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98752发布日期:2019-07-31 09:4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



背景技术:

医学中常常需要借助化验科室辅助医生的临床诊断,通过对病变体或者血液的化验结果进行诊断,其中通过患者的血液进行生化检验最为常见,生化检验过程中需要对患者的血液进行离心分层处理,首先将患者的血液导入至试管中,将试管安装于离心机上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后血液将分为四层并且由上至下依次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红细胞层,通过吸管吸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红细胞层,进行对应生化项目的检验,目前,普通的血液离心机无法将分层后的血液进行分装处理,而且直接通过吸管将各层液体进行吸出化验,在吸出的过程中,极易造成各层液体的混合,对化验的精确度将造成一定影响,为此,本发明人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的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其包括可拆卸布置的离心装置与装液部件,装液部件包括用于盛装血液的试管组件、用于将血液离心后层层导出的分装机构,试管组件可拆卸插设于分装机构的中部位置,试管组件与分装机构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隔离状态与导通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隔离状态,所述的离心装置内设置有用于将试管组件与分装机构之间由隔离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的自动控制装置;

所述的离心装置包括竖直布置的旋转机构,旋转机构的顶部偏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装液部件的夹持机构、旋转机构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缓冲的减震机构;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呈环形水平布置的底座,底座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同轴布置的环形外置凸台一,外置凸台一与底座的顶部齐平,底座上同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与底座同轴固定连接的环形底架、设置于底架上方并且与其同轴布置的顶架以及设置于底架与顶架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架进行支撑的支撑柱,顶架上端面同轴设置有与其匹配的顶盖,顶盖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插入装液部件的圆形装机口,装机口设置有两个并且沿顶盖的轴向对称布置;

所述底座上端面沿其径向设置有水平安装板一,安装板一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二,安装板一与顶盖之间转动设置有旋转主轴,旋转主轴与安装板二转动连接配合并且旋转主轴与底座同轴布置,旋转主轴的顶端固定套设有矩形旋转块,旋转块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的径向,旋转块沿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安装口并且安装口上下贯穿,装夹机构转动设置于安装口内,所述安装板一的下端面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至安装板一与安装板二之间,旋转电机与旋转主轴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旋转电机输出端上的主动带轮一、同轴固定套设于旋转主轴上的从动带轮一以及设置主动带轮一与从动带轮一之间并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一。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装夹机构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口内的方形承托块并且该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旋转块的宽度方向,承托块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装夹口并且装夹口的轴向平行于旋转主轴的轴向,初始状态下装夹口与装机口相对应,装液部件设置成与装夹口相适配的柱形结构并且装液部件的重心位于承托块转动轴的下方;

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同轴套设于底座外圆面上的环形充气圈,充气圈的外部同轴活动设置有环形挡板,挡板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用于对充气圈进行支撑的环形底板,挡板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环形外置凸台二,外置凸台二与外置凸台一间距布置,外置凸台一的下端面嵌设有活动布置的滚珠,滚珠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外置凸台一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滚珠与外置凸台二的上端面相抵触,挡板的外部同轴设置有锥形且两端开口布置的外壳,外壳锥形面构成的开口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外壳的上端开口与外置凸台二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外壳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旋转电机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外壳的上方活动设置有罩于旋转机构外部的保护罩,保护罩设置成开口向下布置的筒体结构并且与底座同轴布置,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装机口相对应的圆形敞口,所述保护罩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窥视孔;

