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式离心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92943发布日期:2021-08-17 13:41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式离心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离心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过滤式离心机。



背景技术:

离心机是利用离心力,分离液体与固体颗粒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机械。离心力的大与小,转动速度、旋转半径岱以及物质的融质量而决定。离心机广泛运用于化学工程、石油、食品加工、制药、选矿工程、炭、水处理、核能工业和船舶等部门。

相关技术中,离心机主要采用过滤式离心方式,过滤式离心机主要包括桶体和离心转鼓,离心转鼓上设置有若干离心孔,离心转鼓可高速转动的设置于仓体内,过滤式离心是通过高速运转的离心转鼓产生的离心力,将固液混合液中的液相加速并通过离心孔甩出离心转鼓,而将固相留在离心转鼓内,达到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效果。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本发明人认为,离心结束后的固体会附着在离心转鼓的内壁上,并堵塞住离心转鼓侧壁上的离心孔,当需要进行下一次离心工作时,需要工作人员耗费较长的时间将附着在离心转鼓内壁上的固体以及堵塞在离心孔上的部分颗粒除去,导致连续的两次离心工作间隔时间长,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连续的两次离心工作间隔时间较长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式离心机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式离心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过滤式离心机,包括:

桶体,所述桶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桶体的上端开口上设置有桶盖;

离心转鼓,所述离心转鼓可高度转动的设置于桶体内,所述离心转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离心转鼓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以及过滤袋,所述过滤袋放置于离心转鼓内,所述过滤袋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过滤袋的上端边缘与离心转鼓的上端开口可分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离心转鼓与过滤袋之间的配合能够对原料的固体和液体进行离心式分离工作,通过将原料倒入过滤袋内,然后利用离心转鼓带动过滤袋高速转动,同时起到支撑过滤袋以防止过滤袋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发生变形,利用桶体能够起到收集从离心转鼓内分离出的液体,当原料离心处理结束后,剩余的固体会残留在过滤袋内,此时,只需要直接更换过滤袋,并对离心转鼓稍作冲洗即可进行下一次的离心工作。

可选的,所述桶体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本体内腔的底面中部向上拱起设置;

支腿,所述支腿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支腿均设置于本体的外壁,且各所述支腿环绕着本体的轴线周向排布设置;

以及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设置于本体的底部边缘,所述排水管的其中一端与本体内部连通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腿能够起到悬置本体的效果,使得底部设置有排水管的本体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地面上,同时,因为本体内腔的底面中部内凹设置,因此,本体的内部会形成一道环形凹槽,能够起到汇流液体的效果,便于液体排出。

可选的,所述筒体还包括: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环绕着桶体的轴线周向排布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支撑架均设置于筒体的上端,且各所述支撑架均设置于筒体的内壁上;

以及滚轮,所述滚轮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滚轮分别与各件支撑架远离桶体内壁的一端转动连接,各所述滚轮的轴线竖直设置;

其中,所述转鼓本体的外壁与各件滚轮的外壁滚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架能够起到将滚轮活动连接在筒体内壁上的效果,利用各件滚轮能够起到扶持支撑离心转鼓上端的效果,避免离心转鼓在高速转动过程中发生晃动,确保离心转鼓的工作稳定。

可选的,所述桶盖包括:

外盖,所述外盖的边缘与桶体的上端开口可拆卸连接;

以及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下端穿设过外盖并伸进离心转鼓内,所述连通管的上端通过软管与三通阀连通,所述三通阀远离连通管的两个接口分别与原料和外界水源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外盖能够起到密封桶体上端开口的效果,避免原料在离心过程中被直接甩出桶体外,利用连通管与三通阀之间的配合,使得外置的原料和清水可以利用泵送的方式自动的输送进过桶体内,有效减少人工。

可选的,所述桶盖还包括:

内盖,所述内盖设置于外盖的下方,所述内盖与连通管的外壁密封连接,且所述内盖与连通管的外壁之间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内盖的边缘搭设在离心转鼓的上端开口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内盖能够起到遮掩离心转鼓上端开口的效果,使得原料在离心过程中不会因为意外而甩出过滤袋外,同时,利用内盖还能够使得过滤袋相对封闭,当离心结束后,过滤袋会有部分通过通孔鼓出离心转鼓外,此时,可以利用泵机通过排水管向桶体内泵送压缩空气,利用压缩空气将过滤袋鼓出离心转鼓外的部分复位,从而便于过滤袋取出。

可选的,所述桶盖还包括:

