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128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发动机省油装置,具体说有关一种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
(2)背景技术为使车辆具良好省油功能、提升马力、降低积碳的优点,通常在燃油进入发动机前,安装一省油加速器,关于省油加速器,在公告号为468726、发明名称为“远红外线省油加速器”的台湾新型专利中已有揭示,在该专利中设有一远红外线陶瓷管,其顶端中央向下设有贯穿底部的圆孔,以供内油管插设于该圆孔中,进而贯穿该远红外线陶瓷管,并将该外管套设于该远红外线陶瓷管外部,又两弹簧分别卡设于该两外盖下部所设的弹簧槽中,通过两外盖盖合于该外管的两侧,以使该外盖下部的弹簧夹接该远红外线陶瓷管两端,从而利用该弹簧的缓冲力,进而使该远红外线陶瓷管不会因车辆行驶时晃动。在该专利中利用远红外线陶瓷管所具备的远红外线功能,具有共鸣性的振荡机能,所以具有共鸣共振特性,让汽油等燃油分子在进入内油管内以后,受到远红外线陶瓷管的远红外线光能作用而产生共振,使燃油分子变小,以使燃油的燃烧更完全,自然减少积碳。
虽然该专利具有上述优点,但在运用上仍有不尽完善之处由于远红外线陶瓷管中央穿装一内油管,所以远红外线陶瓷管的远红外线功能并不是直接传达到燃油分子,而是远红外线将共振的机械能传递给内油管,再由内油管内的燃油分子间接性地接收远红外线的共振机械能,所以振荡功能通过内油管而间接损失,致使共振、振荡的功能传递给燃油分子时的能量值,已不如当时由远红外线陶瓷管传递给内油管的能量值,因此这种间接性地传递共振机械能,让燃油分子的省油效果受到限制,无法有效再提升。
(3)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可使燃油分子直接与具波动辐射特性的磁能微粒子接触,直接接收到共振波动的能量,让燃油分子细微化的效果更佳,以进一步提升发动机功率并减少积碳。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4)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组件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5)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请参看图1至3,它包括一呈管状的本体10,于本体10内形成一容室12,以于容室12内安装数磁能微粒子20,磁能微粒子20为细小的颗粒状,可为圆球状;各一封盖本体10开口的盖子30,盖子30是一盖状体,于其内固定有一网片31,外端面的中央插固有一中空状管接头33,盖子30利用网片31方向面向容室12,使盖子30接装封固于容室12两管端开口,并通过焊接技术,将盖子30封闭于本体10,最后通过研磨抛光而消除焊接痕迹,所述的网片31的网孔小于磁能微粒子20的外径,以防掉落。
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两端的管接头33接装于燃油进入发动机的管路途中,供燃油进入本体10。
当燃油由本体10一端管接头33,经网片31而进入到容室12内,流动压力燃油进入容室12,流体压力造成燃油分子与具波动辐射的磁能微粒子20产生碰撞击、吸收共鸣,产生热量能活化燃油分子,因此燃油分子变小,形成燃油的表面张力增大,而能在变小的燃油分子由另一端的管接头33输送到发动机后,便能发挥燃烧完全的功效,加强功率与扭力,降低因为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积碳现象,从而有效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本体10内装放磁能微粒子20,所以磁能微粒子20与燃油分子是直接接触,并未使彼此碰撞产生的共振能量通过另一介质传递,所以燃油分子能百分之百接收波动辐射的共振效果,自然可使燃油分子变得更小,燃烧效率更完全。此外,通过测试报告可看出本实用新型的以下效果1.提高发动机效率,增加发动机功率、扭力达20%以上,增强爆发力以及爬坡力,减少黑烟。
2.本实用新型可节省燃油达15~20%。
3.净化排放废气效果达60%以上。
4.帮助预热燃油。
当然,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本体,于其内形成一容室,容室内安装数磁能微粒子,所述本体两端外接一与容室相通的管接头,本体两端内部相邻管接头安装固定有一网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本体为管状,两管端焊接封闭一盖子,盖子外端面中央插固一中空状管接头,盖子于内面焊固有网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磁能微粒子波动辐射省油装置,其特点是,包括一本体,于其内形成一容室,容室内安装数磁能微粒子,所述本体两端外接一与容室相通的管接头,本体两端内部相邻管接头安装固定有一网片。因此燃油经管接头送入本体后,通过燃油分子与具波动辐射特性的磁能微粒子相接触,产生共振,从而变小、活化燃油分子,使燃烧更加完全。
文档编号F02M27/04GK2522632SQ0220439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0日
发明者林铭洲 申请人:林铭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