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8126发布日期:2019-03-30 10:18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轴承衬套检测领域,具体讲是一种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



背景技术:

图1为现有轴承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该轴承衬套50由车床车削而成。在车床上车削完成后,由于轴承衬套的各个尺寸,如外径、内径、壁厚、总高度和台阶51高度五个参数,不一定满足使用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尺寸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目前,人们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手持测量工具分别对轴承衬套的上述五个参数进行测量,显而易见,这种测量方法不仅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且检测效率和准确度非常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同时对轴承衬套的外径、内径、壁厚、总高度和台阶高度进行测量,从而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包括底架、安装在底架左端的进料输送机构、安装在底架右端的出料输送机构以及用于将进料输送机构上的轴承衬套逐个向右搬运的搬料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与出料输送机构之间的底架上从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第一工位、第二工位、第三工位、第四工位、第五工位、第六工位和第七工位;所述第一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左右方向外径测量的左右外径测量机构,所述第二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前后方向外径测量的前后外径测量机构,所述第三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左右方向内径测量的左右内径测量机构,所述第四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前后方向内径测量的前后内径测量机构,所述第五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壁厚测量的壁厚测量机构,所述第六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总高度测量的总高度测量机构,所述第七工位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台阶高度测量的台阶高度测量机构;所述进料输送机构、搬料机构、左右外径测量机构、前后外径测量机构、左右内径测量机构、前后内径测量机构、壁厚测量机构、总高度测量机构、台阶高度测量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进料输送机构包括进料输送带、第一挡料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挡料气缸、第二接近开关、推料气缸和送料板;所述进料输送带通过进料支架水平安装在底架上,所述第一挡料气缸、第一接近开关、第二挡料气缸和推料气缸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进料支架的右端,且靠近进料输送带的后部边沿处,所述送料板安装在进料支架的右端,并与推料气缸相对,所述第二接近开关装在推料气缸与送料板之间,所述第一挡料气缸、第二挡料气缸和推料气缸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驱动进料输送带作业的驱动电机、第一接近开关和第二接近开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搬料机构包括夹料组件、夹料横梁、前后驱动气缸、支撑托板、上下驱动气缸、滑移托板以及伺服电机;所述夹料组件有八个,并且从左到右等间距地安装在夹料横梁上,每个夹料组件均由夹料气缸和两个夹料爪组成,所述夹料横梁与支撑托板前后滑动连接,所述前后驱动气缸装在支撑托板上,用于驱动夹料横梁前后滑动,所述支撑托板与滑移托板上下滑动连接,所述上下驱动气缸装在支撑托板与滑移托板之间,用于驱动支撑托板上下滑动,所述滑移托板与底架左右滑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装在底架上,用于驱动滑移托板左右滑动;所述夹料气缸、前后驱动气缸和上下驱动气缸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和伺服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左右外径测量机构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ⅰ、横梁ⅰ、激光传感器ⅰ、激光反射板ⅰ、左卡爪ⅰ、右卡爪ⅰ以及左右卡紧气缸ⅰ;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ⅰ通过检测支架ⅰ竖向安装在底架上,检测上下气缸ⅰ的活塞杆与横梁ⅰ连接,所述横梁ⅰ的右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ⅰ上,所述激光传感器ⅰ、右卡爪ⅰ和左右卡紧气缸ⅰ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ⅰ的右部,所述左卡爪ⅰ位于横梁ⅰ的左端,且与左右卡紧气缸ⅰ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左卡爪ⅰ与横梁ⅰ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ⅰ安装在左卡爪ⅰ上,与激光传感器ⅰ相对;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ⅰ和左右卡紧气缸ⅰ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ⅰ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前后外径测量机构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ⅱ、横梁ⅱ、激光传感器ⅱ、激光反射板ⅱ、前卡爪ⅱ、后卡爪ⅱ以及前后卡紧气缸ⅱ;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ⅱ通过检测支架ⅱ竖向安装在底架上,检测上下气缸ⅱ的活塞杆与横梁ⅱ连接,所述横梁ⅱ的后端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ⅱ上,所述激光传感器ⅱ、后卡爪ⅱ和前后卡紧气缸ⅱ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ⅱ的后部,所述前卡爪ⅱ位于横梁ⅱ的前端,且与前后卡紧气缸ⅱ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前卡爪ⅱ与横梁ⅱ前后滑动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ⅱ安装在前卡爪ⅱ上,与激光传感器ⅱ相对;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ⅱ和前后卡紧气缸ⅱ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ⅱ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左右内径测量机构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ⅲ、横梁ⅲ、左右涨紧气缸ⅲ、右撑爪ⅲ、左撑爪ⅲ、抵靠气缸ⅲ、抵靠支撑部ⅲ、激光反射板ⅲ和激光传感器ⅲ;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ⅲ通过检测支架ⅲ竖向安装在底架上,检测上下气缸ⅲ的活塞杆与横梁ⅲ连接,所述横梁ⅲ的右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ⅲ上,所述左右涨紧气缸ⅲ和右撑爪ⅲ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ⅲ的右部,所述左撑爪ⅲ通过基座ⅲ左右滑动地安装在横梁ⅲ的左端,所述基座ⅲ与左右涨紧气缸ⅲ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抵靠气缸ⅲ固定安