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9209发布日期:2018-07-24 19:4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设备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芯制作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卷绕机进行卷绕形成裸电芯的的制作工序,在裸电芯制作完成后,一般通过输送装置将裸电芯传送至其它工位进行其它的操作。而随着输送装置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已存在各种长度、速度可调的输送线,但是占据空间大,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利用输送装置的空间和功能。在输送装置上不能对连续对工件进行作业,限制了输送装置的功能,从而导致整个设备臃肿复杂。还有,很多输送装置都是利用电机带动输送带旋转运动,这样的话,不好对输送带上的电芯进行其它的操作,限制了输送带功能作用。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输送装置需要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输送装置需要在输送前进运动的过程中,具有上下运动。而目前的输送装置只是通过顶升气缸和固定在顶升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前后往复运动气缸来实现上下运动和前后输送运动。此结构的输送轨装置运行稳定性有待提高,且气缸驱动实现的向上和向前运动后,又需收缩,还回原先位置,导致效率低,稳定性低。

还有,现有的输送装置上很少设有测量电芯通电情况的测量机构,导致后面的工序中还得另外设置一个专门测量电芯通电情况的机构,增加设备的复杂性。而且,如果不增加测量通电情况的机构,不能把不合格的电芯剔除,会影响电芯的整体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机构,及设于输送机构的测短路机构;所述测短路机构包括安装于输送机构一侧的第一检测组件,及设于输送机构另一侧的第二检测组件;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均设有导电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检测组件包括安装板,及所述的导电块;所述导电块滑动联接于安装板。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板设有第一挡块,及与第一挡块滑动联接的导柱;所述导柱外侧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止抵于第一挡块,另一端固定于导柱;所述导电块固定联接于导柱。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安装板还设有与导柱滑动联接的第二挡块;所述第二挡块与导柱近于导电块的一端滑动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检测组件还包括底板;所述安装板与底板滑动联接,且安装板与设有的第一气缸传动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及固定联接于第二气缸动力输出端的导电块;所述第一检测组件的导电块与第二组件的导电块相对设置,且相向运动与工件接触,以检测工件的通电。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输送机构与设有的输送动力件传动联接,且输送机构与输送动力件之间还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驱动输送机构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传动组件,及驱动输送机构上下运动的上下传动组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固定输送轨,及相对于固定输送轨运动的活动输送轨;所述活动输送轨分别与水平传动组件、上下传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相对于固定输送轨具有水平运动、上下运动;所述第一检测组件与第二检测组件分别安装于固定输送轨两侧。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固定输送轨、活动输送轨上端均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所述活动输送轨相对于固定输送轨具有上下运动、前后运动,以使活动输送轨将放置于固定输送轨的工件整体前移至相邻的凹槽。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水平传动组件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一动力轴,与第一动力轴固定联接的第一凸轮,及一端与第一凸轮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传动联接的拨杆;所述第一凸轮外周设有用于驱动拨杆水平摆动的第一驱动轨道;所述拨杆端部与第一驱动轨道滑动联接。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下传动组件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轴,与第二动力轴固定联接的第二凸轮,及一端与第二凸轮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传动联接连杆件;所述第二凸轮端面设有第二驱动轨道;所述连杆件动力输入端与第二驱动轨道滑动联接,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输送轨传动联接;所述第二凸轮旋转运动时,第二驱动轨道通过内壁挤压连杆件产生上下摆动,以使连杆件驱动活动输送轨上下运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的上下传动组件和水平传动组件分别输送机构的活动输送轨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相对于固定输送轨具有上下运动和水平运动,从而将放置在固定输送轨道的工件移送至相邻的凹槽内。其中,水平传动组件的第一动力轴和上下传动组件的第二动力轴,同轴设置,同步转动,以使活动输送轨相对于固定输送轨做椭圆形或圆形轨迹的运动。利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实现动力传动,稳定可靠,准确性高。本实用新型机构紧凑,效率高,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机构输送工件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通电检测,根据通电情况,挑选出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并且设有的控制系统将不合格的工件进行记忆,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工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另一视角立体结构图及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传动机构的水平传动组件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水平传动组件的第一凸轮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传动机构的上下传动组件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上下传动组件的第二凸轮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带有测短路机构、测直径机构、剔除机构、归正机构、扫码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测短路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测直径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剔除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剔除机构的存放组件立体结构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的归正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至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纸。

