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9834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涉及填料塔内件领域,适用于塔径<0.7m的散装填料塔。



背景技术:

散装填料塔属于微分接触型的气液传质设备,塔内以散装填料作为气液接触和传质的基本构件。研究表明,塔径<0.9m情况下沿内壁流下的液体是不良分布的主源。壁流收集再分布器将壁流导至塔的中部,防止出现干锥。现有的壁流收集再分布器为分配锥、花型再分布器等,其主体为倒锥状。

对于以上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现有的安装方式是与内壁焊接;但由于塔径<0.7m时进入塔体内进行焊接操作较为困难,一般将塔体分段,在节端安装,或放弃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及安装方法,能够满足小塔径填料塔的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简便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包括联动部件和外壳体,所述联动部件安装在外壳体内,所述联动部件上安装有牵引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平推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平推部件与支撑部件联动,所述外壳体与填料塔间隙配合,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壁流收集再分布器包括卷簧部和倒锥部,所述卷簧部的底部与倒锥部连接,所述卷簧部和倒锥部为开环结构,卷簧部空载时的曲率半径大于填料塔内壁半径,所述卷簧部的展开长度大于填料塔的内圆周长,所述倒锥部处于外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平推部件包括顶圈,所述顶圈通过连板与滑筒A连接,所述滑筒A与顶圈同轴,所述滑筒A靠近倒锥部的一端为封口端A,所述封口端A设置有牵引件A和安装孔A,所述顶圈与外壳体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滑筒B,所述滑筒B与滑筒A间隙配合,所述滑筒B的外表面均匀地安装有肋板,所述肋板通过铰接部与摩阻片连接,所述肋板与铰接部和摩阻片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所述摩阻片所在边与滑筒B的轴线平行,所述滑筒B远离平推部件的一端为封口端B,所述封口端B设置有牵引件B和安装孔B。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摩阻片与外壳体的内表面贴合,所述铰接部在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中所在的边与外壳体轴线的垂直面的夹角小于摩阻片与外壳体内表面之间的摩擦角并有裕量。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联动部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通过安装孔A和安装孔B连接平推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螺杆两端安装有限位螺母,所述螺杆平行于滑筒A的轴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联动部件包括压簧,所述压簧安装在滑筒A和滑筒B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联动部件与外壳体的配合能够简便地将壁流收集再分布器装入塔径<0.7m的填料塔内。平推部件与支撑部件的联动结构能够保证在将壁流收集再分布器安装进入填料塔过程的平稳性,能够有效为壁流收集再分布器提供支撑并且方便撤离。

由于联动部件与外壳体间隙配合,当牵引安装在联动部件上的牵引件使联动部件撤离时,外壳体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也随之撤离,能够实现安装组件的简单撤离,以实现该安装组件的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一节塔内放入多个壁流收集再分布器,从而避免塔体分段的情况,能够在实现减小泄露几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壁流收集再分布器被推出前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平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壁流收集再分布器被推出后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图1为摘要附图。

其中,1、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1、卷簧部,12、倒锥部,2、平推部件,21、顶圈,22、连板,23、滑筒A,24、引端A,25、安装孔A,3、支撑部件,31、滑筒B,32、肋板,33、铰接部,34、摩阻片,35、牵引件B,36、安装孔B,4、压簧,5、限位螺母,6、螺杆,7、外壳体,8、填料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一种较优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介绍。

一种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组件,包括联动部件和外壳体7,所述联动部件安装在外壳体7内,所述联动部件上安装有牵引件,所述联动部件包括平推部件2和支撑部件3,所述平推部件2与支撑部件3联动,所述外壳体7与填料塔8间隙配合,所述安装组件安装在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的下方。

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如图1、图2、图5所示,所述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包括卷簧部11和倒锥部12,卷簧部11空载时的曲率半径大于填料塔8内壁半径,保证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紧贴于填料塔内壁,所述卷簧部11的展开长度大于填料塔8的内圆周长,保证壁流收集再分布器对填料塔内壁周向全覆盖。受弹性力的作用卷簧部11贴压于外壳体7内表面一端,使倒锥部12处于外壳体7内。

卷簧部11应采用弹簧钢,宜倒角,卷簧部11与倒锥部12可以整体折弯,也可焊接,然后卷制成型、进行热处理,保证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与塔壁之间具有足够的压紧力。