装在基座ⅲ上,抵靠气缸ⅲ的活塞杆与激光反射板ⅲ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ⅲ位于左、右撑爪ⅲ之间,且与基座ⅲ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抵靠支撑部ⅲ固定安装在激光反射板ⅲ上,用于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所述激光传感器ⅲ固定安装在横梁ⅲ的左端,且与激光反射板ⅲ相对;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ⅲ、左右涨紧气缸ⅲ和抵靠气缸ⅲ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ⅲ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前后内径测量机构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ⅳ、横梁ⅳ、前后涨紧气缸ⅳ、后撑爪ⅳ、前撑爪ⅳ、抵靠气缸ⅳ、抵靠支撑部ⅳ、激光反射板ⅳ和激光传感器ⅳ;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ⅳ通过检测支架ⅳ竖向安装在底架上,检测上下气缸ⅳ的活塞杆与横梁ⅳ连接,所述横梁ⅳ的后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ⅳ上,所述前后涨紧气缸ⅳ和后撑爪ⅳ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ⅳ的后部,所述前撑爪ⅳ通过基座ⅳ前后滑动地安装在横梁ⅳ的前端,所述基座ⅳ与前后涨紧气缸ⅳ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抵靠气缸ⅳ固定安装在基座ⅳ上,抵靠气缸ⅳ的活塞杆与激光反射板ⅳ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ⅳ位于前、后撑爪ⅳ之间,且与基座ⅳ前后滑动连接,所述抵靠支撑部ⅳ固定安装在激光反射板ⅳ上,用于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所述激光传感器ⅳ固定安装在横梁ⅳ的前端,且与激光反射板ⅳ相对;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ⅳ、前后涨紧气缸ⅳ和抵靠气缸ⅳ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ⅳ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壁厚测量机构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ⅴ、横梁ⅴ、左右夹紧气缸ⅴ、右夹爪ⅴ、左夹爪ⅴ、抵靠气缸ⅴ、抵靠支撑部ⅴ、激光反射板ⅴ和激光传感器ⅴ;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ⅴ通过检测支架ⅴ竖向安装在底架上,检测上下气缸ⅴ的活塞杆与横梁ⅴ连接,所述横梁ⅴ的右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ⅴ上,所述左右夹紧气缸ⅴ、右夹爪ⅴ和激光传感器ⅴ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ⅴ的右部,所述左夹爪ⅴ通过基座ⅴ左右滑动地安装在横梁ⅴ的左部,所述基座ⅴ与左右夹紧气缸ⅴ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抵靠气缸ⅴ固定安装在基座ⅴ上,抵靠气缸ⅴ的活塞杆与激光反射板ⅴ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ⅴ位于左夹爪ⅴ的左侧,并与基座ⅴ左右滑动连接,所述抵靠支撑部ⅴ固定安装在激光反射板ⅴ上,所述激光反射板ⅴ与激光传感器ⅴ相对;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ⅴ、左右夹紧气缸ⅴ和抵靠气缸ⅴ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ⅴ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总高度测量机构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ⅵ、横梁ⅵ、下压气缸ⅵ、抵压板ⅵ、激光反射板ⅵ和激光传感器ⅵ;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ⅵ通过检测支架ⅵ竖向安装在底架上,检测上下气缸ⅵ的活塞杆与横梁ⅵ连接,所述横梁ⅵ的后端与检测支架ⅵ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激光反射板ⅵ和下压气缸ⅵ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ⅵ的前部,下压气缸ⅵ的活塞杆与抵压板ⅵ连接,所述抵压板ⅵ与横梁ⅵ上下滑动连接,所述激光传感器ⅵ装在抵压板ⅵ上,与激光反射板ⅵ相对;所述检测上下气缸ⅵ和下压气缸ⅵ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其中,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包括出料输送带、筛选气缸和筛选挡板;所述出料输送带通过出料支架水平安装在底架上,所述筛选挡板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出料输送带的右部中间位置,且沿出料输送带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筛选气缸安装在出料支架上,且靠近筛选挡板的左端,所述筛选气缸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电磁阀和用于驱动出料输送带作业的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通过人工手持测量工具分别对轴承衬套的外径、内径、壁厚、总高度和台阶高度五个参数进行测量不同,本发明包括进料输送机构、搬料机构、左右外径测量机构、前后外径测量机构、左右内径测量机构、前后内径测量机构、壁厚测量机构、总高度测量机构、台阶高度测量机构和出料输送机构,因此,作业时,首先将待检测的轴承衬套放置到进料输送机构上,若干轴承衬套按顺序向右运动,随后,搬料机构动作,将轴承衬套逐个向右搬运,从而依次实现对搬运的轴承衬套进行两个方向的外径、两个方向的内径、壁厚、总高度以及台阶高度五个参数的测量,最后,控制器将检测的数据与预先设置好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合格,筛选后从出料输送机构输出。由此可见,本发明检测机实现了对轴承衬套的自动化流水线检测作业,这与现有手工检测相比,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测量效率和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轴承衬套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对轴承衬套进行检测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进料输送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搬料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左右外径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前后外径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中左右内径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中前后内径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2中壁厚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总高度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中台阶高度测量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中出料输送机构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全自动轴承衬套检测机,包括底架19、安装在底架19左端的进料输送机构10、安装在底架19右端的出料输送机构18以及用于将进料输送机构10上的轴承衬套逐个向右搬运的搬料机构20。进料输送机构10与出料输送机构18之间的底架19上从左到右依次等间距设置有第一工位11、第二工位12、第三工位13、第四工位14、第五工位15、第六工位16和第七工位17。

