端内部设置有液体分布器,液体通过液体分布器进入到填料塔中,并通过液体分布器把液体均匀地分布于填料层的顶部,用来提高传质、传热的有效表面,改善相间接触,从而提高填料塔的工作效率。
[0003]在现有技术中,液体分布器一般包括进液通道、主槽、支槽和支撑结构。其中,进液通道用于向主槽中输入液体,支槽位于主槽的下方并与主槽连通,使得主槽中的液体能够进入到均匀分散设置在填料塔内的多个支槽中,令从支槽中流出的液体能够均匀的洒落到下方的填料上。但是,此种结构的液体分布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为分散布置的用于导流、存储液体的结构为窄长且深度较大的槽状结构,导致液体在支槽中的流动性较差,并且由于槽状结构自身体积、结构等方面的限制,也影响了其在填料塔内的分布均匀性,令填料塔的工作效率受到了影响。
[0004]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填料塔的工作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分布器,其通过对自身结构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填料塔的工作效率。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种液体分布器,设置于填料塔内,其包括进液管和主槽,以及与所述主槽连通,并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填料塔内的多个支管。
[0008]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位于所述主槽一侧的所述支管均平行设置。
[0009]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位于所述主槽一侧的所述支管呈半圆形分布。
[0010]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全部所述支管关于所述主槽对称设置。
[0011 ]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所述进液管、所述主槽和所述支管通过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填料塔内。
[0012]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圈和支撑座,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主槽通过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圈连接,所述支管设置于所述主槽上。
[0013]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开设在所述支管上,用于将液体导出所述支管的淋降孔,在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开设有多个,且在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
[0014]优选的,上述液体分布器中,在所述主槽同一侧,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支管上的所述淋降孔交错设置。
[00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分布器中,进液通道选用管状结构,主槽仍然采用槽状结构,而将液体分散导流的结构则由原来窄长状的支槽改进为管状的支管,从而令管状的进液通道与主槽的槽状结构以及支管的管状结构配合,取代现有的单一槽状结构的设置方式,令槽状的主槽可同时溢流,使其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且管状的支管用于自身的截面积相对于支槽更小,所以能够更加密集、均匀的分布,而且管状结构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液体的流动性,从而在上述多方面的配合下,令填料塔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分布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以上图1和图2中:
[0020]进液管I,主槽2,支管3,支撑圈4,支撑座5,淋降孔6。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液体分布器,其通过对自身结构的改进,能够进一步提高填料塔的工作效率。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分布器,与现有的液体分布器相比,将原来的单一槽状结构改进为槽、管配合工作的结构。本实施例中,进液通道选用管状结构,主槽2仍然采用槽状结构,而将液体分散导流的结构则由原来窄长状的支槽改进为管状的支管3(如图1所示),从而令管状的进液通道与主槽2的槽状结构以及支管3的管状结构配合,取代现有的单一槽状结构的设置方式,令槽状的主槽2可同时溢流,使其具有较大的操作弹性,且管状的支管3用于自身的截面积相对于支槽更小,所以能够更加密集、均匀的分布,而且管状结构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液体的流动性,从而在上述多方面的配合下,令填料塔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0024]为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提供的液体分布器中,位于主槽2—侧的支管3均平行设置。此种设置方式为优选设置方式,能够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间,令支管3的设置数量更多、更均匀,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填料塔的工作效率。
[0025]并且,位于主槽2—侧的支管3呈半圆形分布,如图2所示。具体的是,与主槽2中间部位连接的支管3的长度最大,越靠近主槽2两端连接的支管3的长度越短,从而形成半圆形的分布形式。此种设置方式,除了是为了适应填料塔的安装环境以外,还能够使分布范围更大,避免分布死角的出现,为优选设置方式。当然,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前提下,支管3的分布形状也可以为矩形等形状。
[0026]进一步的,全部支管3关于主槽2对称设置,如图2所示,从而更加合理、规范的利用填料塔的内部空间,以提高液体的分散、导流效果。
[0027]具体的,进液管1、主槽2和支管3通过支撑结构设置在填料塔内。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圈4和支撑座5。其中,进液管I设置在支撑圈4上,主槽2通过支撑座5与支撑圈4连接,支管3设置于主槽2上,如图1和图2所示。此种支撑结构较为简单,占用空间小,不会对支管3的分布造成影响,且支撑牢固性也比较可靠,为优选设计方案。
[0028]本实施例中,开设在支管3上,用于将液体导出支管3的淋降孔6,在每个支管3上均开设有多个,且在支管3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如图2所示。此种设置方式,在支管3充分分散设置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的增强对液体分散、导流的均匀性,使填料塔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并且,相邻设置的两个支管3上的淋降孔6交错设置,如图2所示。
[0029]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003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液体分布器,设置于填料塔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液管和主槽,以及与所述主槽连通,并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填料塔内的多个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槽一侧的所述支管均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槽一侧的所述支管呈半圆形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全部所述支管关于所述主槽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所述主槽和所述支管通过支撑结构设置在所述填料塔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圈和支撑座,所述进液管设置在所述支撑圈上,所述主槽通过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圈连接,所述支管设置于所述主槽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开设在所述支管上,用于将液体导出所述支管的淋降孔,在每个所述支管上均开设有多个,且在所述支管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布O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体分布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槽同一侧,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支管上的所述淋降孔交错设置。
【文档编号】B01D3/32GK205627971SQ201620327598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6日
【发明人】任伟民, 莫晓峰, 朱冀, 王荷花
【申请人】杭州纳生塔内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