罩体,所述罩体的横截面呈圆台状设置,所述罩体的上端开口面积小于下端开口面积,所述罩体的上端与连通管的下端连接;

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横截面呈圆锥状设置,所述分流板设置于罩体内;

以及连杆,所述连杆设置有若干根,各所述连杆的其中一端与分流板的顶部连接,各所述连杆的另外一端与连通管的内壁连接;

其中,所述罩体的内壁与分流板的外表面直接围合形成横截面呈“八”字形状设置的分流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罩体与分流板之间的配合能够形成细小的分流通道,当原料从连通管内进入分流通道内后,原料会因为分流通道而落到靠近过滤袋上端开口处的位置,此时,原料会因为离心作用而缓慢向下流动,从而使得原料能够均匀的分布在过滤袋内壁上,确保对原料的离心效果,过滤原料通过分流板的作用,可以均匀的洒在转鼓筛筒上,不会因为在转鼓筛筒上由于过滤原料的厚薄不均造成漂洗速度慢,可以加快漂洗速度。

可选的,所述离心转鼓包括:

加强骨架,所述加强骨架的上端外壁与各件滚轮转动连接;

筛筒,所述筛筒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筛筒的外壁与加强骨架固定连接,各所述通孔均设置于筛筒上;

以及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桶体的下端,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穿设紧桶体内并与加强骨架的底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驱动装置带动加强骨架转动,利用加强骨架增加筛筒的抗变形能力,利用筛筒对过滤袋进行支撑承载作用,从而确保过滤袋能够对原料的固体和液体起到分离效果。

可选的,所述骨架包括:

u型杆,所述u型杆设置有若干根,各所述u型杆环绕着桶体的轴线周向等距排布设置;

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设置有若干件,各所述连接环沿着u型杆的长度方向排布设置,各所述连接环均与各根u型杆固定连接;

以及底框,所述底框的周侧与各根u型杆的下端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u型杆和连接环之间的配合,能够组合形成一个上端开口的娄体,便于液体透过骨架排出,同时,能够确保对筛筒的侧壁加强效果,利用底框能够起到支撑筛筒底部的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过滤式离心机的使用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如上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三通阀导通原料和桶体内部,使得原料能够利用泵送的方式输送进离心转鼓内;

s2、在原料输送进离心转鼓的过程中,控制离心转鼓开始高速转动,对原料进行离心处理;

s3、当原料离心处理结束后,控制三通阀隔断,并利用外置泵机从排水口处朝向桶体内泵送压缩空气;

s4、打开盖体,取出过滤袋,并直接更换新的过滤袋即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s1能够完成原料的自动上料工作,利用s2能够实现原料的离心工作,利用s3使得过滤袋鼓出筛筒外的部分能够复位,最后利用s4使得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次离心工作,无需等待。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需要连续进行离心工作时,相邻的两次离心工作无需间隔太久,有效提高效率;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更换规格的过滤袋,使得能够适用于不同需求的离心过滤使用,有效提高适用范围;

可以通过向桶体内鼓入压缩空气,使得桶体内壁和过滤袋外壁之间围合形成的区域处于高压状态,达到将过滤袋鼓出筛筒外的部分复位的效果,便于过滤袋取出;

离心机的转速可以无级变速,根据不同的过滤固体的粒径(粗粒、细粒、微细粒),可以采用不同的离心转速。当过滤固体的粒径越细,离心机的转速就需要越高。(离心机的转速在不变时,过滤固体的粒径越细,所采用的过滤袋的过滤尺寸就需要越细,因过滤袋的过滤尺寸越细,液体通过过滤袋就会越困难,时间也就越长。过滤后的固体的脱水率就会越低,含水量就会越高,达不到固液分离和漂洗干净彻底的目的,得到的固体存在纯度不高和含水量高的情况。所以需要加大离心机的转速产生更强大的离心力,使过滤后的固体的脱水率高且漂洗干净彻底,达到固体含水量底且纯度高不含有其他的化学试剂与物质的目的);

漂洗的目的就是将过滤后的固体中存在的一些化学试剂和物质,通过漂洗水连续不断的稀释后达到去除这些化学试剂与物质的目的;

发明中加强筋骨、支撑架与滚轮的作用,能够防止离心转鼓在高速旋转中,由于筛筒与过滤袋在强大的离心力作用下突然破裂(筛筒(弧形板)与过滤袋在长时间以及多次的使用后会产生抗拉性能下降)使过滤原料进入本体内,造成离心转鼓在高速旋转中产生巨大的不对称的离心力现象而引发的安全和设备事故;

