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层变化的煤气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89821发布日期:2019-04-23 20:21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煤气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氧化层变化不规律,氧化层变化的形式少,氧化层温度难控制,气化效率低、波动大。温度显示的氧化层当作氧化层,阻止了认识煤气生产过程。煤灰份低于5%,气化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氧化层上下循环的煤气生产方法,(本发明没有特别说明氧化层指正在发生氧化层化学反应的燃料层,消耗大部分氧气,氧化层长度70-150mm,还原层指正在发生还原层化学反应的燃料层,本发明针对的主要是手动调节蒸汽压力的氧化层上下循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渣含碳量小于18%,其特征是,包括: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减少或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减少或停止氧化层温度降低,减少还原层底部温度降低,氧化层温度高,还原层底部温度高,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00-1100℃,顶线温度700-900℃,底线温度高50-200℃,顶线温度低50-150℃,还原层温度550-1100℃,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850-1250℃,氧化层温度高50-200℃,干馏层温度350-550℃,干馏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120-250mm,是氧化层循环位置的下部或中下部,上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三环节,和本环节即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合成氧化层下降过程,经过氧化层下降过程,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由200-600mm,(是氧化层循环位置,)缩短为120-250mm,作用,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渣含碳量降低;

氧化层上升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部分或全部氧化层是氧化层上升之前的还原层,温度低,下列化学反应增加:

c+1/2o2→coδh=110.4kj/mol

2co+o2→2co2δh=566.6kj/mol

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开始还原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大幅度降低,下列化学反应增加:

co+h2o→h2+co2δh=38.4kj/mol

c+2h2→ch4δh=84.3kj/mol

其一,上述因素,1-4min,氧化层温度升至900-1250℃,氧化层由下至上升高过程,经过的煤层温度升高,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200-600,是氧化层循环位置,温度850-1250℃,一般温度不均匀,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和本环节氧化层上升过程合成的,其二,氧化层开始上升,煤气中,甲烷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煤气热值降低,然后氧化层温度升高,还原层温度随着升高,煤气温度升高,蒸汽产量增加,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热值升高;

氧化层下降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其一,下列化学反应增加:

c+o2→co2δh=394.1kj/mol

升高氧化层温度的必要条件,单段炉5min内,两段炉8min内,氧化层温度稳定或升高900-1250℃,其二,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70-300mm,温度升高,还原层下降部分开始850-1250℃,部分还原层是还原层下降之前的氧化层,水蒸汽分解率提高,下列化学反应增加:

c+h2o→co+h2δh=-135.0kj/mol

c+2h2o→co2+2h2δh=-96.6kj/mol

煤气中,氢气含量增加,一氧化碳含量增加,煤气热值升高,煤气温度降低因素,还原层温度降低,由上到下,逐步到还原层底部,蒸汽产量减少,其三,氧化层下降60s内,减少蒸汽压力降低,蒸汽压力降低,氧化层下降,蒸汽压力降低,导致饱和温度降低,氧化层下降,氧化层下降部分温度降低,下列化学反应增加:

c+o2→co2δh=394.1kj/mol

氧化层下降部分温度不变,或升高850-1250℃,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下降部分是还原层下降之前的氧化层,开始850-1250℃,水蒸汽分解率提高,还原层温度降低,其四,蒸汽压力自然升高,氧化层上升,蒸汽压力升高,导致饱和温度升高,氧化层上升,氧化层上升部分温度不变至降低,氧化层温度降低是从氧化层放热反应不能阻止氧化层温度降低开始的,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蒸汽压力自然升高,加快还原层温度的降低速度,其五,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还原层温度降低100-600℃,水蒸汽分解率由高变低,煤气热值由高变低,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降低,由不明显到明显,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30-1200℃,顶线温度750-900℃,本环节是氧化层下降过程中前部;

