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润滑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6619发布日期:2018-12-08 07:11阅读:3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润滑油。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品,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而其真正使用性能又是复杂的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综合效应。润滑油的基本性能包括一般理化性能、特殊理化性能和模拟台架试验;每一类润滑油脂都有其共同的一般理化性能,以表明该产品的内在质量。

随着汽车的普及使用,人们对汽车的性能追求要求更高,开发具有抗氧化性、黏温性、低温流动性以及剪切稳定性、抗磨性和修复功能的汽车润滑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抗氧化性、黏温性、低温流动性以及剪切稳定性、抗磨性的汽车润滑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70-100份、羟基苯甲酸6-15份、硬脂酸3-20份、石蜡油8-15份、钛酸酯6-9份、纳米炭黑4-10份、表面活性剂2-8份、丙烯酸甲酯3-16份、亚磷酸酯8-16份、滑石粉4-10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2-9份、抗氧化剂3-5份、抗泡剂1-3份、分散剂4-10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2-6份。

进一步的,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80-90份、羟基苯甲酸10-14份、硬脂酸8-16份、石蜡油10-12份、钛酸酯7-9份、纳米炭黑5-8份、表面活性剂4-6份、丙烯酸甲酯5-15份、亚磷酸酯10-14份、滑石粉6-8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4-6份、抗氧化剂3-5份、抗泡剂1-3份、分散剂5-7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3-5份。

进一步的,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85份、羟基苯甲酸12份、硬脂酸14份、石蜡油11份、钛酸酯8份、纳米炭黑6份、表面活性剂5份、丙烯酸甲酯8份、亚磷酸酯12份、滑石粉7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5份、抗氧化剂4份、抗泡剂2份、分散剂6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4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汽车润滑油较好的抗氧化性、较好的黏温性、较好的低温流动性以及较好的剪切稳定性、抗磨性和修复功能,添加剂以及填料的添加改善了润滑油综合性能、提升了润滑油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1: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70份、羟基苯甲酸6份、硬脂酸3份、石蜡油8份、钛酸酯6份、纳米炭黑4份、表面活性剂2份、丙烯酸甲酯3份、亚磷酸酯8份、滑石粉4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2份、抗氧化剂3份、抗泡剂1份、分散剂4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2份。具体实施例2: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85份、羟基苯甲酸12份、硬脂酸14份、石蜡油11份、钛酸酯8份、纳米炭黑6份、表面活性剂5份、丙烯酸甲酯8份、亚磷酸酯12份、滑石粉7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5份、抗氧化剂4份、抗泡剂2份、分散剂6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4份。

具体实施例3: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100份、羟基苯甲酸15份、硬脂酸20份、石蜡油15份、钛酸酯9份、纳米炭黑10份、表面活性剂8份、丙烯酸甲酯16份、亚磷酸酯16份、滑石粉10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9份、抗氧化剂5份、抗泡剂3份、分散剂10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6份。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润滑油,其包括含有下列重量百分比组分:基础油70‑100份、羟基苯甲酸6‑15份、硬脂酸3‑20份、石蜡油8‑15份、钛酸酯6‑9份、纳米炭黑4‑10份、表面活性剂2‑8份、丙烯酸甲酯3‑16份、亚磷酸酯8‑16份、滑石粉4‑10份、二氧化硅复合微珠2‑9份、抗氧化剂3‑5份、抗泡剂1‑3份、分散剂4‑10份以及粘度指数改进剂2‑6份。本发明的汽车润滑油较好的抗氧化性、较好的黏温性、较好的低温流动性以及较好的剪切稳定性、抗磨性和修复功能,添加剂以及填料的添加改善了润滑油综合性能、提升了润滑油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谢根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瑞莱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24
技术公布日:2018.12.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