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锅除灰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95368发布日期:2018-11-02 20:53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气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废锅除灰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担负着全社会60%以上的能源供应任务。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煤炭作为化石能源面临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因此,高效、清洁的煤气化技术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必然的战略选择,是保证我国能源稳定可靠供应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气流床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主流技术。国外的气流床气化技术主要有荷兰的Shel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西门子GSP气化技术、科林CCG粉煤加压气化技术、德士古气化炉;国内的气化技术主要有航天HT-L炉、神宁炉、东方炉、华能两段式加压气化炉、多喷嘴气化炉等;其中,干煤粉煤气化技术因煤种适用性广,气化效率高是目前煤气化技术中的主要选择。

现阶段国内在运行的气化技术以激冷流程、废锅流程为主;激冷流程具有投资低、操作维护简单的优势,但是,激冷流程煤气化技术也存在能源利用率低、水耗高的缺点;废锅流程的优势是能源回收利用率高,缺点是投资高、对煤质要求高、废锅系统维护困难;由于存在上述局限性,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煤粉气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锅除灰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可气固分离,提高煤气化过程中的热量回收率,同时在废锅内部完成合成气的除尘、除渣、降温。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废锅除灰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包括壳体、气化/燃烧装置、辐射废锅、冷却除灰装置、三位一体除灰装置;气化/燃烧装置、辐射废锅、冷却除灰装置均位于壳体内部、且由上至下沿壳体的轴线依次排列;

壳体包括合成气出口和渣出口,合成气出口位于壳体的侧壁上,渣出口位于壳体的底部,壳体的材质为金属;

气化/燃烧装置包括膜式水冷壁、气渣出口、滴水檐、燃烧器,气渣出口位于膜式水冷壁下方、且与膜式水冷壁连通,滴水檐位于气渣出口的出口处外缘,燃烧器自壳体的外部贯穿至膜式水冷壁的内部;滴水檐的檐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α为0°~30°;

辐射废锅包括水冷壁装置、锥形护板、降温喷头,水冷壁装置包括筒形水冷壁、翅片水冷壁、集气箱、集水箱,筒形水冷壁为空心圆筒结构,翅片水冷壁的数量为2~16个,且沿着筒形水冷壁的内壁均匀分布,集气箱的数量为2~16个,集气箱位于筒形水冷壁和翅片水冷壁的上方,集水箱的数量为2~16个,集水箱位于筒形水冷壁和翅片水冷壁的下方;水冷壁装置的数量为1个或2个;锥形护板位于水冷壁装置下方,降温喷头的数量为4~20个,且沿着锥形护板的内壁均匀分布;

冷却除灰装置包括降气筒、辅助激冷环、密封板、破泡条、上升筒、水浴,降气筒为空心筒状结构、且位于锥形护板下方并与锥形护板连通,辅助激冷环位于降气筒的入口处外缘,密封板水平设置于辅助激冷环下方,密封板位于降气筒和壳体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焊接于降气筒的外壁以及壳体的内壁,上升筒为空心筒状结构、且套于降气筒外侧,上升筒位于密封板下方,破泡条位于上升筒顶部的下方、且水平设置于降气筒与壳体之间,破泡条与渣出口之间灌装有水,形成水浴,降气筒的下部插入水浴中;

合成气出口位于密封板与破泡条之间;

三位一体除灰装置包括吹扫除灰装置、声波除灰装置和振打除灰装置,吹扫除灰装置的数量为2~8个,气渣出口内以及密封板的上侧均设置有至少1个吹扫除灰装置,声波除灰装置的数量为1~2个,且设置于滴水檐与筒形水冷壁之间的水冷壁管上,振打除灰装置的数量为2~8个,且设置于筒形水冷壁与壳体之间的空腔内。

优选的,燃烧器的喷嘴设置于膜式水冷壁的顶部和/或侧部;膜式水冷壁为螺旋盘管式水冷壁或直管式水冷壁;膜式水冷壁的内壁涂饰有碳化硅;气渣出口为至少2段直径尺寸逐渐增加的螺旋盘管式水冷壁或直管式水冷壁;气渣出口的内壁涂饰有耐火材料;滴水檐由水冷盘管或水冷直管制作而成;筒形水冷壁为螺旋盘管式水冷壁和/或列管式水冷壁制成。

