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力场螺旋溜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9056发布日期:2018-06-02 03:02阅读:5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力场螺旋溜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物分选装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磁力的螺旋溜槽选矿设备。



背景技术:

在选矿技术领域,对比重差别大的矿物通常使用重力分选设备,溜槽分选机就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重力选矿设备,其适应于分选具有比重差异的矿石,如铁矿、钛铁矿、硫铁矿、锡矿、钨矿、金红石等矿石。溜槽分选机选矿其基本构成是断面近似于椭圆形曲线或抛物线形的槽子,围绕垂直轴的周围而成螺旋状,溜槽与中心垂直柱或与周围支撑物固定,行程固定螺距和稳定结构,其工作原理是:含水的矿浆从溜槽的最顶端沿着溜槽自由流下,矿浆里比重不同的矿物颗粒在溜槽滑道内经过三至六圈螺旋运动。由于重矿物颗粒与其他颗粒存在着比重差异,在离心力、重力、摩擦力和液流动力的综合作用下逐渐分开,重矿物颗粒留在溜槽滑道的内侧,其他颗粒在溜槽滑道的外侧,通过溜槽分选机底部不同位置分别截取不同比重的矿物,达到分选的目的。这种设备处理量大、能耗低,但是回收率低,尤其是矿物颗粒细度在74微米以下时,矿物颗粒沉降慢,很难与小比重的杂质及泥浆分离。

目前,螺旋溜槽是较为常用的重力分选设备,由给矿匀分器、给矿槽、螺旋槽、产品截取槽、接矿斗和槽支架六个部分组成。螺旋槽面是设备的主体部件,在螺旋槽上方有给矿匀分矿器和给矿槽,下部有产品截取槽和接矿斗。整个设备用槽钢垂直架起。螺旋溜槽具有结构简单、无运动件、制造容易、重量轻、配置安装和维修方便等优点。

在我国,螺旋溜槽较多应用于处理弱磁选矿物粗选抛尾,在有色和稀有金属选矿厂亦有采用。但一些微细粒磁性物料仅在重力、摩擦力、离心力场中难以得到有效分选,富集比小、回收率低。

公告号 CN203663985U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磁性矿物溜槽分选机,包括螺旋溜槽主体和设置在螺旋溜槽主体外围的固定架,所述螺旋溜槽主体槽面上设有至少一条渐开线型的凹槽,所述凹槽从螺旋溜槽主体的上端向下端收缩,还包括镶嵌在凹槽内的带有磁性的填充物,所述螺旋溜槽主体的槽面上还涂有耐磨层。采用上述结构后,耐磨层耐磨性能优良,抗腐蚀能力强,所以槽面面板更加耐用,带有磁性的填充物引入了微观磁场,对磁性矿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增加了磁性矿物的沉降速度,所以增加了溜槽分选机选别效率,提高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回收率和品位。但是该装置存在由于磁极设置不合理,导致其可能促使微细粒磁性物料向外缘运动,使微细粒磁性物料难以得到有效分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力场螺旋溜槽,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磁性矿物颗粒分选领域,采用在溜槽内缘方向磁场设置为为N-S-N交替结构,磁场梯度大,有利于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回收,效果更为明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力场螺旋溜槽,包括支架、中心轴、给矿槽和螺旋溜槽,所述螺旋溜槽由所述支架垂直固定,所述螺旋溜槽围绕所述中心轴自上而下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给矿槽位于所述螺旋溜槽上端,所述螺旋溜槽尾端设有排矿口;所述螺旋溜槽槽面包括耐磨层、磁性橡胶板、有机玻璃底板,所述磁性橡胶板充填于耐磨层和有机玻璃底板之间,磁性橡胶板覆盖溜槽全部床面,所述磁性橡胶板的磁极位于靠近中心轴的内缘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组螺旋溜槽环绕中心轴旋转3~6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溜槽磁性橡胶板的磁场强度为100-2000G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旋溜槽包括圆弧形,椭圆弧形、抛物线形和多个圆弧构成的弧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性橡胶板包括多极磁性橡胶板,或由多个磁性橡胶板组成的磁性橡胶板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槽面由耐磨层,磁性橡胶板和有机玻璃底板三层板面组成复合槽面,磁性橡胶板镶嵌在耐磨层与有机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复合槽面中的有机玻璃板做为最底层衬板增加坚韧度,可有效防止槽面变形,折弯等问题。

所述复合槽面中的磁性橡胶板,其柔韧度较高,形状可任意调整,可铺设在整个槽面,增加床面磁场的覆盖率,磁性橡胶板的磁场方向为N-S-N交替结构,磁场梯度大,有利于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回收,效果更为明显。

所述复合槽面中的耐磨层,保证矿物不受多余摩擦力的影响改变非磁性矿物的运动轨迹,而对在旋转斜面上运动的磁性矿物有磁性吸引力和磁团聚作用,加快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的分离速度。

