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氧离子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23571发布日期:2021-04-16 15:34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氧离子除尘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氧离子除尘机构。


背景技术:

2.负氧离子又称空气负离子,是指获得多余电子而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由空气中 的氧气分子结合自由电子而形成。基本上有两种产生方式,一种是在自然界的放电(闪电) 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都能使空气电离而形成空气负离子。因而,当我们处在森林、海 边、瀑布、或者雷雨过后,通畅人们会感觉神清气爽、空气清新、呼吸顺畅等等,这就是负氧 离子的作用;一种是通过负氧离子发生器产生,通过自然扩散达到净化、除尘、保健等作用。
3.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正常状态下,气体分子和原子中的正负电荷是相等的和中性的,但在宇宙射线、太阳射线、电磁波、岩土射线、波浪、瀑布和各种气象活动的影响下,气体分子中某些原子的外电子会离开轨道而变成自由电子,原始电子将丢失。这个过程叫做“空气电离”。分离出来的部分自由电子将与空气中的其他中性分子结合,因此获得额外电子的气体分子是负电极,称为“空气负氧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空气电离)。
4.负离子可以主动出击捕捉pm2.5,使其凝聚而沉淀,有效除去pm2.5及以下的微尘,甚至1微米的微粒,从而减少pm2.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自然界负离子对空气的净化作用是源于负氧离子与空气中的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成球降落而消除pm2.5危害,巧合的是负氧离子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而布朗运动本身就是消除微小粉尘物的有效方法,负氧离子结合飘尘后促进飘尘布朗运动而消除飘尘,实验证明飘尘直径越小,反而越易被负氧离子捕捉通过结合降低活性后沉淀。
5.例如,现有专利名称:一种适用于中央新风的负氧离子除尘装置,专利号:cn201720442502.9,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央新风的负氧离子除尘装置,包括负氧离子除尘装置,所述负氧离子除尘装置的右端设置有负氧离子除尘装置箱体,所述负氧离子除尘装置箱体的右端安装有风道,且风道的右端安装有全热新风机,所述全热新风机的右侧上下两端分别通过风道连接有排风口和新风口,所述负氧离子除尘装置箱体的一侧外壁上自左到右安装有负氧离子除尘装置门、电控盒和pm2.5过滤组件门,所述负氧离子除尘装置箱体的顶端开设有吊装孔,所述负氧离子除尘装置箱体的内腔设置有两组可抽拉式装置,左侧所述可抽拉式装置的内腔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架子、挡尘网和集尘盒,且集尘盒安装在负氧离子发生器架子和挡尘网的底端,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架子上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发射头,且负氧离子发生器架子的外壁上设置有负氧离子发生器发排线,右侧所述可抽拉式装置的内腔设置有初效过滤器、高效过滤段和臭氧过滤段,所述电控盒与负氧离子除尘装置、全热新风机和负氧离子发生器发排线电性连接。
6.现有技术中,需要定期对负氧离子除尘设备进行清洗,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负氧离子在、设备对于清洗的结构设置不够便捷,常常需要进行拆卸后才能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便捷,且能够实现除尘清洗的负氧离子除尘机构。
8.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氧离子除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除尘腔和负氧离子发生器,所述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设置在所述除尘腔的内壁上的多个吸尘极板,以及穿设在除尘腔内的电晕电极;所述除尘腔的下部连接有进风口,所述除尘腔的上部与衔接腔连通,所述衔接腔一端设置有正对所述除尘腔的清洗机构,所述衔接腔的另一端连接有将气体引出的空气流道,所述空气流道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除尘腔底部设置有排液腔。
9.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清洗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内设置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喷洒机构连接。
10.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喷洒机构包括多个正对所述吸尘极板的喷淋头。
11.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风口上设置有引风管,所述引风管位于除尘机构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所述引风管位于除尘机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排风端口,所述排风端口位于所述排液腔上部。
12.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排液腔为漏斗式结构。
13.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引风管与所述进风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二。
14.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空气流道内设置有过滤网一。
15.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揭露的负氧离子除尘机构,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一种操作便捷,且能够实现除尘清洗的负氧离子除尘机构。
17.1、通过清洗机构对除尘机构内的吸尘极板进行喷水进行边吸尘变清洗。
18.2、利用底部设置的排液腔将清洗后的废液进行汇聚并排出,提升了除尘机构的除尘腔中的洁净度,有效防止吸附的粉尘的堆积,影响设备的除尘效果。
19.3、引风管位于除尘机构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排风端口,排风端口位于排液腔上部,提升进风口的引风效果。
20.4、在引风管与进风管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二,便于初步过滤较大的粉尘颗粒物,提升设备的分级过滤性能。而且引风管与进风管之间采用拆装结构,便于更换或清洗过滤网二。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2.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中负氧离子发生器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27.图中,1

