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风式选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55898发布日期:2020-06-09 21:42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风式选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旋风式选粉机。



背景技术:

旋风式选粉机能够将混合粉末中的粗粉末和细粉末有效的分离,其广泛的应用于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的煤磨、生料中卸烘干磨及水泥磨系统中。工业中涉及粗细粉末分离多采用旋风式选粉机,通常设计为撒料盘结合转筒形式配合风机产生的气流,利用粗细粉末在撒料盘转动时所受重力、气动曳力及惯性离心力的不同实现粗细分离,其中粗粉沉降,细粉则随气流运动至出料口向外输送。

目前,旋风式选粉机均只适用于密度较大的水泥颗粒,而不能很好应用于对流速流量要求较高的粉末连续输送过程中,例如干法脱硫塔所需的生石灰粉输送管道。并且现有技术中旋风式选粉机结构过于复杂,能耗高,维护麻烦。有鉴于此,发明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式选粉机,旨在改善旋风式选粉机结构复杂,且不适用于对流速流量要求较高的粉末在连续输送过程中进行分离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旋风式选粉机,用以使混合粉末分离成粗粉末和细粉末,所述旋风式选粉机包含:

分离机构,其包括内置有分离腔的本体,以及螺旋配置且和所述分离腔的上部相连通的进料管;

供料机构,其用以把所述混合粉末通过所述进料管吹入所述分离腔;

出料机构,其包括配置在所述分离腔的侧壁,且和所述分离腔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

所述供料机构能够把所述混合粉末通过所述进料管吹入所述分离腔,所述混合粉末能够沿着所述进料管螺旋活动,以使所述混合粉末初步分离成粗粉末和细粉末;并能够进入所述分离腔螺旋活动,以使细粉末自所述第一出料通道喷出,以使所述粗粉末收集于所述分离腔的底部。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腔为呈旋转体形状的容腔。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腔的底部由上往下逐渐向中间收拢,所述出料机构包括配置于所述分离腔的最底部,且用以排出粗粉末的第二出料通道,以及包括能够密封所述第二出料通道的密封件。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料管沿着所述分离腔的第一切线方向连通于所述分离腔,第一出料通道沿着所述分离腔的第二切线方向连通于所述分离腔。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腔为底部呈倒锥形上部呈圆柱形的腔。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进料管的螺旋环绕的螺旋直径是所述分离腔的内径的1.5倍至2倍。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腔的最大高度,与所述分离腔的内径的比值为1.5~2.4。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分离腔的倒锥形底部的横截面的夹角为100°~120°。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料机构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且用以防止粗粉末进入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的滤网。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配置于所述第一出料通道,用以清洁所述滤网的清洁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式选粉机能够有效的将混合粉末分离成粗粉末和细粉末。具体地,供料机构能够把混合粉末通过进料管吹入分离腔,混合粉末能够沿着进料管螺旋活动,以使混合粉末初步分离成粗粉末和细粉末;并能够进入分离腔螺旋活动,以使细粉末自第一出料通道喷出,以使粗粉末收集于分离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旋风式选粉机不仅能够有效的将混合粉末分离成粗粉末和细粉末,而且能够适用于密度较小的生石灰之类的粉末,并且能够适用于流速较高,流量较大的粉末输送管道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旋风式选粉机在第一视角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旋风式选粉机在第一视角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旋风式选粉机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1-分离机构;2-出料机构;3-进料管;4-本体;5-分离腔;6-第一出料通道;7-滤网;8-清洁机构;9-第二出料通道;10-密封件;11-开口;12-盖板;d1-螺旋直径;d2-内径;l-最大高度;φ-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风式选粉机包含:

分离机构1,其包括内置有分离腔5的本体4,以及螺旋配置且和分离腔5的上部相连通的进料管3;

供料机构,其用以把混合粉末通过进料管3吹入分离腔5;

出料机构2,其包括配置在分离腔5的侧壁,且和分离腔5相连通的第一出料通道6;

供料机构能够把混合粉末通过进料管3吹入分离腔5,混合粉末能够沿着进料管3螺旋活动,以使混合粉末初步分离成粗粉末和细粉末;并能够进入分离腔5螺旋活动,以使细粉末自第一出料通道6喷出,以使粗粉末收集于分离腔5的底部。

具体地,供料机构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可以采用正压风机,鼓风机等能够产生气流并带动混合粉末前进的设备,在此不再赘述。包含粗粉末和细粉末的混合粉末随着气流带入进料管3,并沿着进料管3螺旋前进。在前进过程中由于离心作用,粗粉末被甩开至远离旋转轴一侧的管壁上,细粉末漂浮在气流中,完成初步分离。初步分离的混合粉末进入分离腔5内继续螺旋活动,粗粉末被甩至分离腔5的内壁上,因为受重力作用粗粉末沿着管壁向下滑落至分离腔5的底部;细粉末所受到的气动曳力足以抵消重力,因此细粉末能够漂浮在分离腔5中跟随气流继续螺旋活动,最后随着气流从第一出料通道6喷出。