利用本实用新型废锅除尘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煤种适用性广,可满足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高灰熔点等劣质煤的气化需求,同时,有效提高气化系统的热效率,气化效率高;

(2)利用高温辐射废锅合成气中的气化显热,在产生高品质高压蒸汽的同时,可使气与灰渣进行有效分离,同时在废锅内部完成合成气的除尘、除渣、降温,节能节水、高效环保;

(3)干煤粉气化炉与辐射废锅之间具备良好的连接性和匹配性,有效避免合成气旋流而造成挂渣;

(4)在充分除灰的同时对合成气进行降温,并保证合成气的水气比,使合成气可以直接进入变换工段,节省了后续的文丘里、洗涤塔等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

(5)结构紧凑、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废锅除灰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壳体1、合成气出口1-1、渣出口1-2、气化/燃烧装置2、膜式水冷壁2-1、气渣出口2-2、滴水檐2-3、燃烧器2-4、辐射废锅3、锥形护板3-1、降温喷头3-2、筒形水冷壁3-3、翅片水冷壁3-4、集气箱3-5、集水箱3-6、冷却除灰装置4、降气筒4-1、辅助激冷环4-2、密封板4-3、破泡条4-4、上升筒4-5、水浴4-6、三位一体除灰装置5、吹扫除灰装置5-1、声波除灰装置5-2、振打除灰装置5-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废锅除灰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包括壳体1、气化/燃烧装置2、辐射废锅3、冷却除灰装置4、三位一体除灰装置5;

气化/燃烧装置2、辐射废锅3、冷却除灰装置4均位于壳体1内部、且由上至下沿壳体1的轴线依次排列、进行一体式布置;

壳体1包括合成气出口1-1和渣出口1-2,合成气出口1-1位于壳体1的侧壁上,渣出口1-2位于壳体1的底部,壳体1的材质为金属;

气化/燃烧装置2包括膜式水冷壁2-1、气渣出口2-2、滴水檐2-3、燃烧器2-4,膜式水冷壁2-1为螺旋盘管式水冷壁,且其内壁涂饰有碳化硅,气渣出口2-2位于膜式水冷壁2-1下方、且与膜式水冷壁2-1连通,气渣出口2-2为3段直径尺寸逐渐增加的螺旋盘管式水冷壁,且其内壁涂饰有耐火材料,滴水檐2-3位于气渣出口2-2的出口处外缘,滴水檐2-3由水冷盘管制作而成,燃烧器2-4自壳体1的外部贯穿至膜式水冷壁2-1的内部,燃烧器2-4的喷嘴设置于膜式水冷壁2-1的顶部和/或侧部,滴水檐2-3的檐口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α为30°;

辐射废锅3包括水冷壁装置、锥形护板3-1、降温喷头3-2,水冷壁装置包括筒形水冷壁3-3、翅片水冷壁3-4、集气箱3-5、集水箱3-6,筒形水冷壁3-3为空心圆筒结构,且其顶端通过水平设置的水冷壁管与滴水檐2-3的外沿连接,筒形水冷壁3-3为螺旋盘管式水冷壁和列管式水冷壁制成,翅片水冷壁3-4的数量为2~16个,且沿着筒形水冷壁3-3的内壁均匀分布,集气箱3-5的数量为2~16个,集气箱3-5位于筒形水冷壁3-3和翅片水冷壁3-4的上方,集水箱3-6的数量为2~16个,集水箱3-6位于筒形水冷壁3-3和翅片水冷壁3-4的下方,水冷壁装置的数量为2个;锥形护板3-1位于水冷壁装置下方,降温喷头3-2的数量为4~20个,且沿着锥形护板3-1的内壁均匀分布;

