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2964发布日期:2019-03-22 22:45阅读:752来源:国知局
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医药领域进行离心操作后,物料会粘在离心机转鼓的内壁上,现在一般会有一个刮料步骤,所述的刮料步骤就是用刮刀板将物料从转鼓内壁刮落至出料口。

参见图1,刮刀板31的安装方式为:转鼓1内设有一个能够上下运动的刮刀轴2,刮刀轴2位于偏离转鼓1中心的位置,刮刀轴2下侧连接了一个水平布置的刮刀杆3,刮刀杆3随刮刀轴2水平转动,刮刀杆3远离刮刀轴2的一端设有刮刀板31,且刮刀杆3中部设有辅助物料进入出料口的挡料板32,使用时,刮刀板31随刮刀轴2逐渐下移刮除粘在离心机转鼓1的内壁上的物料,图1中虚线即为刮刀下落至转鼓1中部及下部的位置。由于转鼓1内壁为非加工面,不是绝对的圆,因此,为防止刮料时刮刀板31与转鼓1内壁发生碰撞,造成安全事故,从而限制刮刀板31距离转鼓1内壁的距离约为8-10mm。

由此而引发转鼓1壁残余有8-10mm厚的物料,即残余物料层。残余物料层的存在主要有以下问题:

a.较厚的残余物料层影响透水性,降低了离心机的分离效率,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b.残余物料层不能及时清除会影响下一循环的装料量。

c.离心机主要用于医药行业,不同批次的物料不能交叉混合,这就要求在下一批次的物料进入离心机时,转鼓1内壁上无上一批次的物料残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其能够清除刮刀无法清除的残余物料,使其与转鼓壁分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包括破碎组件和吹气组件;

所述的破碎组件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底板,所述的底板竖直布置,底板沿水平向远离转鼓内壁的一侧设有一个延伸板,延伸板的延伸方向与刮刀杆相远离,延伸板沿水平向远离底板的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布置的、向靠近转鼓内壁的一侧延伸的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设有一个竖直布置的转轴,转轴上设有若干上下间隔布置的破碎轮,破碎轮与转鼓内壁紧密贴靠;

吹气组件包括气嘴、气压控制系统及气源,气嘴设于底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与转鼓内壁相正对,底板、刮刀板、刮刀杆、刮刀轴内设有连通气嘴与转鼓外部的气体通道,通道远离气嘴的一端通过气压控制系统与气源相连。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的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均简称为本装置。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当离心机进入的刮料步骤时,本装置随刮刀杆旋转逐渐靠近转鼓内壁,同时转鼓快速旋转,然后刮刀轴逐渐下移,附着在转鼓内壁的物料被从上至下依次刮落,当刮刀板距转鼓壁8-10mm时停止旋进,此时破碎轮以较大的压力与残余物料层接触,同时气压控制系统根据程序要求将气源装置输出的高压气体(约为0.6mpa)通过气体通道传输至气嘴,并通过气嘴吹向残余物料层,若残余物料层硬度较大,碾轮可将其碾碎,若残余物料层硬度较小,碾轮圆周面上的矩形槽切口可适当的切入残余物料层,将残余物料碾至松散、脱落或起鼓开缝,随后在气嘴吹出的高压气体的冲击下落入出料口。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可以有效的清除残留在离心机转鼓内壁的残余物料,不会影响下一循环的透水性和装料量,提高离心机工作效率,另外医药行业中不同批次的物料不能交叉混合,通过本装置下一批次的物料进入离心机时,转鼓内壁上无上一批次的物料残留。

为达到本装置更好的使用效果,其优选方案如下: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破碎轮周向外侧设有若干等距均布的矩形槽,槽深为16-20mm且槽口处为圆弧过渡,所述的每个破碎轮上的矩形槽导向一致且与破碎轮轴向夹角均为45°,任意相邻的两个破碎轮的矩形槽导向相反,相邻破碎轮之间沿转轴轴向的空隙大于破碎轮轴向厚度。

破碎轮周向开槽可以增加对残余物料层的压强,有助于将残余物料层破碎和剥离,破碎轮的矩形槽深度约为残余物料层厚度的两倍,防止脱落的残余物料层过多的附着在矩形槽内影响破碎轮的破碎效率,矩形槽槽口处圆角过度,防止破碎轮刮伤滤布,相邻破碎轮间距大于破碎轮厚度,可以减少破碎组件与残余物料层的接触面,保证破碎轮可碾入残余物料,同时,较大的轮间距也可使破碎轮更加轻易的将残余物料碾至起鼓。任意相邻的两个破碎轮的矩形槽导向相反,可将残余物料层以不同的角度、方向多次碾压,保证残余物料完全清除。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气嘴向下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0°。

