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流分选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181发布日期:2020-09-29 09:42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涡流分选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分选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涡流分选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涡流分选机用于分选有色金属、铁等金属的混合颗粒,利用交变磁场对有色金属内部产生涡流,使有色金属产生远离交变磁场的斥力,把有色金属从混合颗粒中分选出来。现有的交变磁场的产生依靠高速转动的磁辊来产生,混合颗粒随传送带运动至磁辊的上侧产生反向斥力跳动进行分离,但现有的磁辊和传送带的转轴的安装结构不够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希望有一种方便安装的涡流分选机的传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涡流分选传送装置,可以使安装更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涡流分选传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传送主动辊和磁辊,所述传送主动辊和磁辊互相平行,所述传送主动辊和磁辊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磁辊的外周套有从动管,所述从动管与所述磁辊共轴设置,所述从动管与所述磁辊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从动管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板,所述转动支撑板与所述磁辊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传送主动辊与所述从动管上绕接有分选皮带,所述从动管套接于所述转动支撑板的外周,所述从动管的外周的两端均套接有压管环,所述压管环通过螺钉与所述从动管和所述转动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分选皮带设于两个所述压管环之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管环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压管半环,所述两个压管半环开口相对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从动管为绝缘材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磁辊包括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与所述机架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中间轴的中部的外周设有磁铁安装区,所述磁铁安装区上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磁铁环,所述磁铁环包括周向均布的多个永磁铁;所述磁铁安装区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支撑区,所述支撑区上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支撑板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永磁铁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永磁铁的截面形状呈凸型,多个所述永磁铁沿中间轴的周向依次上下翻转交错嵌合形成所述磁铁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于所述磁辊的下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的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设有轴线沿上下方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下端设有凸出于所述调节座的下侧的调节部,所述调节杆的上端轴向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调节杆可周向转动,所述调节座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于所述螺纹孔的上侧,所述支撑座的下侧插接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导向孔导向连接,所述支撑座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和所述后半部分别设于所述从动管的轴线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前半部和所述后半部均包括所述调节座、所述调节杆、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撑轮,所述前半部的支撑轮设于所述从动管的轴线的前侧,所述后半部的支撑轮设于所述从动管的轴线的后侧,所述支撑轮的外周设有与所述从动管的外周形状匹配设置的圆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孔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支撑座的下侧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下侧,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位置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分选皮带绕接在传送主动辊和从动管上,混合颗粒在分选皮带上从传送主动辊的一侧流向从动管的一侧,从动管和磁辊套接,高速转动的磁辊产生交变磁场,有色金属颗粒移动到磁辊的上侧时,有色金属颗粒斜向上跳动飞出分选皮带,非有色金属则顺着分选皮带和从动管向下掉落;磁辊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板,从动管可从左侧或右侧套在转动支撑板上,然后用压管环套在从动管的外周,并用螺钉把压管环和从动管固定在转动支撑板上即可,方便安装。本实用新型用于有色金属颗粒分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磁辊和从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磁辊上的永磁铁排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和从动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31-机架、33-磁辊、34-从动管、35-转动支撑板、37-压管环、38-中间轴、39-永磁铁、40-第一轴承、41-支撑组件、42-调节座、43-调节杆、44-支撑座、45-支撑轮、46-圆弧面、47-第一限位部、48-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这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体地:

一种涡流分选传送装置,包括机架31,所述机架31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传送主动辊和磁辊33,所述传送主动辊和磁辊33互相平行,所述传送主动辊和磁辊33均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磁辊33的外周套有从动管34,所述从动管34与所述磁辊33共轴设置,所述从动管34与所述磁辊33之间设有转动间隙,所述从动管34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转动支撑板35,所述转动支撑板35与所述磁辊33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传送主动辊与所述从动管34上绕接有分选皮带,所述从动管34套接于所述转动支撑板35的外周,所述从动管34的外周的两端均套接有压管环37,所述压管环37通过螺钉与所述从动管34和所述转动支撑板35固定连接,所述分选皮带设于两个所述压管环37之间。

