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927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砂石震动筛选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



背景技术:

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两类。由自然条件作用(主要是岩石风化)而形成的,粒径在5mm以下的岩石颗粒,称为天然砂。人工砂是由岩石轧碎而成,由于成本高、片状及粉状物多,一般不用,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砂、中砂、细砂之分,砂的颗粒级配是指砂石大小颗粒的搭配比例。在使用时,由于砂的体积不同,所以要根据需要进行分类选取。

目前,一般通过砂石筛选机对砂石过滤获得相应颗粒大小的砂石,但现有结构的砂石筛选机不具有冷却功能,如专利号为“200820162278.9”的发明公开了一种砂石筛选机,包括架体和安装在架体上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放置的筛网,所述筛网至少有两层,上层筛网的筛孔大于其相邻下层筛网的筛孔,所述架体在处于最上层筛网上方处设有进料口,所述各层筛网在下端都设一个出料口,所述架体上安装有震动电机,各层筛网下部与其下方的架体间设弹簧。

上述结构的砂石筛选机不具有冷却功能,而温度太高的砂子进入搅拌主机后,对添加剂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纤维素醚活性降低,保水性变差;木质纤维素抗裂能力减弱,干缩等等,同时,搅拌主机工作时一直在运转,时间过长会有热胀现象,温度太高的砂子对主机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该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兼具冷却与筛分功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包括壳本体,所述壳本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所述壳本体内设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放置的筛网和集料板,所述集料板位于筛网的下方,所述筛网和集料板的低端分别设有出料口,所述壳本体上还设有振动电机,所述壳本体包括壳外层、壳内层以及由壳外层和壳内层围成的冷却腔室,所述壳本体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冷源出口和冷源进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冷源为制冷剂或冷却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冷却腔室呈螺旋盘状结构,所述冷却腔室内还设有增压泵。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筛网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所述上层筛网的筛孔大小大于下层筛网的筛孔大小,所述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的低端分别设有一个出料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上层筛网和下层筛网之间设有连接弹簧;或,所述上层筛网、下层筛网和壳本体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集料板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集料板与筛网之间设有连接弹簧;或,所述集料板、筛网和壳本体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本体上还设有吸尘设备。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壳本体底部设有行走机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兼具冷却与筛分功能,一方面通过振动电机带动壳本体以及壳本体内的筛网、集料板震动,砂石先在筛网过滤,然后落到集料板上,没有通过筛网的砂石和通过筛网的砂石各自顺着筛网和集料板的倾斜面落到各自的出料口,实现了不同颗粒度砂石的筛选,并在出料口供建筑施工选用,另一方面壳本体包括壳外层、壳内层以及由壳外层和壳内层围成的冷却腔室,所述壳本体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冷源出口和冷源进口,可以对砂石进行冷却,方便砂石的后续备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

1-壳本体2-进料口10-筛网

3-集料板4-出料口5-振动电机

6-冷源出口7-冷源进口11-上层筛网

12-下层筛网8-连接弹簧9-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其他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包括壳本体1,壳本体1的上部设有进料口2,壳本体1内设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放置的筛网10和集料板3,集料板3位于筛网10的下方,筛网10和集料板3的低端分别设有出料口4,壳本体1上还设有振动电机5,壳本体1包括壳外层、壳内层以及由壳外层和壳内层围成的冷却腔室,壳本体1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冷源出口6和冷源进口7。

