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选新型设备汕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026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选新型设备汕床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钨锡等重金属矿物的重选设备,它特别适用于放电氧化锰、冶金锰的选别。
现在的锰矿选别大多采用磁选机、摇床、跳汰机,用这些设备对原矿进行选别时,最大问题是原矿中的氧化锰矿(MnO2),偏锰酸矿(MnO2·nH2O)难以分离,难以提高一、二级锰粉精矿的产率和质量(放电性能)。这主要是由矿石的性质决定了选别的效果。软锰矿和偏锰酸矿都是氧化矿,两种矿石的可浮性都很差,并基本相同,采用浮选是困难的;软锰矿和偏锰酸矿的实测比重分别为3.6~3.7和2.93~3.0306,比重差仅为0.58~0.77,采用常规的重选设备难以达到选别的目的,许多厂矿曾采用摇床、跳汰机都因效果不好而停止生产;从比磁化系数来看,软锰矿和偏锰酸矿均属弱磁性矿物,它们的比磁化系数分别为28×10-6和27×10-6,比磁化系数之差仅1×10-6,所以磁选富集比不高,一般只能提高3~5个品位。此外,各种类型的磁选机都由磁极、导磁介质,整流器组成,造价昂贵,维修不便。目前国内外对低品位钨锡等重金属矿物普遍采用重介质设备进行矿物预选,存在着重介质平衡系统较难控制,富矿比低,选别效果不好,水、电消耗大、结构复杂,投资大的缺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根据我国传统的“汕碗”原理和英国学者巴格诺尔德(R、A、Bagnold)的剪切理论研制的重选设备汕床,克服现有放电氧化锰矿选别设备难以使原矿中的软锰矿与偏锰酸矿有效地分离,二级锰精矿产率和质量低且设备复杂、投资大的缺点。此外也能克服低品位钨锡等重金属矿物用重介质选矿设备预选设备复杂,平衡系统难以控制造成介质比重的波动,选别效果不佳,富矿比低等缺点。
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本汕床分给矿系统、选矿系统,先开动带动传动头的电机,使传动头(1)作用于活动机架(10)的同时,固定在其上面的汕槽(7)作横向往复运动,矿浆在浓度为20~30%由水轮式分配器(4)经与之连接的橡胶软管均匀地分配到10个汕槽(7)中,可动机架(10)及其上面的汕槽(7)在传动头(1)的作用下,作横切矿浆流的剪切运动,由于剪切作用而产生的垂直分散压使较大较轻的矿物(偏锰酸矿MnO2·nH2O)趋向于剪切应变较小的区内,悬浮于矿浆流的表面,随着矿浆流运动到汕槽(7)末端时,被往复运动所产生的水波冲入尾矿槽。而较重较小的矿物(软锰矿MnO2)趋向于剪切应变较大的区内,即沉落到槽底,沿着陡坡往下作曲线运动到排矿端,直到矿沙填满汕槽,有尾矿排出时,精矿由精矿排出口排出,精矿排矿量的大小由精矿排放调节装置(2)调节。
本发明用于锰矿放电氧化锰的选别与现有技术(磁选机、摇床、跳汰机)相比,能将放电性能差,视比重小MnO2含量为64~66%的偏锰酸矿分离出去,提高了二级锰粉的产率,质量和视比重,对分选矿石的粒级适应性强,从-6mm至0.074mm粒级皆适于分选。
本设备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维修方便,在处理矿量相同的情况下,投资仅为磁选机的 1/3 ~ 1/4 ,水、电耗量低,矿物处理能力大(台处理量为50~80吨/日)。此外,汕床用于钨锡等重金属矿物的预选作业,据初步试验,富矿比可达10.83~21.10,与重介质设备的富矿比1.5~1.62相比提高5~10倍。
应用本发明的一个典型实施例是本单位研制成功的GZBT~500×10型汕床。整个设备是一个立式结构,如附图1所示。
附图1为汕床的示意图,(1)是传动头;(2)是精矿排放调节装置;(3)是固定架;(4)是水轮式分配器;(5)是坡度调节装置;(6)是钢绳;(7)是汕槽;(8)是接矿槽;(9)是导向装置;(10)是可动架。A~B表示由传动头(1)、可动机架(10)和汕槽(7)所组成的横向往复运动的方向,C表示给矿,D表示排精矿。可动机架(10)首端与传动头(1)连接,末端装有防止晃动的导向装置(9)。
附图2,汕床侧视图。
附图3,水轮式分配器结构示意图。
水轮式分配器(4)由大圆柱接大圆切锥,小圆柱接小圆锥组成,小圆锥下面有一中心轴,用轴承与下部固定的圆柱体中心轴承座配合,在大圆柱和大圆切锥的内壁安有若干水轮式叶片,利用兑水冲击叶片使之旋转,矿浆直接给入圆柱中,由圆柱与小圆锥连接处的壁孔中流出到小圆锥的锥面上,下部固定圆植底部,根据需要分为若干小室,小圆锥面上的矿浆进入小室,由小室底部的管道分配到汕槽的给矿端。
