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分离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7935发布日期:2019-03-22 20:40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循环分离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机,特别涉及一种循环分离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机主要用于将悬浮液中的固体颗粒与液体分开,或将乳浊液中两种密度不同,又互不相融的液体分开(例如从牛奶中分离出奶油);它也可用于排除湿固体中的液体,例如用洗衣机甩干湿衣服;特殊的超速管式分离机还可分离不同密度的气体混合物;利用不同密度或粒度的固体颗粒在液体中沉降速度不同的特点,有的沉降离心机还可对固体颗粒按密度或粒度进行分级。

现有的离心机主要是由高转速的转鼓、与转鼓转向相同且转速比转鼓略高或略低的螺旋等部件组成。当要分离的悬浮液进入离心机转鼓后,高速旋转的转鼓产生强大的离心力,把比液相密度大的固相颗粒沉降到转鼓内壁,由于螺旋和转鼓的转速不同,二者存在相对运动,利用螺旋和转鼓的相对运动把沉积在转鼓内壁的固相推向转鼓小端出口处排出,分离后的清液从离心机的另一端出液口排出。

目前市场上的离心机多为一次性分离,若分离效果差则需停机,待液相完全排出后再次将液相输入离心机进行分离,如此反复进料、出料,浪费时间,降低了分离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分离离心机,可提高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循环分离离心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主轴,以及可旋转的转鼓,主轴伸入转鼓内,所述主轴伸入转鼓内的一端固定有塔形罩,塔形罩由若干与主轴同轴的罩体层叠套设而成,罩体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状,相邻罩体之间具有间隙,转鼓内还伸入有进料管和吸料管,进料管伸于罩体与主轴之间的间隙内,吸料管伸于相邻罩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鼓与塔形罩向相同方向差速旋转,分离出的固相附着于转鼓内壁上,液相进入塔形罩中,吸料管将液相吸出,并通过进料管输入转鼓进行第二次分离,后续可重复进行多次分离,可提高液相的纯度。由于无需停机等待液相完全排出,即可对液相重复进行多次分离,因此提高了分离效率。

优选的,所述吸料管上分出一根第一支管和若干根第二支管,每个所述间隙内均伸有一根第二支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提高吸料管吸出液相的效率,也可使所有间隙中吸出液相的量相当,避免各处吸出液相的量不均,导致液相吸出不充分,或过分吸出使吸出的液相中固含量增加。

优选的,所述吸料管设于进料管内,第一支管从进料管的管口伸入转鼓,第二支管穿过进料管的管壁伸入转鼓,第一支管与第二支管的连接处设有自动三通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自动控制第一支管及第二支管的通断,达到利用吸料管吸出液相,和利用吸料管向进料管输入液相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转鼓呈向外张开的圆台形状,罩体张开放方向与转鼓张开方向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伸于间隙内的支管远离转鼓内壁,减少固相的吸出量。

优选的,所述罩体张开的底部设有环形板,环形板与转鼓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相中的少量固体杂质会顺着罩体外壁滑至环形板与罩体围成的浅槽中,然后固体杂质聚积至高出浅槽时,会沿垂直于主轴方向运动至转鼓内壁上。环形板可阻止液相中的固体杂质沿着罩体外壁一直滑落至相邻间隙的外侧,从而减小对相邻间隙中固液分离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机体上设有封闭的箱体,转鼓位于箱体内,转鼓上设有细孔若干,箱体上穿设有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液相会从细孔甩出,利用管道可将甩出的液相从箱体中抽出,还可利用管道将箱体抽真空,真空环境下的分离效果更佳,不仅杜绝了气泡对离心分离的影响,还可延缓物料的变质。

优选的,所述机体内设有前轴承和后轴承,前轴承与后轴承内穿设有轴套,轴套包括前轴套和后轴套,机体内设有差速器,前轴套和后轴套分别固定于差速器的外壳两端;主轴设于轴套内,主轴包括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与输出轴通过差速器传动连接,机体上设有驱动输入轴和后轴套旋转的电机,转鼓固定于前轴套上,塔形罩固定于输出轴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给予主轴和轴套相同的转速,主轴的输入轴经过差速器的变速后,输出轴相对于输入轴的转速改变。而前轴套和后轴套固定在差速器的外壳上,外壳与轴套一起旋转,因此前轴套相对于后轴套的转速不变,所以输出轴相对于前轴套差速旋转。