在电芯生产中,经常要在将电芯经过多种不同的检测后才能确定是否合格。在电芯的输送过程中,在输送装置上进行各种检测,这样对输送装置就需要具有特殊性。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电芯的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动力件11,与输送动力件11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的传动机构12,及与传动机构12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的输送机构13。传动机构12包括驱动输送机构13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传动组件121,及驱动输送机构13上下运动的上下传动组件122。其中,水平传动组件121驱动输送机构13的水平往复运动,上下传动组件122驱动输送机构13的上下运动,水平往复运动和上下运动不是输送机构13的绝对运动,而输送机构13的真实运动是水平往复运动和上下运动的矢量合并,其轨迹为椭圆行或圆形。

输送机构13包括固定输送轨131,及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运动的活动输送轨132。活动输送轨132分别与水平传动组件121、上下传动组件1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水平运动、上下运动。

具体的,如图2所示,活动输送轨132包括连接板1321,及对称设置于连接板1321两侧的顶升支撑板1322。连接板1321与水平传动组件121、上下传动组件1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固定输送轨131为两个固定固定支撑板1311,且对称设置在活动输送轨132两侧,即是固定支撑板1311设置在顶升支撑板1322外侧。其中,顶升支撑板1322与固定支撑板1311上端均设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133。顶升支撑板1322与固定支撑板1311上端相邻的凹槽距离相等。

如图3所示,水平传动组件121包括与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的第一动力轴1211,与第一动力轴1211固定联接的第一凸轮1212,及一端与第一凸轮121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的拨杆1213。第一凸轮1212外周设有用于驱动拨杆1213水平往复摆动的第一驱动轨道1214。拨杆1213一端与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联接。拨杆1213的水平往复摆动带动活动输送轨132水平往复运动。

第一驱动轨道1214环向设置于第一凸轮1212外周,且第一驱动轨道1214沿第一凸轮1212的轴向延伸,延伸距离为拨杆水1213平摆动距离,而活动输送轨132水平运动的距离与拨杆1213杠杆程度有关。拨杆1213端部在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运动时,第一驱动轨道1214内壁挤压拨杆1213产生轴向运动,第一凸轮1212转动一圈,拨杆往复运动一次。

具体的,如图4所示,第一驱动轨道1214对称设置于第一凸轮1212外周。第一驱动轨道1214包括第一停留部1215,与第一停留部1215联接的第一驱动部1216,与第一驱动部1216联接的第二驱动部1217,及与第二驱动部1217联接的第二停留部1218。第一驱动部1216与第二驱动部1217圆滑过渡联接,且第一停留部1215与第一驱动部1216、第二驱动部1217与第二停留部1218均为圆滑过渡联接。第一驱动部1216、第二驱动部1217的内壁驱动拨杆1213运动。第一停留部1215及第二停留部1218均与第一凸轮1212的轴线垂直。第一停留部1216与第二停留部1218之间的距离为延第一驱动轨道1214的伸距离。

拨杆1213与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端设有第一滚轮1219,以使滚轮与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联接。第一滚轮1219在第一驱动轨道1214内做滚动式运动;第一凸轮1212旋转运动时,第一驱动轨道1214内壁对第一滚轮1219进行挤压,以使拨杆1213受到挤压力而做水平往复摆动。拨杆1213近于活动输送轨132一端设有第二滚轮1210。第二滚轮1210与活动输送轨132设有的滑道滑动联接。

优选的,其中,活动输送轨132下方设有二个凸起板,且两个凸起板支架形成有滑道。第二滚轮1210在滑动内做滚动式运动,拨杆1213收到往复摆动就会使第二滚轮1210对滑道产生挤压力,从而驱动活动输送轨132水平往复运动。

如图5所示,上下传动组件122包括与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轴1221,与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的第二凸轮1222,及一端与第二凸轮122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的连杆件1223。第二凸轮1222端面设有第二驱动轨道1224。连杆件1223动力输入端与第二驱动轨道1224滑动联接,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第二凸轮1222旋转运动时,第二驱动轨道1224通过内壁挤压连杆件1223以使连杆件1223产生上下摆动,以使连杆件1223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