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氧化层上升距离基本等于氧化层下降距离,蒸汽压力降低值基本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其一,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60mm,其二,蒸汽压力循环过程中,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饱和温度降低值基本等于饱和温度升高值,蒸汽压力循环过程中,蒸汽压力降升导致的饱和温度降升,是氧化层循环过程中,饱和温度循环变化的一部分,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50mm,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50mm,其三,煤气中,氢气含量循环变化,一氧化碳含量循环变化,甲烷含量循环变化,二氧化碳含量循环变化,煤气温度循环变化,蒸汽产量增减循环,还原层位置上下循环,还原层温度高低循环,氧化层位置上下循环,氧化层温度高低循环,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短循环,作用,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0.3-1min,渣含碳量降低,氧化层升温后,氧化层温度高50-400℃,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和中后部,还原层底线温度高50-300℃,还原层底部60mm以上温度低50-200℃,提高水蒸汽分解率,煤气热值平均值提高,煤气温度低,节煤5-10%;

单段炉空层1800-2300mm,两段炉空层1000-2500mm,渣含碳量高空层大,渣含碳量低空层小,其一,空层大,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幅度大,渣含碳量高,氧化层循环位置下部燃料层含碳量高,煤气热值高,气化效率高,其二,空层小,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幅度小,渣含碳量低,氧化层循环位置下部燃料层含碳量低,煤气热值高,气化效率高。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减少或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减少或停止氧化层温度降低,减少还原层底部温度降低,还原层底部温度高50-300℃,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00-1100℃,顶线温度700-900℃,还原层温度550-1100℃,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850-1250℃,干馏层温度350-550℃,干馏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120-260mm,经过上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三环节和本环节,合成的氧化层下降过程,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由200-600mm,缩短为120-260mm,作用,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渣含碳量降低;除渣,氧化层上升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煤气压力升高10-30pa,是除渣氧化层上升的因素,不包括蒸汽压力循环的影响,饱和温度升高0.1-2℃,是除渣氧化层上升的另一因素,其一,部分或全部氧化层是氧化层上升之前的还原层,温度低,1-4min,氧化层温度升至900-1250℃,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200-600mm,温度850-1250℃,一般温度不均匀,本环节氧化层上升和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合成的,其二,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开始还原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降低,煤气热值降低,然后氧化层温度升高,还原层温度随着升高,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热值升高,煤气温度升高,蒸汽产量增加,其三,除渣作用,稳定渣层厚度,稳定渣含碳量,稳定空层高度,稳定预热后气化剂温度;停除渣,氧化层下降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煤气压力降低10-30pa,是停除渣氧化层下降的因素,不包括蒸汽压力循环的影响,饱和温度降低0.1-2℃,是停除渣氧化层下降的另一因素,其一,单段炉5min内,两段炉8min内,氧化层温度稳定,或升高900950-1250℃,其二,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温度升高,开始温度850-1250℃,部分还原层是还原层下降前的氧化层,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温度降低,煤气热值升高,还原层温度降低,蒸汽产量减少,其三,停除渣后60s内,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氧化层下降,氧化层下降部分温度稳定或升高850-1250℃,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下降部分是还原层下降之前的氧化层,开始850-1250℃,水蒸汽分解率提高,还原层温度降低,其四,蒸汽压力自然升高,氧化层上升,氧化层上升部分温度降低,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蒸汽压力自然升高,加快还原层温度的降低速度,其五,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还原层温度降低100-600℃,水蒸汽分解率由高变低,煤气热值由高变低,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降低,由不明显到明显,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30-1200℃,顶线温度750-900℃,本环节是氧化层下降过程中前部;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氧化层上升距离基本等于氧化层下降距离,蒸汽压力降低值基本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50mm,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50mm,作用,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0.3-1min,渣含碳量降低,氧化层升温后,氧化层温度高50-400℃,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还原层底线温度高50-300℃,还原层底部60mm以上温度低50-200℃,提高水蒸汽分解率,煤气热值平均值提高,煤气温度低,节煤2-4%,氧化层循环位置有三部分组成,其一,除渣和停除渣循环导致的氧化层位置,其二,蒸汽压力循环导致的氧化层位置,其三,蒸汽压力循环伴随的饱和温度循环导致的氧化层位置。