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电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088283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湿式电除尘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固定在壳体内的集尘极及纵向穿过集尘极的放电极,放电极包括电极管及连接在电极管上的放电碟片,放电碟片组成碟片组,碟片组由碟片组Ⅰ及碟片组Ⅱ组成,碟片组Ⅰ设在靠近电除尘器烟气进口,碟片组Ⅰ的碟片分布密度Ⅰ大于碟片组Ⅱ的碟片分布密度Ⅱ;由于单位长度的放电极上碟片组Ⅰ的放电碟片数量较多,因此碟片组Ⅰ产生的激发电子数量也越多、电流强度越大,从而增强了烟气进口处的电晕电流密度以保证浓度较高的粉尘能够充分荷电,提升了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本实用新型只需调整放电碟片的间距就能达到预定效果,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尤其适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湿式电除尘器【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保护和烟气净化【技术领域】的电除尘器,特别涉及一种湿式电除尘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得我国燃煤烟气的排放量不断增长,细颗粒物的污染日益严重。传统的除尘技术难以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电除尘器尤其是湿式电除尘器作为烟气污染物的终端精处理装备,具有捕集烟气中细颗粒物和雾滴的功能,逐步在火力发电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湿式电除尘器脱除粉尘分为荷电、集尘、清灰三个步骤,其工作原理为:金属放电极在直流高电压的作用下,在其周围发生电离,由此而产生的电晕电流向集尘极流动,在流动过程中,如果碰到烟气中的尘粒或雾滴,贝1J与之结合形成带电粒子,该粒子在电场中受到库仑力的作用而向集尘极运动,当运动到集尘极表面时,随连续水膜流出。
[0003]在湿式电除尘器运行中,荷电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除尘器的除尘性能,而放电极的结构形式又决定了粉尘的荷电性能。目前湿式电除尘器通常采用的放电极结构为碟片柱式,放电极呈碟片形,放电碟片连接在电极管上,该电极管被固定到支撑梁上与高压电源连接。在每一个放电碟片的周边处会产生电晕放电,放电极的几何形状能使静电场得到精确的定位。目前,放电碟片均采用等间距的形式固定于电极管上,使得沿电极管轴向方向的电流密度均匀。但在实际运行中,除尘器烟气进口处的粉尘浓度较高、出口处粉尘浓度极低,对电晕电流强度的要求是不同的,除尘器进口处就需要更大的电晕电流保证粉尘完全荷电。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湿式电除尘器进行改进,其电晕放电特性得到增强,使沿电极管轴向方向的电流密度分布能适应除尘器内粉尘浓度的分布特性,满足除尘器内不同部位的电晕电流密度要求,提升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其电晕放电特性得到增强,使沿电极管轴向方向的电流密度分布能适应除尘器内粉尘浓度的分布特性,满足除尘器内不同部位的电晕电流密度要求,提升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
[0006]本实用 新型的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集尘极及纵向穿过所述集尘极的放电极,所述放电极包括电极管及连接在所述电极管上的放电碟片,所述放电碟片组成碟片组,所述碟片组由碟片组I及碟片组II组成,所述碟片组I设在靠近电除尘器烟气进口,所述碟片组I的碟片分布密度I大于所述碟片组II的碟片分布密度II。
[0007]进一步,所述碟片组I的相邻所述放电碟片之间的距离I相等,所述碟片组II的相邻所述放电碟片之间的距离II相等。
[0008]进一步,所述距离II不小于所述距离I的两倍,并且所述距离II不大于所述距离I的三倍。
[0009]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放电极的上端连接的放电极固定框架,所述放电极固定框架通过吊杆悬吊在绝缘子下,所述放电极固定框架包括至少两根主支撑梁及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梁下方的放电极支撑梁,所述放电极与所述放电极支撑梁连接,所述主支撑梁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主支撑梁垂直于所述放电极支撑梁。
[0010]进一步,还包括与所述放电极的下端连接的放电极限位框架,所述放电极限位框架包括至少两根限位主梁、固定在所述限位主梁上的限位辅梁以及限位调整器,沿所述限位辅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孔心间距相等的长形调节孔I,所述限位调整器同时连接所述长形调节孔I及所述放电极,并且所述限位调整器可沿所述长形调节孔I运动和固定,所述限位主梁垂直于所述限位辅梁。
[0011]进一步,所述放电极限位框架与电除尘器烟气进口之间设有烟气分布板,所述烟气分布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并且所述烟气分布板上均匀设有供烟气通过的气孔。
