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77047发布日期:2021-11-06 03:1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自动化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生产线都搭配了自动测量装置,自动化检测装置随着工件的不同而变化。现有的检测装置都与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搭配在一起。由于加工中心和车床在加工时会产生大量的铁屑,这对机床内部的工件在做气密性测量时造成很多困难,所以在自动线中,一般都是把检测装置转移到机床外侧,并在检测设备的前一道工序中追加清洗装置干燥的过程,以确保获取正确测量值。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0631775a,公开日2019年12月31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设备,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设备,包括工作台和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利用气缸灌气通过计算机检测分析,判断工件气密性是否良好,自动化检测避免人工操作检测时的误差,提高了检测的精确度,也避免采用水检法导致工件受损,利用液压伸缩杆和液压伸缩固定件对工件进行气密性检测时进行夹紧固定,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因夹取抖动导致通气时出现泄漏,从而导致检测结果不准,安装了光感声控且可以旋转的照明灯,在阴暗环境中能提供照明,避免生产事故,且照明灯可以立体旋转,不用时转到侧边不会妨碍生产,光感声控可以实现节能,降低生产成本;该工件气密性检测设备,结构优异,工作效率高,实用便捷。其不足之处该方案采用的是接触式气密检测装置,气密测量头缺少保护装置,容易造成机械手误判,发生撞机等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制造成本低、安全可靠、气密测量头不易损坏的工件气密性检测装置。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检测装置和吹气单元,支架上部设有位于检测装置上方的悬臂,悬臂下方设有控制悬臂上下运动的托举气缸,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气密测量头、工件座和设置在工件座外围的工件固定板,所述气密测量头顶部与悬臂连接,气密测量头周向设有竖直布置的出气口,所述工件座固定在底座上且设有容纳工件的凹槽,凹槽内设有具有重力感应功能的三爪卡盘,工件被安放在工件座时,工件固定板与工件上表面紧贴。与现有的接触式测量装置不同的是,本方案中的检测装置采用的是非接触式测量装置。
7.工件在被机械手安放在工件座内以后,由于凹槽内有重力感应功能的装置,感知到工件后,三爪卡盘对工件底部进行三爪定位。工件固定板从工件顶部对工件进行固定。悬臂下的气密测量头下降靠近工件顶部来测量并迅速读取数据。气密测量头的检测原理:一般的测量头有四个对称的出气口,根据每个出气口的出气量大小,使气密检测仪器将薄膜转变为可见数值显示在仪表上。
8.作为优选,所述支架外部套设有防尘罩。对工件进行气密性检测是比较精密的检测,车间里的铁屑会乱飞容易对支架下的检测装置造成污染,防尘罩可以避免灰尘或铁屑污染气密测量头。
9.作为优选,所述底座下方设有与底座滑动连接的滑轨。设置的滑轨可以允许附有工件座的底座在滑轨上来回移动,当需要对工件做检测时,先将底座滑出来(此时工件座暴露在防尘罩外侧),待机械手把工件安装在工件座之后,再把工件座滑回防尘罩内且使工件座布置在气密测量头下方。滑轨使工件座来回移动更加方便。
10.作为优选,支架底部设有与底座连接的气缸。气缸对工件座的底座起到稳定推进作用,提高整个检测装置的自动化程度,比手动操作的精度更高。
11.作为优选,工件固定板包括支撑柱和压板,支撑柱布置在工件座外侧,压板与支撑柱顶部转动连接,当工件被安放在工件座内且压板被旋转至工件的上方时,压板底部与工件上表面紧贴。需要将工件放入工件座内时,将压板旋转到工件座的外围,放入工件后,压板旋转到工件的上方,从工件上方扣住工件。可旋转的压板能够起到对工件进行限位的作用
12.作为优选,工件座外侧设有两个所述的工件固定板,工件固定板对称布置在工件座的左右两侧。这组布置在工件座左右两侧的工件固定板会从工件左右两侧对工件施加压力,工件受力更平衡,工件固定效果更好。
13.作为优选,吹气单元布置在工件座的一侧,工件座的另一侧设有排除槽。工件由机械手放入工件座内前,布置在工件座一侧的吹气单元可以对工件进行吹洗,避免清洗后的工件把水带入到工件座内,重点冲洗的是工件在安放在工件座内时与工件座的接触面。在进行工件气密检测过程中,有发现达不到公差范围内的不合格品,可以将工件放入到排除槽进行排除,以免跟检测后的合格品混淆起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案中非接触式的气密检知测量装置来检测工件的气密性,可以避免车床上残留的微小铁屑影响检测的准确性;吹气单元可以在工件被转入到工件座之前对工件座进行气吹清洗,避免工件座及内部结构受潮而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件座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支架1、检测装置2、底座21、气密检测头22、工件座23、工件固定板24、支撑柱241、压板242、吹气单元3、悬臂4、托举气缸5、出气口6、凹槽7、防尘罩8、滑轨9、排除槽10、工件11。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工件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支架1、检测装置2和吹气单元3,支架1上部设有位于检测装置2上方的悬臂4,悬臂4下方设有控制悬臂4上下运动的托举气
缸5,检测装置2包括底座21、气密测量头22、工件座23和设置在工件座23外围的工件固定板24,所述气密测量头22顶部与悬臂4连接,气密测量头22周向设有竖直布置的出气口6,所述工件座23固定在底座21上且设有容纳工件11的凹槽7,凹槽7内设有具有重力感应功能的三爪卡盘(图中未示出),工件11被安放在工件座23时,工件固定板24与工件11上表面紧贴。支架1外部套设有防尘罩8。底座21下方设有与底座21滑动连接的滑轨9。支架1底部设有与底座21连接的气缸(图中未示出)。气缸两端分别与支架1和底座21连接。其中的工件固定板24包括支撑柱241和压板242,支撑柱241布置在工件座23外侧,压板242与支撑柱241顶部转动连接,当工件11被安放在工件座23内且压板242被旋转至工件22的上方时,压板242底部与工件11上表面紧贴。工件座23外侧设有两个所述的工件固定板24,工件固定板24对称布置在工件座23的左右两侧。吹气单元3布置在工件座23的一侧,工件座23的另一侧设有排除槽10。
21.机械手将工件11安放在工件座23之前,吹气单元3对工件11进行吹洗(因为清洗后的工件带有水滴)。工件11放入工件座23后触发重力感应功能的装置,工件底部由三爪卡爪进行三爪固定。工件固定板24从工件11上方对工件进行压紧固定。当工件座23接受待检测工件后,支架1上的气缸开始沿着滑轨将底座21拖动到防尘罩8内,使工件座23处在气密测量头22下方。气密测量头22下降测量迅速读取气密性数值,此时气密测量头可以通过上下托举的气缸来完成动作,气密测量头在工件处停顿1秒至2秒时间内,气密测量头迅速读取数值后,再把数值显示在外接的操作面板上,用程序来判断结果是否在预先设定的公差范围内。如果产品合格则由机械手夹取放回料仓,如果产品不合格时,则由机械手转移到排除槽排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