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减少或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减少或停止氧化层温度降低,减少还原层底部温度降低,还原层底部温度高50-300℃,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00-1100℃,顶线温度700-850℃,还原层温度550-1100℃,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850-1250℃,干馏层温度350-550℃,干馏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120-260mm,经过上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三环节和本环节,合成的氧化层下降过程,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由220-480mm,缩短为120-260mm,作用,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渣含碳量降低;减少空气、氧气流量,煤气压力减少40-80pa,(本发明煤气压力的测量点在煤气炉煤气出口)氧化层上升80-200mm,小于、等于、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不包括蒸汽压力循环的影响,饱和温度升高0.1-2℃,是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氧化层上升的因素,其一,部分或全部氧化层是氧化层上升之前的还原层,温度低,1-4min,氧化层温度升至900-1250℃,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200-450mm,温度850-1250℃,一般温度不均匀,本环节氧化层上升和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合成的,其二,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开始还原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降低,煤气热值降低,然后氧化层温度升高,还原层温度随着升高,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热值升高,煤气温度升高,蒸汽产量增加,其三,下一环节,氧化层下降后的氧化层位置,或氧化层位置上部在本环节温度升高;增加空气、氧气流量,煤气压力增加40-80pa,氧化层下降80-200mm,小于、等于、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不包括蒸汽压力循环的影响,饱和温度降低0,1-2℃,是增加空气、氧气流量,氧化层下降的因素,其一,单段炉5min内,两段炉8min内,氧化层温度稳定或升高900-1250℃,其二,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温度升高,开始温度850-1250℃,部分还原层是还原层下降前的氧化层,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温度降低,煤气热值升高,还原层温度降低,蒸汽产量减少,其三,停除渣后60s内,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氧化层下降,氧化层下降部分温度稳定或升高850-1250℃,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下降部分是还原层下降之前的氧化层,开始850-1250℃,水蒸汽分解率提高,还原层温度降低,其四,蒸汽压力自然升高,氧化层上升,氧化层上升部分温度降低,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蒸汽压力自然升高,加快还原层温度的降低速度,其五,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还原层温度降低100-600℃,水蒸汽分解率由高变低,煤气热值由高变低,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降低,由不明显到明显,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30-1200℃,顶线温度750-900℃,本环节是氧化层下降过程中前部;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温度显示的上下氧化层位置连接,减少空气、氧气流量基本等于增加空气、氧气流量,蒸汽压力降低值基本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50mm,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50mm,作用,增加氧化层循环周期,增加水蒸汽分解量,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缩短煤气热值升降周期,煤气热值平均值提高,节煤5-10%。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减少或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减少或停止氧化层温度降低,减少还原层温度降低,还原层温度高10-50℃,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00-1100℃,顶线温度700-850℃,还原层温度550-1100℃,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干馏层温度400-600℃,氧化层温度850-1250℃,干馏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120-260mm,经过上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三环节和本环节,合成的氧化层下降过程,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由220-460mm,缩短为120-260mm,作用,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渣含碳量降低;开大煤气阀,增加煤气流量,煤气压力减少40-80pa,氧化层上升80-2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不包括蒸汽压力循环的影响,饱和温度升高0.1-2℃,是煤气压力减少,氧化层上升的因素,其一,部分或全部氧化层是氧化层上升之前的还原层,温度低,1-4min,氧化层温度升至900-1250℃,温度显示的氧化层长度220-460mm,温度850-1250℃,一般温度不均匀,本环节氧化层上升和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合成的,其二,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开始还原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降低,然后氧化层温度升高,还原层温度随着升高,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热值升高,煤气温度升高,蒸汽产量增加,其三,下一环节,氧化层下降后的氧化层位置,或氧化层位置上部在本环节温度升高;关小煤气阀,减少煤气流量,煤气压力增加40-80pa,氧化层下降80-2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不包括蒸汽压力循环的影响,饱和温度降低0.1-2℃,是增加煤气压力,氧化层下降的因素,其一,单段炉5min内,两段炉8min内,氧化层温度稳定或升高00-1250℃,其二,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温度升高,开始温度900-1250℃,部分还原层是还原层下降前的氧化层,水蒸汽分解率提高,煤气温度降低,煤气热值升高,还原层温度降低,蒸汽产量减少,其三,停除渣后60s内,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氧化层下降,氧化层下降部分温度降低,氧化层底部下降部分温度升至900-1250℃,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下降部分是还原层下降之前的氧化层,开始900-1250℃,水蒸汽分解率提高,还原层温度降低,其四,蒸汽压力自然升高,氧化层上升,氧化层上升部分温度降低,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蒸汽压力自然升高,加快还原层温度的降低速度,其五,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还原层温度降低100-600℃,水蒸汽分解率由高变低,煤气热值由高变低,还原层由上到下,温度由低到高,氧化层温度降低,由不明显到明显,本环节是氧化层下降过程中前部;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增加煤气流量基本等于减少煤气流量,蒸汽压力降低值基本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60mm,蒸汽压力降低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蒸汽压力升高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饱和温度降低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下降小于或等于50mm,饱和温度升高小于或等于2℃,氧化层上升小于或等于50mm,作用,增加氧化层循环周期,增加水蒸汽分解量,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缩短煤气热值升降周期,煤气热值平均值提高,节煤5-10%。