具体的,连杆件1223包括第一连杆1225、第二连杆1226及第三连杆1227。第一连杆1225的一端铰接(其铰接点位于第二凸轮1222的右上方),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26旋转联接,且中部设有与第二驱动轨道1224滑动联接的第三滚轮1228。第三连杆1227为L型杆,其中,第三连杆1227中部铰接(与其它固定件铰接,比如机架),其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1226旋转联接,旋转联接点位于第三连杆1227中部铰接点的下方。第二凸轮1222旋转一圈,连杆件1223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一次。第二凸轮1222旋转时,第二驱动轨道1224的内壁挤压第一连杆1225中部的第三滚轮1228,以使第一连杆1225与第二连杆1226铰接的一端上下摆动,以使第二连杆1226也发生上下摆动;第二连杆1226与第一连杆1225铰接的一端上下摆动,会传导至另一端,以使第三连杆1227沿中部的铰接点摆动。因为第三连杆1227为L型杆,中部铰接,所以第三连杆1227与活动输送轨132联接的一端就能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

更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二驱动轨道1224对称设置于第二凸轮1222。第二驱动轨道1224包括第一弧形部141,与第一弧形部141联接的第二弧形部142,与第二弧形部142联接的第三弧形部143,及与第三弧形部143联接的第四弧形部144。第一弧形部141、第二弧形部142、第三弧形部143及第四弧形部144均圆滑过渡。第三弧形部143的曲率大于第一弧形部141的曲率。第四弧形部144的曲率大于第二弧形部142;其中,所述第一弧形部141的曲率大于第四弧形部144的曲率。

上下传动组件122设有用于动力输入的第二动力轴1221,所述水平传动组件121设有用于动力输入的第一动力轴1211,其中,所述第一动力轴1211与所述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且二者的轴线相重合,以使上下传动组件122与水平传动组件121向配合运动。具体的,第一凸轮1212和第二凸轮1222同步转动,以使拨杆1213和连杆件1223同时作用于活动输送轨132,以使活动输送轨132在具有水平运动的同时也具有上下运动,其运动轨迹为椭圆形或圆形。

优选的,为了运动的平衡,水平传动组件121分别设有上下传动组件122。两个水平传动组件121的第一动力轴1211均与上下传动组件122的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且轴线重合。

优选的,活动输送轨132下端通过设有的滑座滑轨滑动联接。第三连杆1227的动力输出端作用于滑座或滑轨,以使滑座滑轨连同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拨杆1213作用于活动输送轨132,以使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滑座或滑轨滑动运动。

固定输送轨131、活动输送轨132上端均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上下运动、前后运动,以使活动输送轨132将放置于固定输送轨131的工件整体前移至相邻的凹槽。

其中,如图7所示,为了结构的紧凑和功能的多样性,本装置还包括依次设置于输送机构13的用于检测工件电路的测短路机构20、用于检测工件外径的测直径机构30、用于挑拣不合格品的剔除机构40、用于将工件摆正的归正机构50,及用于识别工件并打标记的扫码机构60。

实施例2:如图1—7和图8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输送装置设有测短路机构,包括输送机构13,及设于输送机构13的测短路机构20。测短路机构20包括安装于输送机构13一侧的第一检测组件21,及设于输送机构13另一侧的第二检测组件22。第一检测组件21与第二检测组件22相对设置。第一检测组件21与第二检测组件22均设有导电块212。导电块212与工件接触后,并通电,就能检测出工件的导电情况。

第一检测组件21包括安装板211,及所述的导电块212。导电块212与安装板211滑动联接。

安装板211设有第一挡块213,及与第一挡块213滑动联接的导柱214。导柱214外侧套设有弹簧215。弹簧215一端止抵于第一挡块213,另一端固定于导柱214。导电块212固定联接于导柱214。

安装板211还设有与导柱214滑动联接的第二挡块216。第二挡块216与导柱214近于导电块212的一端滑动联接

第一检测组件21还包括底板217。安装板211与底板217滑动联接,且安装板211与设有的第一气缸218传动联接。第一气缸218动力输出端与安装板211固定联接,且第一气缸218固定于底板217。

第二检测组件22包括第二气缸221,及固定联接于第二气缸221动力输出端的导电块212。第一检测组件21的导电块212与第二组件的导电块212相对设置,且相向运动与工件接触,以检测工件的通电情况。如果通电情况不符合要求,设有的控制系统就把该工件进行记忆。

输送机构13与设有的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且输送机构13与输送动力件11之间还设有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12包括驱动输送机构13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传动组件121,及驱动输送机构13上下运动的上下传动组件122。输送机构13包括固定输送轨131,及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运动的活动输送轨132。活动输送轨132分别与水平传动组件121、上下传动组件1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水平运动、上下运动。第一检测组件21与第二检测组件22分别安装于固定输送轨131两侧。