第一工位11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左右方向外径测量的左右外径测量机构110;第二工位12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前后方向外径测量的前后外径测量机构120;第三工位13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左右方向内径测量的左右内径测量机构130;第四工位14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前后方向内径测量的前后内径测量机构140;第五工位15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壁厚测量的壁厚测量机构150;第六工位16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总高度测量的总高度测量机构160;第七工位17上安装有用于对由搬料机构20搬运来的轴承衬套进行台阶高度测量的台阶高度测量机构170。

结合图4,进料输送机构10包括进料输送带101、第一挡料气缸102、第一接近开关103、第二挡料气缸104、第二接近开关106、推料气缸105和送料板107。进料输送带101通过进料支架108水平安装在底架19上,用于向右输送轴承衬套;第一挡料气缸102、第一接近开关103、第二挡料气缸104和推料气缸105从左到右依次安装在进料支架108的右端,且靠近进料输送带101的后部边沿处;送料板107安装在进料支架108的右端,并与推料气缸105相对,从而在推料气缸105动作时,将轴承衬套推至送料板107上,便于搬料机构20的夹持搬运;第二接近开关106通过支架安装在推料气缸105与送料板107之间,用于感应其正下方有无轴承衬套。第一挡料气缸102、第二挡料气缸104和推料气缸105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驱动进料输送带101作业的驱动电机、第一接近开关103和第二接近开关106均与控制器电连接。作业时,第一挡料气缸102和第二挡料气缸104组合动作,从而确保在规定的时间间隔内只释放一个轴承衬套,而将其余的轴承衬套阻挡在左侧,即保证所有轴承衬套逐个向右输送,避免全部堆积到第二接近开关106的正下方。

