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93003发布日期:2023-11-16 03:0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柴油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1、通过废弃的油脂制备生物柴油,实现了废弃油脂的重新利用,但是废弃油脂中含有移动的硫化物,含有硫化物的生物柴油在燃烧的过程中,会生成so2、so3等硫氧化合物,会对大气存在污染,因此需要去除生物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一般通过加氢脱硫的方式去除生物柴油。

2、公告号cn217774142u公开了一种生产加氢精制柴油的装置,包括罐体以及与罐体顶面盖合的罐盖,罐体的顶部外表面两侧分别连通有加料管和进料管,罐体的底面连通有出料管,罐盖的顶部中心处转动连接有延伸至罐体底面的转轴,罐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均与转轴外表面固定的混合杆,罐体的顶面安装有与转轴同轴连接的混合电机,混合电机的外围设置有与罐盖顶面固定的集气环,集气环的顶面连通有氢气供给管,罐盖的底面设置有与集气环相配合的聚气环,罐盖的底面设置有与转轴相配合的反转机构,聚气环的底面连通有多个呈均匀分布的送气管,多个送气管靠近转轴的外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呈上下等距分布的通孔。

3、上述的装置仅在朝柴油原料中通入氢气时,氢气才能从送气管进入柴油原料,才能够起到促进柴油原料与氢气接触,无法在加氢脱硫反应的过程中促进柴油原料与氢气接触,无法有效促进氢气与柴油原料的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加氢脱硫反应的过程中促进柴油原料与氢气接触的技术问题。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包括:

3、反应容器,所述反应容器内形成有供柴油进行加氢脱硫的反应腔;

4、驱动组件,包括转轴及驱动器,所述转轴的一端可转动延伸至所述反应容器内,所述转轴与所述反应容器之间密封连接,所述驱动器与所述转轴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

5、至少一个混合组件,包括混合器及多个连通部,所述混合器连接所述转轴,且所述混合器与所述转轴的连接处偏离所述转轴的转动轴线,所述混合器内形成有容纳腔,所述连通部设置于所述混合器朝向所述转轴的轴线的一侧,所述连通部连接所述混合器,并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连通腔,所述连通部的外壁开设有连通所述连通腔的连通孔;

6、当所述驱动器驱使所述转轴转动时,所述转轴带动所述混合器转动,所述混合器转动时进入或者脱离所述反应腔内的溶液内,以使得混合器内的溶液或气体经所述连通孔进出所述容纳腔。

7、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器背离所述转轴的转动轴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排料口。

8、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闭合件,所述闭合件包括闭合部及第一弹性部,所述闭合部活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并相对所述排料口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连接所述闭合部及所述混合器,用于提供所述闭合部封闭所述排料口的弹性力。

9、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还包括第一撑开组件,所述第一撑开组件设置于所述混合器的下方,并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撑开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对所述排料口设置,并滑动连接所述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及所述反应容器,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滑动部推动所述闭合部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所述闭合部开启所述排料口。

10、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还包括第二撑开组件,所述第二撑开组件设置于所述混合器的上方,并设置于容纳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撑开组件包括第二滑动部及第三弹性部,所述第二滑动部相对所述排料口设置,并滑动连接所述反应容器,所述第三弹性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及所述反应容器,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滑动部推动所述闭合部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所述闭合部开启所述排料口。

11、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通孔绕所述转轴的转轴轴线贯穿所述连通部,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多个限制环,所述限制环呈弧形,所述限制环绕所述转轴的转轴轴线设置,并连接所述反应容器,所述限制环的截面尺寸与所述连通孔的尺寸相配合,所述限制环与所述连通孔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连通孔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限制环用于限制处于部位区域的连通部经所述连通孔朝外排气。

12、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多个刮料环,所述刮料环与所述限制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刮料环设置于所述限制环的一端,所述刮料环远离所述限制环的方向形成有环形的刮料刃,所述刮料刃设置于所述连通孔的转动路径上,用于刮除附着于所述连通孔的杂质。

13、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刮料环远离所述限制环的一端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沿远离所述限制环的方向尺寸逐渐增大,使得所述刮料环远离所述限制环的一端形成环形的刮料刃。