所述保护罩的上端面设置有封堵组件,封堵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安装于保护罩上端面的圆柱形安装凸起,安装凸起上活动套设有用于对敞口进行封堵的封堵板,封堵板与安装凸起沿保护罩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安装凸起上设置有旋钮并且旋钮与安装凸起之间为转动连接配合,所述旋钮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一端与旋钮抵触、另一端与封堵板抵触并且压紧弹簧的弹力始终由旋钮指向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敞口相匹配的圆形凸台、上端面设置有提拉凸起并且提拉凸起与凸台相适配。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试管组件包括相互组合的外层管与内层管,外层管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管体结构、内层管为两端开口布置的管体结构,内层管嵌设于外层管的内部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连接配合,外层管的外圆面上同轴设置有外置台阶三并且外置台阶三靠近外层管的开口处,所述外层管的外圆面上开设有排放口一、排放口二、排放口三以及排放口四,排放口一、排放口二、排放口三以及排放口四由下至上螺旋布置,所述排放口一用于将红细胞层排出并且与红细胞层的底部相对应、排放口二用于将包细胞层排出并且与白细胞层的底部相对应、排放口三用于将血小板层排出并且与血小板层的底部相对应、排放口四用于将血浆层排出并且与血浆层的底部相对应。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分装机构包括与装夹口相匹配且两端开口的外筒体,与外层管相匹配并且两端开口的内筒体,内筒体与外试管构成沿其轴向的密封式滑动连接配合,外筒体与内筒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外筒体与装夹口之间设置有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开设于装夹口内壁上并且平行于其轴向的引导槽、设置于外筒体外圆面上并且平行于其轴向的引导块,引导槽设置有两个并且沿装夹口的轴向对称布置,引导块与引导槽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装夹口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引导槽内设置有限位凸块一并且限位凸块一靠近装夹口的下端开口处,所述引导块沿平行于外筒体轴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凸块一相匹配的限位台阶,限位台阶与限位凸块一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用于约束外筒体的限位组件一;

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同轴转动设置有环形旋转板,旋转板上端面设置有与外筒体固定连接的压紧圈,压紧圈与旋转板之间转动连接配合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旋转板与外置台阶三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二,限位组件二包括开设于外置台阶三外圆面上的限位凹槽二、设置于旋转板内圆面上并且与限位凹槽二相匹配的限位凸块二,限位组件二用于对外层管进行限位;

所述外筒体的顶端延伸至装夹口的下方,外筒体的底端同轴设置有衔接筒体并且两者固定连接,衔接筒体的底端设置有与其构成卡合式连接配合的底盖并且底盖为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底盖的底部同轴设置有延伸至其开口处的固定杆,固定杆上同轴套设有托板,托板上设置有试管筒,试管筒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托板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四个试管筒内分别坐落设置有分液试管一、分液试管二、分液试管三以及分液试管四,液试管一、分液试管二、分液试管三以及分液试管四活动穿过衔接筒体并且延伸至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的夹层处;

内筒体的外圆面上连接设置有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一、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二、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三以及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四,导管一的输入端与排放口一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a、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一的开口处,导管二的输出端与排放口二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b、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二的开口处,导管三的输出端与排放口三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c、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三的开口处,导管四的输出端与排放口四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d、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四的开口处,a>b>c>d,初始状态下,导管一与排放口一、导管二与排放口二、导管三与排放口三、导管四与排放口四均为错开状态;

所述旋转板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凸耳,凸耳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旋转板的轴向对称布置,限位凸块二位于两凸耳沿旋转板所在圆周方向连线的中部位置。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包括用于驱动凸耳绕着外筒体轴线转动的触发机构、用于驱动触发机构由初始状态切换至触发状态的抵推机构,触发机构设置于承托块与旋转块之间,抵推机构设置于旋转块与安装板与之间;

所述的触发机构位于安装口内,触发机构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凸耳一一对应,触发机构包括开设于承托块侧面的安装槽并且安装槽与承托块的上端面贯穿,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平行于旋转块布置的触发滑轨,触发滑轨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布置,触发滑轨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触发滑块并且两者沿平行于旋转块的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滑块向上延伸至承托块的上端面并且该端开设有与凸耳相匹配的卡槽,凸耳卡设于卡槽内;