结合图5,搬料机构20包括夹料组件201、夹料横梁202、前后驱动气缸203、支撑托板206、上下驱动气缸204、滑移托板205以及伺服电机207。夹料组件201有八个,并且从左到右等间距地安装在夹料横梁202上,该间距与上述各工位之间的间距相对应;每个夹料组件201均由夹料气缸2012和两个夹料爪2011组成,两个夹料爪中的其中一个夹料爪与夹料气缸2012的缸体固定连接,另一夹料爪则与夹料气缸2012的活塞杆连接,从而当该活塞杆在气压的作用下左右运动时,实现对轴承衬套的夹持。夹料横梁202通过滑轨组件与支撑托板206前后滑动连接,前后驱动气缸203装在支撑托板206上,用于驱动夹料横梁202前后滑动;支撑托板206通过导柱和导套与滑移托板205上下滑动连接,上下驱动气缸204安装在支撑托板206与滑移托板205之间,用于驱动支撑托板206上下滑动;滑移托板205通过滑轨组件与底架19左右滑动连接,伺服电机207安装在底架19上,通过丝杆208驱动滑移托板205左右滑动。

夹料气缸2012、前后驱动气缸203和上下驱动气缸204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伺服电机207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夹料气缸2012夹持轴承衬套后,在上下驱动气缸204、前后驱动气缸203和伺服电机207的组合作用下,依次完成上移、前移、右移、后移和下移的动作,从而将左侧的轴承衬套向右移动一个工位;重复该动作流程,可实现将轴承衬套间歇性向右搬运。

结合图6,左右外径测量机构11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ⅰ1101、横梁ⅰ1104、激光传感器ⅰ1103、激光反射板ⅰ1105、左卡爪ⅰ1106、右卡爪ⅰ1108以及左右卡紧气缸ⅰ1107。检测上下气缸ⅰ1101通过检测支架ⅰ11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ⅰ11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ⅰ1104连接,横梁ⅰ1104的右端通过滑轨组件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ⅰ1102上;激光传感器ⅰ1103、右卡爪ⅰ1108和左右卡紧气缸ⅰ1107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ⅰ1104的右部;左卡爪ⅰ1106位于横梁ⅰ1104的左端,且与左右卡紧气缸ⅰ1107的活塞杆连接;左卡爪ⅰ1106通过滑轨组件与横梁ⅰ1104左右滑动连接;激光反射板ⅰ1105安装在左卡爪ⅰ1106上,与激光传感器ⅰ1103相对,即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ⅰ1101和左右卡紧气缸ⅰ1107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ⅰ11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送料板107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一工位11后,检测上下气缸ⅰ1101驱动横梁ⅰ1104下移,到位后,左右卡紧气缸ⅰ1107驱使左卡爪ⅰ1106和右卡爪ⅰ1108将轴承衬套的外壁夹紧,开始进行测量;随后,激光传感器ⅰ1103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ⅰ11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左右方向外径的测量;最后,左右卡紧气缸ⅰ1107和检测上下气缸ⅰ11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7,前后外径测量机构12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ⅱ1201、横梁ⅱ1204、激光传感器ⅱ1203、激光反射板ⅱ1205、前卡爪ⅱ1206、后卡爪ⅱ1208以及前后卡紧气缸ⅱ1207。检测上下气缸ⅱ1201通过检测支架ⅱ12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ⅱ12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ⅱ1204连接,横梁ⅱ1204的后端通过滑轨组件可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ⅱ1202上;激光传感器ⅱ1203、后卡爪ⅱ1208和前后卡紧气缸ⅱ1207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ⅱ1204的后部;前卡爪ⅱ1206位于横梁ⅱ1204的前端,且与前后卡紧气缸ⅱ1207的活塞杆连接;前卡爪ⅱ1206通过滑轨组件与横梁ⅱ1204前后滑动连接;激光反射板ⅱ1205安装在前卡爪ⅱ1206上,与激光传感器ⅱ1203相对,即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ⅱ1201和前后卡紧气缸ⅱ1207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ⅱ12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一工位11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二工位12后,检测上下气缸ⅱ1201驱动横梁ⅱ1204下移,到位后,前后卡紧气缸ⅱ1207驱使前卡爪ⅱ1206和后卡爪ⅱ1208将轴承衬套的外壁夹紧,开始进行测量;随后,激光反射板ⅱ1205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ⅱ12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前后方向外径的测量;最后,前后卡紧气缸ⅱ1207和检测上下气缸ⅱ12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8,左右内径测量机构13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ⅲ1301、横梁ⅲ1304、左右涨紧气缸ⅲ1307、右撑爪ⅲ1308、左撑爪ⅲ1306、抵靠气缸ⅲ1309、抵靠支撑部ⅲ1311、激光反射板ⅲ1305和激光传感器ⅲ1303。

