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65695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粗细联输送系统用于将粗纱机落下的满筒粗纱送至满筒纱库,待细纱机发出需求信号后再将满筒粗纱送至细纱机;将细纱机用完的空管送回空管库,待粗纱机发出需求信号后再将空管送至粗纱机,供粗纱机自动落纱使用。在这个过程中,尾纱清除机主要用于将细纱机使用过的粗纱管上的尾纱及吸附在粘条上的废花自动清除干净,再通过自动输送系统供粗纱机自动生头时直接使用。现有技术中,清理细纱机尾纱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卧式尾纱清除机,主要是采用靠车间工人把尾纱纱管收集后,人为寻找纱线线头并将纱管放到卧式尾纱清除机上进行清理的方式,经清理后的纱管顶部的毛毡处常常留有残棉,这就需要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进行二次清理,这样的清理方式费时费力,影响纱管的使用效率;另一种是立式尾纱清除机,其工作原理是直接利用粗细联输送系统将细纱机的尾纱纱管送到尾纱清除机进行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个别纱管清理不净,最终导致也要用人工方式进行清理。由此可见,现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闻。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
选装置。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机构及自动检测单元;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机械手组件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带动机械手组件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及驱动机械手组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筛选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立柱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所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升降气缸和旋转气缸的气管均与上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单元包括一号光电检测装置和二号光电检测装置,所述一号光电检测装置与上述一号电磁阀电连接,所述二号光电检测装置与上述二号电磁阀电连接。所述立柱顶部连接横梁,所述横梁固设在纱管导轨的上方,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空纱管导轨,所述空纱管导轨上挂设有空纱管,所述立柱另一侧设置有尾纱纱管导轨,所述尾纱纱管导轨上挂设有经尾纱清除机清理干净的尾纱纱管;所述空纱管导轨和尾纱纱管导轨上均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尾纱纱管导轨上设置有上述一号光电检测装置,所述空纱管导轨上设置有上述二号光电检测装置。所述旋转气缸的气缸轴底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端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在第一法兰内,所述旋转气缸位于第一法兰的上方,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第一法兰的下方并与之固连;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设有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侧的底座上对称的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上述第一法兰上开设有所述导向柱的定位孔;所述底座通过连接轴和第二法兰与下定位架固连,所述旋转气缸与第一法兰之间设置有上定位架,所述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构成上述定位组件;所述上、下定位架通过定位螺钉与上述支架固连。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长度长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所述底板的中央与上述底座的中央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轴径;所述通孔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柱,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左、右顶锥,所述左、右顶锥的底端固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上述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并用锁紧螺母实现定位。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左、右顶锥,所述左、右顶锥的下半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外侧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上端固设有第三法兰,所述左、右顶锥的底端设置有与上述保护罩固连的底盘,所述底盘内穿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一端与上述顶锥固连,另一端穿过上述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并通过锁紧螺母实现定位。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上端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可使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支撑板上对称的开设有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柱。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贴设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截面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另一侧板面上开设有第四导向孔,所述第四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管;上述底座的侧面固设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管。所述上、下定位架包括安装端面和定位端面,所述安装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法兰安装孔,所述定位端面上开设有上述定位螺钉的安装孔,所述定位端面上还设置有加强肋板。