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炉防结焦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7463发布日期:2021-10-27 18:2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炉防结焦改质沥青生产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炉防结焦改质沥青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2.改质沥青生产以往采用釜式加热工艺,存在着产量低、产品质量不稳定、运行周期短(釜内容易结焦,大约2个月就需要停车做清焦处理)、占地面积大、操作不方便、自动化水平低等缺点;经过国内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目前普遍采用管式加热炉加热工艺,以前存在的问题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还仍然存在着加热炉炉管结焦的问题,装置运行4

5个月需就要停产对加热炉炉管进行清焦处理,达不到长周期运行的目的。为了延缓加热炉炉管结焦周期,有的工厂采取了提高加热炉炉管内液体流速的方法,将炉管液体流速提高到5米/秒,效果仍不理想;还有的企业试图采用向加热炉炉管注水或蒸汽的方法延迟结焦周期,但是由于产生的废水有害物质含量高,分别为cod6800
‑‑
7500mg/l、酚 1000
‑‑
1200mg/l、硫化物1250
‑‑
1300mg/l、氨氮3200
‑‑
3500mg/l,这种废水处理难度大,对环境产生影响,难以被市场接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节能环保、可延长运行周期的加热炉防结焦改质沥青生产装置。
4.本实用新型包括分馏塔、沥青循环泵、重闪蒸油泵、回流泵、防焦剂注入泵、反应器及液体分布器、防焦过滤器、加热炉、回流槽、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重闪蒸油冷却器、改质沥青冷却器;其特征是反应器在沥青循环管入口安装有液体分布器;反应器顶部汽相管与分馏塔中部进料管口连接,底部的沥青循环管出口与沥青循环泵入口连接;沥青循环泵上部的循环沥青入口与加热炉沥青循环出口管道连接;加热炉对流段进料管口分别与沥青循环管道、防焦剂管道和原料管道连接,辐射段入口接管分别与对流段出口沥青循环管道和防焦剂管道连接,辐射段出口接管与反应器上部沥青循环管道入口连接;分馏塔顶部的汽相管道与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入口接管连接,中部汽相物料入口管与反应器顶部汽相管口连接,上部回流入口接管与回流泵出口连接,底部重闪蒸油出口接管与重闪蒸油泵入口连接;回流槽底部回流接管与回流泵入口连接,底部防焦剂接管与防焦剂注入泵入口连接,顶部轻闪蒸油入口接管与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轻闪蒸油出口连接,上部轻闪蒸油出口接管与轻闪蒸油外送管道连接;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上部轻闪蒸油入口接管与分馏塔顶部汽相接管连接,下部轻闪蒸油出口接管与回流槽顶部轻闪蒸油入口接管连接,冷却介质进出口接管分别与循环冷却水上下水管道连接;回流泵入口接管与回流槽底部回流管连接,出口接管与分馏塔上部回流入口连接;防焦剂注入泵入口接管与回流槽底部防焦剂出口接管连接,出口接管分别与加热炉对流段入口沥青循环管和辐射段入口沥青循环管道连接;重闪蒸油泵入口接管与分馏塔底部重闪蒸油出口管道连接,出口接管与重闪蒸油冷却器油品入口管道连接;改质沥青冷却器沥青入口接管与沥青循环泵出口沥青循环管道连接,沥青出
口接管与改质沥青外送管道连接。
5.所述反应器内部安装有防焦过滤器。所述加热炉对流段采用蛇型炉管,炉管沿着物料流动方向的倾斜度为炉管长度的3%—5%;辐射段采用螺旋型炉管,炉管沿着物料流动方向的倾斜度不小于炉管长度的5%。沥青循环泵入口管道与反应器底部沥青循环管道出口连接,出口管道分别与加热炉对流段沥青循环进料管口、原料管道、改质沥青冷却器入口管口、防焦剂管道连接。
6.所述重闪蒸油冷却器安装高度6米,其油品入口接管与重闪蒸油泵出口管道连接,油品出口接管与重闪蒸油外送管道连接。所述的回流槽安装高度为6

