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09070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所述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该进风结构(1)包括通风体(2),所述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4),且每个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能够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最大化。
【专利说明】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和方法及其进风结构,空气振动筛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物料筛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一种具有该进风结构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以及一种空气振动筛。

【背景技术】
[0002]通常,根据不同的作业需求,需要对物料特别是物料原材料进行筛分,以分选出不同粒径的料。例如,石子、砂等是组成混凝土的粗、细骨料,并且是重要和用量最多的原材料。随着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要求越严,从而对砂石的技术要求也越高。近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相应地出现了质量良好的机制砂,通过空气振动筛对机制砂进行筛分,可以分选出不同细度模数的作业原料。
[0003]现有的空气振动筛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鼓风机来提供风力,以将落入空气分选箱内的物料吹散并将粉尘分离,而物料在振动筛的筛分作用下筛分,从而实现物料的不同级配的分离和除尘。然而,由于需要鼓风机提供高速的气流以将物料吹散分离,使得在设计时,需要合理考虑鼓风机的鼓风量与引风除尘系统的相互匹配关系,从而增加了生产线的复杂性,同时,采用鼓风机鼓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耗,并产生大量的噪声。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与壳体的分料腔装配后,能够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最大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的分料腔内,该进风结构包括通风体,所述通风体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且每个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
[000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该进风结构安装在壳体的分料腔内时,由于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且每个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从而调整该通风口的风量,这样,在分料腔内,可以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能够最大化。
[0007]优选地,述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整体构造为阶梯形状,以形成从该阶梯形状一端倾斜延伸到该阶梯形状另一端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所述落差间隔形成为所述通风口。
[0008]优选地,所述通风体包括多个支架,该多个支架依次以所述落差间隔设置以整体形成所述阶梯形状。
[0009]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架上连接有风量调节板,该风量调节板能够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大小。
[0010]优选地,每个所述支架上倾斜设置有落料撞击板,任一个所述落料撞击板的一端位于上游落料撞击板的端部下方,另一端位于下游落料撞击板的端部上方,以整体形成所述物料掉落撞击坡道。
[0011]优选地,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一封料门,所述第一封料门靠近所述通风体的底端部的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一物料掉落通道的截面大小。
[0012]优选地,所述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二封料门,所述第二封料门靠近所述通风体的底端部的另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二物料掉落通道的截面大小。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封料门和所述第二封料门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设置。
[0014]优选地,所述通风体的所述底端部内形成有空腔;所述第二转轴布置在所述空腔的侧壁上,所述第二封料门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空腔内并连接有平衡体。
[0015]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包括引风装置、具有分料腔的壳体、以及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分料腔内并位于所述分料腔的进料口的下方,所述分料腔的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一侧,所述分料腔的除尘口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另一侧;所述引风装置与所述除尘口连通并与所述进风口配合在所述分料腔内形成负压气流。
[0016]优选地,所述通风体将所述分料腔分隔为补风腔室和物料分离除尘腔室。
[0017]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所述物料分散除尘装置为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所述物料分散除尘方法包括:调整每个所述通风口的截面大小到所需的截面大小;通过所述引风装置在所述分料腔内形成通过所述通风口的负压气流;所述通风体对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分料腔的物料进行分散并通过所述负压气流进行除尘。
[0018]优选地,所述物料分散形成从上往下的连续物料幕流,所述负压气流穿过所述物料眷流。。
[0019]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气振动筛,该空气振动筛包括振动筛壳体和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该振动筛壳体内倾斜地设置有多层振动筛网,每层振动筛网对应设置有物料出口,其中,所述振动筛壳体的进料端与所述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出料口连接。