固定输送轨131、活动输送轨132上端均设有用于放置工件的凹槽。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上下运动、前后运动,以使活动输送轨132将放置于固定输送轨131的工件整体前移至相邻的凹槽。

上下传动组件122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轴1221,与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的第二凸轮1222,及一端与第二凸轮122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连杆件1223。第二凸轮1222端面设有第二驱动轨道1224。连杆件1223动力输入端与第二驱动轨道1224滑动联接,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第二凸轮1222旋转运动时,第二驱动轨道1224通过内壁挤压连杆件1223以使连杆件1223产生上下摆动,以使连杆件1223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

输送机构13的活动输送轨132上升将工件托起,并将工件输送到测短路测量位置(即两个导电块212之间的位置),然后导电块212相向运动,将工件夹紧,然后通电检测。

本实施例是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机构输送工件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通电检测,根据通电情况,挑选出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并且设有的控制系统将不合格的工件进行记忆,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工序。

实施例3:如图1—7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输送装置设有测直径机构30。包括输送机构13,及设于输送机构13的测直径机构30。测直径机构30包括固定联接于输送机构13一侧的固定板31,联接于固定板31的驱动组件32,设于输送机构13下侧或上侧的射线发生器38,及设于输送机构13上侧或下侧的射线接收器39。输送机构13输送工件通过射线发生器38与射线接收器39之间的射线区域,以检测工件的直径。

驱动组件32包括设于固定板31的驱动动力件321,设于驱动动力件321动力输出端的压辊轴322。压辊轴322设于输送机构13的上方,以带动工件旋转。

驱动组件32还包括设于安装板211与驱动动力件321之间的调节动力件323。驱动动力件321设于调节动力件323的动力输出端,调节驱动动力件321上下运动,以使压辊轴322压紧工件。

压辊轴322下方与输送机构13之间设有第一从动辊33。第一从动辊33包括第一安装板331,旋转联接于第一安装板331的若干个第一辊轮332。第一辊轮332与压辊轴322之间形成有放置工件第一旋转空间。

优选的,第一从动辊33设于固定板31近于输送机构13一侧。

第一从动辊3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从动辊34。第二从动辊34包括第二安装板341,与第二安装板341旋转联接的若干个第二辊轮342。第二辊轮342与压辊轴322之间形成有放置工件的第二旋转空间。

优选的,第一从动辊33与第二从动辊34分别设于输送机构13的两侧。

优选的,压辊轴322设有压紧辊324。压紧辊324凸起设置,减少挤压接触面,以避免压辊轴322压坏工件。

输送机构13与设有的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且输送机构13与动力件之间还设有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12包括驱动输送机构13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传动组件121,及驱动输送机构13上下运动的上下传动组件122。输送机构13包括固定输送轨131,及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运动的活动输送轨132。活动输送轨132分别与水平传动组件121、上下传动组件1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水平运动、上下运动。活动输送轨132上升将工件从固定输送轨131托起,放置于第一旋转空间或第二旋转空间,并且压辊轴322带动工件旋转。

射线发送器设于活动输送轨132下方,且射线接收器39设于活动输送轨132上方。活动输送轨132设有用于穿过射线的通槽1323。通槽1323长条形设置,以使活动输送轨132运动不至于将射线挡住。

水平传动组件121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一动力轴1211,与第一动力轴1211固定联接的第一凸轮1212,及一端与第一凸轮1212传动联接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的拨杆1213。第一凸轮1212外周设有用于驱动拨杆水平摆动的第一驱动轨道1214。拨杆1213端部与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联接。

上下传动组件122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轴1221,与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的第二凸轮1222,及一端与第二凸轮122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连杆件1223。第二凸轮1222端面设有第二驱动轨道1224。连杆件1223动力输入端与第二驱动轨道1224滑动联接,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第二凸轮1222旋转运动时,第二驱动轨道1224通过内壁挤压连杆件1223以使连杆件1223产生上下摆动,以使连杆件1223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是带有测直径机构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机构输送工件的过程中,对工件的外直径进行检测,通过对射线的变化来检测工件直径。检测出直径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并且设有的控制系统将不合格的工件进行记忆,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工序。

实施例4:如图1—7和图10、图1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输送装置设有剔除机构40,包括输送机构13,及设于输送机构13的剔除机构40。剔除机构40包括设于输送机构13上方的夹持组件41,及设于输送机构13一侧的存放组件42。夹持组件41设有夹持块411,以将输送机构13上的工件夹持至存放组件42。

