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1409发布日期:2018-09-07 22:5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固液分离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除砂器。



背景技术:

旋流除砂器是根据流体中的固体颗粒在除砂器里旋转时的筛分原理制成,集旋流与过滤为一体,在水处理领域实现除砂、降浊、固液分离等效果显著。广泛应用于水源热泵、水处理、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河水、井水除砂,洗煤水、工业选矿、液体除气以及非互溶液体的分离。

旋流除砂器是利用离心分离的原理进行除沙,由于进水管安装在筒体的偏心位置,当水通过旋流除砂器进水管后,首先沿筒体的周围切线方向形成斜向下的周围流体,水流旋转着向下推移,当水流达到锥体某部位后,转而沿筒体轴心向上旋转,最后经出水管排出,杂污在流体惯性离心力和自身重力作用下,沿锥体壁面落入设备下部锥形渣斗中,锥体下部设有构件防止杂物向上泛起,当积累在渣斗中的杂物到一定程度时,只要开启手动蝶阀,杂物即可在水流作用下流出旋流除沙器。

旋流除砂器是根据离心沉降和密度差的原理,当水流在一定的压力下从除砂进水口以切向进入设备后,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由于砂和水密度不同,在离心力、向心力、浮力和流体曳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口排出,密度大的砂粒由设备底部的排污口排出,从而达到除砂的目的。

公开号为CN103990556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旋流除砂器,它包括柱形筒、锥形筒和支架,所述柱形筒的侧壁安装有进水口,所述柱形筒的顶部设有溢流出水口,所述锥形筒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所述锥形筒上固定安装有储污槽,所述储污槽与排污口连通,所述的储污槽下部固定连接有截止阀。现有的旋流除砂器及上述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旋流除砂器,其尽管能够在离心力、向心力、浮力和流体曳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口排出,密度大的砂粒由设备底部的排污口排出,从而达到除砂的目的。但是,仅仅依靠单独一套旋流除砂器进行除砂,则很难将水体中的砂粒清除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高效、除砂彻底的新型除砂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除砂器,其包括:

第一支架;

水箱,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上,底部呈一斜面;该水箱上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水口;

输砂管,其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水箱的底部,且倾斜角度与该水箱底部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

螺旋传送器,其安装在所述输砂管内;

所述输砂管的一端与所述水箱底部的底端相连通;该输砂管的另一端高于所述水箱的顶面,且此端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传送器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输砂管上靠近驱动装置处设置有出砂口;

第二支架;

沉砂室,其呈锥形,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上;

旋流室,其呈柱状,安装在所述沉砂室的锥底处并与该沉砂室相连通;该旋流室上设置有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该溢流出水口上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该旋流室的内部;

储砂室,其顶部与所述沉砂室的锥顶处固定连接,且该储砂室与该沉砂室相连通;所述储砂室的底部设有排砂口;

所述旋流室、沉砂室和储砂室自上而下依次同轴设置,而且旋流室和沉砂室的内壁上均设有螺旋导向槽;

所述旋流室上的进水口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水管。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底部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0°~45°。

作为优选,所述输砂管呈U形槽状。

作为优选,所述输砂管的内壁面上设置有耐磨衬板。

作为优选,所述输砂管上靠近该输砂管与所述水箱底部相连通的端部处安装有放空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水箱上的进液口位于该水箱的顶部,出水口位于该水箱的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装置由电动机和减速箱构成,所述电动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该减速箱与所述螺旋传送器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传送器为无轴螺旋传送器。