气嘴向下倾斜布置可以将高压空气吹到被破碎轮碾至起鼓的残余物料与转鼓内壁之间的缝隙中,加速残余物料脱落。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延伸板与底板为一体成型的折弯板结构,材质为3cr13不锈钢,且延伸板为一个圆弧形板,圆弧形板的圆心位置在远离支架的一侧。

3cr13不锈钢制成的一体折弯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破碎轮与残余物料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压力,又能避免破碎轮压力过大与转鼓发生碰撞,延伸板为一个圆弧形板进一步增加本装置的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离心机刮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图4,离心机残余物料清除装置,包括破碎组件4和吹气组件5。

所述的破碎组件4包括由不锈钢制成的底板41,所述的底板41竖直布置,底板41沿水平向远离转鼓1内壁的一侧设有一个延伸板42,延伸板42的延伸方向与刮刀杆3相远离,所述的延伸板42与底板41为一体成型的折弯板结构,材质为3cr13不锈钢,且延伸板42为一个圆弧形板,圆弧形板的圆心位置在远离支架43的一侧,延伸板42沿水平向远离底板41的一侧设有两个上下布置的、向靠近转鼓1内壁的一侧延伸的支架43,两个支架43之间设有一个竖直布置的转轴44,转轴44上设有三个上下间隔布置的破碎轮45,破碎轮45与转鼓1内壁紧密贴靠,本实施例中转轴44通过与转轴配合的螺栓441在支架43上定位,相邻的破碎轮45之间通过套接在转轴44上的隔圈442定位。

所述的破碎轮45周向外侧设有8个等距均布的矩形槽451,槽深为16-20mm且槽口处为圆弧过渡,所述的每个破碎轮45上的矩形槽451导向一致且与破碎轮45轴向夹角均为45°,任意相邻的两个破碎轮45的矩形槽451导向相反,相邻破碎轮45之间沿转轴44轴向的空隙大于破碎轮45轴向厚度。

吹气组件5包括气嘴51、气压控制系统及气源(气压控制系统及气源图中未示出),气嘴51设于底板高度方向的中部区域与转鼓1内壁相正对,底板41、刮刀板31、刮刀杆3、刮刀轴2内设有连通气嘴51与转鼓1外部的气体通道52,通道52远离气嘴51的一端通过气压控制系统与气源相连。

所述的气嘴51向下倾斜布置,且与水平面夹角为30°。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当离心机进入的刮料步骤时,本装置随刮刀杆3旋转逐渐靠近转鼓1内壁,同时转鼓1快速旋转,然后刮刀轴2逐渐下移,附着在转鼓1内壁的残余物料被从上至下依次刮落,当刮刀板31距转鼓1壁8-10mm时停止旋进,此时破碎轮45以较大的压力与残余物料层接触,同时气压控制系统根据程序要求将气源装置输出的高压气体(约为0.6mpa)通过气体通道52传输至气嘴51,并通过气嘴51吹向残余物料层,若残余物料层硬度较大,破碎轮45可将其碾碎,若残余物料层硬度较小,破碎轮45圆周面上的矩形槽451口可适当的切入残余物料层,将残余物料碾至松散、脱落或起鼓开缝,随后在气嘴吹出的高压气体的冲击下落入出料口。

本装置的优点:本装置可以有效的清除残留在离心机转鼓1内壁的残余物料,不会影响下一循环的透水性和装料量,提高离心机工作效率,另外医药行业中不同批次的物料不能交叉混合,通过本装置下一批次的物料进入离心机时,转鼓1内壁上无上一批次的物料残留。

破碎轮45周向开槽可以增加对残余物料层的压强,有助于将残余物料层破碎和剥离,破碎轮45的矩形槽451深度约为残余物料层厚度的两倍,防止脱落的残余物料层过多的附着在矩形槽451内影响破碎轮45的破碎效率,矩形槽451槽口处圆角过度,防止破碎轮45刮伤滤布,滤布图中未示出,相邻破碎轮45间距大于破碎轮45厚度,可以减少破碎组件4与残余物料层的接触面,保证破碎轮45可碾入残余物料,同时,较大的轮间距也可使破碎轮45更加轻易的将残余物料碾至起鼓。任意相邻的两个破碎轮45的矩形槽451导向相反,可将残余物料层以不同的角度、方向多次碾压,保证残余物料完全清除。

气嘴51向下倾斜布置可以将高压空气吹到被破碎轮45碾至起鼓的残余物料与转鼓1内壁之间的缝隙中,加速残余物料脱落。

3cr13不锈钢制成的一体折弯结构,保证强度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弹性,保证破碎轮45与残余物料接触时具有一定的压力,又能避免破碎轮45压力过大与转鼓发生碰撞,延伸板42为一个圆弧形板进一步增加本装置的弹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