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梗机上的滚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2817发布日期:2018-12-25 20:56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脱梗机上的滚轮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滚轮结构,特别适用于葡萄酿造过程中工艺处理时使用。



背景技术:

在葡萄酒的酿造过程中,最大程度的挑选出葡萄果粒中的生青果和干瘪果,减少其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是葡萄粒选工艺的最大要求。目前葡萄粒选的处理中,一些生青果和干瘪果在振动筛选工序中被筛选出去,但在筛选后的葡萄颗粒中仍大量存留着一部份生青果和干瘪果,在现有的葡萄粒选生产设备中这些生青果和干瘪果在后序的生产过程中一部份会再次被人工挑选出去,而另一部份则随着成熟的葡萄果粒进行破碎后输送至酿造罐内,这样发酵生产出的葡萄酒的品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原有的可调节滚轮装置虽然根据葡萄品种和颗粒的大小利用可调节滚轮之间的间隙来兼容不同的葡萄品种的粒选生产,但是却无法把混杂在其中的颗粒较小的生青果和干瘪果挑选出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可最大程度排选出生青果和瘪果,并能手动调整间隙的一种脱梗机上的滚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其特征在于:大滚轮轴的前面安装有小滚轮轴,所述小滚轮轴平行排列,且小滚轮轴上依次串联有小滚轮,所述小滚轮与另一排滚轮轴上安装的小滚轮交错排列,所述小滚轮轴的两端安装在支架上。小滚轮之间的间隙只能限制较小的果粒通过。所述大滚轮轴和小滚轮轴转动是通过电动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效果:本技术方案先将混杂其中生青果和干瘪果排除出去,再根据葡萄果粒大小调节滚轮间隙,将成熟的葡萄果粒挑选出来,再次降低了葡萄果粒内的生青果和干瘪果的存留比例,从而提高了粒选后的葡萄果粒的品质。本设计新型具有结构紧凑、稳定性好、多种葡萄果粒兼容等优点,可最大程度挑选出生青果和干瘪果,可根据不同葡萄果粒大小随时手动调整间隙。调整简单方便,能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滚轮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手轮,2、滚轮支架,3、手轮杆,4、大滚轮,5、滚轮轴,6、电动机,7、小滚轮,8、小滚轮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技术方案是根据生产的葡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大滚轮组合之前加装间隙更小的小滚轮组合。现有的大滚轮组合部份在手轮带动滚轮轴一端时,仍可调整滚轮轴之间的距离,使之达到合适葡萄的间隙。而新加装的小滚轮组合间隙小,只能够使较小的生青果和干瘪果通过,所以当葡萄果粒夹带着葡萄梗进入改进后的滚轮装置上,葡萄果粒先通过小滚轮组合,生青果和干瘪果通过小滚轮组合之间的间隙落下被收集排出,成熟的大葡萄果粒和果梗则被送至大滚轮组合,较大的、成熟而饱满的葡萄果粒则通过大滚轮组合的间隙落下并被收集,而无法通过滚轮间隙的葡萄梗则在滚轮的带动下前进,从滚轮的上部排出。这样可生青果和干瘪果、葡萄果粒与葡萄梗分离开,使得粒选收集到的成熟葡萄果粒更加符合葡萄酒酿造的要求。

现有调节滚轮装置上的大滚轮4依次串联在滚轮轴5上,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滚轮的数量是多个,滚轮轴呈平行排列,所述滚轮与另一排滚轮轴上安装的滚轮交错排列,所述滚轮轴其两轴端通过轴套安装在滚轮支架2上,滚轮支架上安装有电动机6,所述滚轮支架两端各安装一个手轮1,并通过手轮杆3连接,以上描述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是采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是用螺钉或螺栓,滚轮支架是采用不锈钢和槽钢焊接而成。

本技术方案是在大滚轮轴的前面安装有小滚轮轴8,所述小滚轮轴平行排列,且小滚轮轴上依次串联有小滚轮7,所述小滚轮与另一排滚轮轴上安装的小滚轮交错排列,所述小滚轮轴的两端安装在支架2上,所述小滚轮轴上安装的小滚轮与大滚轮上安装的大滚轮4更加密集,小滚轮之间的间隙只能限制较小的果粒通过,所述大滚轮轴和小滚轮轴转动是通过电动机6驱动。

工作时,已经脱梗的葡萄果粒与葡萄梗混杂着一起进入已经调节好的滚动着的滚轮装置上,它们首先进入小滚轮组合,葡萄果粒中较小的干瘪果和生青果葡萄果粒由小滚轮组合间隙处落下排出并被收集,果梗和大而饱满的葡萄果粒被送至大滚轮组合,果粒由大滚轮间隙处落下排出并被收集。而葡萄梗在滚轮的带动下前行,由滚轮轴上方排出,达到脱梗后的干瘪果和生青果与成熟饱满的葡萄果粒、葡萄梗之间彻底分离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