检测上下气缸ⅲ1301通过检测支架ⅲ13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ⅲ13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ⅲ1304连接,横梁ⅲ1304的右端通过滑轨组件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ⅲ1302上;左右涨紧气缸ⅲ1307和右撑爪ⅲ1308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ⅲ1304的右部;左撑爪ⅲ1306通过基座ⅲ1310和滑轨组件左右滑动地安装在横梁ⅲ1304的左端;基座ⅲ1310与左右涨紧气缸ⅲ1307的活塞杆连接;抵靠气缸ⅲ1309固定安装在基座ⅲ1310上,抵靠气缸ⅲ1309的活塞杆与激光反射板ⅲ1305连接;激光反射板ⅲ1305位于左、右撑爪ⅲ1306、1308之间,且通过滑轨组件与基座ⅲ1310左右滑动连接;抵靠支撑部ⅲ1311固定安装在激光反射板ⅲ1305上,用于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激光传感器ⅲ1303固定安装在横梁ⅲ1304的左端,且与激光反射板ⅲ1305相对,即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ⅲ1301、左右涨紧气缸ⅲ1307和抵靠气缸ⅲ1309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接,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ⅲ13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二工位12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三工位13后,检测上下气缸ⅲ1301驱动横梁ⅲ1304下移,到位后,左右涨紧气缸ⅲ1307驱使左撑爪ⅲ1306和右撑爪ⅲ1308朝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在轴承衬套的内部将其给撑紧;随后,抵靠气缸ⅲ1309动作,使抵靠支撑部ⅲ1311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开始进行测量;激光传感器ⅲ1303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ⅲ13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左右方向内径的测量;最后,抵靠气缸ⅲ1309、左右涨紧气缸ⅲ1307和检测上下气缸ⅲ13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9,前后内径测量机构14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ⅳ1401、横梁ⅳ1404、前后涨紧气缸ⅳ1407、后撑爪ⅳ1408、前撑爪ⅳ1406、抵靠气缸ⅳ1409、抵靠支撑部ⅳ1411、激光反射板ⅳ1405和激光传感器ⅳ1403。

检测上下气缸ⅳ1401通过检测支架ⅳ14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ⅳ14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ⅳ1404连接,横梁ⅳ1404的后端通过滑轨组件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ⅳ1402上;前后涨紧气缸ⅳ1407和后撑爪ⅳ1408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ⅳ1404的后部;前撑爪ⅳ1406通过基座ⅳ1410和滑轨组件前后滑动地安装在横梁ⅳ1404的前端;基座ⅳ1410与前后涨紧气缸ⅳ1407的活塞杆连接;抵靠气缸ⅳ1409固定安装在基座ⅳ1410上,抵靠气缸ⅳ1409的活塞杆与激光反射板ⅳ1405连接;激光反射板ⅳ1405位于前、后撑爪ⅳ1406、1408之间,且通过滑轨组件与基座ⅳ1410前后滑动连接;抵靠支撑部ⅳ1411固定安装在激光反射板ⅳ1405上,用于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激光传感器ⅳ1403固定安装在横梁ⅳ1404的前端,且与激光反射板ⅳ1405相对,即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ⅳ1401、前后涨紧气缸ⅳ1407和抵靠气缸ⅳ1409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ⅳ14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三工位13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四工位14后,检测上下气缸ⅳ1401驱动横梁ⅳ1404下移,到位后,前后涨紧气缸ⅳ1407驱使前撑爪ⅳ1406和后撑爪ⅳ1408朝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在轴承衬套的内部将其给撑紧;随后,抵靠气缸ⅳ1409动作,使抵靠支撑部ⅳ1411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开始进行测量;激光传感器ⅳ1403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ⅳ14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前后方向内径的测量;最后,抵靠气缸ⅳ1409、前后涨紧气缸ⅳ1407和检测上下气缸ⅳ14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10,壁厚测量机构15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ⅴ1501、横梁ⅴ1504、左右夹紧气缸ⅴ1507、右夹爪ⅴ1508、左夹爪ⅴ1506、抵靠气缸ⅴ1509、抵靠支撑部ⅴ1511、激光反射板ⅴ1505和激光传感器ⅴ1503。

