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78690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油。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了提高燃料经济性,大多使用具有锁止离合器的自动变速器。但是,锁止离合器中,由于自动变速器油的劣化而导致纸盘(paperdisc)-金属板之间的μ-v特性恶化,从而容易产生自激振动(颤振)。因此,为了在自动变速器油中将所谓的μ-v特性持续保持为正斜率,配合用于降低低速区域的摩擦系数的摩擦调节剂。

关于降低低速区域的摩擦系数,提出了自动变速器用流体组合物,其中,通过向粘度经调整的基础油中添加n-取代二烷醇胺,使换挡感受性长期持续(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在锁止离合器和变速离合器中,为了使自动变速器紧凑而要求高离合器容量。例如,提出了传动油,其中,配合有作为初始摩擦调节剂的伯胺、且配合有作为随时间经过后发挥出效果的摩擦调节剂的二烷醇胺(参照专利文献2)。

但是,如果为了提高离合器容量而减少摩擦调节剂的配合量,则颤振寿命变短。即,对于自动变速器油而言,延长锁止离合器的颤振寿命与提高锁止离合器和变速离合器的离合器容量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因此,提出了自动变速器油组合物,其中,通过配合规定的羧酸甘油酯,对于锁止离合器而言能够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参照专利文献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2590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1-5150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3-8237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決的问题

然而,即使通过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自动变速器油组合物,对于锁止离合器而言也无法充分地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锁止离合器而言能够充分地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的自动变速器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前述课题,本发明提供自动变速器油,其特征在于,在基础油中配合有:(a)具有烯基或烷基、且前述烯基或烷基的质均分子量不同的2种以上丁二酰亚胺;(b)具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且24以下的碳链的伯胺;(c)具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且20以下的碳链的脂肪族胺环氧烷烃加成物;和,(d)酰胺化合物。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油对于锁止离合器而言能够充分地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自动变速器油(也称“本变速器油”)进行详细说明。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油中,配合有各成分是指不仅包括“包含各成分的自动变速器油”,还包括“替代各成分中的至少任一成分而包含该成分改性得到的改性物的自动变速器油”、和“包含各成分之中任意2种成分以上反应而得到的反应产物的自动变速器油”。

[基础油]

作为本变速器油中使用的基础油,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为矿物油或者合成油中的任一者。作为矿物油,优选为所谓的高度精制矿物油,可以举出例如为:通过将石蜡基系原油、中间基系原油或者环烷基系原油进行常压蒸馏而得到的精制油;或者对常压蒸馏的残渣油进行减压蒸馏而得到馏出油、并通过对所得馏出油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精制而得到的精制油;或者在精制后进一步通过深脱蜡处理而得到深脱蜡油;进一步通过加氢处理而得到氢化处理油等。此时的精制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此外,矿物油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任意2种以上。

作为合成油,可以举出例如烷基苯、烷基萘、聚α-烯烃、聚乙烯基醚、聚亚烷基二醇、聚碳酸酯、和多元醇酯等。这些合成油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混合使用任意2种以上。

矿物油与合成油可以混合使用。此外,基础油的100℃运动粘度优选为1.5mm2/s以上且4mm2/s以下、更优选为2.1mm2/s以上且3.5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mm2/s以上且3mm2/s以下。如果基础油的100℃运动粘度为1.5mm2/s以上,则可以减少变速机的齿轮轴承、离合器等的滑动部位处的磨耗。此外,如果基础油的100℃运动粘度为4mm2/s以下,则可以充分降低低温粘度。应予说明,基础油的100℃运动粘度按照jisk2283(2000)测定即可。

[(a)成分]

本变速器油中使用的(a)成分为具有烯基或烷基、且前述烯基或烷基的质均分子量不同的2种以上丁二酰亚胺。(a)成分发挥作为分散剂的功能。但是,仅使用1种丁二酰亚胺的情况中,无法充分解决本发明的课题。作为这样的丁二酰亚胺,优选为丁二酸单酰亚胺。更优选为例如下述通式(1)所示那样的烯基或烷基丁二酰亚胺。

[化学式1]

上述式(1)中,r1为烯基或烷基,质均分子量为800以上且1500以下。

如果上述r1的质均分子量为800以上,则能够将离合器容量维持为高,此外在基础油中的溶解性也提高。此外,如果r1的质均分子量为1500以下,则能够延长颤振寿命,并且分散性也提高。

