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装置和电池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1866发布日期:2023-07-05 07:24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回收装置和电池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加工,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回收装置和电池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1、在电池生产制程中会用到诸多物料,有的液体物料使用后直接被处理,较为浪费。

2、如何回收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液体物料,是电池生产领域中的一个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和电池生产系统,其能回收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液体物料。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机构、过滤机构和存储机构。进料机构用于接收待过滤的目标液体;过滤机构与进料机构连通,用于接收目标液体并过滤目标液体中的固体杂质;存储机构连通于过滤机构,并用于存储过滤后的目标液体。

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的回收装置通过设置进料机构、过滤机构和存储机构,进料机构接收待过滤的目标液体,过滤机构可减少目标液体中的磁性金属颗粒等固体杂质,存储机构将过滤后的目标液体存储起来,如此一来,本申请实施例的回收装置便可回收nmp溶液并对其进行提纯和存储,从而获得较为纯净的nmp,以供浆料的磁性金属颗粒检测试验使用,节省试验成本,节约资源。

4、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机构包括第一容器和过滤结构,第一容器具有与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一容纳腔,过滤结构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并用于过滤目标液体中的固体杂质。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过滤机构设置为包括第一容器和过滤结构,可以在第一容器中对目标液体进行过滤,减少在过滤过程中其他杂质的混入,提高目标液体的纯净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结构包括环绕形成中空腔体的过滤侧壁,过滤侧壁用于过滤目标液体,过滤机构通过中空腔体连通于存储机构。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过滤侧壁环绕形成中空腔体,并通过中空腔体连通于存储机构,如此一来,环绕的过滤侧壁可以将端部固定于第一容器便可实现过滤结构的固定,固定起来较为方便。

8、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结构还包括支撑管体,支撑管体的管壁设有多个通孔,过滤侧壁沿支撑管体的周向设置于支撑管体,支撑管体的一端连通于存储机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支撑管体,当过滤侧壁采用支撑能力较低的材料时,可对过滤侧壁起到支撑作用,减少过滤侧壁在目标液体冲击下的变形。并且,也方便中空腔体与存储机构的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容器包括底座和器身,器身连接于底座并与底座围设形成第一容纳腔,支撑管体与存储机构连通的一端设置于底座。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支撑管体与存储机构连通的一端设置于底座,即支撑管体与存储机构连通的一端位于另一端的下方,如此一来,目标液体便可穿过过滤侧壁流入支撑管体后在重力作用下流出,而后进入存储机构,方便目标液体的流通。

12、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设有与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一进料口,进料机构通过第一进料口连通于第一容纳腔。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一进料口设置于底座,相比于设置于器身上来说,可减少连接管路的长度以及高度,便于目标液体的流通。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结构还包括封堵件,封堵件盖合于支撑管体的另一端,并封闭至少部分支撑管体的管口。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封堵件来封闭支撑管体的至少部分管口,从而可减少目标液体未经过滤而进入支撑管体的体积,提高目标液体的过滤效果。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结构还包括过滤端壁,过滤端壁连接于过滤侧壁并覆盖支撑管体的另一端的管口的至少部分。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过滤端壁来封闭支撑管体的至少部分管口,从而可减少目标液体未经过滤而进入支撑管体的体积,提高目标液体的过滤效果。并且还可增大过滤结构的过滤表面积,提高过滤结构的过滤能力。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机构还包括增压件,增压件连通于第一容纳腔,并用于增大第一容纳腔的气压。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增压件以增大第一容纳腔的气压,气压会加快目标液体进入中空腔体的速度,从而提高过滤的效率。

20、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机构包括第二容器和磁吸结构,第二容器具有与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二容纳腔,磁吸结构位于第二容纳腔,并用于吸附目标液体的固体杂质,第二容纳腔连通于存储机构。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磁吸结构,磁吸结构对nmp液体中的磁性金属颗粒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从而减少nmp液体中的磁性金属颗粒,提高nmp的纯度,进而提高后续浆料磁性金属颗粒检测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磁吸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磁吸棒。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磁吸结构设置为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磁吸棒,棒状的磁吸结构长度较大,可以与nmp液体充分接触,吸附效果较好。

2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容器包括座体部和容器部,容器部和座体部围设形成第二容纳腔,座体部设有与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二进料口,容器部设有与存储机构连通的出料口,磁吸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从第二进料口进入的目标液体会与磁吸结构接触后从上方进入出料口,从而增加了目标液体与磁吸结构的接触面积,减少目标液体未经磁吸结构过滤便流出的情况。

26、在一些实施例中,过滤机构包括第一容器和过滤结构时,第二容器连通于第一容器和存储机构之间。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第二容器设置在第一容器和存储机构之间,可通过第一容器中的过滤结构对目标液体先进行过滤,而后在通过磁吸结构吸附磁性金属颗粒,如此一来,可减少对磁吸结构的清理次数。

28、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料机构包括缓存容器,缓存容器与过滤机构连通。

2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设置缓存容器,能够对nmp溶液有存储作用,如此一来,可在nmp积累到一定体积后再开始过滤,减少回收装置长时间使用导致的损耗。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回收装置还包括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连通于进料机构并用于为目标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动力机构为目标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可加快目标液体的流速,提高目标液体的回收效率。

32、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机构设置于进料机构和过滤机构之间。

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动力机构连通在进料机构和过滤机构之间,加快目标液体进入过滤机构的效率,从而提高过滤的效率。

3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包括供料装置、涂布装置、干燥装置和回收装置,供料装置用于提供浆料;涂布装置用于在集流体上涂布浆料;干燥装置用于干燥集流体上的浆料;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浆料在干燥装置蒸发的目标液体。

35、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液体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回收n-甲基吡咯烷酮,以用于磁性金属颗粒检测试验,降低磁性金属颗粒检测试验的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容器和过滤结构,所述第一容器具有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一容纳腔,所述过滤结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并用于过滤所述目标液体中的固体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环绕形成中空腔体的过滤侧壁,所述过滤侧壁用于过滤所述目标液体,所述过滤机构通过所述中空腔体连通于所述存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还包括支撑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包括底座和器身,所述器身连接于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围设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一进料口,所述进料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料口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还包括封堵件,所述封堵件盖合于所述支撑管体的另一端,并封闭至少部分所述支撑管体的管口。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还包括过滤端壁,所述过滤端壁连接于所述过滤侧壁并覆盖所述支撑管体的另一端的管口的至少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还包括增压件,所述增压件连通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并用于增大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气压。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磁吸棒。

11.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包括座体部和容器部,所述容器部和座体部围设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座体部设有与所述进料机构连通的第二进料口,所述容器部设有与所述存储机构连通的出料口,所述磁吸结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容器和过滤结构时,所述第二容器连通于所述第一容器和所述存储机构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缓存容器,所述缓存容器与所述过滤机构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连通于所述进料机构并用于为所述目标液体的流动提供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设置于所述进料机构和所述过滤机构之间。

16.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液体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回收装置和电池生产系统,回收装置包括进料机构、过滤机构和存储机构。进料机构用于接收待过滤的目标液体;过滤机构与进料机构连通,用于接收目标液体并过滤目标液体中的固体杂质;存储机构连通于过滤机构,并用于存储过滤后的目标液体。本申请能回收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液体物料。

技术研发人员:殷俏,胥飞龙,李后勇,邓真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