高压电源,11

交流输入端,12

整流器,13

高压电缆,14

绝缘子,15

电晕电极,2

清洗机构,21

水箱,22

进水管,22

喷洒机构,24

喷淋头,3

除尘机构,30

除尘腔,31

吸尘极板,4

排液腔,5

衔接腔,6

空气流道,61

过滤网一,7

排风口,8

进风口,81


风管,82

引风管,83

过滤网二,91

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9.实施例一
30.如图1、图2、图5所示,一种负氧离子除尘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的底座91上的除尘机构3,除尘机构3内设置有除尘腔30,除尘腔30的下部设置有进风口8,进风口8上设置有引风管82,引风管82位于除尘腔30外部的一端设置有进风管81,引风管82位于除尘腔30内部的一端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排风端口。引风管81与进风管82之间设置有过滤网二83。除尘腔30底部连接设置有排液腔4。排液腔4为漏斗式结构。排风端口位于排液腔4的上部。除尘腔30的上部与衔接腔5连通,衔接腔5一端设置有正对除尘腔30的清洗机构2,衔接腔5的另一端连接有将气体引出的空气流道6,空气流道6靠近衔接腔5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一61,空气流道6内设置有风机,空气流道6另一端连接有排风口7,排风口7上设置有防护网。
31.具体的,圆柱体的除尘机构3连接有负氧离子发生器,负氧离子发生器包括设置在除尘腔30的内壁上的多片相对设置的吸尘极板31,以及穿设在除尘腔30内的电晕电极15;电晕电极15与高压电源1连接,高压电源1包括交流输入端11与交流输入端11连接的整流器12,与整流器12连接的高压电缆13,与高压电缆13连接的电晕电极15。整流器1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桥式整流器,单不仅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电压等级参数适用的整流器产品。高压电缆13和电晕电极15之间的衔接处通过绝缘子14与机架和除尘机构3的除尘腔30衔接。使得电晕电极15同轴设置在除尘腔30内。为了电晕电极15的定位,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带有通孔的绝缘支撑架进行定位支撑,或者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通过绝缘材料制成的网格支撑架进行辅助定位支撑。
32.具体的,清洗机构2包括设置在除尘腔4外部的水箱21,水箱21内设置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进水管22,进水管22与喷洒机构连接;喷洒机构包括多个正对吸尘极板31的喷淋头24。
33.具体的,引风管81与进风管82之间采用旋接结构,便于组装和拆卸,在引风管81与进风管82之间预留有收纳嵌设过滤网二83的收纳腔,便于收纳安装滤网二83。
34.实施例二
35.如图3~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实施例一的水箱21和高压电源1可以直接外接。在实施例二中,水箱21和高压电源1可以直接设置在机架内,通过交流电源端11引出电源线与外部的交流电源电连接。水箱21可以与外部的水管连接,蓄水可以通过水箱21内设置连接的水泵进行泵水。通过水泵进行加压上水,通过在水管上设置现有技术中的阀门进行供水的通断。
36.进一步的,电晕电极15在实施例一总采用的是圆柱体结构,在实施例二中可以采用树状结构,例如图4所示中,的电晕电极15上设置向下倾斜的导电支杆结构,提升电晕电极15与气流的接触,也增大扰流和对空气的切割。
37.工作原理:
38.如图1~图5所示,待除尘的气流通过引风管81经过滤网二83初步过滤后,在经过进风管82及其开口向下的排风端口引入除尘腔30内。气流经过风机抽吸,经过除尘腔30内相对设置的吸尘极板31以及除尘腔30内沿轴向设置的电晕电极15对气流进行负氧离子除尘。将经过负氧离子除尘的气流通过衔接腔5,再经过空气流道6上的过滤网一61后经过风机和空气流到6从排风口7引出。利用流经吸尘极板31上的水对吸尘极板31上的气体被电离的粉尘进行冲刷,将经过电离的粉尘混合液冲刷入排液腔4,在从排液腔4底部连接的排液管排出,实现负氧离子除尘。
39.以上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