作为(a)成分,特别优选组合使用具有质均分子量为1200以上且1500以下的烯基或烷基的丁二酸单酰亚胺(a1)、和具有质均分子量为800以上且小于1200的烯基或烷基的丁二酸单酰亚胺(a2)。(a1)成分中的烯基或烷基的优选的质均分子量为1250以上且1450以下、进一步优选的质均分子量为1300以上且1400以下。此外,(a2)成分中的烯基或烷基的优选的质均分子量为850以上且1150以下、进一步优选的质均分子量为900以上且1100以下。

通过组合使用(a1)成分和(a2)成分、并且进一步配合后述(b)成分、(c)成分、和(d)成分,对于锁止离合器而言能够充分地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

在此,r2为亚烷基,各自优选的碳原子数为2以上且5以下。m为整数,优选为1以上且10以下、更优选为2以上且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或4。如果m为1以上,则分散性变得良好,如果m为10以下,则对基础油的溶解性变得良好。

作为烯基,可以举出例如聚丁烯基、聚异丁烯基、乙烯-丙烯共聚物,作为烷基,可以举出对这些烯基进行加氢而得到的烷基。作为适合的烯基,可以举出聚丁烯基或聚异丁烯基。聚异丁烯基适合以使1-丁烯与异丁烯的混合物或者使高纯度的异丁烯聚合而得到的物质的形式得到。此外,作为适合的烷基的代表例,可以举出对聚丁烯基或聚异丁烯基进行加氢而得到的烷基。它们的质均分子量可以通过gpc容易地求出。

上述烯基或烷基丁二酰亚胺通常可以通过下述方式制造:通过聚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反应得到烯基丁二酸酐,使所述烯基丁二酸酐与多胺反应来制造,或者通过使对所述烯基丁二酸酐进行加氢而得到的烷基丁二酸酐与多胺反应来制造。

作为形成上述聚烯烃的烯烃单体,可以使用1种或者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碳原子数为2~8的α-烯烃,可以适合使用异丁烯与丁烯-1的混合物。

另一方面,作为多胺,可以举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戊二胺等单一的二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四亚乙基五胺、五亚乙基六胺、二(甲基亚乙基)三胺、二亚丁基三胺、三亚丁基四胺、和五亚戊基六胺等聚亚烷基多胺。

[(b)成分]

本变速器油中的(b)成分为具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且24以下的碳链的伯胺。本变速器油中,(b)成分发挥作为摩擦调节剂的功能。如果该碳链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则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变得良好,此外容易溶于基础油。因此,该碳链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4以上、更优选为16以上。另一方面,如果该碳链的碳原子数为24以下,则容易满足变速离合器容量和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两者。因此,该碳链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2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下。

作为(b)成分的伯胺,优选为脂肪族伯胺,可以为烷基胺、也可以为烯基胺。此外,烷基、烯基可以为直链、也可以为支链,从改进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直链。

作为这样的烷基胺、烯基胺,可以举出例如正十二烷基胺、正十三烷基胺、正十四烷基胺、2-甲基-正十三烷基胺、正十五烷基胺、正十六烷基胺、正十七烷基胺、正十八烷基胺、异十八烷基胺、正十九烷基胺、正二十烷基胺、正十八碳烯基胺、硬脂基胺、和油烯基胺等。

此外(b)成分可以与酸式磷酸酯、酸式亚磷酸酯形成胺盐。作为酸式磷酸酯,可以举出例如酸式磷酸2-乙基己酯、酸式磷酸乙酯、酸式磷酸丁酯、酸式磷酸油烯基酯、酸式磷酸二十四烷基酯、酸式磷酸异癸酯、酸式磷酸月桂基酯、酸式磷酸十三烷基酯、酸式磷酸硬脂基酯、和酸式磷酸异硬脂基酯等。此外,作为酸式亚磷酸酯,可以举出例如亚磷酸氢乙酯、亚磷酸氢正丙酯、亚磷酸氢正丁酯、亚磷酸氢2-乙基己酯、亚磷酸氢二(2-乙基己基)酯、亚磷酸氢二月桂基酯、和亚磷酸氢二油烯基酯等。

[(c)成分]

本变速器油中的(c)成分为具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且20以下的碳链的脂肪族胺环氧烷烃加成物。本变速器油中,(c)成分发挥作为摩擦调节剂的作用。