如图3所示,所述平推部件2包括顶圈21,所述顶圈21通过连板22与滑筒A23连接,所述滑筒A23与顶圈21同轴,在安装组件的组装过程中,所述顶圈21与倒锥部12接触,以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圈21与倒锥部12接触的端面内边倒角,所述连板22与倒锥部12不接触,以免在安装过程中挤压倒锥部12使其变形,所述滑筒A23靠近倒锥部12的一端为封口端A,所述封口端A设置有牵引件A24和安装孔A25,所述顶圈21与外壳体7间隙配合。

牵引件A24应尽量接近滑筒A23轴线,安装孔A25中心连线宜过滑筒A23轴线且对称。

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部件3包括滑筒B31,所述滑筒B31与滑筒A23间隙配合,所述滑筒B31的外表面均匀安装有肋板32,所述肋板32通过铰接部33与摩阻片34连接,并与铰接部33、摩阻片34组成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使摩阻片34所在边始终与滑筒B31轴线平行,滑筒B31远离平推部件2的一端封口、并设有牵引件B35和一对安装孔B36。

铰接部33的铰链处采用减摩材料,以降低滚动摩阻。牵引件B35应尽量接近滑筒B31轴线。

所述联动部件还包括压簧4和螺杆6,所述压簧4安装在滑筒A23和滑筒B31内。所述螺杆6穿过安装孔A25和安装孔B36连接平推部件2和支撑部件3,所述螺杆6平行于滑筒A23的轴线,所述螺杆6两端安装有限位螺母5,优选地,压簧4借助螺杆6定位。

外壳体7外径小于且接近于填料塔8的内径,外壳体7端面外边倒角。摩阻片34与外壳体7内表面贴合后,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铰接部33所在边与外壳体7轴线垂直面的夹角β小于摩阻片34与外壳体7内表面之间的摩擦角并有一定裕量。

该裕量应考虑铰接部33铰链处的滚动摩阻,保证滑筒B31受到远离平推部件2方向的力时,铰接部33的受力能够简化成二力杆,使支撑部件3与外壳体7发生摩擦自锁。为改善结构的受力状况,β不应过小,因此铰接部33铰链处的摩擦系数应尽量小、摩阻片34与外壳体7接触面的摩擦系数应尽量大。

如图1和图5所示,填料塔壁流收集再分布器的安装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

1)将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卷入外壳体7的一端,联动部件从外壳体7的另一端进入;

2)按压滑筒B31并调整限位螺母5使压簧4压缩,当顶圈21与倒锥部12的接触处至外壳体7端面的长度a<螺杆6的有效露出长度b<滑筒A23与滑筒B31的配合长度c的同时,摩阻片34均在远离平推部件2的一侧与外壳体7内表面贴合后,卸去按压力;

3)将牵引件A24和牵引件B35分别与钢丝绳连接,将安装组件置入填料塔8内的指定位置;

4)固定与支撑部件3相连的钢丝绳,牵引与平推部件2相连的钢丝绳,使位移量d满足a<d<b,钢丝绳始终保持张紧状态;

5)释放与平推部件2相连的钢丝绳,牵引与支撑部件3相连的钢丝绳,将安装组件拉出。

本实用新型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的安装组件结构简单,通过联动部件与外壳体7的配合能够简便地将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装入塔径<0.7m的填料塔内。平推部件2与支撑部件3的联动结构能够保证在将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安装进入填料塔过程的平稳性,能够有效为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提供支撑并且方便撤离。

由于联动部件与外壳体7间隙配合,当牵引安装在联动部件上的牵引件使联动部件撤离时,外壳体7在摩擦力的带动下也随之撤离,能够实现安装组件的简单撤离,以实现该安装组件的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在一节塔内放入多个壁流收集再分布器1,从而避免塔体分段的情况,能够在实现减小泄露几率的同时,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另外图1、图5是剖视图,摩阻片紧贴于外壳体内壁,由于外壳体是曲面的,所以线条m(摩阻片边界)与线条n(外壳体内壁)不是重叠的。在安装方法步骤2完成后,支撑部件与外壳体是固连的,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图5中,结构应水平放置,实际施工中装置就是平放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