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9045发布日期:2023-12-21 18:10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磁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尤其涉及一种磁分离器。


背景技术:

1、磁珠因在蛋白、核酸、抗体和细胞的生物分析与分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已广泛用于体外诊断(ivd)领域,磁分离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磁分离技术是借助外界磁场的作用将颗粒表面标记特异性物质到磁珠富集吸附在某一位置,使磁珠与非磁性物质分开,从而实现捕获特异性结合在磁珠表面的物质,达到纯化的目的。磁微粒式化学发光检测灵敏度极高,需要极高的稳定性和批间一致性,不但对原料质量要求极高,同时对研发生产工艺的控制也极为重要。其中磁珠和蛋白的偶联工艺过程对试剂性能极为重要。不同表面官能团的磁珠,偶联工艺有所区别。但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偶联过程中都需要进行磁分离清洗过程。清洗过程中如何保证磁珠的分离效率,保证磁珠的回收率,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目前在研发阶段的小批量制备过程中,研发人员会选用简易的磁力架进行磁分离。在2ml或者10ml离心管中,远离管壁处的磁场强度与靠近管壁一侧基本无太大差别。

2、当试剂进入到生产放大阶段,试剂体积放大到几百毫升、几升甚至几十升时,简易的磁力架设备将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研究人员通常会认为更大的规格使用更大更强的磁铁去吸附磁珠,以达到在小型离心管实验中同样的效果,但问题却在这里产生:由于使用了更大更强的磁铁,导致试剂瓶内靠近磁铁部分的磁珠会在分离过程的一开始就受到极强的磁力,而远离磁铁端的磁珠受到的磁力很弱,所以吸附的时间会变得更长,受到过强磁力的磁珠长时间吸附在瓶壁周围,就会很容易产生磁珠的聚集与板结的情况。为了解决板结磁珠重悬,可以尝试通过使用超声作为解决方案,以此来分解在分离过程中聚集的磁珠。但在分离后对磁珠进行功能测试时,发现已聚集或仍在聚集的磁珠的性能与从未聚集过的磁珠非常不同,可造成试剂批内变异和批间差大,由此造成的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3、在传统不均匀磁分离器中按比例放大时产量下降主要是由于磁力随磁珠到磁铁的距离而变化。较远的磁珠受到的作用力很低,并随着靠近磁体的保留区域而迅速增加。较低的力会导致磁珠移动缓慢。当使用按比例放大的体积时,磁珠运动较慢,而磁珠行进的距离更长,这导致分离时间变长。如果技术人员在规定的分离时间结束后目视检查悬浮液的澄清而选择将上清液抽出,那么随后的磁珠将大量损失,而昂贵的生物分子也会随之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磁力分布均匀的磁分离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磁分离器,包括壳体和磁力环,壳体内部中空形成空腔,空腔用于放置试剂瓶,试剂瓶内装有待分离的磁珠和试剂,磁力环外套于壳体外部,磁力环与放置于空腔内的试剂瓶同轴设置,磁力环提供磁场,使试剂瓶内的磁珠能够吸附在试剂瓶的瓶壁上。

4、优选地,空腔为上端敞开且下端封闭的筒状凹腔。

5、优选地,空腔为圆筒状凹腔。

6、优选地,空腔的内轮廓与试剂瓶的外轮廓相匹配。

7、优选地,壳体的外周面为圆环面,磁力环为圆环。

8、优选地,磁力环的内环面与壳体的外周面贴合相接。

9、优选地,还包括底座,壳体和磁力环均设于底座上。

10、优选地,壳体和磁力环均与底座固定连接。

11、优选地,还包括把手,把手设于磁力环上,把手供操作人员把持以移动磁分离器。

12、优选地,把手设有两个,两个把手对称分布于壳体的两侧。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进步:

14、本实用新型的磁分离器采用磁力环环绕包围壳体的设计,使得壳体空腔内的磁力分布均匀一致,并且磁力环与放置于壳体空腔内的试剂瓶同轴设置,从而在试剂瓶外周围形成均匀磁场,能够使远离试剂瓶瓶壁的磁珠移动速度更快,靠近试剂瓶瓶壁的磁珠则不至于受到过强的磁力形成板结,既减少了磁分离时间,同时又保证了试剂瓶内部各个位置的磁珠都能够均匀、温和、快速的回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磁分离器尤其适用于大体积磁珠试剂的磁分离,能够避免大体积磁珠试剂磁分离时因磁力分布不均匀而导致的性能的不同,并减少大体积磁珠试剂磁分离的时间,为生产大体积磁珠试剂提供快捷稳定的保证。



技术特征:

1.一种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磁力环(2),所述壳体(1)内部中空形成空腔(10),所述空腔(10)用于放置试剂瓶,所述试剂瓶内装有待分离的磁珠和试剂,所述磁力环(2)外套于所述壳体(1)外部,所述磁力环(2)与放置于所述空腔(10)内的试剂瓶同轴设置,所述磁力环(2)提供磁场,使所述试剂瓶内的磁珠能够吸附在所述试剂瓶的瓶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为上端敞开且下端封闭的筒状凹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为圆筒状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10)的内轮廓与所述试剂瓶的外轮廓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外周面为圆环面,所述磁力环(2)为圆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环(2)的内环面与所述壳体(1)的外周面贴合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3),所述壳体(1)和所述磁力环(2)均设于所述底座(3)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和所述磁力环(2)均与所述底座(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4),所述把手(4)设于所述磁力环(2)上,所述把手(4)供操作人员把持以移动所述磁分离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磁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4)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把手(4)对称分布于所述壳体(1)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磁分离器,包括壳体和磁力环,壳体内部中空形成空腔,空腔用于放置试剂瓶,试剂瓶内装有待分离的磁珠和试剂,磁力环外套于壳体外部,磁力环与放置于空腔内的试剂瓶同轴设置,磁力环提供磁场,使试剂瓶内的磁珠能够吸附在试剂瓶的瓶壁上。采用磁力环环绕包围壳体的设计,使得壳体空腔内的磁力分布均匀一致,并在试剂瓶外周围形成均匀磁场,能够使远离试剂瓶瓶壁的磁珠移动速度更快,靠近试剂瓶瓶壁的磁珠则不至于受到过强的磁力形成板结,既减少了磁分离时间,同时又保证了试剂瓶内部各个位置的磁珠都能够均匀、温和、快速的回收,尤其适用于大体积磁珠试剂的磁分离。

技术研发人员:金莹,陈君娇,夏龚杰,丁艳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万子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