8 米,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安装在11

13米高度处。
7.所述分馏塔采用斜孔塔盘,塔盘:26层(提馏段6层、精馏段20层),材质不锈钢(304);塔体材质:不锈钢(304)。所述反应器内部安装有防焦过滤器,在反应器内物料进入沥青循环管之前将焦粒去除;防焦过滤器为管状结构,在管状体上布满ф10—ф20的孔,管状体表面有一层0.5—2mm的网眼。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是用改质沥青装置自产的轻闪蒸油作为防焦剂分别注入加热炉的对流段和辐射段,增加加热炉的气化率,提高了加热炉炉管内的物料流速,延长了加热炉炉管的结焦时间,使运行周期较不注防焦剂延长了一倍,达到了8—10个月,并且没有废水产生,具有自动化水平高、操作方便、节能环保、投资省、经济效益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0.图中:k01为分馏塔,p01为沥青循环泵,p02为重闪蒸油泵,p03为回流泵,p04为防焦剂注入泵,r01为反应器,f01为加热炉,t01为回流槽,e01 为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e02为重闪蒸油冷却器,e03为改质沥青冷却器;1为原料入口,2为产品改质沥青外送口,3为重闪蒸油外送口,4为轻闪蒸油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1.反应器r01安装在地面,其顶部汽相管与分馏塔ko1中部进料管口连接,底部的沥青循环管出口与沥青循环泵p01入口连接,上部的循环沥青入口与加热炉f01辐射段沥青循环出口连接;沥青循环泵p01安装在地面,其入口管道与反应器r01底部沥青循环管道出口连接,出口管道分别与加热炉f01对流段沥青循环进料管口、原料管道、改质沥青冷却器e03入口管口、防焦剂管道连接;加热炉f01安装在地面,其对流段进料管口分别与沥青循环管道、防焦剂管道和原料管道连接,辐射段入口接管分别与对流段出口沥青循环管道和防焦剂管道连接,辐射段出口接管与反应器r01上部沥青循环管道入口连接;分馏塔k01安装在地面,其顶部的汽相管道与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e01入口接管连接,中部汽相物料入口管与反应器r01顶部汽相管口连接,上部回流入口接管与回流泵p03出口连接,底部重闪蒸油出口接管与重闪蒸油泵p02入口连接;回流槽t01安装高度6米,其底部回流接管与回流泵p03入口连接,底部防焦剂接管与防焦剂注入泵p04入口连接,顶部轻闪蒸油入口接管与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e01轻闪蒸油出口连接,上部轻闪蒸油出口接管与轻闪蒸油外送管道连接;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e01安装在12米高度,其上部轻闪蒸油入口接管与分馏塔ko1顶部汽相接
管连接,下部轻闪蒸油出口接管与回流槽t01顶部轻闪蒸油入口接管连接,冷却介质进出口接管分别与循环冷却水上下水管道连接;回流泵p03安装在地面,其入口接管与回流槽t01底部回流管连接,出口接管与分馏塔k01上部回流入口连接;防焦剂注入泵p04安装在地面,其入口接管与回流槽t01底部防焦剂出口接管连接,出口接管分别与加热炉f01对流段入口沥青循环管和辐射段入口沥青循环管道连接;重闪蒸油泵p02安装在地面,其入口接管与分馏塔k01底部重闪蒸油出口管道连接,出口接管与重闪蒸油冷却器e02油品入口管道连接;重闪蒸油冷却器e02安装高度6米,其油品入口接管与重闪蒸油泵p02出口管道连接,油品出口接管与重闪蒸油外送管道连接,冷却介质进出口接管分别与循环冷却水上下水管道连接;改质沥青冷却器e03 安装在地面,其沥青入口接管与沥青循环泵p01出口沥青循环管道连接,沥青出口接管与改质沥青外送管道连接,冷却介质进出口接管分别与循环冷却水上下水管道连接
12.由反应器r01底部接管连接沥青循环泵p01、加热炉fo1对流段和辐射段再连接至反应器r01上部建立了加热炉加热的改质沥青生产系统。
13.外来的改质沥青原料在沥青循环泵p01出口与循环沥青混合后进入加热炉 f01,经对流段、辐射段加热至375℃
‑‑
390℃进入反应器r01上部,原料流量为: 12.5吨/时,循环沥青流量为37.5吨/时,反应器内温度为370℃
‑‑
385℃,在此条件下,反应器r01内物料进行热聚合和热分解反应,得到符合要求的改质沥青从沥青循环泵p01出口的循环沥青中采出一部分作为产品,经改质沥青冷却器 e03冷却至230℃
‑‑
240℃后出装置。
14.反应器r01内上部的汽体进入分馏塔k01中部,用回流泵p03将回流槽t01 中的一部分轻闪蒸油打入馏分塔k01上部作为回流液,控制馏分塔k01顶部温度90℃
‑‑
120℃;馏分塔k01顶部的汽相经轻闪蒸油冷凝冷却器e01冷凝冷却至 30℃
‑‑
40℃后进入回流槽t01。
15.回流槽t01内的轻闪蒸油,平均分子量为80—100,密度为0.88—0.92千克 /立方分米,一部分轻闪蒸油作为防焦剂用防焦剂注入泵p04分别注入到加热炉 f01的对流段和辐射段入口,防焦剂的注入量为1.5吨/时。
16.轻闪蒸油产品由回流槽t01上部满流出装置。重闪蒸油由重闪蒸油泵p02 从分馏塔k01底部抽出,输送到重闪蒸油冷却器e02冷却至80℃
‑‑
90℃后作为产品出装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