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71747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除尘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
背景技术
现今我国工业锅炉的粉尘排放标准大多已调整到50mg/N m3,当前广泛使用的电除尘器大批超标,仅依靠增加电场个数,增大设备规格等措施均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且改造费用高,施工周期长,占地大。请参阅图I所示,目前传统的三电场板卧式电除尘器一般包括从左至右布置的三个电场除尘区11、12、13,而分析电除尘器尾部排放的粉尘可知,其大部分均为微细颗粒物,由于粗颗粒粉尘荷电时间短,通常小于O. I秒,荷电容易且充分,电除尘器基于对单颗粒本身实施电场力的作用因而捕集效率高,因此在第一电场就可实现对粗颗粒粉尘的高效捕 集,进入第二电场及之后电场的细颗粒比例份额高,由于微细颗粒主要为扩散荷电,在有限的电场强度、电场空间及停留时间内难以充分荷电,而未荷电粉尘在电除尘器内的行进过程相当于重力沉降,又由于微细颗粒受空气浮力的影响较大,在垂直方向上重力难以克服浮力而使得粉尘沉降下去,故微细颗粒物在后续电场中均难以被电除尘器高效捕集。据最新研究报道,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微细颗粒物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国家开始大力关注并着手治理pm2.5的污染问题,作为工业收尘的主要设备,电除尘器必将成为微细颗粒物治理的切入口与重点对象,故电除尘行业内掀起针对微细粉尘治理的提效改造技术研发热潮。其中,微细粉尘电凝并技术成为了 “十二五”期间环保产业优先研发推广的技术,该技术以其针对性强、性能优越、易于实施等诸多优点引起了全行业的广泛关注。公开号为CN1390157A、CN1603004A、CN201168647X、CN201329312Y 等的中国专利分别公开了相应粒子的电凝并方法或设备,都是将电凝并单元设置在电除尘器进口前烟道中或作为首电场形成一个除尘整体设备,且是以粒子在荷电区电场种荷上异性电荷后,再在凝并区(混合区)产生定向迁移而交叉碰撞为基本思路,实现颗粒凝并,其凝并区与荷电区各自独立。由于除尘器前烟道布置在诸多现场中本来就位置紧张,如再将凝并单元布设在此处,空间无法满足而不能实现。而将凝并单元作为首电场则忽视了电除尘器的收尘规律,未能充分利用第一电场对大颗粒粉尘捕集的高效性,降低了设备应有的整体工作性能。此外,荷电与凝并分离,粉尘荷电后采用后置强制交叉碰撞导致荷电颗粒的凝并次数较少,实际性能受限,或者因机理所限导致荷电强度欠缺,作用力不够,难以达到预期的凝聚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除尘区、第二凝并收尘区和第三电场除尘区,所述的第二凝并收尘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数排接地极板,每相邻两排接地极板之间布置有一排放电线,同排放电线通有相同极的高压,相邻两排放电线通有不同极的高压,以使数排接地极板之间形成正、负间隔且呈偶数的放电通道。所述的接地极板采用平直钢板,且在板上均匀开有多个通孔。所述的平直钢板的厚度为2 4mm,开孔率为40 60%。所述的通孔的孔径为10 60mm。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数个导流柱,每个导流柱设于相应的放电通道的末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除尘区、第二凝并收尘区和第三电场除尘区,所述的第二凝并收尘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数排接地极板,每相邻两排接地极板之间布置有一排放电线,同排放电线通有相同极的高压,相邻两排放电线通有不同极的高压,以使数排接地极板之间形成正、负间隔且呈偶数的放电通道。该除尘器通过第一电场除尘区对粗颗粒粉尘进行充分荷电并高效捕集,再经过第二凝并收尘区的边荷电边凝并,逐步形成粗颗粒粉尘,最后通过第三电场除尘区进行有效荷电及捕集,从而使得最终从除尘器尾部排出的粉尘量大幅减少,净化系统整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图I是现有技术的三电场板卧式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凝并收尘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地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2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除尘区11、第二凝并收尘区22和第三电场除尘区13,其中,第一电场除尘区11与第三电场除尘区13的结构与现有技术除尘器的电场除尘区完全相同,而所述的第二凝并收尘区22则包括壳体221,设于壳体221内的数排接地极板222,每相邻两排接地极板222之间布置有一排放电线223,同排放电线223通有相同极的高压,相邻两排放电线223通有不同极的高压(分别由正、负高频电源进行独立供电),以使数排接地极板222之间形成正、负间隔且呈偶数的放电通道。所述的接地极板222采用平直钢板,且在板上均匀开有多个通孔224。所述的平直钢板的厚度为2 4mm,开孔率为40 60%。所述的通孔224的孔径为10 60mm。所述的壳体221内还设有数个导流柱225,每个导流柱225设于相应的放电通道的末端,有助于粉尘颗粒的进一步凝并。上述的放电线223可采用八齿芒刺线、四齿芒刺线、两齿芒刺线、针形线、角钢芒刺线中的任意一种。上述的导流柱225可采用角钢、圆管、半圆管、或矩形管中的任意一种。该除尘器10的工作原理如下[0024]当含烟尘气流在进入除尘器后,先在第一电场除尘区11对粗颗粒粉尘进行高效去除,剩余颗粒进入第二凝并收尘区22,被导入分别接正、负高压的间隔排列的放电通道后,在荷电的同时,由于受电场力的作用会向相邻通道迁移,迁移的粉尘会穿过接地极板222的通孔224,从而与相邻放电通道内的异电荷性粉尘发生碰撞凝并,致使尘粒在随气流向后行进的过程中,边荷电边凝并,粉尘颗粒逐步增粗;而未碰撞凝并及未释放完电荷的粉尘将在导流柱225的作用下,与相邻两通道过来的荷异性电荷的尘粒碰撞并进一步凝并,粉尘粒子将得到显著增粗,从而在进入第三电场除尘区13后得以高效捕集,大幅提高整个净化系统的除尘效率。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除尘区、第二凝并收尘区和第三电场除尘区,所述的第二凝并收尘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数排接地极板,每相邻两排接地极板之间布置有一排放电线,同排放电线通有相同极的高压,相邻两排放电线通有不同极的高压,以使数排接地极板之间形成正、负间隔且呈偶数的放电通道。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接地极板采用平直钢板,且在板上均匀开有多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平直钢板的厚度为2 4_,开孔率为40 60%。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通孔的孔径为10 60mm。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数个导流柱,每个导流柱设于相应的放电通道的末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区式电凝并除尘器,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电场除尘区、第二凝并收尘区和第三电场除尘区,所述的第二凝并收尘区包括壳体,设于壳体内的数排接地极板,每相邻两排接地极板之间布置有一排放电线,同排放电线通有相同极的高压,相邻两排放电线通有不同极的高压,以使数排接地极板之间形成正、负间隔且呈偶数的放电通道。该除尘器通过第一电场除尘区对粗颗粒粉尘进行充分荷电并高效捕集,再经过第二凝并收尘区的边荷电边凝并,逐步形成粗颗粒粉尘,最后通过第三电场除尘区进行有效荷电及捕集,从而使得最终从除尘器尾部排出的粉尘量大幅减少,净化系统整体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文档编号B03C3/47GK202590955SQ201120560320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8日
发明者刘道清, 何剑, 徐国胜, 石洪志, 郑孔敏, 周晶, 汪庆丰, 顾德仁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