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07552发布日期:2023-08-04 03:48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汽车金属零部件加工的,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金属切削加工是汽车金属零部件加工的重要工序之一,通过刀具对金属毛坯进行切削,使之形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都符合要求。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与工件表面发生摩擦生成热,使加工区域的温度急剧上升达到1000℃以上,刀具与工件接触点的切削压力可使该处表面承受负荷高达5000n/mm2以上,因此切削过程中需要使用切削液来降温润滑。

2、现有的切削液经常含有亚硝酸等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和健康不友好,性能也比较单一,不能很好的满足切削作业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

2、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具体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

4、

5、

6、聚羧酸系高分子化合物具体为:以丙烯酸、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为单体制成的第一聚合物。

7、防沉淀剂为水溶性有机钛酸酯类化合物或蓖麻油聚烷氧基化合物。

8、防锈剂为硼酸、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9、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

10、还包括3-5份杀菌防腐添加剂。

11、杀菌防腐添加剂为苯并异噻唑啉酮。

12、上述的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为:

13、按照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准备原料,将二甲基硅油、环烷酸钠、聚羧酸系高分子化合物、烷基磺苯酸钠、妥尔油酰胺、烷基磷酸、三元羧酸盐、聚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混合均匀之后放入反应釜内,在温度为65-85℃条件下,放入防沉淀剂、防锈剂、表面活性剂搅拌反应30-50min,得到切削液。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聚羧酸系高分子化合物更有助于吸附在颗粒上,具有保护胶体的效果而发挥稳定的分散效果,具有离子性,产生静电排斥力,得到更优良的分散性;表面活性剂主要起乳化平衡及清洗的作用,还有一定的防锈功能;聚乙二醇可以使切削液中各组分能够更好分散,同时增强切削液的润滑性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与金属离子形成极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防锈剂可以有效保护金属表面,防止氧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具体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聚羧酸系高分子化合物具体为:以丙烯酸、马来酸、甲基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为单体制成的第一聚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防沉淀剂为水溶性有机钛酸酯类化合物或蓖麻油聚烷氧基化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防锈剂为硼酸、三乙醇胺、苯并三氮唑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表面活性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5份杀菌防腐添加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其特征在于,杀菌防腐添加剂为苯并异噻唑啉酮。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金属零部件切削加工用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切削液具体组成成分及重量份数为:二甲基硅油13‑15份;环烷酸钠3‑4份;聚羧酸系高分子化合物5‑10份;烷基磺苯酸钠3‑8份;妥尔油酰胺1‑5份;烷基磷酸3‑5份;三元羧酸盐2‑4份;防沉淀剂5‑6份;防锈剂3‑5份;聚乙二醇4‑6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4份;表面活性剂2‑5份。制备时将二甲基硅油、环烷酸钠、聚羧酸系高分子化合物、烷基磺苯酸钠、妥尔油酰胺、烷基磷酸、三元羧酸盐、聚乙二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放入反应釜内,在温度为65‑85℃条件下,放入防沉淀剂、防锈剂、表面活性剂搅拌反应30‑50min,得到切削液。本发明切削液环保,性能好。

技术研发人员:卜明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圣金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