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尾纱纱管经尾纱清除机清理后移出,移出后的尾纱纱管沿尾纱纱管导轨移动靠近筛选机构时会经过一号光电检测装置的检测,若尾纱纱管清理不净,尾纱纱管将会停留在机械手左顶锥的上方,与此同时,空纱管也将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沿空纱管导轨进行移动,当二号光电检测装置检查出空纱管导轨已移至机械手右顶锥的上方时,筛选机构会在升降气缸及旋转气缸的驱动下进行升降取下、旋转、升降放置、旋转、复位五个动作,保证了每条尾纱纱管导轨上的空管率100%正确;被换下来的未被清理干净的纱管可以进行集中处理,从而避免了人工来回检测、走动换管的问题,实现了尾纱纱管清理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纺纱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筛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0022]1、旋转气缸2、升降气缸3、支架4、立柱5、一号光电检测装置6、二号光电检测装置7、空纱管导轨8、尾纱纱管导轨9、尾纱纱管10、空纱管11、尾纱清除机12、驱动电机13、传动轴14、轴承座15、第一法兰16、气缸轴17、底座18、第一导向孔19、导向柱20、导向柱定位孔21、第二法兰22、连接轴23、上定位架24、下定位架25、底板26、左顶锥27、右顶锥28、锁紧螺母29、支撑板30、安装端面31、定位端面32、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机构及自动检测单元;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机械手组件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带动机械手组件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2及驱动机械手组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气缸I ;所述筛选机构通过支架3安装在立柱4上,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所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升降气缸2和旋转气缸I的气管均与上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单元包括一号光电检测装置5和二号光电检测装置6,所述一号光电检测装置5与上述一号电磁阀电连接,所述二号光电检测装置6与上述二号电磁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旋转气缸I上设置有旋转行程开关,利用旋转行程开关设定旋转气缸的气缸轴的旋转角度为180°,所述升降气缸2上设置有两个升降行程开关,利用升降行程开关设定升降气缸2上升或下降的行程,所述行程为机械手组件在初始位置处距离尾纱纱管9和空纱管10的距离。所述立柱4顶部连接横梁,所述横梁固设在纱管导轨的上方,所述立柱4 一侧设置有空纱管导轨7,所述空纱管导轨7上挂设有空纱管10,所述立柱4另一侧设置有尾纱纱管导轨8,所述尾纱纱管导轨8上挂设有经尾纱清除机11清理干净的尾纱纱管9 ;所述空纱管导轨7和尾纱纱管导轨8上均安装有驱动电机12 ;所述尾纱纱管导轨8上设置有上述一号光电检测装置5,所述空纱管导轨7上设置有上述二号光电检测装置6。本实用新型中,经尾纱清除机11清理后的尾纱纱管从尾纱清除机11内移出后沿尾纱纱管导轨8移动,尾纱纱管9在移至筛选机构前会先经过一号光电检测装置5的检测,与此同时,空纱管10也会在驱动电机12的带动下沿空纱管导轨7移动,在移至筛选机构的顶端时会经过二号光电检测装置6的检测。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气缸I的气缸轴底端连接有传动轴13,所述传动轴13的轴端套设有轴承座14,所述轴承座14套设在第一法兰15内,所述旋转气缸I位于第一法兰15的上方,所述升降气缸2设置在第一法兰15的下方并与之固连;所述升降气缸2的气缸轴16的下方设置有底座17,所述底座17的中央开设有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侧的底座17上对称的开设有第一导向孔18,所述第一导向孔18内穿设有导向柱19 ;上述第一法兰15上开设有所述导向柱19的定位孔20 ;所述底座17通过连接轴22和第二法兰21与下定位架24固连,所述旋转气缸I与第一法兰15之间设置有上定位架23,所述上定位架23和下定位架24构成上述定位组件;所述上、下定位架通过定位螺钉与上述支架3固连。[0029]所述底座17的上方设置有底板25,所述底板25的长度长于所述底座17的长度,所述底板25的中央与上述底座17的中央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升降气缸2的气缸轴16的轴径;所述通孔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柱,所述底板25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左、右顶锥,所述左、右顶锥的底端固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上述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并用锁紧螺母28实现定位。优选的,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左、右顶锥,所述左、右顶锥的下半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外侧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上端固设有第三法兰,所述左、右顶锥的底端设置有与上述保护罩固连的底盘,所述底盘内穿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一端与上述顶锥固连,另一端穿过上述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并通过锁紧螺母28实现定位。本实用新型中,若一号光电检测装置5检测到尾纱纱管未被清理干净,尾纱纱管将会停留在机械手左顶锥26的上方,与此同时,当二号光电检测装置6检查出空纱管导轨已移至机械手右顶锥27的上方时,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接收到来自一号光电检测装置和二号光电检测装置的信号将会动作,升降气缸的气缸轴随之上升,从而带动底座和机械手组件沿所述导向柱上升,直至左、右顶锥分别抵入尾纱纱管和空纱管内,因纱管是直接挂设在吊锭的挂钩上的,左、右顶锥推动纱管上升,纱管很容易就脱离挂钩而被托举在左、右顶锥上;此时,升降气缸的气缸轴下降从而带动底座和机械手组件下降至初始位置处;然后旋转气缸的气缸轴旋转带动升降气缸整体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机械手组件也发生旋转,旋转角度为180° ;然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上升,从而带动机械手组件、底座以及被取下的尾纱纱管和空纱管上升直至纱管的顶部挂设在纱管导轨的吊锭上的挂钩上,至此,原来被取下的未清理干净的尾纱纱管被置换到空纱管导轨上,被取下的空纱管补缺到被取下的未清理干净的尾纱纱管的导轨上;然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下降,带动底座和机械手组件沿导向柱下降至初始位置处,旋转气缸的气缸轴旋转180°,从而带动整个升降气缸、底座、导向柱以及机械手组件旋转180度完成复位。一个筛选过程可概括为:升降取下、旋转、升降放置、旋转和复位五个工作,整个筛选过程即为以上动作的重复,从而保证了每条尾纱纱管导轨上的空管率100%正确;被换下来的未被清理干净的纱管可以进行集中处理,从而避免了人工来回检测、走动换管的问题,实现了尾纱纱管清理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纺纱质量。所述升降气缸2的气缸轴16的上端套设有支撑板29,所述支撑板29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可使升降气缸2的气缸轴16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支撑板29上对称的开设有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柱19。