[00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湿式电除尘器,由于碟片组I的碟片分布密度I大于碟片组II的碟片分布密度II,即单位长度的放电极上碟片组I的放电碟片数量较多,因此碟片组I产生的激发电子数量也越多、电流强度越大,从而增强了烟气进口处的电晕电流密度以保证浓度较高的粉尘能够充分荷电,提升了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放电极整体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只需调整放电碟片的间距就能达到预定效果,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尤其适于推广应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极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极限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极固定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放电极限位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处放大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1、固定在所述壳体I内的集尘极2及纵向穿过所述集尘极2的放电极3,所述放电极3包括电极管31及连接在所述电极管31上的放电碟片32,所述放电碟片32组成碟片组,所述碟片组由碟片组I 32a及碟片组II 32b组成,所述碟片组I 32a设在靠近电除尘器烟气进口(图2中箭头方向即为烟气流动方向,从图2上看,烟气从下端流进、从上端流出),所述碟片组I 32a的碟片分布密度I大于所述碟片组II 32b的碟片分布密度II ;电极管31处于集尘极2的中心,并与高压电源连接,电流传至放电碟片32,放电碟片32的周边处产生电晕放电;电极管31的两端设有连接螺杆,连接螺杆用于固定放电极3 ;本电除尘器所使用的集尘极2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因此放电碟片32的横截面也为正六边形,以保证放电碟片32各周边到集尘极的距离一致,最大限度发挥本电除尘器的作用;整根电极管31上的放电碟片32按其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两组,靠近电除尘器烟气进口的部分为碟片组I 32a,其它部分即为碟片组II 32b;至于此处“靠近”的实际长度,则根据所处理的烟气类型及烟气流动方向等方向确定,应为烟气浓度较高的区域;作为优选范围,碟片组I 32a的部分占电极管31总长度的1/5至1/3,碟片组I 32a部分的长度不超过2m ;碟片分布密度即单位长度的电极管31上所连接的放电碟片32的数量;由于碟片组I 32a的碟片分布密度I大于碟片组II 32b的碟片分布密度II,即单位长度的放电极3上碟片组I 32a的放电碟片32数量较多,因此碟片组I 32a产生的激发电子数量也越多、电流强度越大,从而增强了本湿式电除尘器烟气进口处的电晕电流密度以保证浓度较高的粉尘能够充分荷电,提升了本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放电极整体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只需调整放电碟片32的间距就能达到预定效果,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条件下即可实现,尤其适于推广应用。
[0021]本实施例中,所述碟片组I 32a的相邻所述放电碟片32之间的距离I LI相等,所述碟片组II 32b的相邻所述放电碟片32之间的距离II L2相等;放电极3上电流密度的均匀性也是放电极3设计所必须考虑的因素,为解决本电除尘器烟气进口处的烟气浓度较高的问题而增加该部分的碟片分布密度,但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电流密度的均匀性和有效控制放电碟片32的使用数量,碟片组I 32a和碟片组II 32b中放电碟片32的等距式布置还是很有必要的;如图2所示,碟片组I 32a的相邻放电碟片32之间的距离I LI均为a,碟片组II 32b的相邻放电碟片32之间的距离II L2均为b。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距离II L2不小于所述距离I LI的两倍,并且所述距离II L2不大于所述距离I LI的三倍,即3a > b > 2a ;满足这一条件的间距既能有效增强本湿式电除尘器烟气进口处的电晕电流强度,又能有效控制放电碟片32的使用数量,使本除尘器达到较高的除尘效率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023]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放电极3的上端连接的放电极固定框架4,所述放电极固定框架4通过吊杆91悬吊在绝缘子92下,所述放电极固定框架4包括至少两根主支撑梁41及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梁41下方的放电极支撑梁42,所述放电极3与所述放电极支撑梁41连接,所述主支撑梁41与所述吊杆91连接,所述主支撑梁41垂直于所述放电极支撑梁42 ;绝缘子92是支撑放电极3的承重构件,采用锥形绝缘套管,绝缘箱94覆盖在绝缘子92外;放电极3与放电极支撑梁42连接,数根放电极支撑梁42之间平行设置,每根放电极支撑梁42的长度方向上挂吊有数根放电极3 ;主支撑梁41与放电极支撑梁42固定连接,直接吊挂放电极3的放电极支撑梁42并不与壳体I内壁接触,而是通过主支撑梁41定位在本电除尘器内,因此既能牢固地挂吊放电极3,而且能大大减少本电除尘器的连接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制造成本,保证本湿式电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主支撑梁41与吊杆91连接并进行绝缘处理,即连接点用绝缘子92连接,绝缘子92悬空,并在绝缘子92处用加热空气隔绝塔内的湿烟气;至于主支撑梁41的数量,则视电除尘器的具体结构而定,但至少设置两条;主支撑梁41垂直于放电极支撑梁42,以提高主支撑梁41与数根放电极支撑梁42之间的连接稳固度;同时,由于数根放电极支撑梁42之间平行设置,数根主支撑梁41之间也呈平行设置的关系,可使本电除尘器的承载负荷均匀分布,延长本电除尘器的使用寿命。