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20839发布日期:2021-01-24 08:10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矿物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浮选复合捕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羟肟酸是一类典型的金属螯合剂,其分子中的羟基氧原子和肟基氮原子能与多数金属元素发生配位,通常形成四元或五元环螯合物。因此,羟肟酸类化合物被广泛地应用于矿物浮选、冶金、医药、水处理等领域。
[0003]
在矿物浮选领域,羟肟酸是一类重要的浮选捕收剂,广泛应用于钨矿、锡石、钛铁矿、稀土矿等矿物的浮选分离。羟肟酸类化合物常用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羟胺法、硝基烷烃重排法、硝基烷烃还原法、胺类氧化法、亚硝基化合物与甲醛反应法、硝基烷酮热裂解法、生物酶催化转化法等。羟肟酸传统的合成方法中,一般用羧酸低级醇酯和羟胺在碱性溶剂中进行反应,羟肟化反应常用的溶剂为水或甲醇等。专利cn 111285785a公开了一种羟肟酸捕收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将反应物酯与双环状相转移催化剂dbu预先混合后加入到羟胺盐水溶液中,在碱的作用下反应后酸解得到羟肟酸类捕收剂。专利cn 111269146a公开了一种将酸酐和羟胺在碱催化下进行反应,然后经酸化得到羟肟酸捕收剂。专利cn 108503563a公开了一种将双酯类化合物与羟胺盐化合物在碱的作用下,经研磨反应制得羟肟酸盐捕收剂的方法。专利cn 111298980a公开了将椰子油与盐酸羟胺、乳化剂、相转移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碱进行反应,经酸化得到混合长碳链异羟肟酸捕收剂。
[0004]
上述制备羟肟酸类捕收剂方法耗时长,收率较低,作为浮选剂需进行较为复杂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问题,本发明以过氧化物和羟胺类化合物在、还原性盐和碱的作用下,直接反应制备获得羟肟酸类化合物和醇,作为复合捕收剂,制备过程简单,且复合捕收剂捕收能力强、选择性好,环境友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000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选复合捕收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07]
s1:将如式-的过氧化物、还原性盐溶于溶剂中,反应获得第一混合物;
[0008]
s2:向所述第一混合物中加入如式-或-的羟胺类化合物和碱,反应获得第二混合物;
[0009]
s3:将所述第二混合物过滤、脱除溶剂,获得由如式-结构的羟肟酸盐类化合物和如式

结构的醇组成浮选复合捕收剂,溶剂回收循环使用;
[0010][0011]
r
2-o-h
[0012]


[0013]
所述r
1
和r
2
为c
2
~c
20
烷基、c
3
~c
20
环烷基、c
3
~c
20
烯烃基、c
3
~c
20
炔烃基、c
3
~c
20
杂环基、c
5
~c
12
杂芳基或c
6
~c
20
芳香基;
[0014]
所述y为盐酸、硫酸、碳酸或硝酸中的任意一种;
[0015]
所述m为h、na、k或nh
4