其中,壳本体1上部的进料口2作为向筛网10输送砂石的通道,筛网10和集料板3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放置便于集料和筛分,筛网10和集料板3的低端是指筛网10和集料板3位置较低的一端。振动电机5是动力源与振动源结合为一体的激振源,振动电机5是在转子轴两端各安装一组可调偏心块,利用轴及偏心块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得到激振力。振动电机5振动频率范围大,只有激振动力与功率配合得当才能降低机械噪音。本实施例中振动电机5用于带动壳本体1以及壳本体1内的筛网10、集料板3的震动。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兼具冷却与筛分功能,一方面通过振动电机5带动壳本体1以及壳本体1内的筛网10、集料板3震动,砂石先在筛网10过滤,然后落到集料板3,没有通过筛网10的砂石和通过筛网10的砂石各自顺着筛网10和集料板3的倾斜面落到各自的出料口4,实现了不同颗粒度砂石的筛选,并在出料口4供建筑施工选用,另一方面壳本体1包括壳外层、壳内层以及由壳外层和壳内层围成的冷却腔室,壳本体1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冷源出口6和冷源进口7,可以对砂石进行冷却,方便砂石的后续备用。

上述实施例中,冷源可以为制冷剂,也可以为冷却水。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冷却腔室呈螺旋盘状结构,冷却腔室内还设有增压泵,当冷源为冷却水时,增压泵为水泵,通过加速冷却水的流动,可以提高冷却效果。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筛网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筛网11和下层筛网12,上层筛网11的筛孔大小大于下层筛网12的筛孔大小,上层筛网11和下层筛网12的低端分别设有一个出料口4。该实施例中,通过振动电机5带动壳本体1以及壳本体1内的筛网10、集料板3震动,砂石先在上层筛网11过滤,然后落到下层筛网12,最后落到集料板3,没有通过筛网10的砂石和通过筛网10的砂石各自顺着上层筛网11、下层筛网12和集料板3的倾斜面落到各自的出料口4,实现了不同颗粒度砂石的筛选,并在出料口4供建筑施工选用。

更为优选的,如图3所示,上层筛网11和下层筛网12之间设有连接弹簧8。连接弹簧8的设置,可以增强上层筛网11和下层筛网12的振动效果,提高筛选的效率。作为一种等同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上层筛网11、下层筛网12和下方的壳本体1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弹簧8。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集料板3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或整体具有弹性,如可以采用与筛网10同样的材质制成,但上面未设置筛孔,如图3所示,集料板3与筛网10之间设有连接弹簧8。作为一种等同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集料板3、筛网10和下方的壳本体1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弹簧8。

在如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筛网10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层筛网11、下层筛网12和集料板3,上层筛网11的筛孔大小大于下层筛网12的筛孔大小,如图3所示,上层筛网11和下层筛网12之间,下层筛网12和集料板3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弹簧8,上层筛网11、下层筛网12和集料板3的低端分别设有一个出料口4。该实施例中,通过振动电机5带动壳本体1以及壳本体1内的筛网10、集料板3震动,砂石先在上层筛网11过滤,然后落到下层筛网12,最后落到集料板3,没有通过筛网10的砂石和通过筛网10的砂石各自顺着上层筛网11、下层筛网12和集料板3的倾斜面落到各自的出料口4,实现了不同颗粒度砂石的筛选,并在出料口4供建筑施工选用。作为一种等同的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集料板3、上层筛网11、下层筛网12和下方的壳本体1之间分别设有连接弹簧8。

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壳本体1上还设有吸尘设备,吸尘设备可以吸收砂石的热气对砂石进行初步降温。为便于本装置的移动,如图2和图3所示,壳本体1底部设有行走机构9,该行走机构9优选为万向轮。

综上,本发明带有冷却与筛分震(摇)砂装置,兼具冷却与筛分功能,一方面通过振动电机5带动壳本体1以及壳本体1内的筛网10、集料板3震动,砂石先在筛网10过滤,然后落到集料板3,没有通过筛网10的砂石和通过筛网10的砂石各自顺着筛网10和集料板3的倾斜面落到各自的出料口4,实现了不同颗粒度砂石的筛选,并在出料口4供建筑施工选用,另一方面壳本体1包括壳外层、壳内层以及由壳外层和壳内层围成的冷却腔室,壳本体1的上部、下部分别设有与冷却腔室连通的冷源出口6和冷源进口7,可以对砂石进行冷却,方便砂石的后续备用。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