氧化层温度高于1000℃,除渣氧化层循环的第三环节,单段炉氧化层下降6min后,两段炉氧化层下降10min后,至下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的后半部分,增加空气、氧气流量,或关小煤气阀,煤气压力增大10-20pa,氧化层下降20-60mm,2-5min,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下降部分是还原层下降前的氧化层,温度升高,作用,水蒸汽分解率提高,渣含碳量降低,降低还原层温度,降低煤气温度;除渣开始60s内,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或开大煤气阀,煤气压力减少10-20pa,氧化层上升20-60mm,恢复原来煤气压力,恢复原来氧化层位置,氧化层上升部分温度降低,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还原层温度降低,水蒸汽分解率降低;增加空气、氧气流量基本等于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或关小煤气阀、减少煤气流量基本等于开大煤气阀、增加煤气流量,作用,增加水蒸汽分解量,消除煤气炉热运行,减少或消除结渣,延长氧化层循环周期,节煤2-5%,一种氧化层循环的补充形式。

氧化层温度高于1000℃,除渣氧化层循环的第三环节,单段炉氧化层下降6min后,两段炉氧化层下降10min后,至下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的后半部分,开气封,煤气压力增大10-20pa,氧化层下降20-60mm,2-5min,还原层下降相等距离,还原层下降部分是还原层下降前的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提高,渣含碳量降低;除渣前5min内,关气封,煤气压力减少10-20pa,氧化层上升20-60mm,恢复原来炉内煤气压力,恢复原来氧化层位置,氧化层上升部分温度降低,还原层上升相等距离,还原层温度降低,水蒸汽分解率降低;作用,增加水蒸汽分解量,降低渣含碳量,降低氧化层温度,降低还原层温度,消除煤气炉热运行,减少或消除结渣,延长氧化层循环周期,节煤2-5%,一种氧化层循环的补充形式。

除渣氧化层循环与另外二种氧化层循环形式交替运行,除渣次数与其它氧化层循环形式次数比值大于或等于1∶2,除渣氧化层循环是基础,它维持气化效率高对应的稳定的渣含碳量,渣层厚度和温度波动少,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气化效率高,煤灰份含量下限降至4%。

氧化层循环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汽包注软化水1-3次,作用,降水温,减少蒸汽压力增长,节煤3-6%。

加煤,煤气压力降低后升高,氧化层上下移动过程,煤层升温200-1000mm,加煤在氧化层循环的第二个环节氧化层上升过程中,氧化层上升50s内,开始加煤,作用,氧化层循环的第二个环节,氧化层温度升高与加煤引起的煤层升温同步节煤3-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增加水蒸汽分解量,提高水蒸汽分解率,渣含碳量低、稳定,煤气温度低,氧化层温度高、易控制,减少结渣,节煤5-10%,煤灰份含量下限降至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氧化层变化的煤气生产方法,渣含碳量小于18%,包括下述步骤: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增加外排蒸汽流量,消除蒸汽压力增长,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渣含碳量低,氧化层温度高,还原层底部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本环节氧化层温度高对应气化效率高,不结渣是前提,氧化层温度低对应气化效率低,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蒸汽压力增长快,时间短,蒸汽压力增长慢,时间长,气化效率高,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800-1100℃,顶线温度700-900℃,底线温度高,本环节煤气热值高,顶线温度低,下一环节氧化层上升,氧化层升温多,氧化层温度高,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底线和顶线温差大,气化效率高;