分选皮带绕接在传送主动辊和从动管34上,在传送主动辊的一侧设有分选皮带张紧装置,传送主动辊连接传送电机,混合颗粒在分选皮带上从传送主动辊的一侧流向从动管34的一侧,从动管34和磁辊33套接,磁辊33的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轴承座与机架31连接,磁辊33连接另一个高速电机,高速转动的磁辊33产生交变磁场,有色金属颗粒移动到磁辊33的上侧时,有色金属颗粒斜向上跳动飞出分选皮带,非有色金属则顺着分选皮带和从动管34向下掉落。磁辊33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支撑板35,从动管34可从左侧或右侧套在转动支撑板35上,然后用压管环37套在从动管34的外周,并用螺钉把压管环37和从动管34固定在转动支撑板35上即可,方便安装。压管环37还起到对分选皮带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压管环37包括两个分体设置的压管半环,所述两个压管半环开口相对设置。两个压管半环形成压管环37,两个压管半环方便可分别压在从动管34上,可允许压管半环或从动管34降低加工精度,压管半环也可以压紧从动管34。如果整个压管环37套入从动管34,则可能出现压管环37压不紧从动管34或套不进从动管34的情况,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从动管34为绝缘材料。从动管34和磁辊33相对转动,一些导电材料受磁辊33的交变磁场的影响会加热,浪费能量,而采用绝缘材料,例如塑料管,则不会出现发热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磁辊33包括中间轴38,所述中间轴38与所述机架3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中间轴38的中部的外周设有磁铁安装区,所述磁铁安装区上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有多个磁铁环,所述磁铁环包括周向均布的多个永磁铁39;所述永磁铁39的磁极沿左右方向设置,所述磁铁环上相邻的两个永磁铁39的磁极方向相反,相邻两个磁铁环上的相靠的两个永磁铁39的磁极方向相反;所述磁铁安装区的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支撑区,所述支撑区上套接有第一轴承40,所述转动支撑板35与所述第一轴承40的外圈连接。磁铁安装区安装有多个由多个永磁铁39组成的磁环。永磁铁39的磁极分布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这里不再详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永磁铁39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永磁铁39的截面形状呈凸型,多个所述永磁铁39沿中间轴38的周向依次上下翻转交错嵌合形成所述磁铁环。相邻两个永磁铁39上下翻转拼接,多个永磁铁39拼接形成磁铁环,永磁铁39上设有安装孔,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在中间轴38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31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撑组件41,多个所述支撑组件41沿左右方向间隔排列于所述磁辊33的下侧,所述支撑组件41包括与所述机架31固定连接的调节座42,所述调节座42内设有轴线沿上下方向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调节杆43,所述调节杆43的下端设有凸出于所述调节座42的下侧的调节部,所述调节杆43的上端轴向固定连接有支撑座44,所述支撑座44与所述调节杆43可周向转动,所述调节座42内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设于所述螺纹孔的上侧,所述支撑座44的下侧插接于所述导向孔内,所述支撑座44与所述导向孔导向连接,所述支撑座44的上侧转动连接有支撑轮45,所述支撑轮45的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

在混合颗粒的摩擦下,分选皮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为磨损需要更换。现有的取下或装上分选皮带时需要把整个从动管34和磁辊33拆下才能取出分选皮带,装拆麻烦。本技术在机架31上设置多个支撑组件41,转动调节杆43的调节部可以使调节杆43带动支撑座44向上运动,支撑轮45顶住从动管34的外周进行支撑。以高速电机连接在磁辊33的左端为例,当需要更换分选皮带时,先调节位于右侧的支撑组件41顶住从动管34,拆除连接磁辊33的右端的轴承座,把分选皮带的左侧靠右收拢,露出从动管34的左侧,然后调节位于左侧的支撑组件41顶住从动管34,调节右侧的支撑组件41向下松开,把分选皮带取出;安装分选皮带时按以上步骤倒序安装即可。使用支撑组件41对从动管34进行支撑后,不需把整个从动管34和磁辊33拆出,可以减少维修人员,安装方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41包括前半部和后半部,所述前半部和所述后半部分别设于所述从动管34的轴线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前半部和所述后半部均包括所述调节座42、所述调节杆43、所述支撑座44和所述支撑轮45,所述前半部的支撑轮45设于所述从动管34的轴线的前侧,所述后半部的支撑轮45设于所述从动管34的轴线的后侧,所述支撑轮45的外周设有与所述从动管34的外周形状匹配设置的圆弧面46。在从动管34的轴线的前侧和后侧的进行支撑,可提高支撑的稳定性。圆弧面46与从动管34的形状匹配,增加支撑轮45与从动管34的接触面积,减少从动管34表面的形变。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孔的上侧设有第一限位部47,所述支撑座44的下侧设有第二限位部48,所述第二限位部48设于所述第一限位部47的下侧,所述第二限位部48与所述第一限位部47位置正对设置。为了使调节支撑座44的高度时限制在一定高度内,以免支撑座44过高抬起从动管34和磁辊33,设置第一限位部47和第二限位部48,支撑座44的调节高度进行限高。第一限位部47可以为沿上下方向设置的调节螺丝,第二限位部48可以为固定在支撑座44的限位块,调节螺丝可以在首次调节到适应从动管34的高度后不动,以后拆装分选皮带时第二限位部48上升顶到调节螺丝即到达支撑的合理高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