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触发导杆,触发导杆上套设有升降滑块,升降滑块与触发导杆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升降滑块与触发滑块相对布置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滑块上的引导凸起、设置于触发滑块上的引导斜槽,引导斜槽与承托块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沿触发滑块的滑动方向逐渐增大,引导凸起与引导斜槽相匹配并且沿其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当升降滑块沿着触发导杆向下滑动时,引导凸起将对引导斜槽径向挤压,迫使触发滑块沿着触发滑轨进行滑动,所述触发导杆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安装槽的侧壁抵触、另一端与升降滑块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始终推动升降滑块沿着触发导杆向上滑动;

所述安装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承托块侧面固定连接的盖板,盖板上开设有与触发导杆相对应的避让口,升降滑块靠近避让口一端面设置有平行于旋转块宽度方向的转轴,转轴由避让口伸出并且与旋转块转动连接配合;

所述引导块上开设有销孔并且销孔与承托块下端面齐平布置,销孔内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配合的销杆。

作为本方案进一步的优化或者改进。

所述旋转主轴中空布置,旋转主轴的外圆面上开设有条形缺口,条形缺口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旋转主轴的轴向对称布置,抵推机构包括同轴设置于旋转主轴内部的升降筒,升降筒与旋转主轴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承托块的下方设置有与底盖相匹配的抵推托盘,抵推托盘与升降筒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杆,连接杆与条形缺口相匹配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旋转主轴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一端与旋转主轴的顶部抵触、另一端与升降筒相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二的弹力始终驱动升降筒沿着旋转主轴向下滑动;

所述的安装板一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内设置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同轴插入至旋转主轴的内部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固定套筒内部同轴活动设置有升降套筒,升降套筒的顶端与升降筒相抵触,升降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升降套筒内同轴设置有丝杆,丝杆与升降套筒之间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安装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三,安装板三上设置有抵推电机,抵推电机与丝杆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二,带传动组件二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抵推电机输出端上的主动带轮二、同轴固定套设于丝杆驱动端上的从动带轮二以及设置于主动带轮二与从动带轮二之间并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二。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将盛装有患者血液的试管放置于离心装置上进行离心分层处理,分装机构将分层后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红细胞层由上至下一一排出,实现了血液分层后的自动分装,便于检测人员对分装后的液体进行化验,提升了生化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机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高速离心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高速离心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动分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取液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离心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旋转机构与装夹机构的连接图。

图9为旋转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10为旋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旋转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旋转机构与装夹机构的配合图。

图13为装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旋转机构与减震机构的配合图。

图15为减震机构的爆炸视图。

图16为减震机构与旋转机构的配合图。

图17为减震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防护罩与减震机构的配合图。

图19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防护罩的爆炸示意图。

图21为装液部件与装夹机构的配合图。

图22为装液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试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外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外层管与内层管的配合图。

图26为分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7为分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8为分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9为分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0为分装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1为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2为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3为自动控制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4为触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5为触发机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6为触发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7为抵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8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9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0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1为抵推机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标示为:

100、离心装置;110、旋转机构;111a、底座;111b、外置凸台一;111c、滚珠;112a、底架;112b、支撑柱;112c、顶架;113a、顶盖;113b、装机口;114a、安装板一;114b、安装板二;115、旋转主轴;116、旋转块;117、安装口;118、旋转电机;119a、主动带轮一;119b、从动带轮一;119c、皮带一;120、装夹机构;121、承托块;122、装夹口;123、引导槽;124、限位凸块一;130、减震机构;131、充气圈;132、挡板;133、底板;134、外置凸台二;135、外壳;136、控制面板;140、保护罩;141、敞口;142、安装凸起;143、封堵板;144、旋钮;145、压紧弹簧;146、提拉凸起;147、窥视孔;

200、装液部件;210、试管组件;211、外层管;212、外置台阶三;213、内层管;214、排放口一;215、排放口二;216、排放口三;217、排放口四;220、分装机构;221、外筒体;222、内筒体;223a、引导块;223b、限位台阶;224a、旋转板;224b、限位凸块二;224c、限位凹槽二;224d、凸耳;225、压紧圈;226、衔接筒体;227、底盖;231、固定杆;232、托板;233、试管筒;234a、分液试管一;234b、分液试管二;234c、分液试管三;234d、分液试管四;235、导管一;236、导管二;237、导管三;238、导管四;

