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05739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化炉的排灰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以秸秆、稻草、 稻壳、木屑、树皮等生物质为原料的气化炉的排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以秸秆、稻草、稻壳、木屑、树皮等生物质为原料的气化炉,有 一些采用一次供料燃烧,生产煤气,然后清除炉灰,此种方式造成气化炉不能
连续生产;也有一些是一边供料生产煤气一边清除炉灰,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 但是,目前的出灰方式几乎都是以干式出灰为主,由于这些炉灰重量轻,体积 大,清理时纷纷扬扬,严重污染工作环境;即便有使用湿式出灰的,也往往因 为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而得不到推广。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出 现一种既环保自动化程度又高的气化炉出灰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生物质气化炉 湿式出灰装置。该出灰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且又环保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 包括有灰道,灰道的上端与气化炉的出灰口相连通,灰道的下端设置在可转动 的灰盆内,灰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灰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出灰刮板。
上述出灰刮板的顶端高于灰盆盆沿,并且出灰刮板上端的水平长度超出灰 盆盆沿,出灰刮板的下端低于灰道的下端,出灰刮板的外沿紧贴灰盆内壁。
上述出灰刮板上方的灰道上设置有出灰挡板。
上述螺旋叶片与灰盆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推力球轴承安装在支架上。上述灰盆内壁上设置有辐条。
上述灰盆的下方的支架上设置有为灰盆及螺旋叶片提供转动力的动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向灰盆内注水,水的高度最低也要 淹没灰道的下端口,使煤气不会泄漏,螺旋叶片及灰盆转动,将气化炉产生的 炉灰落入灰盆内的水中,随着盆内灰量的增加,灰盆的转动带动炉灰沿着出灰 刮板向上移动,直至移出灰盆,实现出灰过程自动运行,同时也比较环保。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灰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附图l、 2所示,生物质 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包括灰道l,灰道l的上端与气化炉的出灰口 (图中未示 出)相连接,灰道1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2,灰道1的下方设置有灰盆3, 灰盆3与螺旋叶片2固定在一起,灰道l的外表面上固定有出灰刮板4,出灰刮 板4与灰道1的半个圆周相连接,出灰刮板4的顶端稍高于灰盆3的上沿,且 顶端的水平长度稍长过灰盆3盆沿,出灰刮板4的底端稍低于灰道1下端的出 灰口,接近灰盆3的盆底,出灰刮板4的外沿紧贴灰盆3.的内壁,但不影响灰 盆3转动。灰盆3和螺旋叶片2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推力球轴承5安装在支架6 上,支架6上安装有为灰盆3和螺旋叶片2提供转动力的动力系统7,动力系统 7包括电动机和减速机等。为了破除较大的灰块,使炉灰沿出灰刮板4向上移动, 在灰盆3的内壁上设置有辐条8。为了防止移动到出灰刮板4上部的炉灰再次落入到灰盆3内,在出灰刮板4的上方设置有出灰挡板9。
在使用时,向灰盆内注水,水的高度最低也要淹没灰道的下端口,使煤气 不会泄漏,螺旋叶片及灰盆转动,将气化炉产生的炉灰落入灰盆内的水中,随 着盆内灰量的增加,灰盆的转动带动炉灰沿着出灰刮板向上移动,直至移出灰 盆,实现出灰过程自动运行,同时也比较环保。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是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未经过创造性地改进,就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灰道,灰道的上端与气化炉的出灰口相连通,灰道的下端设置在可转动的灰盆内,灰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灰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出灰刮板。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灰刮板的顶端高于灰盆盆沿,并且出灰刮板上端的水平长度超出灰盆盆沿,出 灰刮板的下端低于灰道的下端,出灰刮板的外沿紧贴灰盆内壁。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出灰刮板上方的灰道上设置有出灰挡板。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 旋叶片与灰盆作为一个整体通过推力球轴承安装在支架上。
5、 根据权利要求l或4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灰盆内壁上设置有辐条。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 盆的下方的支架上设置有为灰盆及螺旋叶片提供转动力的动力系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生物质气化炉湿式出灰装置,包括有灰道,灰道的上端与气化炉的出灰口相连通,灰道的下端设置在可转动的灰盆内,灰道内设置有可转动的螺旋叶片,灰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出灰刮板。该出灰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且又环保等优点。
文档编号C10J3/20GK201325951SQ20082023324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关海滨, 姜建国, 孙荣峰, 张卫杰, 李晓霞, 敏 许, 闫桂焕 申请人: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