[0020]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2]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进行物料分散除尘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空气振动筛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该空气振动筛的部分壳体被移除;
[0026]图5是图4的空气振动筛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进风结构,2-通风体,3-第一封料门,4-通风口,5-底端部,6_第一物料掉落通道,9-第一转轴,10-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1-第二封料门,12-第二转轴,13-空腔,14-侧壁,15-平衡体,16-支架,17-风量调节板,18-落料撞击板,19-引风装置,20-分料腔,21-壳体,22-进风口,23-进料口,24-除尘口,25-出料口,26-补风腔室,27-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8-振动筛壳体,29-振动筛网,30-物料分散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0]如图1和4所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该进风结构I包括通风体2,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 4,且每个通风口 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
[0031]这样,当该进风结构安装在壳体的分料腔内时,由于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这样就能够形成沿物料掉落方向排布的多股进风,同时,由于每个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这样,在分料腔内,可以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从而使不同的粉尘浓度对应有相应的进风量,从而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能够最大化。
[0032]物料的振散分离可以通过设置在分料腔内的其他振散装置来实现,该进风结构形成的沿物料掉落方向排布的多股进风可以穿过掉落的物料以对其进行除尘。
[0033]但是,在本发明的该进风结构优选地配置为在进风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掉落的物料进行振散分离的功能,即如图1-3所示,通风体2沿其长度方向整体构造为阶梯形状,以形成从该阶梯形状一端倾斜延伸到该阶梯形状另一端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所述落差间隔形成为通风口 4,这样,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在物料掉落撞击坡道上以进行分散,同时,从进风结构的通风口 4,也就是从所述落差间隔中通过的进风可以对分散的物料进行有效的除尘。具体如图3中的箭头线条所示。
[0034]进一步地,为了使通风体2形成以上所述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本发明的通风体2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而在一种优选的结构形式中,如图1和2所示,通风体2包括多个支架16,该多个支架16以所述落差间隔依次设置以整体形成所述阶梯形状,这样,多个支架16之间将整体形成上述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以将掉落的物料分散。
[0035]物料掉落撞击坡道可以具有多种结构形式,在一种结构形式中,如图2所示,支架16包括两个成夹角连接的板,例如形成为“人”型结构,该“人”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掉落的物料,以在该开口处堆积一定量的物料,从而所有支架16整体配合以形成具有斜面的物料堆,也就是利用物料形成物料掉落撞击坡道,从而能够利用物料之间的撞击,将掉落到该物料锥上的物料打撒分离。
[0036]或者,在物料掉落撞击坡道的另一种结构形式中,为了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并提高设备部件的利用率,如图1、2和3所示,每个支架16上倾斜设置有落料撞击板18,例如,落料撞击板18可以设置在“Δ”型结构的开口处,而任一个落料撞击板18的一端(即上端)位于上游落料撞击板18的端部下方,另一端(即下端)位于下游落料撞击板18的端部上方,以整体形成所述物料掉落撞击坡道。这样,物料从分料腔的进料口进入分料腔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下落撞击落料撞击板18,同时,可在通风口 4的进风的作用下,从该落料撞击板18上可稍微弹起并继续沿着倾斜延伸的物料下落撞击坡道依次撞击下落,以实现物料的分散。在分散的物料下落的同时,穿过通风口 4的气流将进行粉尘的除尘,具体如图3所示。
[0037]另外,如图1和2所示,每个支架16上连接有风量调节板17,该风量调节板17能够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通风口 4的截面大小。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风量调节板17滑动地设置在支架16上,以根据需求来调节通风口 4的截面大小。
[0038]此外,当该进风结构安装在分料腔内时,通风体2的底端部5将与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物料掉落通道。这样,分料腔20内初始形成对掉落的物料进行除尘的负压气流(将在下文详细描述)时,进风将从进风口和该物料掉落通道进入;随后,物料进入到该分料腔内进行分散除尘,此时,从物料掉落通道进入的气流自下而上,被掉落的物料消耗了大量的动能,进风阻力非常大,将削弱上述的负压气流,并对负压气流的除尘效率造成影响。因此,为了在分料腔20形成稳定可靠的负压气流,本发明的该进风结构配置为在其安装到分料腔内时,形成负压气流的进风从分料腔的侧部进风口进入,为此,优选地,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的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一封料门3,该第一封料门3靠近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一侧(即图2所示的底端部5的右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底端部5调整位置,以调节底端部5的一侧面与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一物料掉落通道6的截面大小。