300、自动控制装置;310、触发机构;311、安装槽;312、触发滑块;313、卡槽;314、触发导杆;315、升降滑块;316、引导凸起;317、引导斜槽;318、复位弹簧一;319、盖板;319a、转轴;320、抵推机构;321、升降筒;322、抵推托盘;323、安装架;324、固定套筒;325、升降套筒;326、丝杆;327、抵推电机;328a、主动带轮二;328b、从动带轮二;328c、皮带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自动分装式医用血液离心机,其包括可拆卸布置的离心装置100与装液部件200,装液部件200包括用于盛装血液的试管组件210、用于将血液离心后层层导出的分装机构220,试管组件210可拆卸插设于分装机构220的中部位置,试管组件210与分装机构22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隔离状态与导通状态并且初始状态为隔离状态,所述的离心装置100内设置有用于将试管组件210与分装机构220之间由隔离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的自动控制装置300。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患者的血液定量导入至试管组件210中进行存储,将盛装有血液的试管组件210安装插入至分装机构220内,此时,试管组件210与分装机构220为隔离状态,而后,将试管组件210与分装机构220构成的装液部件200整体安装于离心装置100上,启动离心装置100,离心装置100启动带动装液部件200旋转,直至试管组件210中的血液离心分层,并且由上至下依次为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红细胞层,最后,自动控制装置300将试管组件210与分装机构220之间由隔离状态切换至导通状态,试管组件210将分层后的血液各层由上至下依次排出至分装机构220中进行独立盛放,用户将动力盛放的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红细胞层取出待用。

所述的离心装置100包括竖直布置的旋转机构110,旋转机构110的顶部偏心位置设置有用于安装装液部件200的夹持机构120、旋转机构11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缓冲的减震机构130,通过夹持机构120对装液部件200进行夹持固定,通过旋转机构110转动实现血液的离心处理。

所述的旋转机构110包括呈环形水平布置的底座111a,底座111a的外圆面上固定套设有同轴布置的环形外置凸台一111b,外置凸台一111b与底座111a的顶部齐平,底座111a上同轴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与底座111a同轴固定连接的环形底架112a、设置于底架112a上方并且与其同轴布置的顶架112b以及设置于底架112a与顶架112b之间并且用于对顶架112b进行支撑的支撑柱112b,顶架112c上端面同轴设置有与其匹配的顶盖113a,顶盖113a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插入装液部件200的圆形装机口113b,装机口113b设置有两个并且沿顶盖113a的轴向对称布置。

具体的,所述底座111a上端面沿其径向设置有水平安装板一114a,安装板一114a上方设置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安装板二114b,安装板一114a与顶盖113a之间转动设置有旋转主轴115,旋转主轴115与安装板二114b转动连接配合并且旋转主轴115与底座111a同轴布置,旋转主轴115的顶端固定套设有矩形旋转块116,旋转块116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底座111a的径向,旋转块116沿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位置开设有安装口117并且安装口117上下贯穿,装夹机构120转动设置于安装口117内。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旋转主轴115进行转动,所述安装板一114a的下端面设置有旋转电机118,旋转电机118的输出端竖直向上延伸至安装板一114a与安装板二114b之间,旋转电机118与旋转主轴115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带传动组件一,带传动组件一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旋转电机118输出端上的主动带轮一119a、同轴固定套设于旋转主轴115上的从动带轮一119b以及设置主动带轮一119a与从动带轮一119b之间并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一119c。

所述的装夹机构120包括转动设置于安装口117内的方形承托块121并且该转轴的轴向平行于旋转块116的宽度方向,承托块121上开设有上下贯穿的圆形装夹口122并且装夹口122的轴向平行于旋转主轴115的轴向,初始状态下装夹口122与装机口113b相对应,装液部件200设置成与装夹口122相适配的柱形结构并且装液部件220的重心位于承托块121转动轴的下方。