(c)成分为对具有碳原子数为12以上且20以下的碳链的脂肪族胺通过常规方法加成环氧烷烃而得到。作为前述脂肪族胺,优选为伯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可以为饱和也可以为不饱和。

作为前述伯胺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正十二烷基胺、正十三烷基胺、正十四烷基胺、2-甲基-正十三烷基胺、正十五烷基胺、正十六烷基胺、正十七烷基胺、正十八烷基胺、异十八烷基胺、正十九烷基胺、正二十烷基胺、正十八碳烯基胺、硬脂基胺、和油烯基胺等。伯胺可以使用1种,也可以使用任意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可以举出牛脂胺、硬化牛脂胺、椰子油胺、棕榈油胺、和大豆油胺等源自动植物油的脂肪族伯胺。这些伯胺期望经蒸馏精制。

作为本变速器油中的环氧烷烃,从容易进行加成反应且容易获得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碳原子数为2至4的环氧烷烃(eo:环氧乙烷、po:环氧丙烷、和bo:环氧丁烷)。从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的观点出发,特别优选为eo。碳原子数为2至4的环氧烷烃可以使用1种或者混合使用任意2种以上,使用2种以上的环氧烷烃时,可以以嵌段状加成,也可以以无规状加成。

[(d)成分]

本变速器油中使用的(d)成分为酰胺化合物。本变速器油中,(d)成分发挥作为摩擦调节剂的功能。

作为(d)成分的酰胺化合物,适合为脂肪族羧酸的酰胺,作为脂肪族基团,优选为烷基或烯基。从摩擦系数的观点出发,该烷基或烯基的碳原子数优选为12以上且20以下。作为这样的(d)成分,可以举出例如硬脂酰胺、异硬脂酰胺、月桂酰胺、肉豆蔻酰胺、棕榈酰胺、和油酰胺等。应予说明,这些酰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2种以上。

[本变速器油]

本变速器油在基础油中配合有上述(a)成分、(b)成分、(c)成分、和(d)成分,因此能够将锁止离合器的颤振寿命保持为长、且进一步维持高变速离合器容量。

(a)成分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为基准计优选为4.5质量%以上且6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75质量%以上且5.7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5.5质量%以下。如果(a)成分的配合量处于前述范围,则能够将锁止离合器的颤振寿命保持为更长、且维持更高的变速离合器容量。

此外,作为(a)成分而使用具有质均分子量为1200以上且1500以下的烯基或烷基的丁二酸单酰亚胺(a1)、和具有质均分子量为800以上且低于1200的烯基或烷基的丁二酸单酰亚胺(a2)时,(a1)成分的配合比例以(a1)成分和前述(a2)成分的总计量为基准计优选为50质量%以上且8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55质量%以上且75质量%以下。如果(a1)成分和(a2)成分的配合比例处于该范围,则能够将锁止离合器的颤振寿命保持为更长、且维持更高的变速离合器容量。

针对(b)成分的配合量,从改进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的观点出发,在本变速器油总量基准下以氮换算量计优选为24质量ppm以上且235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26质量ppm以上且226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8质量ppm以上且210质量ppm以下。

针对(c)成分的配合量,从改进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的观点出发,在本变速器油总量基准下以氮换算量计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上且32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12质量ppm以上且3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4质量ppm以上且280质量ppm以下。

对于(d)成分的配合量,从改进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的观点出发,在本变速器油总量基准下以氮换算量计优选为62质量ppm以上且310质量ppm以下、更优选为70质量ppm以上且300质量pp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ppm以上且290质量ppm以下。

作为本变速器油,100℃运动粘度优选为3.5mm2/s以上且10mm2/s以下、更优选为4mm2/s以上且8.5mm2/s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mm2/s以上且7.5mm2/s以下。如果本变速器油的100℃运动粘度为10mm2/s以下,则能够充分降低低温粘度。此外,如果本变速器油的100℃运动粘度为3.5mm2/s以上,则可以减少无极变速器的齿轮轴承、离合器等的滑动部位处的磨耗。应予说明,100℃运动粘度按照jisk2283(2000)测定即可。

本变速器油的离合器容量(扭矩传递容量)高,此外,颤振寿命也长,因此可以适合地在使用金属带的带式无极变速器(推式、链式)、或者环式无极变速器等各种无极变速器中使用。本变速器油作为具有带锁止离合器的扭矩转换器的无极变速器用途是特别适合的。此外,由于变速离合器的高离合器容量与锁止离合器的长颤振寿命,从而作为有级自动变速器用途也是适合的。

