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37280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环保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所述抑制装置,包括排渣管道,排渣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搅拌器连接,第一搅拌器与第二、第三和第四搅拌器依次连接,第四搅拌器与传送带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抑尘剂料仓,抑尘剂料仓通过第二管道与排渣管道连接,抑尘剂料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搅拌器连接,抑尘剂料仓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三搅拌器连接,抑尘剂料仓内通过第五管道与抑尘剂反应釜连接,第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对褐煤提质后半焦进行除尘,保护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整个除尘过程能够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工,提高了抑尘剂的利用率。
【专利说明】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环保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褐煤是一种低级煤,品质随矿藏的条件变化而变化,易点燃,燃烧彻底、低硫、水分大,挥发成分高(>40%),含游离腐植酸。空气中易风化碎裂,装卸以及运输中易扬尘,燃点低(270°左右),储存超过两个月就易自燃,堆放高度不应超过两米,以上性质决定了褐煤不适宜运输。但褐煤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云南东部、东北,新疆和华南等,因此褐煤的市场局限性较大。
[0003]对褐煤利用时采取以空气为干燥介质的褐煤烘干机在引风机的作用下与热源形成对流加热方式,使褐煤与高湿负压进入烘干机内进行传质、传热交换。湿褐煤以搅动分散粉碎褐煤的运行方式缓缓振动向前移动并排出烘干滚筒,完成褐煤的干燥。干燥后的褐煤主要用于发电厂的燃料,化工原料、催化剂载体、吸附剂、净化污水和回收金属等。
[0004]褐煤在干燥干馏中提取挥发分(制作甲醇、乙二醚等化工原料)后的产物称为褐煤提质后半焦,固定碳百分含量在60%,挥发分约15%,灰分15%到20%。褐煤在提取挥发分后所要排除的渣-半焦经过排渣管道出渣口排出,温度也由高逐渐降低,为了缩短温度降低时间,通用方法是向火渣中加入少量水,加水温度多选择在500°C左右,当温度下降到150°C左右无明火时通过皮带将半焦传送到料场,加水仅起到了降温作用,温度急剧下降的同时水被热量蒸发导致运送到卸料场的半焦仍为干料,即使在室内卸料,半焦在卸下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粉尘微粒。故传统方法不仅要消耗大量水资源,并且产生的飞扬尘粒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影响严重.,导致人员无法正常操作。因此褐煤提质后半焦传送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能够有效地对褐煤提质后半焦进行除尘,保护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整个除尘过程能够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工,提高了抑尘剂的利用率。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包括排渣管道,所述的排渣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搅拌器连接,第一搅拌器与第二、第三和第四搅拌器依次连接,第四搅拌器与传送带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抑尘剂料仓,抑尘剂料仓通过第二管道与排渣管道连接,抑尘剂料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搅拌器连接,抑尘剂料仓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三搅拌器连接,抑尘剂料仓内通过第五管道与抑尘剂反应釜连接,第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0008]褐煤提质后半焦从排渣管道排出,依次进入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搅拌器,然后由传送带送至料场。在上述过程中,抑尘剂料仓分别通过第二、第三和第四管道,向排渣管道、第一搅拌器和第三搅拌器中输送抑尘剂,抑尘剂在半焦输送和搅拌的过程中与半焦充分接触并附着在半焦上,防止半焦扬尘。同时,抑尘剂反应釜通过第五管道,在电磁阀的启、闭操控下,向抑尘剂料仓中进行适量补液。
[0009]优选的,所述的抑尘剂料仓内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电磁阀连接。
[0010]当抑尘剂料仓中抑尘剂使用过多时,抑尘剂的液位下降,引发感应装置感应,感应装置控制电磁阀开启,抑尘剂反应釜通过第五管道向抑尘剂料仓中补液;当抑尘剂料仓中的抑尘剂液位上升后,感应装置控制电磁阀关闭,抑尘剂反应釜停止抑尘剂的补充作业。
[0011]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计量阀,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计量阀,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计量阀。
[0012]计量阀的设计,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半焦的传送速度,即传送量对抑尘剂的添加量进行合理调控,提高抑尘剂的使用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装置的第一管道上设有测速装置。