旋转机构110与装夹机构12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将装液部件200安装于装夹机构120上,启动旋转电机118,旋转电机118将带动主动带轮一119a转动,皮带一119c将主动带轮一119a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一119b,从动带轮一119b将带动旋转主轴115转动,旋转主轴115将带动旋转块116同步转动,旋转块116将带动装夹机构120、装液部件200进行离心运动,当旋转主轴115的转速逐渐增大时,装液部件200与承托块121将绕着其转动轴进行偏移横置,装液部件200中的血液实现离心分层。

旋转机构110在旋转过程中将产生一定的震动并且该震动将影响旋转机构110的稳定性,为此,所述的减震机构130包括同轴套设于底座111a外圆面上的环形充气圈131,充气圈131的外部同轴活动设置有环形挡板132,挡板132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用于对充气圈131进行支撑的环形底板133,挡板132的外圆面上同轴固定套设有环形外置凸台二134,外置凸台二134与外置凸台一111b间距布置,外置凸台一111b的下端面嵌设有活动布置的滚珠111c,滚珠111c设置有多个并且沿外置凸台一111b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滚珠111c与外置凸台二134的上端面相抵触,挡板132的外部同轴设置有锥形且两端开口布置的外壳135,外壳135锥形面构成的开口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外壳135的上端开口与外置凸台二134的下端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便于对旋转电机118的控制,所述外壳135的外圆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36,控制面板136与旋转电机118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

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136对旋转电机118进行控制,在控制面板136上可设置旋转电机118的转速以及运转时间,旋转电机110在运转的过程将产生一定的震动,充气圈131将对该震动进行吸收减震,避免了旋转电机110将震动传递至外壳135上。

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时,往往离心转速将达到3500r/min-4000r/min,获得较大转动势能的装液部件200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为了保证离心过程的安全性,所述外壳135的上方活动设置有罩于旋转机构110外部的保护罩140,保护罩140设置成开口向下布置的筒体结构并且与底座111a同轴布置,为了便于将装液部件200安装于装夹口122内,所述保护罩140的上端面开设有与装机口113b相对应的圆形敞口141,为了便于离心过程中的观察,所述保护罩140的外圆面上开设有窥视孔147。

具体的,在离心过程中需要将敞口141进行封闭处理,为此,所述保护罩140的上端面设置有封堵组件,封堵组件包括同轴固定安装于保护罩140上端面的圆柱形安装凸起142,安装凸起142上活动套设有用于对敞口141进行封堵的封堵板143,封堵板143与安装凸起142沿保护罩140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安装凸起142上设置有旋钮144并且旋钮144与安装凸起142之间为转动连接配合,所述旋钮144的外部套设有压紧弹簧145,压紧弹簧145一端与旋钮144抵触、另一端与封堵板143抵触并且压紧弹簧145的弹力始终由旋钮144指向封堵板143,所述封堵板143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敞口141相匹配的圆形凸台、上端面设置有提拉凸起146并且提拉凸起146与凸台相适配,

封堵组件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当需要将装液部件200安装于装夹口122上时,用户将提拉凸起146向上提拉并且使凸台由敞口141中撤出,封堵板143将沿着安装凸起142向上滑动并且压紧弹簧145逐渐压缩弹性势能增大,将封堵板143绕着安装凸起142转动并且与敞口141错位,使封堵板143解除对敞口141的封堵,此时,用户将装液部件200由敞口141安装于装夹口122内;安装完成后,转动封堵板143并且使其恢复对敞口141的封堵,采取本方案的意义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提升了旋转机构110的运转安全性。