在实施例2的短路检测中,将检测到不合格的工件进行标记或记忆;还有,实施例3中的测直径检测中,将检测到直径不符合要求的工件进行标记或记忆。然后,本实施例中的剔除机构将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剔除,保证工件的质量。

夹持组件41包括夹持支架412,固定于夹持支架412的横向动力件413,联接于横向动力件413动力输出端的竖向动力件414,及联接于竖向动力件414动力输出端的夹持动力件415。夹持块411设于夹持动力件415的动力输出端。横向动力件413驱动竖向动力件414至输送机构13的上方,竖向机构驱动夹持块411下降,夹持动力件415驱动夹持块411夹持工件,并沿原路返回,以将工件夹持至存放组件42。

存放组件42包括存放支架421,固定联接于存放支架421上的存放仓422。存放仓422位于横向动力件413运动末端的下方。

存放支架421近于存放仓422进料端设有转向板423。转向板423设于夹持块411下侧,且铰接于存放支架421,以使工件便于滑进存放仓422。

存放仓422为二个,且对称设于转向板423两侧。转向板423于铰接轴线两侧分别设有弹性件424及顶升动力件425。转向板423一侧的存放仓422放满时,顶升动力件425动作,以使转向板423斜向另一侧的存放仓422。

优选的,顶升动力件425为气缸,且所述气缸与设有的气源联通。

当近于弹性件424一侧的存放仓422放满工件时,顶升动力件425上升或下降,以使转向板423朝向另一侧的存放仓422倾斜,以使落在转向板423上的工件滑进存放仓422。

存放仓422进料一侧设有斜坡426,且远于斜坡426的一侧设有取料槽427,方便将工件从存放仓422上卸料。

其中,输送机构13与设有的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且输送机构13与输送动力件11之间还设有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12包括驱动输送机构13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传动组件121,及驱动输送机构13上下运动的上下传动组件122。输送机构13包括固定输送轨131,及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运动的活动输送轨132。活动输送轨132分别与水平传动组件121、上下传动组件1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水平运动、上下运动。

水平传动组件121包括与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的第一动力轴1211,与第一动力轴1211固定联接的第一凸轮1212,及一端与第一凸轮121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的拨杆1213。第一凸轮1212外周设有用于驱动拨杆水平摆动的第一驱动轨道1214。拨杆1213端部与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联接。

上下传动组件122包括与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轴1221,与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的第二凸轮1222,及一端与第二凸轮122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连杆件1223。第二凸轮1222端面设有第二驱动轨道1224。连杆件1223动力输入端与第二驱动轨道1224滑动联接,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第二凸轮1222旋转运动时,第二驱动轨道1224通过内壁挤压连杆件1223以使连杆件1223产生上下摆动,以使连杆件1223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的剔除机构通过夹持组件将不符合要求的工件从输送机构上剔除,然后移送到存放组件上。剔除机构剔除不合格品,有益于产品整体质量的提高。

实施例5:如图1—7和图1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输送装置设有归正机构50,包括输送机构13,及设于输送机构13的归正机构50。归正机构50包括设于输送机构13一侧的安装架51,分别设于输送机构13两侧的第一归正板52及第二归正板53。第一归正板52设置于设有的第一归正动力件54的动力输出端。第二归正板53设置于设有的第二归正动力件55的动力输出端。第一归正板52与第二归正板53相向运动,以将工件归正。

其中,去了归正板运动更加平稳准确,安装架51设有滑轨56。第一归正板52、第二归正板53均与滑轨56滑动联接。

为了结构的紧凑性,第一归正动力件54、第二归正动力件55均固定于滑轨56的中部。在归正工件的过程中,第一归正动力件54、第二归正动力件55同步动作,以使第一归正板52、第二归正板53同时相向运动,对工件归位整齐。

第一归正板52下端设有第一动作块57。第二归正板53下端设有第二动作块58。第一动作块57与第二动作块58相对设置,以分别与工件的两端接触。

优选的,第一动作块57与第二动作块58朝向输送机构13一侧均设有缓冲层,避免夹坏工件。

第一动作块57与第一归正板52之间设有调节件或第二动作块58与第二归正板53之间设有调节件,以便于调节第一动作块57和第二动作块58之间的距离,适应不同规格长度的工件。

