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95094发布日期:2019-06-13 15:56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筛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



背景技术:

垃圾成分驳杂,处理工作极为复杂。发明人致力于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应用,发明了包括将垃圾进行磁选、分切、淘洗浮选、清洗、挤压脱水、厌氧发酵等步骤的垃圾处理方法,其中淘洗浮选步骤是根据垃圾中各组分的存在形式、比重等特点的差异将不同的组分分离开来,方便后续针对各组分分别进行资源化处理。

垃圾中的组分根据其特点及用途主要分为三类:1.可厌氧有机物,例如餐余垃圾、植物秸秆等;2.不可厌氧有机物,例如塑料、薄膜、纤维等;3.无机物,例如沙子、玻璃、金属等;垃圾来源不同,三类组分的含量也是大不相同。申请号为“201510383361.3”名称为“三元垃圾淘洗分选机”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将三类组分进行筛分的技术方案,但发明人在试验中发现,随着垃圾中薄膜、纤维等含量的增多,上述方案在淘洗筛选过程中,垃圾特别容易缠绕在一起,将一些可厌氧有机物和无机物包含其中,筛分效果并不理想。发明人基于上述方案进行研究,力求克服其中存在的问题,使三类组分筛分更彻底,本发明创造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将垃圾中三类组分分离更彻底的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同轴设置的筛分滚筒,两所述筛分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各所述筛分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端伸入后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端设置,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端与后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沙水通过间隙,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装置;各所述筛分滚筒从所述进料口端向所述出料口端依次设有锥形出沙段、淘洗分离段和料水分离段,所述锥形出沙段上设置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水分离段上设置所述出料口;所述淘洗分离段的内壁和所述锥形出沙段的内壁上共同设有向所述进料口送沙的螺旋出沙叶片,所述淘洗分离段的内壁上设有扬水斗,所述淘洗分离段和所述料水分离段之间设有挡水环板,所述挡水环板的内径小于对应的所述螺旋出沙叶片的内径,所述挡水环板的内径大于对应的所述进料口的内径;所述料水分离段的侧壁上设有筛孔,所述料水分离段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出料叶片;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料水分离段下方设有集水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出沙叶片上固定设有若干浮体助推板,若干所述浮体助推板在宽度方向上按螺旋状布置,若干所述浮体助推板的螺旋方向与对应的所述螺旋出沙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处分别设有洗沙供水管。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装置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伸入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并伸至所述淘洗分离段设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同轴设置的筛分滚筒,两所述筛分滚筒的转动方向相反;各所述筛分滚筒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端伸入后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端设置,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出料口端与后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之间设有沙水通过间隙,前一所述筛分滚筒的进料口连接有进料装置;各所述筛分滚筒从所述进料口端向所述出料口端依次设有锥形出沙段、淘洗分离段和料水分离段,所述锥形出沙段上设置所述进料口,所述料水分离段上设置所述出料口;所述淘洗分离段的内壁和所述锥形出沙段的内壁上共同设有向所述进料口送沙的螺旋出沙叶片,所述淘洗分离段的内壁上设有扬水斗,所述淘洗分离段和所述料水分离段之间设有挡水环板,所述挡水环板的内径小于对应的所述螺旋出沙叶片的内径,所述挡水环板的内径大于对应的所述进料口的内径;所述料水分离段的侧壁上设有筛孔,所述料水分离段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出料叶片;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料水分离段下方设有集水斗;本实用新型利用正反向旋转的筛分滚筒,将前一筛分滚筒正向缠绕在一起的物料在后一筛分滚筒内进行反向解除,包含在缠绕物料内的无机物和部分被充分筛出,使三类组分筛分更彻底。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主要对前一筛分滚筒的结构进行了示意;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主要对后一筛分滚筒的结构进行了示意。

图中:1-机架;2-筛分滚筒;21-进料口;22-出料口;23-沙水通过间隙;24-转动驱动装置;25-转动托轮装置;31-锥形出沙段;32-淘洗分离段;33-料水分离段;34-螺旋出沙叶片;35-扬水斗;36-浮体助推板;37-挡水环板;38-螺旋出料叶片;39-筛孔;4-进料装置;5-集水斗;6-洗沙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双向连续垃圾筛分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转动安装有两个同轴设置的筛分滚筒2,两所述筛分滚筒2的转动方向相反。当然机架1上设有与所述筛分滚筒2连接的转动驱动装置24和转动托轮装置25,所述转动驱动装置24包括设置在所述筛分滚筒2周向上的从动齿圈,所述机架1上设有主动齿圈,所述主动齿圈连接有转动驱动电机和驱动减速器。所述转动托轮装置25包括至少两个固定设置在所述筛分滚筒2上的转动行走轮,所述机架1上对应每个所述转动行走轮转动安装有两个转动托轮。所述转动驱动装置24和所述转动托轮装置25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获知的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各所述筛分滚筒2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料口21和出料口22,前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出料口22端伸入后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进料口21端设置,前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出料口22端与后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进料口21之间设有沙水通过间隙23,所述沙水通过间隙23可方便从后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进料口21向内补水或者向外出沙。各所述筛分滚筒2从所述进料口21端向所述出料口22端依次设有锥形出沙段31、淘洗分离段32和料水分离段33,所述锥形出沙段31上设置所述进料口21,所述料水分离段33上设置所述出料口22。前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进料口21连接有进料装置4。本实施例所述进料装置4为螺旋输送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伸入前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进料口21并伸至所述淘洗分离段32设置,当然也可采用皮带输送机等向前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所述进料口21直接加料。