[0039]这样,通过该第一封料门3,在分料腔内初始形成负压气流时,该第一封料门将关闭物料掉落通道,防止空气从物料掉落通道进入到分料腔内,从而使空气仅从多个通风口进入到分料腔内,并在分料腔内形成稳定的负压气流,随后物料进入到分料腔内进行分散除尘并掉落积聚在该第一封料门处,通过调整第一封料门的位置,以调整第一物料掉落通道的截面大小至第一物料掉落通道形成宽度合适的下料口,使得掉落积聚的物料通过该下料口掉落的同时刚好能够密封该下料口,从而在分散除尘的物料掉落过程中,防止空气从该下料口进入到分料腔内,影响负压气流的效果,同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一封料门来控制下料口堆积矿物的落料速度,以控制该下料口处堆积的物料高度,以实现利用物料堆积来封堵分料腔从下方进气的通道,优选地,控制该下料口处堆积的物料高度不超过通风体的底端部,以避免对靠近该底端部的通风口的通风量造成影响。
[0040]另外,在实际中,考虑到物料在通风体上撞击分散过程中,部分物料颗粒可能越过通风口 4掉落到另一侧(也就是在图3中,从通风体的右侧越过通风口 4掉落到通风体的左侧)并积聚在该侧,为了便于排出该掉落的部分物料颗粒,优选地,如图1、2和3所示,本发明的进风结构还包括第二封料门11,第二封料门11靠近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另一侧(图2所示的底端部5的左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底端部5调整位置,以调节底端部5的另一侧面与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的截面大小,具体如图3所
/Jn ο
[0041]这样,通过调整该第二封料门11,可以将积聚的部分物料颗粒方便地从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排出。同时,第二封料门11在将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封闭状态下,在分料腔内形成负压气流时,可以防止空气从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进入到分料腔内,从而使空气仅从多个通风口进入到分料腔内,并在分料腔内形成稳定的负压气流。
[0042]第一封料门3和第二封料门11的位置调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优选地,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2所示,第一封料门3和第二封料门11分别通过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2转动设置。
[0043]例如,第一封料门3通过第一转轴9来转动地设置,该第一转轴9可通过设置在外部的动力装置例如液压马达来带动转动。这样,当分散除尘后的物料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掉落到第一封料门3处时,通过调整第一封料门3的转动角度来调节第一物料掉落通道6的截面大小,以使第一物料掉落通道6形成宽度合适的下料口,从而确保掉落的物料通过该下料口掉落的同时刚好能够密封该下料口,同时,通过调整第一封料门3的角度,可以控制下料口处堆积物的落料速度,从而控制该下料口处堆积的物料保持适当的高度,以实现利用物料堆积来封堵分料腔从下方进气的通道。当然,第一封料门3可以转动设置在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侧壁上,也可以如图3所示,转动设置在分料腔20的内壁面(图3中用虚线表示)上;此外,第一封料门3也可以以抽插的形式倾斜地布置。
[0044]第二封料门11通过第二转轴12转动设置在底端部5上。这样,在需要排出积聚的物料颗粒时,仅需转动第二封料门11将可将该积聚的物料颗粒从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排出,随后回位继续保持封闭。
[0045]更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二封料门11根据积聚的物料颗粒的重量来实现自动排出,如图2所示,在一种更优选的结构形式中,通风体2的底端部5内形成有空腔13 ;第二转轴12布置在空腔13的侧壁14上,第二封料门11的一端伸入到空腔13内并连接有平衡体15。这样,第二封料门11通过平衡体15并利用杠杆原理来保持封闭状态,当积聚的物料颗粒的重量超过平衡体15的重量时,第二封料门11将自动打开卸料,随着物料颗粒的重量的减轻,第二封料门11在平衡体15的作用下回位以封闭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
[0046]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如图3和4所示,该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包括引风装置19、具有分料腔20的壳体21、以及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其中,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分料腔20内并位于分料腔20的进料口 23的下方,分料腔20的进风口 22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一侧,分料腔20的除尘口 24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另一侧;弓丨风装置19与除尘口 24连通并与进风口 22配合在分料腔20内形成负压气流。
[0047]这样,由于通风体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使得进风口引入的进风能够穿过多个通风口,以在分料腔内形成从上到下延伸的负压气流,同时,由于每个通风口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在分料腔内,可以根据不同高度处的粉尘浓度来相应地调节该高度处的进风量,以在分料腔的高度方向上形成与不同粉尘浓度对应的负压气流,从而使物料分散除尘的效率能够最大化。
[0048]本发明的进风结构可以直接布置在进风口 22处,例如,可以在壳体21的侧部开设一个沿壳体高度方向延伸的进风口,该进风结构直接安装在该进风口上。但是,如上所述,在实际中,考虑到物料在通风体上撞击分散过程中,部分物料颗粒可能越过通风口 4而从进风口 22处掉落到外部,优选地,通风体2将分料腔20分隔为补风腔室26和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7,这样,通过该补风腔室26,可以将上述的部分物料颗粒进行捕获并积聚在第二封料门11上并从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掉落,同时,由于该补风腔室26,从进风口 22引入的空气在补风腔室26扩散,并通过多个通风口 4进入到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7,以实现物料分散除尘的侧向进风,并通过通风口 4大小的调节,以对应不同高度处的进风量的大小,即,针对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7内某一高度粉尘浓度大的高度位置,通过增大对应高度处的通风口 4的进气量,以提高此高度处的负压气流输运能力;而针对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7内另一高度粉尘浓度小的高度位置,通过减小对应高度处的通风口 4的进气量,从而降低此高度处的负压气流流量,达到节约输运动能和合理分配负压气流输送能力的目的。
