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260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设计生产线自动化领域,特别是一种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



背景技术:

产品经过脱模,加工后需要经过检测,才能定为合格产品进行销售,在现有技术中的检测大多都是将产品集中起来,经过检测员通过测量仪器一点一点的进行对比,分离出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检测的效率低下,且浪费人力;现有技术还未解决这样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测量产品与封闭罩之间的空间体积来测量产品的形状是否符合标准的检测器,将合格的产品和不合格的产品分离运送到不同的位置,方便集中处理,检测器的结构简单,且测量效率高,节省人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包括:覆盖产品的封闭罩,连接于封闭罩的抽真空组件,连接于封闭罩的氮气注入组件,连接于氮气注入组件并测量氮气注入重量的称重器,置于封闭罩上的伸缩件,从生产线承接产品的传送带。

前述的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抽真空组件组成有:固定于封闭罩上的抽气嘴,连接于抽气嘴的抽气管,连接于抽气管的抽气泵。

前述的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抽气嘴与封闭罩之间设有密封垫。

前述的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氮气注入组件组成有:固定于封闭罩上的吹气嘴,连接于吹气嘴的吹气管,连接于吹气管的氮气储存室,连接于吹气管与氮气储存室之间的抽气泵。

前述的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吹气嘴与封闭罩之间设有密封垫。

前述的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传送带与封闭罩之间设有密封垫。

前述的分离合格产品和不合格产品的检测器,还包括:连接于传送带与称重器之间并驱动传送带将合格的产品送到一侧,将不合格的产品送到另一侧的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通过测量产品与封闭罩之间的空间体积来测量产品的形状是否符合标准的检测器,若注入空间的氮气的重量与标准的重量相差在标准差之间即为合格,若在范围之外即为不合格产品,将合格的产品和不合格的产品分离运送到不同的位置,方便集中处理,检测器的结构简单,且测量效率高,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送带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1封闭罩,2产品,3抽气嘴,4抽气管,5、8 抽气泵,6 吹气嘴,7 吹气管,9 传送带,10 生产线,11 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分离合格产品2和不合格产品2的检测器,包括:覆盖产品2的封闭罩1,连接于封闭罩1的抽真空组件,连接于封闭罩1的氮气注入组件,连接于氮气注入组件并测量氮气注入重量的称重器,置于封闭罩1上的伸缩件11,从生产线10承接产品2的传送带9;作为一种优选,伸缩件11为不锈钢电子伸缩杆。

抽真空组件组成有:固定于封闭罩1上的抽气嘴3,连接于抽气嘴3的抽气管,连接于抽气管的抽气泵5。氮气注入组件组成有:固定于封闭罩1上的吹气嘴6,连接于吹气嘴6的吹气管7,连接于吹气管7的氮气储存室,连接于吹气管7与氮气储存室之间的抽气泵8。为了增加测量的精确性,抽气嘴3与封闭罩1之间设有密封垫;吹气嘴6与封闭罩1之间设有密封垫。

为了增加测量的精确性,避免氮气离开封闭罩11或者外界的空气进入到封闭罩1内,传送带与封闭罩1之间设有密封垫。

检测器,还包括:连接于传送带9与称重器之间并驱动传送带9将合格的产品2送到一侧,将不合格的产品2送到另一侧的控制器。

先通过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下移,将封闭罩1密封在传送带9上,抽真空组件的抽气泵5运作,通过抽气嘴3将封闭罩1内的空气通过抽气管、抽气泵5流入外界空气;再通过控制器控制氮气注入组件的抽气泵8,将氮气储存室内的氮气通过吹气嘴6注入到真空状态的封闭罩1内,称重器称重氮气储存室的重量,减轻的重量为氮气的重量;若注入空间的氮气的重量与标准的重量相差在标准差之间即为合格,若在范围之外即为不合格产品2;控制器驱动伸缩杆上移,将检测器上移,避免妨碍产品2移送,由控制器控制传送带9将合格的产品2送到一侧,控制传送带9内的电机反向转动,将不合格产品2送到另一侧,以此分离合格与不合格的产品2。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通过测量产品2与封闭罩1之间的空间体积来测量产品2的形状是否符合标准的检测器,若注入空间的氮气的重量与标准的重量相差在标准差之间即为合格,若在范围之外即为不合格产品2,将合格的产品2和不合格的产品2分离运送到不同的位置,方便集中处理,检测器的结构简单,且测量效率高,节省人力。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