[(e)成分]

本变速器油中优选进一步配合有叔胺作为(e)成分。通过配合叔胺,可以进一步降低低速区域的摩擦系数。作为(e)成分,优选为下述通式(2)所示那样的叔胺。

r3r4nr5(2)。

在此,r3为烃基,优选的碳原子数为12以上、更优选的碳原子数为14以上、进一步优选的碳原子数为16以上。如果碳原子数为上述范围,则可以有效地改进锁止离合器的μ-v特性。但是,从降低摩擦系数的观点出发,r3的碳原子数优选为28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下。

作为这样的烃基,可以举出烷基、烯基、芳基、和芳烷基等。这些烃基之中,优选为脂肪族的烃基,特别地更优选为饱和结构的烃基。因此,作为r3,可以举出十六烷基、十七烷基、十八烷基、十九烷基、二十烷基、二十一烷基、和二十二烷基。其中,最优选为十八烷基。

此外,碳链部分可以为直链结构、也可以为支链结构,特别优选为直链结构。

r4和r5均为烃基,各自的碳原子数均为4以下。r4和r5的优选的碳原子数各自独立地为1或2。具体而言为甲基、乙基、乙烯基。如果r4和r5的碳原子数为上述范围,则能够强烈发挥出抗颤振效果。此外,在稳定性方面,与作为不饱和结构的乙烯基相比,更优选为甲基或乙基。应予说明,r4和r5也可以是各自的末端部键合而形成环。

作为(e)成分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二甲基十六烷基胺、二甲基十八烷基胺、二甲基二十一烷基胺、二乙基十八烷基胺、和甲基乙基十八烷基胺等。本变速器油中配合的作为(e)成分的叔胺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此外,从抗颤振效果和延长颤振寿命的效果两者的观点出发,源自(e)成分的氮的含量在本变速器油的总量基准下以氮换算量计优选为10质量ppm以上、更优选为15质量pp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ppm以上。但是,即使进一步增多(e)成分的配合量,抗颤振效果和延长颤振寿命的效果也达到饱和,因此期望的是限制配合量以使得源自(e)成分的氮的含量达到100质量ppm以下。

本变速器油中可以进一步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举出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抗氧化剂、油性剂、极压剂、清净分散剂、防锈剂、金属惰化剂、和消泡剂等。

作为粘度指数改进剂,可以举出聚甲基丙烯酸酯、分散型聚甲基丙烯酸酯、烯烃系共聚物(例如乙烯-丙烯共聚物等)、分散型烯烃系共聚物、苯乙烯系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共聚物等)等。对于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配合量,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以本变速器油总量为基准计,树脂量为0.5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左右。

作为降凝剂,可以使用例如质均分子量为1万以上且15万以下左右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等。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降凝剂的优选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总量为基准计为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左右。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在以往的烃系润滑油中使用的胺系抗氧化剂、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抗氧化剂、和硫系抗氧化剂。这些抗氧化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任意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胺系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例如单辛基二苯基胺、单壬基二苯基胺等单烷基二苯基胺系化合物;4,4-二丁基二苯基胺、4,4-二戊基二苯基胺、4,4-二己基二苯基胺、4,4-二庚基二苯基胺、4,4-二辛基二苯基胺、和4,4-二壬基二苯基胺等二烷基二苯基胺系化合物;四丁基二苯基胺、四己基二苯基胺、四辛基二苯基胺、和四壬基二苯基胺等多烷基二苯基胺系化合物;α-萘基胺、苯基-α-萘基胺、丁基苯基-α-萘基胺、戊基苯基-α-萘基胺、己基苯基-α-萘基胺、庚基苯基-α-萘基胺、辛基苯基-α-萘基胺、和壬基苯基-α-萘基胺等萘基胺系化合物。

作为酚系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例如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2,6-二叔丁基-4-乙基苯酚等单酚系化合物;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和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等二酚系化合物。

作为硫系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例如2,6-二叔丁基-4-(4,6-双(辛硫基)-1,3,5-三嗪-2-基氨基)苯酚;五硫化磷与蒎烯的反应物等硫代萜烯系化合物;硫代二丙酸二月桂基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基酯等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等。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可以举出亚磷酸三苯酯、[3,5-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苯基]甲基]膦酸二乙酯等。