在磁力场和重力场的综合作用下,强化了微细粒物料向螺旋溜槽内侧运动的趋势,提高了选别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分选效率,增大精矿回收率。

本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磁性矿物颗粒分选领域,可有效提高磁性物精矿回收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螺旋溜槽截面图。

图中:1-给矿槽,2-螺旋溜槽,3-中心轴,4-支架,5-排矿口,6-耐磨层,7-磁性橡胶板,8-有机玻璃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力场螺旋溜槽2,包括支架4、中心轴3、给矿槽1和螺旋溜槽2,所述螺旋溜槽2由所述支架4垂直固定,所述螺旋溜槽2围绕所述中心轴3自上而下呈螺旋状分布,所述给矿槽1位于所述螺旋溜槽2上端,所述螺旋溜槽2尾端设有排矿口5。

所述每组螺旋溜槽2环绕中心轴3旋转3~6圈,所述螺旋溜槽2包括圆弧形,椭圆弧形、抛物线形和多个圆弧构成的弧形。

所述螺旋溜槽2磁性橡胶板7的磁场强度为100-2000GS,所述磁性橡胶板7包括多极磁性橡胶板7,或由多个磁性橡胶板7组成的磁性橡胶板层。

如图2所示,所述螺旋溜槽2槽面包括耐磨层6、磁性橡胶板7、有机玻璃底板8三层板面组成复合槽面,磁性橡胶板7镶嵌在耐磨层6与有机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体化结构,磁性橡胶板7覆盖溜槽全部床面,所述磁性橡胶板7的磁极位于靠近中心轴3的内缘侧。

所述复合槽面中的有机玻璃板做为最底层衬板增加坚韧度,可有效防止槽面变形,折弯等问题。所述磁性橡胶板7在有机玻璃底板8固化前粘附在其上,使其更贴合,待有有机玻璃底板8固化后,在磁性橡胶板7上刷耐磨层6。

所述复合槽面中的磁性橡胶板7,其柔韧度较高,形状可任意调整,可铺设在整个槽面,增加床面磁场的覆盖率,磁性橡胶板7的磁场方向为N-S-N交替结构,磁场梯度大,有利于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回收,效果更为明显。

所述复合槽面中的耐磨层6,保证矿物不受多余摩擦力的影响改变非磁性矿物的运动轨迹,而对在旋转斜面上运动的磁性矿物有磁性吸引力和磁团聚作用,加快磁性矿物与非磁性矿物的分离速度。

复合力场螺旋溜槽2高度、溜槽组数、槽直径、槽宽、槽距等根据所处理矿物具体性质确定。

复合力场螺旋溜槽2针对微细粒磁性矿物有两种目的:其一针对微细粒强磁性物料受磁力作用后,发生磁团聚增大了其表观大小,整体重力增大,使磁性物料受到的液流动力减小,增加向溜槽内侧的运动倾向,提高其回收率;其二针对弱磁性矿物受磁力作用减缓运动速度,进入二次环流,在矿浆流动中而进入槽面的内缘提高回收率。

在分选过程中,比重大的物料倾向于分布在螺旋溜槽2槽面内层,比重小的物料则分布在螺旋溜槽2面的外层,磁力作用下增大了磁性物料与非磁性物料的比重差异,实现了更大程度的轻重物料分层。

脉石矿物在液流动力和离心力作用下趋向于螺旋溜槽2外缘,进入尾矿排出口。

在磁力场和重力场的综合作用下,强化了微细粒磁性物料向螺旋溜槽2内侧运动的趋势,提高了选别微细粒磁性矿物的分选效率,增大精矿回收率。

本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微细粒磁性矿物颗粒分选领域,可有效提高磁性物精矿回收率。

本复合力场螺旋溜槽2为连续性作业,操作步骤如下:通过给矿槽1将物料给到螺旋溜槽2槽面上,物料以矿浆的形式由第一个槽面由上到下,其中的矿物颗粒均受到重力、浮力、离心力、流体冲击力和摩擦力的综合作用,而磁性颗粒同时还受到溜槽面的磁力作用,颗粒的运动轨迹不断分化,密度较小且无磁力吸引的矿物颗粒相对处于矿浆的上层,在以强大水流为主的诸力作用下有向溜槽滑道的外侧运动的趋势;密度较大且有磁力吸引的矿物颗粒相对处于矿浆的下层,这些矿物颗粒由于受到较大的槽面摩擦力及磁力作用,水流的冲击作用相对减弱,且在较大的重力和磁力作用下,有向溜槽滑道内侧移动的趋势。随着矿浆不断向下运动,重量轻而且无磁力吸引的颗粒越来越向溜槽外侧运动,质量重而且有磁力吸引的颗粒向溜槽内侧运动,矿物在溜槽的出口端呈现从外侧向内侧密度逐渐增大,磁性逐渐增强的分布规律,经过2~4圈螺旋后形成明显分矿带,从而实现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初步分离。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