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流快递平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9179发布日期:2018-09-28 19:12阅读:8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物流快递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向批量化和多样化方向的发展,物流中心配送快递的种类和数量将急剧增加。拣选流程是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作业,成为物流配送中心的核心工序,物流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拣选技术和拣选工作方式,并直接影响配送中心的作业效率和经营效益。然而,当前国内物流中心的拣选系统,绝大部分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对照货单的方式。这种分拣方式,既要求分拣人员必须十分熟悉分拣的货品及其库位分布,更需要分拣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货品核对和库位寻找,劳动强度大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出错率高。

当然,也有一些物流中心也有使用自动分拣系统的,但是这类系统要么自动化程度不高,还是需要相当的人力,要么本身结构复杂庞大,需要建设几十米到几百米的机械传输线,还有配套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通信系统等,这一系统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投入的金额也非常巨大,很多物流中心无力投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物流快递平台系统,占地面积小,成本低,自动化程度及分拣效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物流快递平台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有环形轨道和动力带,环形轨道上分布有一定数量自带驱动装置的可放置快递包裹的动力小车,动力小车底部设有动力连接装置与动力带连接,动力带提供使动力小车在环形轨道运动的动力,环形轨道的直线段外侧设有若干滑道,滑道下端设有快递收纳装置,与滑道相对的直线段内侧的支架上设有水平安装的气缸结构,工作时气缸结构活动端直接推动快递包裹使之落入滑道;环形轨道的圆弧段一侧设有至少一台多臂机器人平台,机器人的机械臂将快递包裹按一定的朝向放置到动力小车上,按动力小车运动方向,多臂机器人平台后的环形轨道上方架设有扫描装置;设有中心控制装置,所有动力小车和滑道都设有编号记录到中心控制装置中,中心控制装置实时收集动力小车的状态信息、多臂机器人平台的工作信息和扫描装置的扫描信息,并控制动力小车、多臂机器人平台、扫描装置和气缸结构的协同分拣工作。

多臂机器人平台的数量一般为两台,两个圆弧段各一个,工作时可以根据分拣需要开启一个或两个,滑道的编号一般根据快递的收件地点设定。工作方式为:在中心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空置的动力小车移动到多臂机器人平台面前停止,机器人的机械臂将快递包裹按一定的朝向放置到动力小车上,如快递单朝上放置,动力小车经过扫描装置后,得到该快递包裹的收件地址信息,中心控制装置根据地址信息,使动力小车在到达相应地点的滑道位置时停止,打开气缸结构使快递包裹落入滑道进入快递收纳装置中,快递收纳装置可以是收纳袋、收纳筐或收纳车等结构,然后动力小车继续向前运动进行下一步运输,所有的分拣工作都在中心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进行无人化分拣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小车前后至少一侧设有距离感应装置。作用在于保持动力小车之间的距离避免碰撞,当前方动力小车停止时,距离感应装置感应到距离不断接近,可逐渐减速或停止。

作为优选,所述多臂机器人平台一侧设有输送带。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快递包裹输送到多臂机器人平台,使得系统能长时间连续不断的进行分拣工作。

作为优选,所述滑道出口处设有缓冲结构,降低快递包裹落入快递收纳装置时的速度,避免包裹变形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缓冲结构为缓冲板和弹簧,缓冲板一端与支架铰接,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支架和缓冲板。弹簧使缓冲板保持一定的角度,包裹落到缓冲板上后,缓冲板外端下降,使包裹落入快递收纳装置,然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初始位置。当然,缓冲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的结构,如缓冲网,缓冲布等。

作为优选,所述滑道末端或所述缓冲板上设有感应器。一方面,感应器将快递包裹经过的信息反馈到中心控制装置进行核对,另一方面,如果中心控制装置有记录该条滑道有包裹落下,但是感应器没有工作,则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检查,是否有如包裹堵住等问题。此外,当快递收纳装置中装满快递包裹之后,感应器也不能正常工作,发出报警信号通知工作人员。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小车前后两侧设有挡板,避免快递包裹跌落。

作为优选,所述多臂机器人平台具有检测快递包裹重量和尺寸的功能。结合扫描装置,中心控制装置可计算统计各个地点的快递体积和重量,做出合理的运送安排。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轨道和所述动力带各为周长不同的两条,呈同心结构,多臂机器人平台位于两条环形轨道之间,提高分拣效率,适用于快递数量大的物流配送中心。

作为优选,所述气缸结构还有其他的安装方式,如竖直安装于与滑道相对的直线段底部的支架上,工作时气缸结构活动端顶起动力小车的内侧,使之翻转一定角度后,快递包裹自由落入滑道,或者,安装于动力小车上,动力小车的底板外侧与动力小车铰接,工作时气缸结构活动端顶起动力小车内侧的底板,使之翻转一定角度后,快递包裹自由落入滑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占地面积小,能连续、大批量地分拣快递,处理能力强大,实现了快递的无人分拣,提高分拣效率,降低分拣失误和分拣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环形轨道;2、动力小车;2.1、动力连接装置;2.2、距离感应装置;2.3、挡板;3、滑道;4、快递收纳装置;5、多臂机器人平台;6、扫描装置;7、动力带;8、快递包裹;9、输送带;10、缓冲板;11、弹簧;12、支架;13、气缸结构;14、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物流快递平台系统,包括支架12,支架12上设有环形轨道1和动力带7,环形轨道1上分布有一定数量自带驱动装置的可放置快递包裹8的动力小车2,动力小车2底部设有动力连接装置2.1与动力带7连接,动力带7提供使动力小车2在环形轨道1运动的动力,环形轨道1的直线段外侧设有若干滑道3,滑道3下端设有快递收纳装置4,与滑道3相对的直线段内侧的支架12上设有气缸结构13;环形轨道1的圆弧段一侧设有至少一台多臂机器人平台5,多臂机器人平台5一侧设有输送带9,机器人的机械臂将快递包裹8按一定的朝向放置到动力小车2上,并检测快递包裹8重量和尺寸,按动力小车2运动方向,多臂机器人平台5后的环形轨道1上方架设有扫描装置6;设有中心控制装置,所有动力小车2和滑道3都设有编号记录到中心控制装置中,中心控制装置实时收集动力小车2的状态信息、多臂机器人平台5的工作信息和扫描装置6的扫描信息,并控制动力小车2、多臂机器人平台5、扫描装置6和气缸结构13的协同分拣工作。

如图2所示,动力小车2前后两侧设有挡板2.3,前后至少一侧设有距离感应装置2.2,滑道3末端或所述缓冲板10上设有感应器14。滑道3出口处设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为缓冲板10和弹簧11,缓冲板10一端与支架12铰接,弹簧11两端分别连接支架12和缓冲板10。

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环形轨道1和动力带7各为周长不同的两条,呈同心结构,多臂机器人平台5位于两条环形轨道1之间,可以根据动力小车2的情况选择快递包裹8放置的位置,提高了分拣效率。

在上述两种实施例中,气缸结构13还有其他不同的安装方式:

第一种,可以竖直安装于与滑道3相对的直线段底部的支架12上,工作时气缸结构13活动端顶起动力小车2的内侧,使之翻转一定角度后,快递包裹8自由落入滑道3。

第二种,安装于动力小车2上,动力小车2的底板外侧与动力小车2车架铰接,工作时气缸结构13活动端顶起动力小车2内侧的底板,使之翻转一定角度后,快递包裹8自由落入滑道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可以用于类似的产品上,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