所述的试管组件210包括相互组合的外层管211与内层管213,外层管211为开口向上布置的管体结构、内层管213为两端开口布置的管体结构,内层管213嵌设于外层管211的内部并且两者构成密封式滑动连接配合,外层管211的外圆面上同轴设置有外置台阶三212并且外置台阶三212靠近外层管211的开口处,为了便于将离心分层后的血液层层排出,所述外层管211的外圆面上开设有排放口一214、排放口二215、排放口三216以及排放口四217,排放口一214、排放口二215、排放口三216以及排放口四217由下至上螺旋布置,由于试管组件210中盛放了定量的血液,因此,血液离心后的各层位置将一定,所述排放口一214用于将红细胞层排出并且与红细胞层的底部相对应、排放口二215用于将包细胞层排出并且与白细胞层的底部相对应、排放口三216用于将血小板层排出并且与血小板层的底部相对应、排放口四217用于将血浆层排出并且与血浆层的底部相对应。

试管组件210在工作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为,将内层管213与外层管211组装为一体并且内层管213对排放口一214、排放口二215、排放口三216以及排放口四217进行密封,其次,将定量的患者血液导入至试管组件210中,而后,将试管组件210插入至分装机构220中,分装机构220由外部对排放口一214、排放口二215、排放口三216以及排放口四217进行封堵,此时,用户将内层管211取出,将组合完成的外层管211与分装机构220进行装机,开始对盛放于外层管211中的血液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结束后,自动控制装置300驱动分装机构220依次与排放口四217、排放口三216、排放口二215、排放口四214进行接通,血浆层、血小板层、白细胞层、红细胞层依次流入至分装机构220中独立盛装,实现了血液离心分层自动分装。

所述的分装机构220包括与装夹口122相匹配且两端开口的外筒体221,与外层管211相匹配并且两端开口的内筒体222,内筒体222与外试管211构成沿其轴向的密封式滑动连接配合,外筒体221与内筒体222的顶部固定连接,为了便于将分装机构220安装于装夹口122内,外筒体221与装夹口122之间设置有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开设于装夹口122内壁上并且平行于其轴向的引导槽123、设置于外筒体221外圆面上并且平行于其轴向的引导块223a,引导槽12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装夹口122的轴向对称布置,引导块223a与引导槽123相匹配并且沿平行于装夹口122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为了对外筒体221插入装夹口122进行限位,所述引导槽123内设置有限位凸块一124并且限位凸块一124靠近装夹口122的下端开口处,所述引导块223a沿平行于外筒体221轴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与限位凸块一124相匹配的限位台阶223b,限位台阶223b与限位凸块一124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用于约束外筒体221的限位组件一。

具体的,为了便于外层管211在排液过程中能够顺利与分装机构220接通,需要在将试管组件210插入至内筒体222时对其进行限位,为此,所述外筒体221的顶端同轴转动设置有环形旋转板224a,旋转板224a上端面设置有与外筒体221固定连接的压紧圈225,压紧圈225与旋转板224a之间转动连接配合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阻尼层,旋转板224a与外置台阶三212之间设置有限位组件二,限位组件二包括开设于外置台阶三212外圆面上的限位凹槽二224c、设置于旋转板224a内圆面上并且与限位凹槽二224c相匹配的限位凸块二224b,限位组件二用于对外层管211进行限位。

具体的,为了能够将外层管211离心分层后的血液层层排出,所述外筒体221的顶端延伸至装夹口122的下方,外筒体221的底端同轴设置有衔接筒体226并且两者固定连接,衔接筒体226的底端设置有与其构成卡合式连接配合的底盖227并且底盖227为一端开口的筒体结构,底盖227的底部同轴设置有延伸至其开口处的固定杆231,固定杆231上同轴套设有托板232,托板232上设置有试管筒233,试管筒233设置有四个并且沿托板232所在圆周方向阵列布置,四个试管筒233内分别坐落设置有分液试管一234a、分液试管二234b、分液试管三234c以及分液试管四234d,液试管一234a、分液试管二234b、分液试管三234c以及分液试管四234d活动穿过衔接筒体226并且延伸至外筒体221与内筒体222之间的夹层处。

