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737479发布日期:2021-07-06 18:47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行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



背景技术:

ate是automatictestequipment的缩写,于半导体产业意指集成电路(ic)自动测试机,用于检测集成电路功能之完整性,为集成电路生产制造之最后流程,以确保集成电路生产制造之品质,在所有的电子元器件(device)的制造工艺里面,存在着去伪存真的需要,这种需要实际上是一个试验的过程,为了实现这种过程,就需要各种试验设备,这类设备就是所谓的ate。

对一些电源器件的内部电路在进行检测时,由于不能一次对多个电源器件进行电路检测导致检测效率较低,并且对于不合格的电源器件被检测出后,不能及时的取出,容易导致电源器件合格与不合格出现混乱的现象,进而达不到便于区分电源器件的线路是否正常的使用初衷,该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的适用性变差,因此需要进行结构创新来解决具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其中一种目的是为了具备能够一次实现多个电源器件的检测,解决不能一次对多个电源器件进行检测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其中另一种目的是为了解决不便于将电源器件的好坏进行区分的问题,以达到将不良进行剔除,便于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电源器件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包括原材料的安装输送、加工单元检测、不良产品剔除和材料的分别收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的安装输送,将电源器件统一安装在待检测组件上,输送至定点进行检测;

步骤二、加工单元检测,通过加工单元将检测组件上的电源器件进行线路检测;

步骤三、不良产品剔除,将非合格的电源器件与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区分,同时对于非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剔除;

步骤四、材料的分别收集,将合格的电源器件与非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分别储存。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原材料的安装输送包括线路检测板、挡板和输送带,所述线路检测板的底部与输送带的顶部搭接,所述挡板的底部与输送带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线路检测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线路检测板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与挡板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加工单元检测包括电极接触杆、电源指示灯、升降杆和电信号承载板,所述电极接触杆的底部与电信号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电极接触杆的接线端与电信号承载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电信号承载板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指示灯,所述升降杆的顶部与电信号承载板的外壁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不良产品剔除包括滑杆、滑动组件、微型伸缩杆和吸盘,所述滑动组件的内壁与滑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所述微型伸缩杆的顶部与滑动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微型伸缩杆的底部与吸盘的顶部固定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括线路检测板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电极放置槽,且电机放置槽均为相互独立的电极线路,并具备不同的程序段落编码。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信号承载板由相互独立的电信号线路段组成,所述电极接触杆位于电信号独立段的两侧设置,所述电极接触杆的接线端与电源指示灯的接线端呈串联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滑动组件通过自动测试机的测试编码控制移动,所述微型伸缩杆的接线端同样由自动测试机的测试编码控制伸缩。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通过采用线路检测板、电极接触杆和滑动组件的结合,方便一次将多个电源器件安装在线路检测板上,由电极接触杆与线路检测板相接触,使得电流通过电源器件的内部,不仅能够实现多个电源器件共同检测,同时对于不合格的电源器件,电流在传递的过程中便不会通过电源指示灯,便于直观的看到电源器件是否合格。

2、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通过采用滑杆、滑动组件和吸盘的组合设置,可以实现当电信号承载板上的电源指示灯不亮时,由自动测试机的程序编码控制滑动组件的移动,并控制微型伸缩杆伸出,使得吸盘与电源器件相接触,有利于将合格的电源器件与不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区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材料的安装输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加工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不良产品剔除结构示意图。

图中:11、线路检测板;12、挡板;13、输送带;21、电极接触杆;22、电源指示灯;23、升降杆;24、电信号承载板;31、滑杆;32、滑动组件;33、微型伸缩杆;34、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源器件ate检测工艺,包括原材料的安装输送、加工单元检测、不良产品剔除和材料的分别收集,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材料的安装输送,将电源器件统一安装在待检测组件上,输送至定点进行检测;

步骤二、加工单元检测,通过加工单元将检测组件上的电源器件进行线路检测;

步骤三、不良产品剔除,将非合格的电源器件与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区分,同时对于非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剔除;

步骤四、材料的分别收集,将合格的电源器件与非合格的电源器件进行分别储存。

实施例2

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原材料的安装输送包括线路检测板11、挡板12和输送带13,线路检测板11的底部与输送带13的顶部搭接,挡板12的底部与输送带13的顶部固定连接,线路检测板11的外壁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线路检测板11通过设置的连接杆与挡板12固定连接,括线路检测板11的外壁开设有若干个电极放置槽,且电机放置槽均为相互独立的电极线路,并具备不同的程序段落编码,将电源器件放在电极放置槽的内部,每一个电极放置槽只能供一个电源器件使用,并且在电极放置槽的两侧均设置有铜片,以便于电极接触杆21通过接触铜片与电极放置槽内部的线路连接,通过输送带13的转动即可实现线路检测板11的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即可实现电源器件的检测,有利于一次实现多个电源器件的检测。

实施例3

如图1、图3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加工单元检测包括电极接触杆21、电源指示灯22、升降杆23和电信号承载板24,电极接触杆21的底部与电信号承载板24的顶部固定连接,且电极接触杆21的接线端与电信号承载板24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信号承载板2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电源指示灯22,升降杆23的顶部与电信号承载板24的外壁固定连接,电信号承载板24由相互独立的电信号线路段组成,电极接触杆21位于电信号独立段的两侧设置,电极接触杆21的接线端与电源指示灯22的接线端呈串联连接,当电极接触杆21与线路检测板21接触时,电流首先通过电源指示灯22传递到电极放置槽的另一端,使得电流能够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当电源器件内部线路出现故障时,电源指示灯22便不能点亮,并将电极放置槽此段的编码传递至自动测试机,通过吸盘34将不良产品进行剔除。

实施例4

如图1、图4所示,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不良产品剔除包括滑杆31、滑动组件32、微型伸缩杆33和吸盘34,滑动组件32的内壁与滑杆31的外壁滑动连接,微型伸缩杆33的顶部与滑动组件32的底部固定连接,微型伸缩杆33的底部与吸盘34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动组件32通过自动测试机的测试编码控制移动,微型伸缩杆33的接线端同样由自动测试机的测试编码控制伸缩,通过滑动组件32的移动控制吸盘34所处的位置,微型伸缩杆33的伸缩带动吸盘34的移动,从而将不良产品进行吸附,避免不良产品与正常产品混合不易区分。

上文一般性的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