作为优选,所述旋流室上的进水口位于该旋流室的侧壁,溢流出水口位于该旋流室的顶部。

作为优选,所述排砂口上设置有关断阀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除砂器,砂水混合液从水箱上的进液口流入水箱,混合液中重度较大的砂粒等将沉积于水箱底部并沿该水箱底部斜面下滑至底端。在螺旋传送器的推动下,砂粒沿倾斜的输砂管提升,离开液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出砂口排出,从而完成初筛除砂。而与砂分离后的水则从出水口派出并经水管从旋流室的进水口流入到旋流室,从此进水口流入的水会沿着旋流室和沉砂室内壁上的螺旋导向槽产生强烈的旋转,由于水和砂的密度不同,在离心力、向心力、浮力和流体曳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密度低的水上升,再经过滤网过滤后由溢流出水口排出,密度大的砂粒则沉降到储砂室内并从排砂口排出,进而完成二次除砂。该新型除砂器将砂水混合液先后进行了两次除砂,相较于现有的一次除砂,除砂更彻底,水质更清澈,且效率极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除砂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支架;2、水箱;21、进液口;22、出水口;3、输砂管;31、出砂口;4、螺旋传送器;5、驱动装置;6、第二支架;7、沉砂室;8、旋流室;81、进水口;82、溢流出水口;9、储砂室;91、排砂口;10、水管;11、放空阀门;12、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除砂器,其包括第一支架1、水箱2、输砂管3、螺旋传送器4、驱动装置5、第二支架6、沉砂室7、旋流室8、储砂室9和水管10。其中,水箱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1上。此水箱2的底部呈一斜面,该底部斜面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30°~45°,所述水平面通常为地面或工作台平面。该水箱2上设置有进液口21和出水口22,优选地,进液口21位于水箱2的顶部,出水口22位于该水箱2的侧壁。输砂管3以倾斜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水箱2的底部,且倾斜角度与该水箱2底部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为了便于观察砂粒的输送情况且为了使得砂粒能够更加通风以利于其干燥,于是优选地,所述输砂管3呈U形槽状。

螺旋传送器4优选为无轴螺旋传送器,其安装在所述输砂管3内,而为了避免螺旋传送器4与输砂管3的内壁面之间发生摩擦,所以进一步改进地,在所述输砂管3的内壁面上设置了耐磨衬板。输砂管3的一端与所述水箱2底部的底端相连通。该输砂管3的另一端高于所述水箱2的顶面,且此端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螺旋传送器4转动的驱动装置5。所述输砂管3上靠近驱动装置5处设置有出砂口31。所述驱动装置5由电动机和减速箱构成,所述电动机与减速箱传动连接,该减速箱与所述螺旋传送器4传动连接。当输砂管3为密闭的管体时,优选地,靠近该输砂管3与所述水箱2底部相连通的端部处安装有放空阀门11。当该放空阀门11开启时,可将输砂管3内的空气放出,避免造成该输砂管3内压力过大,防止输砂管3发生爆裂。

沉砂室7呈锥形,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6上。旋流室8呈柱状,其安装在所述沉砂室7的锥底处并与该沉砂室7相连通。该旋流室8上设置有进水口81和溢流出水口82,所述进水口81位于该旋流室8的侧壁,所述溢流出水口82位于该旋流室8的顶部。该溢流出水口82上安装有过滤网12,所述过滤网12位于旋流室8的内部。储砂室9可为任意形状,其顶部与所述沉砂室7的锥顶处固定连接,且该储砂室9与该沉砂室7相连通。所述储砂室9的底部设有排砂口91,优选地,该排砂口91上设置有关断阀门,当不需要排砂时,可将关断阀门关闭,避免砂粒从排砂口91漏出,污染环境。所述旋流室8、沉砂室7和储砂室9自上而下依次同轴设置,而且旋流室8和沉砂室7的内壁上均设有螺旋导向槽。所述旋流室8上的进水口81与所述水箱2的出水口22之间连接有水管10。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新型除砂器,砂水混合液从水箱2上的进液口21流入水箱2,混合液中重度较大的砂粒等将沉积于水箱2底部并沿该水箱2底部斜面下滑至底端。在螺旋传送器4的推动下,砂粒沿倾斜的输砂管3提升,离开液面后继续推移一段距离,在砂粒充分脱水后经出砂口31排出,从而完成初筛除砂。而与砂分离后的水则从出水口22派出并经水管10从旋流室8的进水口81流入到旋流室8,从此进水口81流入的水会沿着旋流室8和沉砂室7内壁上的螺旋导向槽产生强烈的旋转,由于水和砂的密度不同,在离心力、向心力、浮力和流体曳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密度低的水上升,再经过滤网12过滤后由溢流出水口82排出,密度大的砂粒则沉降到储砂室9内并从排砂口91排出,进而完成二次除砂。该新型除砂器将砂水混合液先后进行了两次除砂,相较于现有的一次除砂,除砂更彻底,水质更清澈,且效率极高。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