14、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转轴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设置,所述混合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并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

15、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容器设置有供柴油原料注入的注油接口、供油排出反应容器的排油接口、供气体注入的注气接口及用于将反应容器的气体排出的排气接口。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在进行加氢脱硫的过程中,朝反应容器内通入柴油原料、氢气及催化剂,然后控制反应容器达到预设的反应条件,然后启动驱动器,驱动器驱使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混合器及连通部转动,当混合器由顶部转动至反应容器的底部时,混合器内的气体经混合器的容纳腔进入连通部的连通腔内,气体的密度小,气体经连通腔和连通孔朝外溢出,溢出的气体在柴油原料中上升,气体中的氢气与柴油原料充分接触,柴油原料经连通孔进入连通部内,并经连通部进入容纳腔内,实现了反应的过程中氢气与柴油原料的充分混合;

17、当混合器由底部转动至反应容器的顶部时,反应器的容纳腔中的柴油原料进入连通部的连通腔内,并能够经连通孔流出连通部,柴油原料在下落的过程中,柴油原料接触反应容器内的氢气,实现了柴油原料与氢气的充分接触。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背离所述转轴的转动轴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排料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闭合件,所述闭合件包括闭合部及第一弹性部,所述闭合部活动内置于所述容纳腔,并相对所述排料口设置,所述第一弹性部连接所述闭合部及所述混合器,用于提供所述闭合部封闭所述排料口的弹性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撑开组件,所述第一撑开组件设置于所述混合器的下方,并设置于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撑开组件包括第一滑动部及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滑动部相对所述排料口设置,并滑动连接所述反应容器,所述第二弹性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部及所述反应容器,用于提供所述第一滑动部推动所述闭合部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所述闭合部开启所述排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撑开组件,所述第二撑开组件设置于所述混合器的上方,并设置于容纳腔的顶部,所述第二撑开组件包括第二滑动部及第三弹性部,所述第二滑动部相对所述排料口设置,并滑动连接所述反应容器,所述第三弹性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部及所述反应容器,用于提供所述第二滑动部推动所述闭合部移动的弹性力,以使得所述闭合部开启所述排料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绕所述转轴的转轴轴线贯穿所述连通部,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多个限制环,所述限制环呈弧形,所述限制环绕所述转轴的转轴轴线设置,并连接所述反应容器,所述限制环的截面尺寸与所述连通孔的尺寸相配合,所述限制环与所述连通孔一一对应并设置于所述连通孔的转动路径上,所述限制环用于限制处于部位区域的连通部经所述连通孔朝外排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多个刮料环,所述刮料环与所述限制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刮料环设置于所述限制环的一端,所述刮料环远离所述限制环的方向形成有环形的刮料刃,所述刮料刃设置于所述连通孔的转动路径上,用于刮除附着于所述连通孔的杂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环远离所述限制环的一端开设有锥形槽,所述锥形槽沿远离所述限制环的方向尺寸逐渐增大,使得所述刮料环远离所述限制环的一端形成环形的刮料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转轴并沿所述转轴的径向设置,所述混合器沿所述转轴的轴向设置并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设置有供柴油原料注入的注油接口、供油排出反应容器的排油接口、供气体注入的注气接口及用于将反应容器的气体排出的排气接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加氢脱硫进行处理的二代生物柴油制备系统,包括反应容器、驱动组件及混合组件,反应容器内形成有反应腔;驱动组件包括转轴及驱动器,转轴的一端可转动延伸至反应容器内,转轴与反应容器之间密封连接,驱动器与转轴传动连接;混合组件包括混合器及多个连通部,混合器连接转轴,混合器内形成有容纳腔,连通部设置于混合器朝向转轴的轴线的一侧,连通部连接混合器,并开设有连通腔,连通部的外壁开设有连通连通腔的连通孔;当驱动器驱使转轴转动时,转轴带动混合器转动,混合器转动时进入或者脱离反应腔内的溶液内,以使得混合器内的溶液或气体经连通孔进出容纳腔。本发明能够促进氢气与柴油原料充分混合。

技术研发人员:汤志刚,邓金华,邓天成,李霞,鲁昊,刘震,金国承,陈振,易超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天基生物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