氧化层上升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1-4min,氧化层温度升至900-1250℃,1min升温基本完成,1.5-2min,气化效率高,单段炉时间短,两段炉时间长,本环节升温后氧化层温度高是气化效率高的必要条件,氧化层温度低气化效率低,其一,氧化层上升前,还原层温度550-1100℃,氧化层上升到的位置,升温前,氧化层温度高,氧化层一氧化碳含量低,还原层水蒸汽分解率高,升温后,氧化层温度低,900-1000℃,氧化层上升到的位置,升温前,氧化层温度低,氧化层一氧化碳含量高,还原层水蒸汽分解率低,升温后,氧化层温度高,氧化层上升到的位置,升温前,还原层温度小于、等于700℃,氧化层一氧化碳含量高,还原层水蒸汽分解率约是零,升温后氧化层温度高,1000-1250℃,氧化层上升距离小,升温前氧化层温度高,升温后氧化层温度低,氧化层上升距离大,升温前氧化层温度低,升温后氧化层温度高,其二,氧化层上升距离小于氧化层长度,升温后,温度显示的氧化层距离短,下一环节,氧化层下降后,水蒸汽分解率低,上下氧化层位置部分重叠,还原气氛灰溶点比氧化气氛高,差值50-200℃,易结渣,二方面造成气化效率低,其三,氧化层上升距离等于氧化层长度,升温后,温度显示的氧化层距离短,下一环节,氧化层下降后,水蒸汽分解率低,降低气化效率低,其四,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50-100mm温后,氧化层温度高,1000-1250℃,温度显示的氧化层温度均匀,下一环节,氧化层下降后,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氧化层上升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其五,氧化层上升大于氧化层长度120mm以上,升温后,温度显示的氧化层温度不均匀,上下氧化层位置之间温度低,气化效率低;

氧化层下降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单段炉5min,两段炉8min,氧化层温度稳定、或升高900-1250℃,本环节不结渣的前提下,氧化层温度高气化效率高,氧化层温度低气化效率低,其一,氧化层下降距离小于氧化层长度,上下氧化层位置部分重叠,还原气氛灰溶点比氧化气氛高,差值50-200℃,易结渣,还原层高温部分距离短,水蒸汽分解率低,气化效率低,其二,氧化层下降距离等于氧化层长度,还原层高温部分距离短,水蒸汽分解率低,气化效率低,其三,氧化层下降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50-100mm之内,不易结渣,氧化层下降距离大,还原层高温部分距离长,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氧化层升温多,氧化层温度高,气化效率高,氧化层下降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其四,氧化层下降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120mm以上,氧化层下降距离大,水蒸汽分解率低,氧化层升温少或不升温,氧化层温度低,气化效率低,其五,氧化层下降后60s内,选择时间,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氧化层随蒸汽压力降低而下降,氧化层底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稳定,氧化层底线温度低于800℃,气化效率降低,之后蒸汽压力自然升高,本环节氧化层顶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稳定,本环节氧化层顶线温度低于800℃,气化效率降低,人为调节、或有外来蒸汽,蒸汽压力可以降升多次,其六,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时间短,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时间长,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气化效率低,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其中,底线温度830-1200℃,顶线温度750-900℃,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二者温差大,气化效率高;

