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95087发布日期:2020-09-04 12:1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研磨分离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喷丸是由金属氧化物经过“电熔”处理制造而成的。其内部结构的特征是氧化锆晶相呈迭瓦状紧密排列在二氧化硅玻璃相中。这种结合产生的高硬度使陶瓷弹丸具有极高的抗冲击强度。

陶瓷砂(丸)可应用于:工件表面的喷砂预处理及表面喷砂抛光处理(如:不锈钢),模具、冲模及工件的喷砂清洗;金属或塑料工件的喷丸强化、喷丸成型、表面抛光、应力消除、除锈、除毛刺等。其应用领域包括铸造、汽车、航空、玻璃制造、轮胎或塑胶行业等。

而在陶瓷喷丸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的规格有所不同,在进行收集时需要进行各个规格的分离工作,而目前的分离设备为多层多仓式,占有较大的空间,对于小空间的工作场地来说具有一定的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过滤筒,所述收纳箱凹陷面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振动器,两个所述振动器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与过滤筒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凹陷面固定连接有滤网组,所述过滤筒内圈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断板,所述阻断板的底面与滤网组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过滤筒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轴承,所述阻断板的顶端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分别贯穿阻断板和滤网组并延伸至轴承的内部,所述转动杆底端的外表面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与阻断板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过滤筒的底端开设有第一下料口,所述收纳箱的凹陷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料口相连通的第二下料口,所述收纳箱的右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处安装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第一滑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干燥盒,所述干燥盒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箱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三角形垫板,所述垫板竖直高度值低的一端靠近出料管处。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组为三组孔径值的滤网,每组所述孔径值的滤网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处于相对称位置,六个所述滤网将滤网组进行六等分。

进一步地,所述阻断板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一组滤网面积相同的槽口。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为可调节式单仓结构,占地面较小,即使是工作场地较小的场所也可以使用。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通过设置弹簧,使振动器在进行震动时与第一滑槽之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不会产生刮损,通过设置垫板,可以使筛选后的颗粒流向出料管一端,通过设置干燥盒,可以保证颗粒的干燥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的结构,其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好用且实用的效果,较现有的技术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从而较为适于实用,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箱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箱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过滤组的细节示意图。

图中:1收纳箱、2过滤筒、3第一滑槽、4振动器、5弹簧、6滤网组、7轴承、8转动杆、9把手、10阻断板、11第二滑槽、12滑块、13干燥盒、14垫板、15第一下料口、16第二下料口、17出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所述装置的实施例。但是,该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对本实用新型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包括收纳箱1和过滤筒2,收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干燥盒13,干燥盒13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防止分离后的颗粒受潮影响使用。收纳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三角形垫板14,垫板14竖直高度值低的一端靠近出料管17处,方便颗粒的收集和排出。收纳箱1凹陷面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第一滑槽3,第一滑槽3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振动器4,振动器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弹簧5的底端与第一滑槽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增加与第一滑槽3之间的缓冲力,防止振动器4受损。两个振动器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与过滤筒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过滤筒2的凹陷面固定连接有滤网组6,滤网组6为三组孔径值的滤网,每组孔径值的滤网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处于相对称位置,六个滤网将滤网组6进行六等分。

过滤筒2内圈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第二滑槽11,第二滑槽11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滑块12,两个滑块1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断板10,阻断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一组滤网面积相同的槽口。阻断板10的底面与滤网组6的上表面相接触,过滤筒2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轴承7。阻断板10的顶端设有转动杆8,转动杆8的底端分别贯穿阻断板10和滤网组6并延伸至轴承7的内部,转动杆8底端的外表面与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转动杆8的外表面与阻断板10的贯穿处固定连接,转动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过滤筒2的底端开设有第一下料口15,收纳箱1的凹陷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料口15相连通的第二下料口16,收纳箱1的右端连通有出料管17,出料管17处安装有阀门。

本实施例所述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将振动器4与市政电源相连通,首先根据需要进行筛分颗粒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滤网,转动把手9,使转动杆8带动阻断板10进行转动,将非需要规格的滤网进行遮盖,打开振动器4的开关,将需要分离的颗粒倒入收纳箱1的凹槽处,振动器4带动过滤筒2在第一滑槽3的内部进行震动,增加滤网组6的分离效果,合适规格的颗粒通过滤网组6由第一下料口15和第二下料口16处落入收纳箱1的内部,打开出料管17处阀门,可进行排出收集。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任何等效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例如其他物品的装卸,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包括收纳箱(1)和过滤筒(2),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凹陷面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第一滑槽(3),所述第一滑槽(3)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振动器(4),两个所述振动器(4)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与过滤筒(2)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2)的凹陷面固定连接有滤网组(6),所述过滤筒(2)内圈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第二滑槽(11),所述第二滑槽(11)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滑块(12),两个所述滑块(1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断板(10),所述阻断板(10)的底面与滤网组(6)的上表面相接触,所述过滤筒(2)的内底壁固定镶嵌有轴承(7),所述阻断板(10)的顶端设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底端分别贯穿阻断板(10)和滤网组(6)并延伸至轴承(7)的内部,所述转动杆(8)底端的外表面与轴承(7)的内圈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外表面与阻断板(10)的贯穿处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9),所述过滤筒(2)的底端开设有第一下料口(15),所述收纳箱(1)的凹陷面开设有与第一下料口(15)相连通的第二下料口(16),所述收纳箱(1)的右端连通有出料管(17),所述出料管(17)处安装有阀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底端与第一滑槽(3)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干燥盒(13),所述干燥盒(13)的内部填充有干燥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箱(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三角形垫板(14),所述垫板(14)竖直高度值低的一端靠近出料管(17)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6)为三组孔径值的滤网,每组所述孔径值的滤网的数量均为两个且处于相对称位置,六个所述滤网将滤网组(6)进行六等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板(10)的上表面开设有与一组滤网面积相同的槽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颗粒研磨分离装置,包括收纳箱和过滤筒,所述收纳箱凹陷面的内壁开设有环形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卡接有两个振动器,两个所述振动器相互靠近的一侧面与过滤筒的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筒的凹陷面固定连接有滤网组,所述过滤筒内圈的顶端开设有环形第二滑槽;通过设置弹簧,使振动器在进行震动时与第一滑槽之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不会产生刮损,通过设置垫板,可以使筛选后的颗粒流向出料管一端,通过设置干燥盒,可以保证颗粒的干燥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相山;杨永红;梁振杰;马江涛;付豪;朱振坡;王建彬;王留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恒利达锆质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