[0049]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所述物料分散除尘方法包括:
[0050]调整每个通风口 4的截面大小到所需的截面大小;通过引风装置19在分料腔20内形成通过通风口 4的负压气流;通风体2对从进料口 23进入分料腔20的物料进行分散并通过所述负压气流进行除尘。例如,物料在落料撞击板18的作用下振散,并在所述负压气流的作用下分散除尘。
[0051]为了提高物料的振散分离除尘效率,优选地,所述物料分散形成从上往下的类似于瀑布形式的连续物料幕流,例如,通过在阶梯形状倾斜延伸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下落撞击坡道上形成从上往下的物料幕流,从而提高除尘分散效率,所述负压气流穿过所述连续物料幕流,以在除尘的同时,能够带动部分物料以抛物线的路径下落,以实现更好的分离。
[0052]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气振动筛。如图4和5所示,所述空气振动筛包括振动筛壳体28和以上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30,其中,该振动筛壳体28内倾斜地设置有多层振动筛网29,每层振动筛网29对应设置有物料出口,振动筛壳体28的进料端与物料分散除尘装置30的出料口 25连接。
[0053]这样,通过物料分散除尘装置30振散分离除尘后的物料从其下部出料口 25落入到振动筛壳体28内,并通过多层振动筛网29进行不同尺寸的分选分级,以筛分出符合需求的不同粒径的物料,例如用于路基材料、混凝土的骨料等。
[0054]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55]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6]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该进风结构用于沿着物料的掉落方向安装在壳体(21)的分料腔(20)内,其特征在于,该进风结构(I)包括通风体(2),所述通风体(2)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形成有多个通风口(4),且每个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能够调整,以调整通过该通风口的风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体(2)沿其长度方向整体构造为阶梯形状,以形成从该阶梯形状一端倾斜延伸到该阶梯形状另一端的具有落差间隔的物料掉落撞击坡道,所述落差间隔形成为所述通风口(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体(2)包括多个支架(16),该多个支架(16)依次以所述落差间隔设置以整体形成所述阶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16)上连接有风量调节板(17),该风量调节板(17)能够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架(16)上倾斜设置有落料撞击板(18),任一个所述落料撞击板(18)的一端位于上游落料撞击板(18)的端部下方,另一端位于下游落料撞击板(18)的端部上方,以整体形成所述物料掉落撞击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封料门(3),所述第一封料门(3)靠近所述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5)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5)的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一物料掉落通道¢)的截面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封料门(11),所述第二封料门(11)靠近所述通风体(2)的底端部(5)的另一侧布置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端部(5)调整位置,以调节所述底端部(5)的另一侧面与所述分料腔(20)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第二物料掉落通道(10)的截面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料门(3)和所述第二封料门(11)分别通过第一转轴(9)和第二转轴(12)转动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体(2)的所述底端部(5)内形成有空腔(13); 所述第二转轴(12)布置在所述空腔(13)的侧壁(14)上,所述第二封料门(11)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空腔(13)内并连接有平衡体(15)。
10.一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包括引风装置(19)、具有分料腔(20)的壳体(21)、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的进风结构,其中, 所述进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分料腔(20)内并位于所述分料腔(20)的进料口(23)的下方,所述分料腔(20)的进风口(22)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一侧,所述分料腔(20)的除尘口(24)位于所述进风结构的另一侧; 所述引风装置(19)与所述除尘口(24)连通并与所述进风口(22)配合在所述分料腔(20)内形成负压气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体(2)将所述分料腔(20)分隔为补风腔室(26)和物料分离除尘腔室(27)。
12.—种物料分散除尘装置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散除尘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所述物料分散除尘方法包括: 调整每个所述通风口(4)的截面大小到所需的截面大小; 通过所述引风装置(19)在所述分料腔(20)内形成通过所述通风口(4)的负压气流;所述通风体(2)对从所述进料口(23)进入所述分料腔(20)的物料进行分散并通过所述负压气流进行除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散形成从上往下的连续物料幕流,所述负压气流穿过所述物料幕流。
14.一种空气振动筛,包括振动筛壳体(28),该振动筛壳体(28)内倾斜地设置有多层振动筛网(29),每层振动筛网(29)对应设置有物料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物料分散除尘装置,其中,所述振动筛壳体(28)的进料端与所述物料分散除尘装置(30)的出料口(25)连接。
【文档编号】B07B9/00GK104438088SQ20141060815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张斌, 李冬平, 黄毅, 徐建华, 张劲, 姜方宁 申请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