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这些抗氧化剂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3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作为油性剂,可以举出脂肪族醇;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等脂肪酸化合物;多元醇酯、脱水山梨糖醇酯、甘油酯等酯化合物;脂肪族胺等胺化合物等。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这些油性剂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总量为基准计优选为0.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极压剂,可以举出硫系极压剂、磷系极压剂、包含硫和金属的极压剂、包含磷和金属的极压剂。这些极压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可以任意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极压剂,只要在分子中包含硫原子和磷原子中的至少任一种、且能够发挥出耐载重性、耐磨耗性即可。作为分子中包含硫的极压剂,可以举出例如硫化油脂、硫化脂肪酸、硫化酯、硫化烯烃、二烃基多硫化物、噻二唑化合物、烷基硫代氨基甲酰基化合物、三嗪化合物、硫代萜烯化合物、硫代二丙酸二烷基酯化合物等。

作为包含硫和金属的极压剂、包含磷和金属的极压剂,可以举出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锌(zn-dtc)、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铅、二烷基硫代氨基甲酸锡、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n-dt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tp)、磺酸钠、磺酸钙等。作为分子中包含磷的极压剂,代表性的有磷酸三甲苯酯等磷酸酯类、和其胺盐。从配合效果和经济性的观点出发,这些极压剂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为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清净分散剂,可以举出金属磺酸盐、金属水杨酸盐、金属酚盐、和丁二酰亚胺等。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这些清净分散剂的配合量在本变速器油总量基准下以金属换算量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

作为防锈剂,可以举出金属系磺酸盐、丁二酸酯、烷基胺、和单异丙醇胺等烷醇胺等。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这些防锈剂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为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5质量%以上且5质量%以下。

作为金属惰化剂,可以举出苯并三唑、噻二唑等。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这些金属惰化剂的优选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为基准计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0.01质量%以上且1质量%以下。

作为消泡剂,可以举出甲基硅酮油、氟硅酮油、聚丙烯酸酯等。从配合效果的观点出发,这些消泡剂的配合量以本变速器油为基准计优选为0.0005质量%以上且0.01质量%以下。

实施例

接着,举出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因这些记载内容而受到任何限制。

[实施例1~6、比较例1~4]

以预计为变速器油而示于表1的配合比例制备各试样油。各试样油的100℃运动粘度如表1所示,均处于5.5~5.6mm2/s的范围。

[表1]

1)基础油:包含60n矿物油和150n矿物油的混合基础油(100℃运动粘度:3.0mm2/s)

2)分散剂a1:聚异丁烯基丁二酸单酰亚胺(聚异丁烯基的质均分子量:1300,氮量:1.7质量%)

3)分散剂a2:聚异丁烯基丁二酸单酰亚胺(聚异丁烯基的质均分子量:950,氮量:2.1质量%)

4)摩擦调节剂b:油烯基胺(氮量:4.7质量%)

5)摩擦调节剂c:二乙醇牛脂胺(氮量:4质量%)

6)摩擦调节剂d:异硬脂酰胺(氮量:6.2质量%)

7)摩擦调节剂e:二甲基十八烷基胺

8)其他添加剂(添加剂组):pma系粘度指数改进剂、胺系抗氧化剂、酚系抗氧化剂、磷系极压剂、硫系极压剂、硫系铜惰化剂、和消泡剂。

[评价方法]

通过下述的方法,针对各试样油测定变速离合器的容量和锁止离合器的颤振寿命,将结果示于表1。

(变速离合器的容量)

按照m348-2002进行试验,求出100℃下的μs(静摩擦系数)作为离合器容量。

(锁止离合器的颤振寿命)

试验条件按照jasom349-98,在连续滑动耐久试验的过程中实施性能试验。具体而言,在120℃下求出μ-v曲线,将dμ/dv达到负数的时间(hr)记作颤振寿命。

[评价结果]

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配合有(a)成分、(b)成分、(c)成分、和(d)成分的实施例1~6的试样油能够充分地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另一方面,缺少(a)成分、(b)成分、(c)成分、和(d)成分中的任一者的比较例1~4的试样油不能兼顾高离合器容量与长颤振寿命。而且,比较例1和比较例2分别单独使用(a1)成分和(a2)成分,而非配合(a)成分。因此,比较例1的试样油中,尽管颤振寿命长,但是离合器容量不充分。比较例2的试样油中,尽管离合器容量充分,但是颤振寿命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