[0016]
所述r
3
为h、c
1
~c
20
烷基、c
3
~c
20
环烷基、c
3
~c
20
烯烃基、c
3
~c
20
炔烃基或c
6
~c
20
芳香基;
[0017]
所述所述烷烃、环烷烃、烯烃、炔烃或芳香烃可进一步任选地被卤素、羟基、烷氧基、氨基、氰基或芳香基单取代或相同或不同的多取代。
[0018]
进一步的,所述还原性盐为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代硫酸钠、硫化钠、硫氢化钠、亚硝酸钠、亚硫酸钾或亚硫酸氢钾中的任意一种。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溶剂为甲醇、乙醇、乙醚、正己烷、异丙醇、丁醇、二氯甲烷、二氯乙烷、四氢呋喃、乙腈、甲苯、二氧六环、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环己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或吡啶中的任意一种。
[0020]
进一步的,所述碱为磷酸二氢钠、三乙胺、叔丁基醇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锂或氢氧化钡中的任意一种。
[0021]
进一步的,所述过氧化物、还原性盐、羟胺类化合物、碱、溶剂的摩尔比为1:0.3~2.0:1.0~3.0:0~20。
[0022]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反应的温度为0~80℃,反应时间为5~120min。
[0023]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反应的温度为0~80℃,反应时间为0.5~6h。
[0024]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浮选复合捕收剂,所述浮选复合捕收剂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25]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浮选复合捕收剂的应用,将所述浮选复合捕收剂在矿物浮选中的应用,所述矿物为黑钨矿、白钨矿、稀土矿、锡石、钛铁矿、铝土矿、氧化锰矿、磷矿或萤石矿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0026]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7]
(1)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将过氧化物和羟胺类化合物在碱存在作用下,直接制备得到含有羟肟酸类化合物的复合捕收剂,原料来源广,而且避免了采用羧酸甲酯等低级醇酯为原料,提高了反应的原子利用率,操作简单,后处理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0028]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浮选复合捕收剂的方法简单,反应原料过氧化物与羟胺化合物反应在碱作用下反应得到羟肟酸(盐)和醇,反应完成后只需回收溶剂,且不需要对产品进行提纯,降低了生产成本。反应过程所生成的醇如叔丁醇等是异极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一定的起泡性和捕收能力,有益于浮选过程。
[0029]
(3)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备的浮选复合捕收剂,性质稳定,且各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明显,浮选捕收力强,选择性高,在使用过程中用量小,特别适应于黑钨矿、白钨、稀土矿、锡石、钛铁矿等矿物的浮选。
附图说明
[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选复合捕收剂的质谱图;
[0032]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选复合捕收剂中苯甲羟肟酸的红外光谱图;
[0033]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选复合捕收剂中苯甲羟肟酸的1h nmr谱图;
[0034]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钛铁矿浮选工艺流程图;
[0035]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某白钨矿浮选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0037]
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
[0038]
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发明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
[0039]
实施例1
[0040]
将9.9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含量为98.0%)加入装有15.55份甲苯的反应器中,加入2.89份亚硫酸氢钠,反应20min后,加入3.60份盐酸羟胺(含量为98.5%)和4.38份氢氧化钠(含量为96.0%),搅拌反应3h,过滤脱除反应得到的无机盐,蒸馏回收甲苯溶剂,得到白色的复合捕收剂产品。
[0041]
实施例2
[0042]
将9.9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含量为98.0%)加入装有20.00份四氢呋喃的反应器中,加入3.57份亚硫酸钠,反应20min后,加入3.60份盐酸羟胺(含量为98.5%)和6.93份氢氧化钾(含量为85.0%),搅拌反应3h,过滤脱除反应得到的无机盐,蒸馏回收甲苯溶剂,得到淡黄色的复合捕收剂产品。
[0043]
实施例3
[0044]
将9.91份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含量为98.0%)加入装有10.00份甲苯+5.00份乙醇的反应器中,加入4.40份硫代硫酸钠,反应20min后,加入8.45份硫酸羟胺(含量为99%)和4.38份氢氧化钠(含量为96.0%),搅拌反应3h,过滤脱除反应得到的无机盐,蒸馏回收甲苯和乙醇溶剂,得到淡黄色的复合捕收剂产品。
[0045]
将获得的复合捕收剂产品称重,并根据原料的加入量计算其理论产量,计算收率,其中实施例1-3制备羟肟酸类化合物的收率分别为91.5%、89.29%、88.21%。
[0046]
结构表征
[0047]
将浮选复合捕收剂采用质谱进行结构表征,并将浮选复合捕收剂经分离提纯后获得纯羟肟酸类化合物,进行红外光谱、
1
h nmr谱图分析,以实施例1获得的浮选复合捕收剂为例:
[0048]
实施例1获得的浮选复合捕收剂的质谱图1中,质荷比为136.0410的峰是复合捕收剂中主要组分苯甲羟肟酸的[m-h]离子峰,苯甲羟肟酸的理论分子量m为137.1360;质荷比为96.9602的峰是复合捕收剂中组分叔丁醇的[m+na-h]离子峰,叔丁醇的理论分子量m为74.1216;苯甲羟肟酸的红外光谱如图2所示,其主要特征峰有(cm-1):3292.38归属n-h伸缩振动峰,3070.12归属苯环上c=c-h伸缩振动峰,2755.30归属o-h的伸缩振动峰,1646.43归属-hn-c=o的振动峰,1558.68归属-c=n-伸缩振动峰,1490.22、1455.99归属苯环骨架振动峰,1328.71归属o-h面内弯曲振动峰,1163.35归属c-n伸缩振动峰,897.70归属n-h面外摇摆振动峰,691.84、706.78归属苯环c-h面外振动峰;苯甲羟肟酸的1h nmr谱图中(如图3所示)各质子化学位移(δ)及其归属具体如下:1h nmr(400mhz,dmso-d6)δ(ppm)=7.43-7.47(m,2h),7.50-7.52(d,2h),7.74-7.76(d,1h),9.01(s,1h),11.17(s,1h)。
[0049]
实验例1
[0050]
浮选复合捕收剂在太铁矿浮选中的应用
[0051]
钛铁矿来之于四川某选矿厂磁选后的精矿,即为选钛厂的入选原矿。原矿tio
2
品位为15.84%。首先进行粗选脱硫,工艺条件为:磨矿细度:-0.074mm占70%,硫酸用量为1000g/t,捕收剂异丁基黄药的用量为100g/t,起泡剂2#油的用量为50g/t。粗选浮钛的工艺
条件为:硫酸用量为1000g/t,水玻璃用量为800g/t,捕收剂用量为1000g/t。浮选工艺流程见图4,药剂条件及试验结果见表1。钛铁矿实际矿浮选试验表明,本发明制备的复合捕收剂浮选得到的粗钛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高于苯甲羟肟酸捕收剂,其对钛铁矿的浮选性能优于苯甲羟肟酸捕收剂。
[0052]
表1钛铁矿的浮选条件及其结果
[0053][0054][0055]
实验例2
[0056]
捕收剂在白钨矿纯矿物浮选中的应用:
[0057]
称取3.0g粒度为-0.074mm的白钨矿纯矿物于40ml浮选槽中,加入30ml蒸馏水,搅拌1min使其混合均匀,加入3000g/t碳酸钠调节矿浆ph再搅拌2min,然后在捕收剂用量为200g/t、起泡剂mibc 20g/t的条件下进行浮选,浮选工艺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中的复合捕收剂与常用的捕收剂苯甲羟肟酸的浮选对比试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复合捕收剂对白钨矿的捕收能力明显强于常用的苯甲羟肟酸捕收剂。
[0058]
表2捕收剂浮选白钨矿对比实验结果
[0059]
序号捕收剂回收率(%)1实施例2制备的捕收剂81.062苯甲羟肟酸73.68
[0060]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