现有的离心机存在对粒径为微细粒固体的过滤效果不佳,过滤和漂洗后的固体中不但含水量大,而且固体的纯度也不高(含有其他的化学试剂与其他物质),或者存在过滤效率慢,漂洗水用量大的问题。本申请专利中的离心式过滤设备克服了以上过滤设备存在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式离心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式离心机的内部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式离心机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桶体的主视图;

图6是图5中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离心转鼓的主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加强骨架和筛筒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桶体;11、本体;12、支腿;13、排水管;14、扶持组件;141、支撑架;142、滚轮;15、环形集水槽;16、外置泵机;2、离心转鼓;21、驱动装置;22、加强骨架;221、u型杆;222、连接环;223、弧形杆;23、筛筒;231、弧形板;232、凸起部;233、通孔;234、底板;235、翻边部;3、过滤袋;4、桶盖;41、外盖;411、第一穿孔;42、内盖;421、第二穿孔;43、连通管;44、分流接头;441、罩体;442、分流板;443、连杆;444、分流通道;45、软管;46、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8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过滤式离心机。参照图1和图2,该过滤式离心机包括桶体1、离心转鼓2以及过滤袋3,桶体1用于避免离心过程中产生的液体四处飞溅,离心转鼓2用于带动远离高速转动以实现原料的离心工作,过滤袋3用于拦截过滤原料内含有的固体。

参照图2和图3,桶体1的上端开口设置,且在桶体1的上端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封闭桶体1上端开口的桶盖4;其中,桶盖4包括外盖41、内盖42、连通管43和分流接头44,当桶盖4安装在筒体上时,外盖41和内盖42分别与桶体1的上端开口和离心转鼓2的上端开口密封连接,连通管43的下端依次穿设过外盖41和内盖42并伸进离心转鼓2内,原料通过该连通管43直接注入安装在离心转鼓2内的过滤袋3内,分流接头44设置于连通管43的下端,利用分流接头44使得原料从连通管43流出后能够均匀的喷洒在过滤袋3的内壁上。

参照图3,在连通管43的上端连通有软管45,软管45远离连通管43的一端设置有三通阀46,三通阀46远离软管45的两个接头通过泵机分别与外置的原料仓和外界水源连通,从而实现自动上料和自动冲水功能。

参照图4,在外盖41上设置有与外盖41同轴线的第一穿孔411,连通管43的上端通过第一穿孔411穿设出外盖41的上表面外,且连通管43的外壁与第一穿孔411固定连接;在内盖42上设置有与内盖42同轴线的第二穿孔421,连通管43的下端通过第二穿孔421穿设至内盖42的下方,连通管43与内盖42之间转动连接;其中,外盖41与桶体1之间可拆卸连接,内盖42采用搭设的方式与离心转鼓2的上端开口连接。

参照图4,分流接头44包括罩体441和分流板442,罩体441呈圆台状设置,且罩体441的上端开口面积小于罩体441的下端开口面积,罩体441的上端与连通管43的下端连接,分流板442的横截面呈圆锥状设置,且分流板442设置于罩体441内,利用分流板442罩体441之间的配合能够形成横截面呈“八”字形状设置的分流通道444,当原料通过分流接头44流出时,原料呈伞状喷洒在过滤袋3内,从而使得原料能够被引流至过滤袋3的上端内壁上;其中,在分流板44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根连杆443,各根连杆443远离分流板442的一端均与连通管43的内壁连接,利用连杆443能够起到将悬置于罩体441内的分流板442与连通管43固定连接的效果。

参照图5,桶体1包括本体11、支腿12、排水管13和扶持组件14,本体11的上端开口设置,支腿12用于稳定支撑本体11,排水管13用于将离心过滤至本体11内的液体排出,扶持组件14用于稳定扶持离心转鼓2的上端;其中,支腿12至少设置有三件,三件支腿12的上端均与本体11的底部连接,且三件支腿12环绕着本体11的轴线周向排布设置。

参照图3和图6,本体11的内部的底面中部向上拱起设置,本体11内部的拱起部位与本体11底面以及本体11侧壁之间能够围合形成一道环形集水槽15,当原料离心产生的液体落到本体11内时,液体会汇流到集水槽内;其中,在本体11的底部还设置有一道与环形集水槽15连通的排水口(图中未显示),排水管13的上端与排水口相连通,在排水管13的下端上连通有外置泵机16,外置泵机16设置为双向泵机,利用外置泵机16能够向本体11内鼓入空气。