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其一,氧化层循环周期短,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煤气温度高,其二,氧化层循环周期长,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低,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温度高,渣含碳量低,气化效率低,其三,具体到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氧化层循环周期,渣含碳量降低,煤气温度低,气化效率高,其四,氧化层上升距离等于氧化层下降距离,气化效率稳定,其五,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分别小于或等于0.02mpa,蒸汽压力降低值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气化效率稳定,其六,渣含碳量高和氧化层循环周期短,蒸汽压力降升多,作用,渣含碳量降低,提高水蒸汽分解率,煤气热值高,气化效率高,其七,渣含碳量低,蒸汽压力降升少,煤气热值高,气化效率高,其八,检验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幅度是否最佳,提高单段炉加煤温度8-15℃,蒸汽压力循环中,增加蒸汽压力降升分别为0.003-0.01mpa,氧化层循环位置下降10-30mm,4h后,气化效率降低,降低单段炉加煤温度8-15℃,蒸汽压力循环中,减少蒸汽压力降升0.003-0.01mpa,氧化层循环位置上升10-30mm,4h后,气化效率降低,证明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幅度最佳,气化效率最高,其九,蒸汽压力降升分别小于或等于0.02mpa,导致饱和温度降升分别小于或等于2℃,渣含碳量高和氧化层循环周期短,饱和温度降升多,作用,渣含碳量降低,提高水蒸汽分解率,气化效率高,其十,渣含碳量低,饱和温度降升少,作用,煤气热值高,气化效率高,其十一,饱和温度降低值等于饱和温度升高值,气化效率稳定;

单段炉空层1800-2300mm,两段炉空层1000-2500mm,渣含碳量高空层大,渣含碳量低空层小;检验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幅度是否最佳,增加煤气炉空层100-300mm,蒸汽压力循环中,增加蒸汽压力降升分别为0.003-0.01mpa,氧化层循环位置下降10-30mm,4h后,气化效率降低,减少煤气炉空层100-300mm,蒸汽压力循环中,减少蒸汽压力降升0.003-0.01mpa,氧化层循环位置上升10-30mm,4h后,气化效率降低,证明蒸汽压力循环中,蒸汽压力降升幅度最佳,气化效率最高。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增加外排蒸汽流量,消除蒸汽压力增长,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渣含碳量低,氧化层温度高,还原层底部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本环节氧化层温度高对应气化效率高,氧化层温度低对应气化效率低,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蒸汽压力增长快,时间短,蒸汽压力增长慢,时间长,气化效率高,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底线和顶线温差大,气化效率高;除渣,氧化层上升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煤气压力增加10-30pa,1-4min,其一,煤含碳量高,时间短,煤含碳量低,时间长,其二,除渣电机转速快,氧化层上升距离大,除渣电机转速慢,氧化层上升距离小,其三,氧化层上升距离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20mm以上,气化效率低,其四,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50-100,气化效率高,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停除渣,氧化层下降70-3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50mm之内,煤气压力降低10-30pa,其一,氧化层下降距离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20mm以上,气化效率低,其二,,氧化层下降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50-100mm,气化效率高,氧化层下降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其三,停除渣后60s内,选择时间,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蒸汽压力波动小,气化效率高,其四,渣含碳量低,需要蒸汽压力降升少,渣含碳量高,允许蒸汽压力降升多,其五,氧化层底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稳定,人为调节、或有外来蒸汽,蒸汽压力可以降升多次,其六,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时间短,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时间长,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气化效率低,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二者温差大,气化效率高;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其一,氧化层循环周期短,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煤气温度高,其二,氧化层循环周期长,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低,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渣含碳量低,气化效率低,其三,具体到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氧化层循环周期,渣含碳量降低,煤气温度低,气化效率高,其四,蒸汽压力降升分别小于或等于0.02mpa,单段炉和两段炉蒸汽压力降升少,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煤气热值高,蒸汽压力降低值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气化效率稳定,渣含碳量升高,增加蒸汽压力降升值,渣含碳量降低,减少蒸汽压力降升值,降低渣含碳量,其五,氧化层上升距离等于氧化层下降距离,气化效率稳定,其六,煤灰溶点低,氧化层上升和氧化层下降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50mm以上,减少或消除结渣,气化效率高,其七,外排蒸汽阀开关幅度相等,蒸汽压力变化少,使用灵敏度高的限压阀,每个氧化层循环周期自动开大、关小,降低劳动强度,气化效率稳定。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增加外排蒸汽流量,消除蒸汽压力增长,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渣含碳量低,氧化层温度高,还原层底部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本环节氧化层温度高气化效率高,氧化层温度低气化效率低,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蒸汽压力增长快,时间短,蒸汽压力增长慢,时间长,作用,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气化效率高,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底线和顶线温差大,气化效率高;减少空气、氧气流量,煤气压力减少40-80pa,氧化层上升80-2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0mm之内,1-4min,其一,时间短,气化效率高,其二,氧化层上升距离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气化效率低,其三,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气化效率高,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增加空气、氧气流量,煤气压力增加40-80pa,氧化层下降80-2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其一,氧化层下降距离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气化效率低,其二,氧化层下降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其三,停除渣后60s内,选择时间,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蒸汽压力波动小,气化效率高,其四,渣含碳量低,需要蒸汽压力降升少,渣含碳量高,允许蒸汽压力降升多,其五,氧化层底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稳定,人为调节、或有外来蒸汽,蒸汽压力可以降升多次,其六,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时间短,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时间长,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气化效率低,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二者温差大,气化效率高;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其一,氧化层循环周期短,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煤气温度高,其二,氧化层循环周期长,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低,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渣含碳量低,气化效率低,其三,具体到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氧化层循环周期,渣含碳量降低,煤气温度低,气化效率高,其四,蒸汽压力降升分别小于或等于0.02mpa,单段炉蒸汽压力降升多,两段炉降升少,单段炉和两段炉蒸汽压力降升少,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煤气热值高,蒸汽压力降低值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气化效率稳定,其五,减少鼓风机频率等于增加鼓风机频率,减少空气、氧气流量等于增加空气、氧气流量,氧化层上升距离等于氧化层下降距离,气化效率稳定,其六,外排蒸汽阀开关幅度相等,蒸汽压力变化少,使用灵敏度高的限压阀,其七减少空气、氧气流量,煤气压力减少40-50pa,等于增加空气、氧气流量,煤气压力增加40-50pa,煤气用户烧成温度稳定。