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内壁和所述锥形出沙段31的内壁上共同设有向所述进料口21送沙的螺旋出沙叶片34,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内壁上设有扬水斗35。所述淘洗分离段32和所述料水分离段33之间设有挡水环板37,所述挡水环板37的内径小于对应的所述螺旋出沙叶片34的内径,所述挡水环板37的内径大于对应的所述进料口21的内径。所述挡水环板37可使所述淘洗分离段32处聚集淘洗水,在淘洗水增多时,可从所述挡水环板37处溢流,淘洗水中的漂浮物随溢流而排出。

所述料水分离段33的侧壁上设有筛孔39,所述料水分离段33的内壁上设有螺旋出料叶片38,所述螺旋出料叶片38将淘洗溢流出的漂浮物送出,所述筛孔39可将溢流出的淘洗水筛出,实现料水分离。

所述机架1上位于所述料水分离段33下方设有集水斗5,所述集水斗5将所述筛孔39中筛出的淘洗水进行收集,以方便进行后续厌氧发酵或者其他处理。

所述螺旋出沙叶片34上固定设有若干浮体助推板36,若干所述浮体助推板36在宽度方向上按螺旋状布置,若干所述浮体助推板36的螺旋方向与对应的所述螺旋出沙叶片34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浮体助推板36可对所述淘洗分离段32处漂浮的物料起到助推作用,使其更好地向所述挡水环板37活动,从而使漂浮物更快排出,提高淘洗分离效率。

各所述筛分滚筒2的进料口21处分别设有洗沙供水管6,所述洗沙供水管6将所述螺旋出沙叶片34送至所述进料口21的沉淀物进行冲洗,将沉淀物上附着的有机物进行进一步分离,同时对所述淘洗分离段32起到补水作用。当然所述洗沙供水管6也可直接作为给所述淘洗分离段32供给水的供水装置。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首先从两所述筛分滚筒2的所述进料口21分别加水,直至所述挡水环板37处接近溢流为止,开启所述转动驱动装置24使两所述筛分滚筒2开始转动工作,开启所述进料装置4向前一所述筛分滚筒2内加料,物料在所述淘洗分离段32因自重产生分离,如塑料、纤维、薄膜、植物秸秆等比重小的物料漂浮在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淘洗水面上,形成漂浮物,即本实施例所述的浮体,如沙、玻璃、金属等比重大的物料沉淀在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淘洗水底部并位于所述螺旋出料叶片38处,形成沉淀物,在所述筛分滚筒2转动过程中,所述螺旋出料叶片38将沉淀出的沉淀物逐渐向所述进料口21输送,漂浮物在所述扬水斗35的作用下不断将漂浮物内部的沉淀物淘洗出来;沉淀物在所述进料口21处经所述洗沙供水管6进行二次冲洗,沉淀物中的有机物被进一步分离出来并随水流漂浮至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淘洗水面上,而沉淀物被所述螺旋出沙叶片34送出所述进料口21;所述洗沙供水管6不断冲洗补水,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水位不断上升,并在所述挡水环板37处形成溢流,这使得所述淘洗分离段32的淘洗水表面形成由所述进料口21向所述挡水环板37的缓慢水流,缓慢水流可以带动漂浮物逐渐向所述挡水环板37处运动,并在所述挡水环板37处随溢流而排到所述料水分离段33,其中所述浮体助推板36在淘洗过程中对漂浮物向所述挡水环板37运动起到助推作用,防止漂浮物在所述淘洗分离段32堆积;溢流出的漂浮物在所述料水分离段33经所述筛孔39进行料水分离,漂浮物由所述螺旋出料叶片38送至下一所述筛分滚筒2,淘洗水经所述集水斗5收集;在上述过程中,因为所述筛分滚筒2的旋转作用,物料在所述淘洗分离段32处会跟随所述筛分滚筒2同样会产生一些旋转,因为物料中如薄膜、纤维等组分的存在,物料在旋转过程中极易形成缠绕,缠绕后部分沉淀物被包裹,难以被淘洗出来;这些被缠绕的物料在经所述螺旋出料叶片38送至下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所述淘洗分离段32后,因为下一所述筛分滚筒2反向旋转,所以正好能对原先缠绕的物料形成解绑,将包裹住的沉淀暴露出来,并在所述淘洗分离段32进一步被沉淀分离,这样通过双向并连续的淘洗使物料中各组分分离更彻底,更方便后续资源化处理。其中下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工作原理与上一所述筛分滚筒2的工作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正反向的两所述筛分滚筒2连续对物料进行淘洗分离,降低了物料自身缠绕对淘洗分离的影响,使淘洗分离更为彻底。本实施例结构紧凑,可连续工作,大大提高了淘洗分离效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