更为具体的,内筒体222的外圆面上连接设置有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一235、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二236、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三237以及与其内部接通的导管四238,导管一235的输入端与排放口一214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222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a、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一234a的开口处,导管二236的输出端与排放口二215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222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b、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二234b的开口处,导管三237的输出端与排放口三216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222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c、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三234c的开口处,导管四238的输出端与排放口四217相齐平并且两者之间沿内筒体222所在圆周方向的距离为d、输出端延伸至分液试管四234d的开口处,a>b>c>d,初始状态下,导管一235与排放口一214、导管二236与排放口二215、导管三237与排放口三216、导管四238与排放口四217均为错开状态,在排液过程中,旋转外层管211,使导管四238与排放口四217、导管三237与排放口三216、导管二236与排放口二215、导管一235与排放口一214依次接通。

为了便于外层管211的旋转排液,所述旋转板224a的外圆面上设置有凸耳224d,凸耳224d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旋转板224a的轴向对称布置,限位凸块二224b位于两凸耳224d沿旋转板224a所在圆周方向连线的中部位置,自动控制装置300通过驱动凸耳224d绕外筒体221的轴向转动,实现外层管211的旋转排液。

分装机构220在分装液体的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当血液在外层管211中完成离心分层后,自动控制装置300驱动凸耳224d绕着外筒体221的轴线进行间断式偏转,第一次偏转带动外层管211转动并且使排放口四217与导管四238接通,血浆层离心液将由导管四238流入至分液试管四234d中;第二次偏移带动外层管211进一步转动并且使排放口三216与导管三237接通,血小板层离心液将由导管三237流入至分液试管三234c中;第三次偏转带动外层管211进一步转动并且使排放口二215与导管二236接通,白细胞层离心液将由导管二236流入至分液试管二234b中;最后一次偏转带动外层管211进一步转动并且使排放口一214与导管一235接通,红细胞层离心液将由导管一235流入至分液试管一234a中,而后,将底盖227与衔接筒体226分离并且竖直向下移动,使托板232、试管筒233同步移出,最后,将盛放由红细胞层的分液试管一234a、盛放有白细胞层的分液试管二234b、盛放有血小板层的分液试管三234c以及盛放有血浆层的分液试管四234d由对应的试管筒233中取出待用。

为了能够驱动凸耳224d进行自动间断式偏转,所述的自动控制装置300包括用于驱动凸耳224d绕着外筒体221轴线转动的触发机构310、用于驱动触发机构310由初始状态切换至触发状态的抵推机构320,触发机构310设置于承托块121与旋转块116之间,抵推机构320设置于旋转块116与安装板与114a之间。

所述的触发机构310位于安装口117内,触发机构310设置有两个并且与凸耳224d一一对应,触发机构310包括开设于承托块121侧面的安装槽311并且安装槽311与承托块121的上端面贯穿,安装槽311的槽底开设有平行于旋转块116布置的触发滑轨,触发滑轨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布置,触发滑轨内设置有与其匹配的触发滑块312并且两者沿平行于旋转块116的长度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触发滑块312向上延伸至承托块121的上端面并且该端开设有与凸耳224d相匹配的卡槽313,凸耳224d卡设于卡槽313内,通过驱动触发滑块312沿着触发滑轨滑动,实现凸耳224d的转动。

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触发滑块312沿着触发滑轨进行滑动,所述安装槽311内设置有竖直布置的触发导杆314,触发导杆314上套设有升降滑块315,升降滑块315与触发导杆314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升降滑块315与触发滑块312相对布置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引导组件,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升降滑块315上的引导凸起316、设置于触发滑块312上的引导斜槽317,引导斜槽317与承托块121下端面之间的距离沿触发滑块312的滑动方向逐渐增大,引导凸起316与引导斜槽317相匹配并且沿其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当升降滑块315沿着触发导杆314向下滑动时,引导凸起316将对引导斜槽317径向挤压,迫使触发滑块312沿着触发滑轨进行滑动,为了便于升降滑块315的复位,所述触发导杆314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318,复位弹簧一318的一端与安装槽311的侧壁抵触、另一端与升降滑块315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318的弹力始终推动升降滑块315沿着触发导杆314向上滑动。