检测上下气缸ⅴ1501通过检测支架ⅴ15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ⅴ15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ⅴ1504连接,横梁ⅴ1504的右端通过滑轨组件上下滑动地安装在检测支架ⅴ1502上;左右夹紧气缸ⅴ1507、右夹爪ⅴ1508和激光传感器ⅴ1503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ⅴ1504的右部;左夹爪ⅴ1506通过基座ⅴ1510和滑轨组件左右滑动地安装在横梁ⅴ1504的左部;基座ⅴ1510与左右夹紧气缸ⅴ1507的活塞杆连接;抵靠气缸ⅴ1509固定安装在基座ⅴ1510上,抵靠气缸ⅴ1509的活塞杆与激光反射板ⅴ1505连接;激光反射板ⅴ1505位于左夹爪ⅴ1506的左侧,并通过滑轨组件与基座ⅴ1510左右滑动连接;抵靠支撑部ⅴ1511固定安装在激光反射板ⅴ1505上,用于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激光反射板ⅴ1505与激光传感器ⅴ1503相对,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ⅴ1501、左右夹紧气缸ⅴ1507和抵靠气缸ⅴ1509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ⅴ15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四工位14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五工位15后,检测上下气缸ⅴ1501驱动横梁ⅴ1504下移,到位后,左右夹紧气缸ⅴ1507驱使左夹爪ⅴ1506和右夹爪ⅴ1508将轴承衬套的侧壁夹紧;随后,抵靠气缸ⅴ1509动作,使抵靠支撑部ⅴ1511抵靠在轴承衬套的内壁上,开始进行测量;激光传感器ⅴ1503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ⅴ15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壁厚的测量;最后,抵靠气缸ⅴ1509、左右夹紧气缸ⅴ1507和检测上下气缸ⅴ15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11,总高度测量机构16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ⅵ1601、横梁ⅵ1604、下压气缸ⅵ1609、抵压板ⅵ1611、激光反射板ⅵ1605和激光传感器ⅵ1603。检测上下气缸ⅵ1601通过检测支架ⅵ16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ⅵ16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ⅵ1604连接,横梁ⅵ1604的后端通过滑轨组件与检测支架ⅵ1602上下滑动连接;激光反射板ⅵ1605和下压气缸ⅵ1609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ⅵ1604的前部;下压气缸ⅵ1609的活塞杆与抵压板ⅵ1611连接,抵压板ⅵ1611通过滑轨组件与横梁ⅵ1604上下滑动连接;激光传感器ⅵ1603安装在抵压板ⅵ1611上,与激光反射板ⅵ1605相对,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ⅵ1601和下压气缸ⅵ1609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ⅵ16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五工位15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六工位16后,检测上下气缸ⅵ1601驱动横梁ⅵ1604下移,到位后,下压气缸ⅵ1609驱使抵压板ⅵ1611抵压在轴承衬套的顶部边沿处,开始对总高度进行测量;激光传感器ⅵ1603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ⅵ16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总高度的测量;最后,下压气缸ⅵ1609和检测上下气缸ⅵ16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12,台阶高度测量机构170包括检测上下气缸ⅶ1701、横梁ⅶ1704、下压气缸ⅶ1709、抵压板ⅶ1711、激光反射板ⅶ1705和激光传感器ⅶ1703。检测上下气缸ⅶ1701通过检测支架ⅶ1702竖向安装在底架19上,检测上下气缸ⅶ1701的活塞杆与横梁ⅶ1704连接,横梁ⅶ1704的后端通过滑轨组件与检测支架ⅶ1702上下滑动连接;激光反射板ⅶ1705和下压气缸ⅶ1709均固定安装在横梁ⅶ1704的前部;下压气缸ⅶ1709的活塞杆与抵压板ⅶ1711连接,抵压板ⅶ1711的左端安装有抵压部1712,用于抵压在轴承衬套下部台阶的顶面上,抵压板ⅶ1711的右端通过滑轨组件与横梁ⅶ1704上下滑动连接;激光传感器ⅶ1703装在抵压板ⅶ1711上,与激光反射板ⅶ1705相对,两者配对使用。