冷却除灰装置4包括降气筒4-1、辅助激冷环4-2、密封板4-3、破泡条4-4、上升筒4-5,降气筒4-1为空心筒状结构、且位于锥形护板3-1下方并与锥形护板3-1连通,辅助激冷环4-2位于降气筒4-1的入口处外缘,密封板4-3水平设置于辅助激冷环4-2下方,密封板4-3位于降气筒4-1和壳体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焊接于降气筒4-1的外壁以及壳体1的内壁,上升筒4-5为空心筒状结构、且套于降气筒4-1外侧,上升筒4-5位于密封板4-3下方,破泡条4-4位于上升筒4-5顶部的下方、且水平设置于降气筒4-1与壳体1之间,破泡条4-4与渣出口1-2之间灌装有水,形成水浴4-6,降气筒4-1的下部插入水浴4-6中;

同时,膜式水冷壁2-1外侧、气渣出口2-2外侧、筒形水冷壁3-3外侧与壳体1、密封板4-3之间构成密闭空间;

合成气出口1-1位于密封板4-3与破泡条4-4之间;

三位一体除灰装置5包括吹扫除灰装置5-1、声波除灰装置5-2和振打除灰装置5-3,吹扫除灰装置5-1的数量为2~8个,气渣出口2-2内以及密封板4-3的上侧均设置有至少1个吹扫除灰装置5-1,声波除灰装置5-2的数量为1~2个,且设置于滴水檐2-3与筒形水冷壁3-3之间的水冷壁管上,振打除灰装置5-3的数量为2~8个,且设置于筒形水冷壁3-3与壳体1之间的空腔内。

利用本废锅除尘一体式干煤粉气化装置的工作过程为:

燃烧器2-4的喷嘴设置于膜式水冷壁2-1的顶部和/或侧部,使得燃烧器2-1采用顶喷、侧喷或顶喷加侧喷的方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煤化工产业对于高灰熔点等劣质煤的气化需求,也有效提高了气化系统的热效率;

气渣出口2-2为至少2段直径尺寸逐渐增加的螺旋盘管式水冷壁,即为多段沿着出口方向直径渐扩的盘管式水冷壁,其内径的尺寸范围为Φ400mm~Φ1200mm,采用强制循环,有效避免合成气旋流进入辐射废锅3的工作段而造成挂渣;同时,多段直径尺寸逐渐增加的气渣出口2-2与滴水檐2-3的结合,解决了干煤粉气化炉与辐射废锅3之间的连接匹配问题;

一段或两段式结构的筒形水冷壁3-3和翅片水冷壁3-4,可产生高压过热蒸汽和高压饱和蒸汽,极大的提高了高品质热量回收利用效率;

降温喷头3-2的数量为4~20个,位于翅片水冷壁3-4下部、且沿着锥形护板3-1的内壁均匀分布,有利于对降温喷头3-2的保护,可以使用喷水增湿冷却或气体冷却,使合成气中的细灰颗粒充分湿润;辅助激冷环4-2可辅助降温喷头3-2进行合成气冷却;

辅助激冷环4-2的下方、合成气出口1-1的上方设置有密封板4-3,有效避免了水浴4-6或合成气中的水蒸气窜入密闭空间,防止壳体1或筒形水冷壁3-3被腐蚀;

降温喷头3-2、辅助激冷环4-2、降气筒4-1、水浴4-5、破泡条4-4以及上升筒4-5的设计,将半废锅半激冷的流程进行进一步改进,在充分除灰的同时对合成气进行降温,并保证合成气的水气比,使合成气可以直接进入变换工段,节省了后续的文丘里、洗涤塔等设备,减少了设备投资;具体的为,当合成气经过降气筒4-1进入水浴4-6,再通过降气筒4-1加破泡条4-4或降气筒4-1加上升筒4-5到达合成气出口1-1,使合成气中细灰颗粒被水浴4-6洗涤,从而减少流出辐射废锅3合成气的灰含量,除灰降温的同时达到一定的水气比,使得从辐射废锅3流出的合成气可直接进入变换工段,同时,该设计可以适应不同煤种;三位一体除灰装置5,解决了辐射废锅水冷壁的积灰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