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钼矿的选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78185发布日期:2019-05-28 20:31阅读:14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钼矿的选矿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选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钼矿的选矿方法。



背景技术:

斑岩型铜钼矿是世界铜、钼资源的主要来源,尤其对钼而言,总量近一半来源于铜钼矿石中伴生回收。我国大多斑岩型铜钼矿石品位低、嵌布粒度细、组分复杂等,增加了回收难度,部分低品位铜钼资源未能得到较好的综合回收,造成宝贵的资源浪费。

斑岩型铜矿石常伴生有钼,铜矿物主要是黄铜矿,钼矿物主要是辉钼矿,除了铜钼矿物之外,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易浮硫化矿物,如黄铁矿等。现有技术方案处理铜钼矿大多采用浮选法,铜钼矿的浮选方法一般有优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和混合浮选-再分离等工艺流程,在铜钼矿浮选过程中,通常在磨矿过程需要添加调整剂(主要是石灰)调节矿浆ph值至9~10,然后在精选作业继续添加调整剂,为了得到较高品位的铜品位,精选时ph需要调节至10甚至更高,但是当ph值过高时,钼回收率就显著降低,因此如何在保证铜品位的前提下提高钼回收率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钼矿的选矿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在保证铜品位的前提下显著提高铜钼混合精矿的质量与回收率,尤其是钼矿物回收率获得大幅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铜钼矿的选矿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对铜钼原矿进行磨矿处理;

步骤2、在磨矿处理过程中不向矿浆添加任何调整剂,使矿浆保持自然ph值,在自然ph值下进行混合浮选操作;

步骤3、在对矿浆进行粗选过程中向矿浆中依次加入铜钼矿捕收剂、起泡剂,进行铜钼混合浮选粗选、两次扫选得到尾矿;

步骤4、在进行混合精选过程中添加ph调整剂以及钼矿物活化剂,进行三次精选得到所需铜钼混合精矿。

在步骤3中,所加入的捕收剂为酯类有机药剂,包括硫代磷酸酯、丁基醚醇或硫氨脂,其总用量为20~50g/t原矿。

在步骤3中,所加入的起泡剂为松醇油,其用量为5~30g/t原矿。

在步骤4中,所加入的ph调整剂为石灰,其用量为10~50g/t原矿。

在步骤4中,所加入的钼矿物活化剂包括水玻璃、酸化水玻璃中的一种或两种;

且所加入的钼矿物活化剂的用量为100~500g/t原矿。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在保证铜品位的前提下显著提高铜钼混合精矿的质量与回收率,尤其是钼矿物回收率获得大幅提高,且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对矿石适应性也较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铜钼矿的选矿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铜钼矿的选矿方法流程示意图,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对铜钼原矿进行磨矿处理;

步骤2、在磨矿处理过程中不向矿浆添加任何调整剂,使矿浆保持自然ph值,在自然ph值下进行混合浮选操作;

步骤3、在对矿浆进行粗选过程中向矿浆中依次加入铜钼矿捕收剂、起泡剂,进行铜钼混合浮选粗选、两次扫选得到尾矿;

在该步骤中,所加入的捕收剂为酯类有机药剂,包括硫代磷酸酯、丁基醚醇或硫氨脂等,其总用量为20~50g/t原矿。

所加入的起泡剂为松醇油,其用量为5~30g/t原矿。

步骤4、在进行混合精选过程中添加ph调整剂以及钼矿物活化剂,进行三次精选得到所需铜钼混合精矿。

在该步骤中,所加入的ph调整剂为石灰,其用量为10~50g/t原矿。

所加入的钼矿物活化剂包括水玻璃、酸化水玻璃中的一种或两种;通过钼矿物活化剂可以调节矿浆,改善钼矿物表面活性,促进钼矿物疏水,增加钼矿物上浮,获得铜钼混合精矿;

具体实现中,所加入的钼矿物活化剂的用量为100~500g/t原矿。

下面以具体的实例对上述选矿方法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实例1、某铜钼矿原矿铜品位0.46%,钼品位0.044%,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中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及斑铜矿,含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

将该矿石采用湿式球磨机进行磨矿,磨矿产品粒度为-0.074mm占55~70%,采用油脂类有机药剂bkap作为捕收剂,松醇油作为起泡剂进行铜钼混合浮选,混合浮选包括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粗选捕收剂用量40g/t,起泡剂用量为20g/t,扫选药剂用量依次递减至粗选的三分之一;

混合精选一作业添加调整剂至少包括石灰,用量为50g/t,钼矿物活化剂至少包括水玻璃、酸化水玻璃中的一种,用量为200g/t,精选二、三作业适量添加调整剂,保持精选矿浆ph值,得到铜钼混合精矿。

实验室闭路结果为铜钼混合精矿含铜28.54%,铜回收率87.95%;含钼0.84%,钼回收率82.32%。

实例2、某铜钼矿原矿铜品位0.62%,钼品位0.037%,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该矿石中含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伴有少量斑铜矿、辉铜矿等,含钼矿物主要为辉钼矿。

将该矿石采用湿式球磨机进行磨矿,磨矿产品粒度为-0.074mm占55~70%,采用有机油脂类药剂bkap0作为捕收剂,松醇油作为起泡剂进行铜钼混合浮选,混合浮选包括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粗选捕收剂用量28g/t,起泡剂用量为15g/t,扫选药剂用量依次递减至粗选的三分之一;

混合精选一作业添加调整剂至少包括石灰,用量为50g/t,钼矿物活化剂至少包括水玻璃、酸化水玻璃中的一种,用量为200g/t,精选二、三作业适量添加调整剂,保持精选矿浆ph值,得到铜钼混合精矿。

实验室闭路结果为铜钼混合精矿含铜26.81%,铜回收率86.19%;含钼1.42%,钼回收率84.11%。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具有如下优点:

1、无需对原矿进行调浆处理,改善了粗选浮选环境,在粗选作业阶段提高了目的矿物上浮效率。

2、粗选作业采用铜钼矿特效捕收剂硫代磷酸酯、丁基醚醇、硫氨脂等,对铜矿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3、在混合精选作业添加目的矿物定向活化剂,增加目的矿物表面疏水性,提高目的矿物回收率。采用本方法所得的铜钼混合精矿铜品位一般在26%以上,铜回收率高于86%;钼品位在0.7%以上,钼回收率高于82%。

4、简化了操作程序,分选指标高且稳定,安全可靠,有利于进行工业化生产。

5、工艺适应性强,不仅可回收低品位、嵌布复杂的细粒铜钼矿物,显著提高了铜钼混合精矿的质量与回收率,尤其是钼矿物回收率获得大幅提高,且操作简单,可控性强,对矿石适应性也较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