[0014]测速装置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得半焦的传送速度,即传送量,为工作人员提供准确数据,并使工作人员能够合理调控抑尘剂的添加量。
[0015]优选的,所述的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测速装置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计量阀连接,PLC控制系统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计量阀连接,PLC控制系统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计量阀连接。`
[0016]由于在工业化生产中,半焦的传送速度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测速装置将实时测得的半焦传送速度数据传递给PLC控制系统,然后PLC控制系统对第一、第二和第三计量阀进行相应调控,进而调整抑尘剂的添加量,进一步实现半焦的自动化除尘和提高抑尘剂的利用率。
[0017]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对褐煤提质后半焦进行除尘,保护环境,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而且整个除尘过程能够自动化控制,节省人工,提高了抑尘剂的利用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包括排渣管道1,排渣管道I通过第一管道11与第一搅拌器2连接,第一搅拌器2与第二搅拌器3连接,第二搅拌器3与第三搅拌器4连接,第三搅拌器4与第四搅拌器5连接,第四搅拌器5与传送带8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抑尘剂料仓6,抑尘剂料仓6通过第二管道18与排渣管道I连接,抑尘剂料仓6通过第三管道19与第一搅拌器2连接,抑尘剂料仓6通过第四管道20与第三搅拌器4连接。抑尘剂料仓6通过第五管道10与抑尘剂反应釜9连接,第五管道10上设有电磁阀7,抑尘剂料仓6内还设有感应装置17,感应装置17与电磁阀7连接。第一管道11上设有测速装置12,第二管道18上设有第一计量阀14,第三管道19上设有第二计量阀15,第四管道20上设有第三计量阀16,所述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13,测速装置12与PLC控制系统13连接,PLC控制系统13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计量阀14连接,PLC控制系统13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计量阀15连接,PLC控制系统13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计量阀16连接。
[0021]工作时,褐煤提质后半焦从排渣管道I中排出,通过第一管道11进入第一搅拌器2,并依此进入第二搅拌器3、第三搅拌器4和第四搅拌器5中,然后排至传送带8上,由传送带8送至料场。在上述过程中,第一管道11上的测速装置12实时测量半焦的传送速度,即传送量,并将数据传递给PLC控制系统13,然后PLC控制系统13对第一、第二和第三计量阀进行相应调控,控制抑尘剂料仓6向排渣管道1、第一搅拌器2和第三搅拌器4中抑尘剂的输送量,抑尘剂在半焦输送和搅拌的过程中与半焦充分接触并附着在半焦上,防止半焦扬尘。当抑尘剂料仓6中抑尘剂使用过多时,抑尘剂的液位下降,引发感应装置17感应,感应装置17控制电磁阀7开启,抑尘剂反应釜9通过第五管道10向抑尘剂料仓6中补液,当抑尘剂料仓6中的抑尘剂液位上升后,感应装置17控制电磁阀7关闭,抑尘剂反应釜9停止抑尘剂的补充作业。`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包括排渣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渣管道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搅拌器连接,第一搅拌器与第二、第三和第四搅拌器依次连接,第四搅拌器与传送带连接;所述装置还包括抑尘剂料仓,抑尘剂料仓通过第二管道与排渣管道连接,抑尘剂料仓通过第三管道与第一搅拌器连接,抑尘剂料仓通过第四管道与第三搅拌器连接,抑尘剂料仓内通过第五管道与抑尘剂反应釜连接,第五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尘剂料仓内设有感应装置,感应装置与电磁阀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计量阀,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二计量阀,第四管道上设有第三计量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第一管道上设有测速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化褐煤提质后半焦扬尘的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还包括PLC控制系统,测速装置与PLC控制系统连接,PLC控制系统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计量阀连接,PLC控制系统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计量阀连接,PLC控制系统的第三输出端与第三计量 阀连接。
【文档编号】C10B43/00GK103436274SQ201310392481
【公开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日
【发明者】韩维国, 王志晓, 姜兴乾 申请人:三门峡中兴煤炭综合利用研究开发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