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增加外排蒸汽流量,消除蒸汽压力增长,消除氧化层上升因素,渣含碳量低,氧化层温度高,还原层底部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煤气热值高,煤气温度低,氧化层温度高气化效率高,氧化层温度低气化效率低,单段炉2-5min,两段炉4-10min,蒸汽压力增长快,时间短,蒸汽压力增长慢,时间长,作用,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气化效率高,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底线和顶线温差大,气化效率高;开大煤气阀,煤气压力减少40-80pa,氧化层上升80-2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1-4min,其一,时间短,气化效率高,其二,氧化层上升距离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气化效率低,其三,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之内,气化效率高;关小煤气阀,煤气压力增加40-80pa,氧化层下降80-200mm,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或大于氧化层长度100mm之内,其一,氧化层下降距离小于、等于氧化层长度,气化效率低,其二,氧化层上升距离大于氧化层长度80mm,气化效率最高,其三,停除渣后60s内,选择时间,减少外排蒸汽流量,减少蒸汽压力降低,蒸汽压力波动小,气化效率高,其四,渣含碳量低,需要蒸汽压力降升少,渣含碳量高,允许蒸汽压力降升多,其五,氧化层底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稳定,人为调节、或有外来蒸汽,蒸汽压力可以降升多次,其六,单段炉9-11min,两段炉13-16min,时间短,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时间长,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气化效率低,还原层底线之上60mm,底线温度高,顶线温度低,二者温差大,气化效率高;上述三个环节是一个周期,单段炉12-20min,两段炉18-30min,循环,其一,氧化层循环周期短,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水蒸汽分解率高,气化效率高,煤气温度高,其二,氧化层循环周期长,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低,水蒸汽分解率低,还原层放热的化学反应增加,渣含碳量低,气化效率低,其三,具体到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延长氧化层循环周期,渣含碳量降低,煤气温度低,气化效率高,其四,蒸汽压力降升分别小于或等于0.02mpa,单段炉蒸汽压力降升多,两段炉降升少,单段炉和两段炉蒸汽压力降升少,氧化层下降过程,氧化层温度高,煤气热值高,蒸汽压力降低值等于蒸汽压力升高值,气化效率稳定,其五,减少煤气流量等于增加煤气流量,气化效率稳定,开大煤气阀,煤气压力减少40-50pa,等于关小煤气阀,煤气压力增加40-50pa,煤气用户烧成温度波动小,其六,外排蒸汽阀开关幅度相等,蒸汽压力变化少,气化效率稳定。