优选的,所述输入轴内设有贯穿两端的通孔,输出轴内设有深孔,输入轴与输出轴侧面均设有通至轴心的出口孔,通孔一端通至差速器内,通孔另一端接通有油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起到润滑主轴、轴承及差速器内转动部件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使转鼓与塔形罩向相同方向差速旋转,分离出的固相附着于转鼓内壁上,液相进入塔形罩中,吸料管将液相析出,并通过进料管输入转鼓进行第二次分离,后续可重复进行多次分离,可提高液相的纯度。由于无需停机等待液相完全排出,即可对液相重复进行多次分离,因此提高了分离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循环分离离心机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中,1、机体;2、箱体;3、转鼓;31、细孔;4、主轴;41、输入轴;411、通孔;42、输出轴;421、深孔;422、出口孔;5、轴套;51、前轴套;52、后轴套;6、塔形罩;61、罩体;611、环形板;7、间隙;8、差速器;91、前轴承;92、后轴承;10、电机;11、管道;12、进料管;13、吸料管;131、第一支管;132、第二支管;14、自动三通阀;15、油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循环分离离心机,如图1所示,包括机体1,机体1一端固定有电机10,另一端固定有封闭的箱体2,机体1内设有主轴4、差速器8及转鼓3。主轴4外套有轴套5,并且横贯机体1两端,电机10通过皮带轮结构同时驱动主轴4和轴套5旋转。机体1内固定有前轴承91和后轴承92,轴套5穿设于前轴承91和后轴承92中,轴套5中也固定有用于穿设主轴4的轴承。

主轴4由同轴的输入轴41和输出轴42构成,输入轴41与输出轴42均连于差速器8上,经过差速器8的变速,输出轴42的转速不同于输入轴41的转速。轴套5也由同轴的前轴套51和后轴套52构成,前轴套51和后轴套52直接固定在差速器8的外壳两端,且与差速器8同轴,前轴套51与后轴套52的转速相同。

输入轴41的轴心处设有通孔411,通孔411贯穿输入轴41两端,通孔411一端通至差速器8内,另一端接通有油罐15,输入轴4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出口孔422,出口孔422与通孔411相通。输出轴42的轴心处设有深孔421,深孔421通至差速器8内,输出轴42的外壁上也开设有出口孔422,出口孔422与深孔421相通。主轴4轴心及外壁开孔,并通至差速器8内,可起到润滑主轴4、轴承及差速器8内转动部件的作用。

如图1所示,输出轴42的端部伸入转鼓3内,而转鼓3位于箱体2内,转鼓3和箱体2上均设有密封门。另外,箱体2上无缝贯穿有进料管12和管道11,进料管12从转鼓3的密封门中央无缝穿入,进料管12内设有吸料管13,吸料管13上还分出一根第一支管131和若干根第二支管132,其中第一支管131顺着进料管12的管口伸入转鼓3中,第二支管132穿过进料管12的管壁后伸入转鼓3。第一支管131与第二支管132的连接处安装有自动三通阀14。

如图1所示,转鼓3呈向外张开的圆台形状,转鼓3内设有塔形罩6,塔形罩6固定于输出轴42端部,输出轴42、转鼓3及塔形罩6均同轴。塔形罩6由若干与主轴4同轴的罩体61层叠套设而成,罩体61呈内部中空的圆台形状,且罩体61的张开方向与转鼓3的张开方向相反。相邻罩体61之间具有间隙7,进料管12伸于罩体61与主轴4之间的间隙7内,第二支管132伸于相邻罩体61之间的间隙7内。

如图1所示,每个罩体61张开的底部均设有与转鼓3侧面平行的环形板611,环形板611与罩体61侧壁的夹角为锐角,环形板611与罩体61侧壁围成浅槽,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相中的少量固体杂质会顺着罩体61外壁滑至浅槽中,当固体杂质聚积至高出浅槽时,会沿垂直于主轴4方向运动至转鼓3内壁上。环形板611可阻止液相中的固体杂质沿着罩体61外壁一直滑落至相邻间隙7的外侧,从而减小对相邻间隙7中固液分离的影响。

如图1所示,还可在转鼓3上开设若干细孔31,部分液相会从细孔31甩出,利用管道11可将甩出的液相从箱体2中抽出,还可利用管道11将箱体2抽真空,真空环境下的分离效果更佳,不仅杜绝了气泡对离心分离的影响,还可延缓物料的变质。

综上所述,该型循环分离离心机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电机10通过皮带轮结构驱动输入轴41和后轴套52旋转,经过差速器8的作用后,输出轴42与前轴套51差速旋转,前轴套51带动转鼓3旋转,输出轴42带动塔形罩6旋转,因此转鼓3相对于塔形罩6差速旋转。进料管12向转鼓3内输入物料,物料在转鼓3内固液分离,固相贴附于转鼓3内壁上,液相进入塔形罩6内(部分液相由转鼓3表面的细孔31甩出并由管道11吸出),利用吸料管13将塔形罩6内的液相吸出,再通过自动三通阀14关闭第二支管132,用第一支管131将液相重新输入罩体61与输出轴42之间的间隙7中,重新输入的液相将会再次进行固液分离,以分离出固体杂志。多重复抽出塔形罩6内的液相后,再将液相泵入转鼓3中重复分离,可提高液相纯度。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