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8436发布日期:2018-06-30 06:19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院血液样本输送和分拣领域,尤其是一种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检验实验室工作流程主要包括贴标、采血、输送以及检验。在血液分析标本进行上机分析之前,需要根据标签信息进行分类,以便将标本送到对应的检验处集中处理。目前标本的运输和分类工作多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较低。部分医院的采血检验运作模式为医生抽完血后,手动将其分类至标本收纳器,医护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将各抽血工位累积的待检标本送往检验科室,无法实时判断新标本的产生导致输送效率低下,且手动分类过程易出现失误,输送过程易发生遗漏,产生差错,进而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已有医院血液样本输送和分拣方式的人工输送、标本分拣效率低、易出错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输送和分拣、效率较高、不易出错的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姿态矫正装置和分拣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负责标本的跨空间运输;所述姿态矫正装置用于负责标本顺序梳理、位置限定和方向调整;所述分拣装置用于负责标本信息读取、识别与分类;所述的姿态矫正装置和分拣装置分别与所述输送装置连接,所述分拣装置与不同的分类口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单元,所述水平运输单元用于通过水平传送带传输标本。

再进一步,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弯道运输单元,所述弯道运输单元用于通过弧形传送带改变运输方向,所述弯道运输单元与所述水平输送单元相接。

更进一步,所述的输送装置还包括提升输送单元,所述提升输送单元通过阶梯式上料分错装置跨越障碍,拓展运输空间;所述提升输送单元与所述弯道运输单元或所述水平输送单元相接。

所述的姿态矫正装置包括标本梳理单元和方向矫正单元,所述标本梳理单元用于负责将堆叠的标本铺平,将并排输送的标本单列化;所述方向矫正单元用于负责限定单列标本输送方向,并且将标本调整至固定姿态,便于进入分拣装置;

所述的分拣装置包括定位旋转单元、条码扫描单元、标本分离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定位旋转单元用于负责限定标本位置,并使其绕轴向旋转,使得某一时刻条码朝向扫描头,便于数据读取;所述条码扫描单元负责读取标本条码号,并发送至控制单元;所述标本分离单元用于负责标本的放行或剔除;控制单元与信息系统相连接,用于负责接收扫描模块读取的条码数据,并获取是否剔除的分拣结果,从而控制标本分离单元做出不同动作,使得标本继续输送或从分拣口到对应检验科室的标本输送。

所述的控制单元与PC端通过网络相连接进行通讯,即作为PC端的一个控制节点,所述PC端与医院的HIS或LIS系统相连接,能够获取条码对应的分拣信息。

针对血液分析样本的输送和分拣效率低、易出错的问题,设计了一套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实现高效可靠的运输和分拣。采用爬伸装置,实现跨空间的输送。采用智能识别分拣装置,实现标本按照预定规则分拣。

智能流水线分拣系统具有标本定向输送、标本信息读取分拣、实时监控等功能,采血窗口医生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进料口后,标本无需人工干预自动输送至检验位置,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量和缩短检验报告提供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采用爬伸式的传送带连接采血室和各检验科室来输送标本,通过标本梳理单元和方向矫正单元,将血液分析标本调整成适合扫描的最佳位置,条码识别后,系统录入病人信息,确认接受时间,与检验科室进行信息对接。为了有效按照预定规则进行分拣,运输流水线上的分类口都有对应的监测装置,符合条件才能被输送至对应检验处。为了保障分类口的安全管理,将配有身份卡安全密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自动输送和分拣、效率较高、不易出错;便于试验操作和处理、适用面广;能够为血液分析样本的输送和分拣提供更加简单、高效、可靠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本专利的流程示意图。

图2步骤示意图。

图3分拣模块流程示意图,(a)是分拣装置流程示意图,(b)是分拣装置信息交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3,一种血液分析标本实时输送与在线分拣系统,包括输送装置、姿态矫正装置和分拣装置,所述输送装置用于负责标本的跨空间运输;所述姿态矫正装置用于负责标本顺序梳理、位置限定和方向调整;所述分拣装置用于负责标本信息读取、识别与分类;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水平输送单元、弯道输送单元和提升输送单元。水平运输单元通过水平传送带快速传输标本,适合检验科室与采血室的输送路径是直线的医院。弯道运输单元通过弧形传送带改变运输方向,将运输空间合理化,适合输送路径多变的医院。提升输送单元通过阶梯式上料分错装置跨越障碍,拓展运输空间,适合检验科室与采血室不在同一水平空间,运输路径上下有较大改变的医院。结合三种单元能满足医院多变的现场实施环境。

所述的姿态矫正装置包括标本梳理单元、和方向矫正单元。标本梳理单元负责将堆叠的标本铺平,将并排输送的标本单列化。方向矫正单元负责限定单列标本输送方向,避免产生晃动和偏移,并且将标本调整至固定姿态,便于进入分拣装置。所述的分拣装置,主要包括定位旋转单元、条码扫描单元、标本分离单元、控制单元。定位旋转单元负责限定标本位置,并使其绕轴向旋转,使得某一时刻条码朝向扫描头,便于数据读取;条码扫描单元负责读取标本条码号,并发送至控制单元;标本分离单元负责标本的标本的放行或剔除;控制单元与信息系统相连接,负责接收扫描模块读取的条码数据,并获取是否剔除的分拣结果,从而控制标本分离单元做出不同动作,使得标本继续输送或从分拣口到对应检验科室的标本输送。

所述的控制单元与PC端通过网络相连接进行通讯,即作为PC端的一个控制节点,所述PC端与医院的HIS或LIS系统相连接,能够获取条码对应的分拣信息。

所述的姿态矫正装置和分拣装置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置,并与输送装置相连接,确保标本的顺利输送。分拣装置与不同的分类口一一对应,标本剔除后,在由输送装置送至不同的检验区域。

参照图2,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

1、贴好条形码的血液分析标本通过滑轨进入流水线分拣系统。

2、标本梳理分为两个流程,其一:将堆叠的标本摊平;其二:将并排输送的标本单列化。

3、方向矫正:限定单列标本输送方向,避免产生晃动和偏移,并且将标本调整成固定姿态。进入标本方向矫正器后,如果传感器检测到标本的朝向符合预定的方向,则进入下一步输送;如果不符合,则掉换方向。

4、标本跨空间输送:根据实际需要,采用水平输送单元、弯道输送单元和提升输送单元将整理好的标本从采血室输送至各分类口,再从各分类口转入对应检验科室的标本输送至正确检验位置。

5、条形码识别和信息审核:分类口处的信息系统扫描条形码读取标本信息,获得病人的身份信息,联网对接信息规则后,决定是否输送至该分类口对应的检验科室。

6、标本分拣:分拣装置根据信息系统的指令将标本分为两类:转入检验科室和进入下一个分类口。

本实施例快速收集血液分析标本,并对其进行梳理排序;可远程输送整理好的标本,节省人工的运输和整理时间;信息系统可采集标本信息,按照设定规则进行分类,将标本输送至对应的检验科室;配有身份卡安全密匙,只有医护工作人员才能进行规则修改和系统管理,保障分类口的安全管理。

参照图3,对于整个分拣系统来说,在每一个流水线标本上都有对应的条形码,并且在流水线上的分类口布置好读取信息的信息系统,然后就可以采集到血液分析标本的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处理,比如说是A、B、C这三个字母可以代表三条流水线所需物料,如果标本经过A分类口,扫描条码,如果是A检验室标本就停在A流水线,并发出提示信息,如果不是就转入B分类口,以此类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