将第一出料通道6设置在分离腔5的侧壁而不向内延伸,能够使细粉末更好的从第一出料通道6喷出,而不会发生细粉末一直在分离腔5的内部螺旋活动无法从第一出料通道6喷出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了该旋风式选粉机的分离率,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由图1、图2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管3采用单圈设置,环绕于主体的上部,不仅制作简单,而且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初步分离的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料管3呈螺旋状,自上而下螺旋下降设置,使进料管3保持一致的螺旋直径d1,让气流的速度始终保持一致。进料管3还可以采用螺旋直径d1由大而小的螺旋配置,使粗粉末在进入送料管后所需要的向心力越来越大,由于离心作用与细粉末发生,以取得更好的初步分离效果。

由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腔5为呈旋转体形状的容腔。具体地,分离腔5的形状设置为旋转体的形状,能够使气流在分离腔5内更好的螺旋活动,用以使细粉末能够漂浮在气流中。分离腔5可以设置成中间宽两头窄的橄榄型,便于气流在中间部分流速降低,使粗粉末更容易下降;也可以设置呈倒锥形使气流由上往下螺旋活动的过程中,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流速,使细粉末能够漂浮在气流中,随着气流从第一出料通道6喷出。

由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腔5的底部由上往下逐渐向中间收拢,出料机构2包括配置于分离腔5的最底部,且用以排出粗粉末的第二出料通道9,以及包括能够密封第二出料通道9的密封件10。具体地,将分离腔5的底部设置为漏斗状,有利于收集粗粉末;在漏斗状最底部设置第二出料通道9,可以使粗粉末很方便的从分离腔5中排出。为了保证混合粉末的分离效果,在机器运行是需要将第二出料通道9封住,使气流全部从第一出料通道6流出。该密封件10可以采用螺纹固定于主体,以密封第二出料通道9;也可以过盈配合的塞子直接将第二出料通道9堵住;还可以采用阀门的形式,将阀门配置在主体上,旋风式选粉机运行时将阀门关闭,是第二出料通道9密封,使细粉末只能随着气流从第一出料通道6流出。

由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管3沿着分离腔5的第一切线方向连通于分离腔5,第一出料通道6沿着分离腔5的第二切线方向连通于分离腔5。具体地,进料管3的管腔相切于分离腔5,使初步分离的混合粉末能够沿着切向射入分离腔5,以减少在进入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第一出料通道6与分离腔5相切,使细粉末能够随着气流,流畅的从分离腔5进入第一出料通道6,使喷出的带有细粉末的气流具有较高的流速。由图3所示,第一切线方向与第二切线方向相互平行,自进料管3进入分离腔5的方向与自分离腔5进入第一出料通道6的方向相反,能够取得更好的分离效果,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由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腔5为底部呈倒锥形,上部呈圆柱形的容腔。具体地,采用规则的圆柱形容腔,并设置有漏斗状的底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由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主体设置有与分离腔5相连通的开口11,分离机构1包括能够密封该开口11且配置于本体4的盖板12。该开口11用以旋风式选粉机的检修,清理维护。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由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进料管3的螺旋环绕的螺旋直径d1是分离腔5的内径d2的1.5倍至2倍,优选为1.75。具体地,经过多次试验,当螺旋直径d1与内径d2的比值d1/d2为1.5~2时,混合粉末在进料管3中的初步分离效果最好。

由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腔5的最大高度l,与分离腔5的内径d2的比值l/d2为1.5~2.4,优选为2。

由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离腔5的倒锥形底部的横截面的夹角φ为100°~120°,优选为110°。具体地,下面表1给出了不同的高径比l/d2结合不同夹角φ,对生石灰的粗粉末和细粉末组成的混合粉末进行分离测试的实验结果。细分回收率为从混合粉末中分离出来并从第一出料通道6排出的细分末占混合粉末的重量百分比。

表1高径比l/d2与夹角φ对细粉回收率的影响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料机构2包括配置于第一出料通道6,且用以防止粗粉末进入第一出料通道6的滤网7。具体地,经过送料管的初步分离,以及分离筒的二次分离,已经达到80%以上的分离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率,在第一出料通道6安装带有网孔的滤网7,使分离效果更好。

由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出料机构2还包括配置于第一出料通道6,用以清洁滤网7的清洁机构8。具体地,滤网7的网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会被粗粉末堵住,影响旋风式选粉机的分离效果和分离效率,因此在第一出料通道6外侧安装一个带有开关且连接有正压气源的吹气口,在旋风式选粉机不使用时从出料通道外侧向分离腔5中吹气,即将堵住网孔的粗粉末吹入分离腔5底部,以清洁滤网7,使滤网7保持通畅,保证分离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有配置于滤网7表面的刷子,以及用以驱动算子在滤网7表面活动的电机,该电机驱动刷子从滤网7表面扫过,以清洁滤网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