参照图6,扶持组件14包括若干件支撑架141和若干件滚轮142,各件支撑架141均固定安装于本体11的上端内壁,各件滚轮142分别与各件支撑架141远离本体11内壁的部位转动连接,且各件滚轮142的轴线垂直设置;其中,各件滚轮142的外壁均与离心转鼓2的上端外壁滚动连接。

参照图7,离心转鼓2包括驱动装置21、加强骨架22和筛筒23,驱动装置21设置于桶体1外且位于桶体1的底部,驱动装置21的驱动轴与桶体1同轴线设置并穿设进桶体1内,加强骨架22的下端与驱动装置21的驱动轴上端固定连接,且加强骨架22的上端外壁与各件滚轮142的外壁滚动连接,筛筒23安装于加强骨架22内,且筛筒23的外壁与加强骨架22的内壁固定连接。

参照图8,加强骨架22包括u型杆221和连接环222,u型杆221用于直接支撑连接筛筒23,连接环222能够进一步提高u型杆221的支撑稳定性,同时,连接环222用于与扶持组件14配合以确保加强骨架22上端与桶体1上端之间的转动连接关系。

参照图8,u型杆221环绕着u型杆221的轴线周向排布设置有若干根,各根u型杆221均开口向上设置,各根u型杆221中部相接设置,利用各根u型杆221之间的配合能够形成上端开口的娄体,娄体的横截面呈“u”字形状设置,且娄体的轴线与桶体1的轴线重合。当筛筒23安装于加强骨架22内时,筛筒23的外壁与各根u型杆221的内凹面紧密贴合。

参照图8,连接环222沿着娄体的轴线排布设置有若干件,各件连接环222沿着娄体的轴线排布设置,且各件连接环222均套设在娄体的外壁上,各件连接环222利用螺栓锁付或者焊接的方式与各根u型杆221的两端固定连接;其中,各件连接环222均包括若干根弧形杆223,各根弧形杆22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设置的两根u型杆221连接。当加强骨架22安装于桶体1内时,至少其中一件连接环222的外壁与各件滚轮142的外壁抵接。

参照图8,筛筒23包括若干片弧形板231,在各片弧形板231的下端均设置有娄体底面贴合的底板234,在各片弧形板231上均设置有若干道通孔233,各片弧形板231与娄体的内壁贴合设置,在各片弧形板231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部232,各道凸起部232的两侧边缘均与u型杆221的侧面贴合,利用凸起部232与u型杆221之间的配合,使得弧形板231能够快速定位卡接在娄体内,实现互相板的快速安装;其中,各片弧形板231的上端均设置有翻边部235,当弧形板231安装在娄体内时,翻边部235的下表面与娄体的上端面抵接,且翻边部235远离弧形板231的一侧伸出娄体外。

当过滤袋3安装在筛筒23内时,过滤袋3的上端开口向外翻边并包裹住翻边部235,然后盖上桶盖4,此时,内盖42的边缘会与翻边部235的上表面贴合,从而使得内盖42与翻边部235之间能够互相配合以达到夹紧过滤袋3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过滤式离心机的实施原理为:

当需要进行离心工作时,利用三通阀46和泵机之间的配合控制桶体1与储存有原料的原料仓导通,从而使得原料仓内的原料能够自动落到过滤袋3内,当原料通过分流接头44喷洒在过滤袋3内壁上时,原料会因为离心力而发生固液分离,同时,原料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落,从而使得原料能够缓慢的布满整个过滤袋3,避免过滤袋3上局部附着过多原料,确保离心效果。

当离心结束后,利用设置在排水管13上的泵机向桶体1内部鼓入压缩空气,同时,利用设置在三通阀46上的泵机对过滤袋3进行抽真空,因此,能够确保将过滤袋3伸进通孔233内的部分缩回,便于工作人员直接将过滤袋3提起;其中,应注意的是,因为原料在离心过程中会缓慢的布满整个过滤袋3,因此能够对过滤袋3上存在的细小孔洞进行密封,确保过滤袋3与内盖42之间的密封效果。

其中,在离心过程中,还可以控制三通阀46导通外界水源,利用外界水源提供清水没过原料,达到漂洗的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用于上所述过滤式离心机的使用方法,该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三通阀46导通原料和桶体1内部,使得原料能够利用泵送的方式输送进离心转鼓2内;

s2、在原料输送进离心转鼓2的过程中,控制离心转鼓2开始高速转动,对原料进行离心处理;

s3、当原料离心处理结束后,控制三通阀46隔断,并利用外置泵机16从排水口处朝向桶体1内泵送压缩空气;

s4、打开盖体,取出过滤袋3,并直接更换新的过滤袋3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