氧化层温度高于1000℃,除渣氧化层循环的第三环节,单段炉氧化层下降6min后,两段炉氧化层下降10min后,至下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的后半部分,增加空气、氧气流量,或关小煤气阀,煤气压力增大10-20pa,2-5min,其一,渣含碳量低,煤气压力增量小,氧化层下降的时间短,次数少,气化效率高,总之,时间相对长、次数相对多,煤气热值不降低为最佳,其二,渣含碳量高,煤气压力增量大,氧化层下降的时间长,次数多,气化效率高,煤气压力增量大、时间长、次数多,煤气热值不降低为最佳,其三,氧化层下降,氧化层底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高,其四,氧化层温度高,时间长,氧化层温度低,时间短,水蒸汽分解率高,总之,时间相对长,煤气热值不降低,气化效率最高;除渣同时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或开大煤气阀,煤气压力减少10-20pa,气化效率高;其一,增加空气、氧气流量等于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或关小煤气阀、减少煤气流量等于开大煤气阀、增加煤气流量,气化效率稳定,其二,渣含碳量低,增加空气、氧气流量和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或关小煤气阀、减少煤气流量和开大煤气阀、增加煤气流量,次数少,气化效率高,其三,渣含碳量高,增加空气、氧气流量和减少空气、氧气流量,或关小煤气阀、减少煤气流量和开大煤气阀、增加煤气流量,次数多,气化效率高。

氧化层温度高于1000℃,除渣氧化层循环的第三环节,单段炉氧化层下降6min后,两段炉氧化层下降10min后,至下一个氧化层循环周期的第一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的后半部分,开气封,煤气压力增大10-20pa,2-5min,其一,渣含碳量低,开气封,煤气压力增量小、时间短、次数少,气化效率高,总之,时间相对长、次数相对多,煤气热值不降低为最佳,其二,渣含碳量高,开气封,煤气压力增量大、时间长、次数多,气化效率高,开气封,煤气压力增量大、时间长、次数多,煤气热值不降低为最佳,其三,开气封,氧化层下降,氧化层底线温度不低于800℃,气化效率高,其四,氧化层温度高,时间长,氧化层温度低,时间短,水蒸汽分解率高,总之,时间相对长,煤气热值不降低,气化效率最高;除渣同时关气封,煤气压力减少10-20pa,气化效率最高,权利要求5与权利要求6作用相似,方式不同,依据需要,选择方式。

除渣氧化层循环与另外二种氧化层循环形式交替运行,除渣次数与其它氧化层循环形式次数比值大于或等于1∶2,除渣氧化层循环是基础,除渣氧化层循环与其它氧化层循环形式按比例交替进行,渣层厚度波动少,预热后气化剂温度波动少,气化效率波动少,除渣与其它氧化层循环形式按1∶1交替进行,煤灰份含量下限降至4%。

氧化层循环的第一个环节,氧化层下降过程后部或中后部,汽包注软化水1-3次,单段炉本环节结束20s之前注完,蒸汽压力增长快,本环节结束前20s注完,作用,减少蒸汽压力增长,气化效率高;两段炉本环节开始进行第一次注水。

加煤在氧化层循环的第二个环节氧化层上升过程中,氧化层上升50s内,其一,两段炉时间长,气化效率高,其二,单段炉氧化层上升30s内加煤,炉内煤表面温度降低,炉内煤气温度降低,氧化层循环周期短,时间短气化效率高,氧化层循环周期长,时间长气化效率高,其三,加煤对应的氧化层上升形式,首先是除渣,灰份低的煤,除渣次数不够,利用其它氧化层循环形式的氧化层上升加煤,提高气化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