检测上下气缸ⅶ1701和下压气缸ⅶ1709均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激光传感器ⅶ1703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六工位16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第七工位17后,检测上下气缸ⅶ1701驱动横梁ⅶ1704下移,到位后,下压气缸ⅶ1709借助抵压板ⅶ1711驱使抵压部1712抵压在轴承衬套下部台阶的顶面上,开始对台阶的高度进行测量;激光传感器ⅶ1703将其与激光反射板ⅶ1705之间的间距传递给控制器,完成对轴承衬套台阶高度的测量;最后,下压气缸ⅶ1709和检测上下气缸ⅶ1701复位,等待对下一轴承衬套进行测量。

结合图13,出料输送机构18包括出料输送带181、筛选气缸183和筛选挡板182。出料输送带181通过出料支架184水平安装在底架19上,用于将测量完成的轴承衬套向右输送。筛选挡板182通过支撑架安装在出料输送带181的右部中间位置,且沿出料输送带181的长度方向设置,从而在筛选挡板182的前后两侧形成两个通道。筛选气缸183安装在出料支架184上,且靠近筛选挡板182的左端。筛选气缸183通过电磁阀与外部气源连通,电磁阀和用于驱动出料输送带181作业的驱动电机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搬料机构20将第七工位17上的轴承衬套搬运至该出料输送带181上后,轴承衬套在出料输送带181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经控制器比对数据后,如果该轴承衬套合格,筛选气缸183不动作,轴承衬套沿筛选挡板182的前侧通道输出;如果不合格,则筛选气缸183动作,向后推动轴承衬套,使其从筛选挡板182的后侧通道输出。

本发明轴承衬套检测机的工作原理是:

如图2和图3所示,首先,人工将需要检测的轴承衬套50按顺序放置到进料输送带101上,第一挡料气缸102和第二挡料气缸104组合动作,控制待测的轴承衬套逐个向右输送,当轴承衬套50到达第二接近开关106正下方时,推料气缸105动作,将该轴承衬套推至送料板107;

随后,夹料组件201、上下驱动气缸204、前后驱动气缸203和伺服电机207在控制器的作用下配合动作,进而实现夹料、上移、前移、右移、后移和下移的作业流程,完成将轴承衬套向右移动一个工位。如此循环,依次完成对轴承衬套的两个方向外径、两个方向内径、壁厚、总高度以及台阶高度五个参数的测量;

最后,当搬料机构20将测量完成的轴承衬套搬运至出料输送带181上后,控制器根据检测的数据与预先设置好的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合格。如果合格,筛选气缸183不动作,轴承衬套沿筛选挡板182的前侧通道输出;如果不合格,则筛选气缸183动作,向后推动轴承衬套,使其从筛选挡板182的后侧通道输出。换句话说,本发明检测机由电和气提供动力源,待通电、通气后,控制器控制各电磁阀、伺服电机及检测电子配件等按照指令工作,再由电磁阀控制气缸动作,进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检测流程及效果。

本发明检测机能够以20s/个的速度对轴承衬套进行流水线连续检测,检测精度可达到0.001mm。此外,本发明能够检测多种规格的轴承衬套,多位置检测,且具有声光报警功能,实时记录数据,智能筛选分类,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电磁阀、驱动电机、接近开关、控制器、滑轨组件、气缸、伺服电机、激光传感器和激光反射板均为目前市售产品,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内容,并结合本行业知识,完全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因此,其具体结构不再此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