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779291发布日期:2023-07-14 03:50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焦炉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我厂焦炉为jn60-6型焦炉,为了确保焦炉生产稳定顺行,须定期进行安排定修或者计划性检修(后续统称定修),对设备隐患或者工艺隐患进行消缺处理,在定修期间,对应焦炉处于停产状态,焦炉结焦时间对应延长,温度控制难度增大,期间如果使用正常加热制度会导致温度升高进而造成焦炭过火,不但影响焦炭质量同时增大难推焦风险,进而损坏焦炉砌体,因此需要降低加热煤气用量。

2、随着企业对焦炭需求量变大,焦炉生产负荷逐步趋于设计水平,低负荷状态下焦炉定修后立即恢复正常生产节奏的控制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如果高负荷状态下定修后如果立即恢复正常生产节奏,会导致出现过火难推焦、生焦难推焦以及生焦带来的环境污染,如何控制定修后温度和生产节奏成为高负荷状态下的关键;如何规避定修后焦炭不过火、不生焦、较小影响焦炭产量是控制难点;如何通过合理的过程控制,解决焦炭过火、过生问题,降低环保风险和焦炉砌体损伤风险是核心。

3、申请号为201610311991.4中国专利公开“一种用于控制焦炉定修前后温度的方法”,其“分段对焦炉温度进行控制管理,达到温度管理与周转时间相匹配,在焦炉定修期间或者有计划检修前后,通过对标准温度及时合理的调整,可有效降低焦炉的炼焦耗热量,并稳定焦炉加热制度,减小了焦炉炉体损伤,避免出现立火道高温事故或者焦炭过生形成二次焦现象,稳定焦炭质量,避免了焦炭过生造成环境污染。”但是该技术只是针对一定负荷下使用混合煤气加热的模式,未对热值较高的焦炉煤气加热模式做说明,且只是对温度和结焦时间进行定性介绍,未对温度以及压力制度进行系统性阐述,同时未对具体温度处置和复产节奏进行说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确保定修过程及复产期间焦炭成熟良好,降低过火、过生导致的难推焦风险,降低焦生带来的环保风险,降低焦生、焦炭过火导致的焦炉砌体损伤。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s1,根据焦炉定修计划确定定修日期和时间段,编制定修当天推焦计划,定修前按照正常生产节奏编制推焦计划,定修后按照最短结焦时间23h(定修4h)为准;

4、s2,定修前6小时开始降低加热煤气用量,减量3%-4%,机焦侧吸力各降低1pa;定修前2小时开始降低加热煤气用量,减量10-11%,机焦侧吸力各降低3pa;

5、s3,定修开始后再次降低加热煤气用量,减量13-15%,机焦侧吸力各降低4pa,焦炉加热基本处于保温状态,确保定修期间标准温度控制机侧1230℃、焦侧1280℃;

6、s4,定修结束后根据推焦计划恢复生产,同时根据实际生产炉号,及时针对性开启定修期间关闭调节旋塞炉号,确保复产过程温度正常;

7、s5,定修结束后,第一个循环均经历长时间焖炉过程,标准温度按照机侧1230℃、焦侧1280℃控制,根据实际测量温度,及时微调焦炉煤气用量和机焦侧吸力;

8、s6,定修结束后第二个循环,结焦时间较第一个循环缩短1h,标准温度按照机侧1240℃、焦侧1290℃控制,根据第二个循环实际测量温度,增加焦炉煤气用量5%-6%,机焦侧吸力各增加2pa,本循环生产期间根据实际测量温度,及时微调焦炉煤气用量和机焦侧吸力;

9、s7,定修结束后第三个循环,结焦时间较第二个循环缩短1h,标准温度按照机侧1245℃、焦侧1295℃控制,根据第三个循环实际测量温度,增加焦炉煤气用量5%-6%,机焦侧吸力各增加2pa,本循环生产期间根据实际测量温度,及时微调焦炉煤气用量和机焦侧吸力;

10、s8,定修结束后第四个循环,结焦时间较第三个循环缩短1h,标准温度按照机侧1250℃、焦侧1300℃控制,根据第四个循环实际测量温度,增加焦炉煤气用量5%-6%,机焦侧吸力各增加2pa,本循环生产期间根据实际测量温度,及时微调焦炉煤气用量和机焦侧吸力;

11、s9,定修结束后第五个循环恢复正常生产节奏,标准温度按照机侧1255℃、焦侧1305℃控制,增加焦炉煤气用量5%-6%,机焦侧吸力各增加2pa,根据实际测量温度,及时微调焦炉煤气用量和机焦侧吸力;

12、s10,通过机、焦侧观察焦饼成熟情况,以焦饼呈稻黄色、焦饼出现三道明显收缩缝为准。焦饼发黑表示焦炭偏生,及时增加加热焦炉煤气量和对应吸力,并持续跟踪温度和焦饼,直到恢复正常;焦饼呈金黄色发亮则表示焦炭偏过火,及时降低加热焦炉煤气量和对应吸力,并持续跟踪温度和焦饼,直到恢复正常。

13、可选的,在定修期间根据实际测量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结焦末期炉号两侧燃烧室温度较标准温度高,高于70℃炉号关闭对应调节旋塞二分之一。

14、可选的,定修结束恢复生产后,根据首次测温后温度情况,增加焦炉煤气用量5%-6%,机焦侧吸力各增加2pa。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通过特定定修模式下,编制复产计划,根据定修计划在定修前进行煤气用量、温度压力制度等参数优化控制,定修期间根据既定加热制度进行温度控制,定修结束后按照复产计划递进式调整煤气用量、温度压力制度,确保定修过程及复产期间焦炭成熟良好,降低过火、过生导致的难推焦风险,降低焦生带来的环保风险,降低焦生、焦炭过火导致的焦炉砌体损伤,同时合理的温度压力制度可有效降低煤气消耗,提升加热效率,解决了焦炉定修后生产中的安全、环保风险,确保焦炉生产安全受控。

16、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定修期间根据实际测量温度进行精准控制,结焦末期炉号两侧燃烧室温度较标准温度高,高于70℃炉号关闭对应调节旋塞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定修结束恢复生产后,根据首次测温后温度情况,增加焦炉煤气用量5%-6%,机焦侧吸力各增加2pa。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焦炉生产领域,涉及一种焦炉高负荷生产状态下定修后复产控制方法,通过特定定修模式下,编制复产计划,根据定修计划在定修前进行煤气用量、温度压力制度等参数优化控制,定修期间根据既定加热制度进行温度控制,定修结束后按照复产计划递进式调整煤气用量、温度压力制度,确保定修过程及复产期间焦炭成熟良好,降低过火、过生导致的难推焦风险,降低焦生带来的环保风险,降低焦生、焦炭过火导致的焦炉砌体损伤,同时合理的温度压力制度可有效降低煤气消耗,提升加热效率,解决了焦炉定修后生产中的安全、环保风险,确保焦炉生产安全受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曾涛,张小梅,刘杰,刘源鑫,郭仕海,周嗣雄,牟锐,汤如燕,李洪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