[00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放电极3的下端连接的放电极限位框架5,所述放电极限位框架5包括至少两根限位主梁51、固定在所述限位主梁51上的限位辅梁52以及限位调整器53,沿所述限位辅梁52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孔心间距相等的长形调节孔I 52a,所述限位调整器53同时连接所述长形调节孔I 52a及所述放电极3,并且所述限位调整器53可沿所述长形调节孔I 52a运动和固定,所述限位主梁51垂直于所述限位辅梁52 ;长形调节孔I 52a具有一定的长度,因此在疏松连接的状态下可以改变其与限位调整器53的连接面;限位主梁51上搭接固定限位辅梁52,限位辅梁52通过限位调整器53与放电极3下端堵头连接,使得放电极限位框架5可以悬挂在放电极3下方而消除与电除尘器壁的连接点,减少施工安装过程中劳动强度;而且利用限位调整器53不仅能够防止对已完成同心度调整的放电极的位置影响,限位调整器53沿长形调节孔I 52a的运动还可以对偏离同心度的放电极进行适时调整,提高除尘器运行的可靠性,保证除尘器的粉尘脱除效率;限位调整器53为圆形套管,其侧壁开有至少三个周向均匀设置的调节螺孔,调节旋钮旋入调节螺孔,可对套在限位调整器53中的放电极3下端堵头形成各向挤压;调节旋钮为“T”形旋钮,具有与调节螺孔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用于对放电极3下端堵头进行微调,并且进行进一步的固定限位;限位主梁51垂直于所述限位辅梁52,以提高限位主梁51与数根限位辅梁52之间的连接稳固度;同时,由于数根限位辅梁52之间平行设置,数根限位主梁51之间也呈平行设置的关系,可使放电极3承载负荷均匀分布,延长本电除尘器的使用寿命;长形调节孔I 52a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及两个分别与所述长方形两端对接的半圆形所构成的组合图形,这一结构的调节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连接点的移动需要。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放电极限位框架5与电除尘器烟气进口之间设有烟气分布板6,所述烟气分布板6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内壁,并且所述烟气分布板6上均匀设有供烟气通过的气孔;烟气分布板6使进入除尘器内部的烟气分布更加均匀,提高除尘效率;此外,在烟气分布板6下方为气液分离器93,主要用于分离烟气与冲洗、收集的污水,采用非金属材料加工制造,其由疏水槽和气帽组成,具有阻力小、气流分布均匀的特点。
[00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内的集尘极及纵向穿过所述集尘极的放电极,所述放电极包括电极管及连接在所述电极管上的放电碟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碟片组成碟片组,所述碟片组由碟片组I及碟片组II组成,所述碟片组I设在靠近电除尘器烟气进口,所述碟片组I的碟片分布密度I大于所述碟片组II的碟片分布密度I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碟片组I的相邻所述放电碟片之间的距离I相等,所述碟片组II的相邻所述放电碟片之间的距离II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II不小于所述距离I的两倍,并且所述距离II不大于所述距离I的三倍。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放电极的上端连接的放电极固定框架,所述放电极固定框架通过吊杆悬吊在绝缘子下,所述放电极固定框架包括至少两根主支撑梁及固定在所述主支撑梁下方的放电极支撑梁,所述放电极与所述放电极支撑梁连接,所述主支撑梁与所述吊杆连接,所述主支撑梁垂直于所述放电极支撑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放电极的下端连接的放电极限位框架,所述放电极限位框架包括至少两根限位主梁、固定在所述限位主梁上的限位辅梁以及限位调整器,沿所述限位辅梁的长度方向上设有孔心间距相等的长形调节孔I,所述限位调整器同时连接所述长形调节孔I及所述放电极,并且所述限位调整器可沿所述长形调节孔I运动和固定,所述限位主梁垂直于所述限位辅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极限位框架与电除尘器烟气进口之间设有烟气分布板,所述烟气分布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并且所述烟气分布板上均匀设有供烟气通过的气孔。
【文档编号】B03C3/41GK203578004SQ201320825823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3日
【发明者】聂华, 张 林, 喻江涛, 王进, 屈晓凡, 史旭 申请人:中电投远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