输送机构13与设有的输送动力件11传动联接,且输送机构13与输送动力件11之间还设有传动机构12。传动机构12包括驱动输送机构13水平往复运动的水平传动组件121,及驱动输送机构13上下运动的上下传动组件122。输送机构13包括固定输送轨131,及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运动的活动输送轨132。活动输送轨132分别与水平传动组件121、上下传动组件122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132相对于固定输送轨131具有水平运动、上下运动。

水平传动组件121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一动力轴1211,与第一动力轴1211固定联接的第一凸轮1212,及一端与第一凸轮121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的拨杆1213。第一凸轮1212外周设有用于驱动拨杆1213水平摆动的第一驱动轨道1214。拨杆1213端部与第一驱动轨道1214滑动联接。

上下传动组件122包括与动力件传动联接的第二动力轴1221,与第二动力轴1221固定联接的第二凸轮1222,及一端与第二凸轮1222传动联接且另一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连杆件1223。第二凸轮1222端面设有第二驱动轨道1224。连杆件1223动力输入端与第二驱动轨道1224滑动联接,且动力输出端与活动输送轨132传动联接。第二凸轮1222旋转运动时,第二驱动轨道1224通过内壁挤压连杆件1223以使连杆件1223产生上下摆动,以使连杆件1223驱动活动输送轨132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在输送装置上安装归正机构,以将输送机构上的工件进行归正,方便后续的对工件加工的工序。

实施例6:如图1—7和图9的标号32部分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输送装置上设置用于识别工件并打标记的扫码机构60。其中,扫码机构60也设有类似于实施例3的驱动组件32(如图9的驱动组件32),还包括用于对工件上标识识别的扫描镜头(图中未做标记)。

驱动组件32包括设于安装板211的驱动动力件321,设于驱动动力件321动力输出端的压辊轴322。压辊轴322设于输送机构13的上方,以带动工件旋转。

驱动组件32还包括设于安装板211与驱动动力件321之间的调节动力件323。驱动动力件321设于调节动力件323的动力输出端,调节驱动动力件321上下运动,以使压辊轴322压紧工件。

压辊轴322下方与输送机构13之间设有第一从动辊33。第一从动辊33包括第一安装板331,旋转联接于第一安装板331的若干个第一辊轮332。第一辊轮332与压辊轴322之间形成有放置工件第一旋转空间。

优选的,第一从动辊33设于固定板31近于输送机构13一侧。

第一从动辊3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从动辊34。第二从动辊34包括第二安装板341,与第二安装板341旋转联接的若干个第二辊轮342。第二辊轮342与压辊轴322之间形成有放置工件的第二旋转空间。

优选的,第一从动辊33与第二从动辊34分别设于输送机构13的两侧。

优选的,压辊轴322设有压紧辊324。压紧辊324凸起设置,减少挤压接触面,以避免压辊轴322压坏工件。

活动输送轨132上升运动将工件放置于第一旋转空间或第二旋转空间,驱动组件32的压辊轴322旋转带动工件旋转,进而使扫描镜头对工件的标记进行扫描识别。

本实施例的基础上,扫码机构60还设有喷码头,扫码后在工件上打上相应的标记。

在上实施例1—6中,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不局限于上述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多用于电芯的生产中,其中工件就是电芯,且为圆形。电芯在输送的过程中,对电芯的通电情况、外直径进行检测,然后剔除机构将不合格的电芯在剔除,保证整体电芯的质量;电芯在运送过程中,再进行归位,然后经过扫码机构对工件扫码识别。

其中,在固定输送轨上安装光电反射开关,当完成上述工艺后,电芯被输送到活动输送轨的最后一个位置,若工件没有取走,光电反射开关传递信号,输送机构停止运动,这样,避免电芯积压,造成设备故障,起到保险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通过传动机构的上下传动组件和水平传动组件分别输送机构的活动输送轨传动联接,以使活动输送轨相对于固定输送轨具有上下运动和水平运动,从而将放置在固定输送轨道的工件移送至相邻的凹槽内。其中,水平传动组件的第一动力轴和上下传动组件的第二动力轴,同轴设置,同步转动,以使活动输送轨相对于固定输送轨做椭圆形或圆形轨迹的运动。利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实现动力传动,稳定可靠,准确性高。本实用新型机构紧凑,效率高,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是带有测短路机构的输送装置,在输送机构输送工件的过程中,对工件进行通电检测,根据通电情况,挑选出不符合要求的工件,并且设有的控制系统将不合格的工件进行记忆,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工序。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