更为具体的,由上述可知,承托块121与旋转块116之间为转动连接配合,因此,所述安装槽311的开口处设置有与承托块121侧面固定连接的盖板319,盖板319上开设有与触发导杆314相对应的避让口,升降滑块315靠近避让口一端面设置有平行于旋转块116宽度方向的转轴319a,转轴319a由避让口伸出并且与旋转块116转动连接配合。

本方案通过驱动装液部件200以及承托块121整体竖直向上运动,实现升降滑块315沿着触发导杆314相对向下滑动,从而使得触发滑块312沿着触发滑轨进行滑动。

为了对装液部件200与承托块121进行固定,所述引导块223a上开设有销孔并且销孔与承托块121下端面齐平布置,销孔内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配合的销杆,在将装液部件200进行装机时,将销杆拔出;装机完毕后,将销杆插入销孔。

为了能够驱动装液部件200以及承托块121整体竖直向上运动,实现触发机构310的触发,所述旋转主轴115中空布置,旋转主轴115的外圆面上开设有条形缺口,条形缺口设置有两个并且沿旋转主轴115的轴向对称布置,抵推机构320包括同轴设置于旋转主轴115内部的升降筒321,升降筒321与旋转主轴115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承托块121的下方设置有与底盖227相匹配的抵推托盘322,抵推托盘322与升降筒32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连接杆,连接杆与条形缺口相匹配并且两者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通过驱动升降筒321沿着旋转主轴115竖直向上滑动,实现抵推托盘322对装液部件200的向上驱动,为了便于升降筒321的复位,所述旋转主轴115内设置有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一端与旋转主轴115的顶部抵触、另一端与升降筒321相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二的弹力始终驱动升降筒321沿着旋转主轴115向下滑动。

具体的,所述的安装板一114a下端面设置有安装架323,安装架323内设置有固定套筒324,固定套筒324同轴插入至旋转主轴115的内部并且两者转动连接配合,固定套筒324内部同轴活动设置有升降套筒325,升降套筒325的顶端与升降筒321相抵触,升降套筒325与固定套筒324之间沿其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升降套筒325内同轴设置有丝杆326,丝杆326与升降套筒325之间构成螺纹连接配合,安装架323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板三,安装板三上设置有抵推电机327,抵推电机327与丝杆326的驱动端之间设置有带传动组件二,带传动组件二包括同轴固定套设于抵推电机327输出端上的主动带轮二328a、同轴固定套设于丝杆326驱动端上的从动带轮二328b以及设置于主动带轮二328a与从动带轮二328b之间并且用于连接两者的皮带二328c。

自动控制机构300驱动凸耳224d绕着外筒体221的轴向转动,具体表现为,抵推电机327启动运转,抵推电机327将带动主动带轮二328a转动,皮带二328c将主动带轮二328a的动力传递至从动带轮二328b并且带动从动带轮二328b转动,从动带轮二328b将带动丝杆326转动,丝杆326将驱动升降套筒325沿着固定套筒324向上滑动,升降套筒325带动升降筒321同步向上运动,升降筒321将带动抵推托盘322同步向上运动,抵推托盘322将带动装液部件200以及承托块121整体向上运动,升降滑块315沿着触发导杆314相对向下滑动,复位弹簧一318引导凸起316将迫使触发滑块312沿着触发滑轨滑动,卡槽313将带动凸耳224d绕着外筒体221转动,将外层管211与分装机构220接通,并且将离心后的血液层层导出分装,由于需要使凸耳224d间断式转动,因此,抵推电机327间断式启动并且驱动抵推托盘322间断式向上运动,分装结束后,驱动电机327反向运转并且在复位弹簧二的弹力作用下,升降筒321沿着旋转主轴115向下运动复位,复位弹簧一318的弹力驱动升降滑块315沿着触发导杆314向上滑动复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