所述支撑板29的一侧贴设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截面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另一侧板面上开设有第四导向孔,所述第四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管;上述底座的侧面固设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管。所述上、下定位架包括安装端面30和定位端面31,所述安装端面30上开设有第一法兰15安装孔,所述定位端面31上开设有上述定位螺钉的安装孔,所述定位端面30上还设置有加强肋板32。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筛选机构及自动检测单元;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机械手组件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带动机械手组件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及驱动机械手组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筛选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立柱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所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升降气缸和旋转气缸的气管均与上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单元包括一号光电检测装置和二号光电检测装置,所述一号光电检测装置与上述一号电磁阀电连接,所述二号光电检测装置与上述二号电磁阀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顶部连接横梁,所述横梁固设在纱管导轨的上方,所述立柱一侧设置有空纱管导轨,所述空纱管导轨上挂设有空纱管,所述立柱另一侧设置有尾纱纱管导轨,所述尾纱纱管导轨上挂设有经尾纱清除机清理干净的尾纱纱管;所述空纱管导轨和尾纱纱管导轨上均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尾纱纱管导轨上设置有上述一号光电检测装置,所述空纱管导轨上设置有上述二号光电检测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气缸的气缸轴底端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轴端套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在第一法兰内,所述旋转气缸位于第一法兰的上方,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第一法兰的下方并与之固连;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下方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央开设有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两侧的底座上对称的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柱;上述第一法兰上开设有所述导向柱的定位孔;所述底座通过连接轴和第二法兰与下定位架固连,所述旋转气缸与第一法兰之间设置有上定位架,所述上定位架和下定位架构成上述定位组件;所述上、下定位架通过定位螺钉与上述支架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长度长于所述底座的长度,所述底板的中央与上述底座的中央的相对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略大于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轴径;所述通孔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柱,所述底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开设有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左、右顶锥,所述左、右顶锥的底端固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上述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并用锁紧螺母实现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组件包括左、右顶锥,所述左、右顶锥的下半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外侧套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上端固设有第三法兰,所述左、右顶锥的底端设置有与上述保护罩固连的底盘,所述底盘内穿设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一端与上述顶锥固连,另一端穿过上述机械手组件的定位孔并通过锁紧螺母实现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的上端套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中央位置处开设有可使升降气缸的气缸轴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两侧的支撑板上对称的开设有第三导向孔,所述第三导向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贴设有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的截面呈L形,所述第一定位板的一侧板面上开设有定位孔,另一侧板面上开设有第四导向孔,所述第四导向孔内穿设有导向管;上述底座的侧面固设有第二定位板,所述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穿设有上述导向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定位架包括安装端面和定位端面,所述安装端面上开设有第一法兰安装孔,所述定位端面上开设有上述定位螺钉的安装孔,所述定位端面上还设置有加强肋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粗细联尾纱纱管筛选装置,包括筛选机构及自动检测单元;所述筛选机构包括定位组件、机械手组件及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带动机械手组件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气缸及驱动机械手组件进行旋转的旋转气缸;所述筛选机构通过支架安装在立柱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所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均为二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升降气缸和旋转气缸的气管均与上述一号电磁阀和二号电磁阀相连通;所述自动检测单元包括一号光电检测装置和二号光电检测装置,一号光电检测装置与一号电磁阀电连接,二号光电检测装置与二号电磁阀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选取尾纱纱管的自动化,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保证了纺纱质量。
文档编号B07C5/38GK202984140SQ201220714990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1日
发明者王成吉, 崔桂华, 郭加阳, 李建霞, 周春娟, 尹怀秀, 赵天洁, 李凤翥 申请人:赛特环球机械(青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