附图4,汕槽结构示意图。
汕槽由普通钢板卷制成一个圆柱筒体,把该圆柱筒体均匀地斜剖开可制成两个汕槽,两端用相同的材料封口,汕槽内壁衬有玻璃钢,小头为给矿端,大头为排矿端并有一精矿排放调节装置和一倾斜45度的挡板,尾矿从挡板上面溢出,精矿从底部的精矿排放孔排出,汕槽个数可以是5~20个,最好10个,汕槽坡度为10~15度。
附图5,传动头结构示意图,1是电动机;2是联轴节;3是减速器;4是小皮带轮;5是A型三角带;6是大皮带轮;7是传动头;8是连杆;9是摆动架。
传动头(1)是一个偏心连杆机构,由偏心套和偏心轴组合而成,作单谐正弦运动,调整偏心套与偏心轴之间的角度,可得不同的往复距离,传动头由一个功率为4KW的电机带动,由减速器3调节,使与传动头连接的可动机架(10)作200~250次/分,剪切距离为10~15mm的横向往复运动,完成选矿作业。汕床的汕槽由普通钢板和玻璃钢制成,其它部件由普通钢材制成。
发明人曾对给矿品位MnO2为58.94%的放电氧化锰矿作过选别试验,其技术指标为二级精矿(MnO2含量70.15%)产出率达到41.76%,MnO2实收率占49.76%,二级精矿的品级率为65.86%,四级精矿(MnO2含量64.86%)的产出率和MnO2总回收率达到73.60%。此技术指标与用现有技术相比二级精矿的产出率提高25%左右,MnO2的总实收率提高11%以上。原设备生产的二级锰粉MnO2含量为72.08%,经做放电性能试验,终止电压为0.9伏时平均连放分为328分钟,采用汕床生产的二级锰粉MnO2含量为70~71.98%,在相同电压下平均连放分为368分钟,提高40分,放分时间百分比提高12%,0.75伏终止电压时,连放分达到或略超过现在生产执行的二级锰粉标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钨锡等重金属矿物的重选设备汕床,它特别适用于放电氧化锰、冶金锰的选别,其特征在于由固定架、可动机架、汕槽、水轮式分配器,传动头、导向装置、坡度调节装置组成。
2.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汕槽的形状是由一个筒体均匀地斜剖而成,两端封口,一端大,一端小。
3.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汕槽大头端底部有一长方形精矿排放孔,由调节装置控制排矿,尾矿由一倾斜45度的挡板上面溢出,经底部的尾矿孔排出。
4.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汕槽由钢板卷制而成,其内壁衬有玻璃钢。
5.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汕槽的个数可为5~20个,最佳是10个。
6.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传动头为偏心连杆机构,其由偏心轴和偏心套组合而成,作单谐正弦运动,往复运动次数为200~250次/分。
7.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调整传动头内的偏心套与偏心轴之间的角度,可得不同的往复剪切距离,其剪切距离为10~15mm。
8.按权利要求
的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水轮式分配器由大圆柱接大圆切锥,小圆柱接小圆柱锥组成旋转体,小圆锥下面有一中心轴用轴承与下部的圆柱体中的轴承座配合。
9.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水轮式分配器大圆柱和大圆切锥的内壁安有若干水轮式叶片。
10.按权利要求
1所述的汕床,其特征是水轮式分配器大圆柱和大圆切锥内壁上的水轮式叶片,在兑水或矿浆的冲击下可以旋转。
专利摘要
一种以剪切理论为基础的重选设备汕床采用传动头带动活动架及其上面的汕槽作横向往复运动的结构,使放电氧化锰中的软锰矿和偏锰酸矿有效地分离,总回收率,二级精矿的产率质量有效地提高;使冶金锰提高9~10个品位,使钨锡等重金属矿物预选富矿比提高5~10倍。本设备结构简单,投资少,分选矿石粒级适应性强。
文档编号B03B5/00GK86107111SQ86107111
公开日1988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17日
发明者赵月山, 王莫邪 申请人:云南省个旧市冶金研究所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